有效合作學習在小學美術課的實踐與思考論文

  合作學習模式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探究的一種動態學習活動,不同於普通的 教——學 模式。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合作學習者之間的差異性,只有通過這種相互表達、溝通、補充的學習方式,才可以對性格過於內向,過於自大等性格弱點的學生起到糾正完善其性格的作用。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有效合作學習在小學美術課的實踐與思考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有效合作學習在小學美術課的實踐與思考全文如下:

  摘要:《美術新課程標準》指出:“有效學習不能單純地依靠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合作學習是新一輪課程改革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最簡單、效果較顯著的一種教學模式,對學生的身心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合作學習 小學美術 實踐 思考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已經成為課堂教學的亮點,但在一片讚揚聲中,合作學習好像變了味道。

  如在美術教學中,有一些內容只要通過教師的適當點撥提示,學生就能明白,沒有必要展開合作學習,否則不利於學生進一步認識美術,獲得美的體驗,使合作學習流於形式;有些教師把自己定位為“仲裁者”,認為合作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教師只需按照教案,把學生框定在合作學習的框架裡。這樣的合作學習註定是無效的。在小組討論中,優秀學生參與的機會多,小組代表表現的機會多,他們的意見代表了小組合作的結果。這樣的合作學習同樣喪失了合作的本質,會導致多數學生產生依賴和消極心理,最終使美術學習兩極分化。

  要構建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教師必須正確認識上述問題,對症下藥,才能尋求到有效對策。

  一、搭配合理,分工明確

  合理分工是有效教學成敗的關鍵,小組合作的目的是讓每個小組成員都從中有所收穫。課前,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做好分工,讓學生明白自己在小組中扮演的角色和需要做的工作,使學生有事可做,最大限度地發揮各自的長處。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好組織者,使合作學習有條不紊地進行,以調動所有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適當點撥,促進提高

  課堂教學要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方針,所以教師的“導”也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在合作學習時,教師應在學生中巡視,及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並給予他們表揚和鼓勵;當發現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應給予適當的引導。在合作學習中,教師不僅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而且是合作者、促進者,為學生展示自我才能提供有益的空間。

  三、互幫互助,團結協作

  合作學習重在互助和支援。在合作學習中,學生圍桌而坐,難免有學生不自覺地講閒話、開小差,而教師又不可能同時兼顧每個小組。這時,小組長就成了“小老師”,帶領組員進行學習。如在選擇好“泥塑創作”合作切入點後,教師不進行詳細講解,只放手讓學生合作探索和討論,學生在創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越多、越複雜,他們就越能感受到合作學習的必要性和優越性。這樣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實踐證明:來自同伴的互助和支援,比教師的提示更有效。教師要充分發揮小組的互助和支援作用,“同榮辱,共患難”,這樣才能提高小組的整體水平。最終,完成的作品不僅凝聚了全體成員的智慧,而且體現了小組成員團結協作的精神。

  四、積極評價,共同進步

  教學評價是美術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全面的評價不僅有助於教師掌握學生的心智及成長情況,及時給予學生啟發和幫助,而且有助於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及時改正不良的學習方法,以提高學習效果。

  在美術教學中,評價可以分為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價“三位一體”的評價體系。學生評價,是讓學生評價自己在學習實踐過程中的收穫和成果,介紹自己的學習收穫、創作意圖;學生互評,是同學間的相互評價,以學生眼光評價他人的學習表現和創作成果,可在同桌、小組或全班範圍內進行;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是從各個角度去評價學生,積極挖掘學生的閃光點,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目的。無論哪一種評價,都是對學生學習成果的一種肯定,使學生在學習中取長補短,發揮自身優勢。

  在美術教學中,有效的合作學習,對於學生繪畫興趣的提高,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的增強,師生、生生間人際關係的改善、合作精神、創新能力的培養都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