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醫學論文研究

  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醫學研究工作也在飛速發展,如何才能跟得上最新進展?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當代醫學研究生心理健康問題淺析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學生工作中極其重要的一環。隨著醫學教育工作的發展,醫學研究生人數不斷增加,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難度和複雜性日益提高。新時期條件下,尤其要關注醫學研究生群體的心理健康問題,針對其特點,有的放矢地開展心理干預,確保醫學研究生心理和學業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 醫學研究生 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健康

  近年來,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蓬勃發展,醫療市場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醫學研究生招生規模不斷擴大。據國家教育部的統計,2009年我國在普通校本/專科學生約2021萬人,研究生約128萬人。同期在校醫學專業本/專科學生約151萬人,而醫學研究生人數已達14萬。醫學類研究生與本/專科醫學生的比例接近了1∶10,大大超出了平均水平。研究生教育已經成為我國醫學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做好醫學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經成為醫學院校學生工作的重要內容。

  一、當前醫學研究生及其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

  醫學研究生是一個特殊的學生群體。生源多樣化,學生來自不同的地區,他們原先所從事的工作領域及讀研目的也不盡相同;學生培養形式也是多樣化,可能是公費培養、委託培養或自費等不同形式;同屆學生年齡差距大,生活閱歷差別大;流動性強;學習和科研任務重,需要補充的知識多,經常會面對束手無策的境況。這些因素決定了醫學研究生這一群體的特殊性和複雜性,也使他們很難在群體內找到歸屬感和認同感。當代醫學研究生在文化層次、能力、理想信念等方面自我評價普遍較高,而自身具有的奉獻精神、心理素質和集體主義意識較薄弱。

  當前醫學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其心理狀況亟待重點關注。當今社會正在發生著深刻的社會和文化變遷,社會對醫學、對“人才”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醫學研究生是我國醫學學歷教育的最高層,曾籠罩著“驕子”、“天使”的光環,但隨著社會轉型、經濟轉軌、醫療環境的變化,當代醫學研究生承受著來自學業、就業、婚戀、家庭、諸多方面的壓力;社會輿論對醫生職業形象及醫療環境的負面評價加劇了對其自身前途的擔憂。

  應屆考取研究生學位的同學還要面對經濟問題,隨著年齡增長,社會及研究生們自己對自立性的要求也逐年增強,但是由於連年就讀,無就業經歷,未曾獲得過經濟回報,在經濟上仍依賴家庭資助。

  雖達而立之年卻需要家庭給予更多的經濟幫助,這也會引起自我認知上的衝突。這些壓力、擔憂、內心衝突會使醫學研究生們思想、心理方面的問題表現得尤為突出,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心理問題。不少研究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甚至部分同學還存在著嚴重的心理疾患。如果沒有解決好醫學研究生們的這些思想、心理問題,不僅會影響他們的學業,影響我國高階醫學人才的培養,更可能為社會的醫療安全埋下隱患,這不能不引起全國各高等醫學院校乃至整個社會的重視。

  對於大學生不斷顯現出的諸多心理問題,引起了國家、教育部和高校的高度重視,早在2001年教育部出臺《關於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就指出:“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勢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是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和手段,是高等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國家在研究生的培養目標中沒有像對大學生那樣提出心理健康的指標,缺少制度性的指導和約束,因此許多學校對研究生心理健康缺乏重視和理解。高等醫學院校大都開設有心理學相關專業,但缺乏針對醫學研究生本身的心理教育和心理干預。因此,我們必須充分認識新時期條件下心理健康在醫學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性,開展全面、系統的研究,不斷探索規律,拓寬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途徑。目前,部分高校已開始將研究生心理健康問題納入教研體系,部分高校已開始籌辦研究生心理健康自助團體。

  二、新時期醫學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創新

  醫學研究生是我國最高層的醫學學歷教育階段。醫學高校的任務是要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並且結合自身特點培養出創新型醫學高階人才,使之成為一個人格健全、能有效開展醫學研究和醫療活動的社會建設者和享有個人幸福的個人。新時期的醫學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面臨著許多前所未來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其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專業導師是解決醫學研究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第一把鑰匙。專業導師一定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一般情況下,醫學研究生要跟隨其專業導師共同學習工作3年。專業導師不僅是研究生學業的引領人,也是他們心理狀況最強大的影響者。醫學研究生經3年的學習後都需要完成畢業課題及畢業答辯。

  醫學專業的本身特點決定了研究生就讀期間必須補充非常多的新知識,會面對許多專業難題。醫學研究週期長,不確定因素多。能否按期完成畢業課題、通過畢業答辯常常導致醫學研究生們焦慮不安。因此,專業導師一定要兼顧培養學生的開創精神與他們的心理狀態,給予及時必要的指導和幫助。

  尤其在研究的開始階段,這時醫學研究生們對所要從事的研究領域還處於懵懂狀態,加之醫學研究必然涉及倫理學和法律規範問題,專業導師一定要發揮撥雲見日的作用,減少研究生躡手躡腳不敢開展工作所帶來的焦慮和走彎路所帶來的挫折感。此外,專業導師展現的寬容、穩重、耐心、平和、快樂、活潑等優良性格和情緒能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反之,如果導師具有專制、急躁、狹隘、呆板、刻薄等不良性格和情緒能惡化學生的心理狀態。

  實際工作中,醫學專業導師自身工作繁重,沒有時間和精力更多地關注學生專業培養的問題,有必要為醫學研究生設定專門的德育導師。德育導師負責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工作,是最貼近研究生心理教育的把關人。過去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大而化之,表面上轟轟烈烈,實際上收效甚微。

  本著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責任感,德育導師要能夠深入到研究生的工作和生活之中,面對面地瞭解情況,促膝談心,增進感情,增強他的認同感,貼近他們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實際,找準結合點,進而施加影響和干預,才能達到較好的工作效果。當代研究生是科教興國戰略的貫徹實施而成長起來的一代,具有較高知識水準,易於接受新的事物;主體意識較強,具有獨立思考能力;價值取向較高,有較高層次的追求。

  這表現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質主流是好的,積極向上的。但是,處於我國社會轉型時期的特殊群體,我們不能忽視他們另一方面的一些特點:首先,當代醫學研究生年齡跨度大,背景情況不一,學習目的各異,培養方式也多種多樣導致其心理狀況差異較大。其次,醫學研究生學習內容差別大,往往各自忙自己的事,缺乏集體感,過分看重個人利益,往往會以自我為中心,忽視奉獻精神和協作精神。對於這些變化,應有思想上的準備和工作上的對策,要堅持分析不同年齡層次研究生的心理特點,也要研究不同專業領域研究生的興趣愛好、價值取向、行為方式,工作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不管形勢怎樣變化,環境條件如何複雜,只要能夠及早預測,加強防範並持之以恆地開展心理干預工作,引導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斷增強鑑別力和免疫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能取得主動。

  強化校園文化建設,構建和諧校園。現代社會需要複合型醫學人才,而醫學研究生在校學習期限長,除專業素質外,在人際交往、社會適應、心理健康、創造能力等方面可能存在一些不足,這就需要學校以提高綜合素質為著眼點,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和社會實踐,促進他們全面成才。

  近年來,我院組織開展郊遊、歌唱比賽、送醫下鄉、學術研討會等,在各個舞臺充分展示了醫學研究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開放、多彩、積極向上的和諧校園文化能促進形成凝聚力,增加學生的自我認同和群體認同;能減輕心理壓力,舒緩焦躁情緒;開放的文化氛圍也能促進學生走出自我封閉的困境。和諧校園文化建設能達到和諧人際關係的目的,也能解決一些心理問題。

  醫學院校應建立針對研究生的心理預警機制和心理援助機制,對嚴重心理問題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干預、早解決。醫學研究生掌握有相關醫學專業知識,在他們的學習過程中也比較容易接觸的具有毒性的物質,他們發生某些嚴重心理問題時,如抑鬱、自殺傾向、人格分裂等,可能會危及到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高等醫學院校在招生研究生時就應該進行人格分析和心理評估。目前政策下尚不能將人格及心理狀態納入招生條件,但心理評估能為高校提供監控和追蹤的線索。建立起主要由研究生班主任、專業導師、德育導師組成的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隊伍,通過深入細緻的工作,如座談、講座、個體化指導,及時瞭解學生異常情況。針對不同年齡、婚戀狀況、經濟條件、家庭狀況,有針對性地採取適當的預防措施,對容易發生嚴重心理問題的重點群體定期進行心理評估,爭取對研究生出現的心理問題做到早發現、早介入。建立規範化的心理諮詢中心,針對醫學研究生群體面臨的心理困惑給予針對性的輔導與心理治療,解決心理方面的疾患。

  心理教育對促進心理健康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學生管理部門及老師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缺少完善的制度,沒有正確的方法,使得醫學研究生心理教育嚴重滯後。醫學高等院校應該充分利用自身開設心理學專業的優勢,針對專業導師、德育導師、學生管理者進行心理教育培訓,使其具備進行心理教育的能力,確保醫學研究生心理問題的有效干預和解決。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本、專科分學科學生數[EB/OL].***2009/12/23***[2010/03/15].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分學科研究生數***總計***[EB/OL].***2009/12/23***[2010/03/15].

  [3]陳江波,簡福平.研究生心理壓力的調查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01***:123-124.

  篇2

  醫學物理學教學研究

  摘 要 醫學物理學是醫學院校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針對學生普遍不重視物理學、認為物理難學等問題,從物理學的重要性、幫助學生克服畏懼心理、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習能力等4個方面,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和教學質量。

  關鍵詞:醫學物理學;學習興趣;學習能力

  醫學物理學作為醫學院校大一新生的公共基礎課,是一門重要的必不可少的課程。它為學生提供比較系統的物理學知識,使他們在中學物理學教育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物理學的基本概念、規律、方法和技術,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式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後續專業課程的學習和將來從事醫藥衛生方面的科研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1]2。然而在學生中卻普遍存在不重視物理學,學習態度消極、被動等問題。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幫助學生學好醫學物理學。

  1 讓學生意識到醫學物理學的重要性

  通過近幾年的授課過程,筆者發現,醫學院校的學生學不好醫學物理學的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很大一部分學生認為物理學對於醫學專業的學生來講毫無用處,對於他們以後將要從事的醫藥衛生工作毫無幫助,是一門可學可不學的課程。因而對於這門課程的學習,學生完全抱著應付了事的學習態度,只求考試不會掛科。顯而易見,抱著這種“物理學無用論”的態度來學習,學生是無論如何都學不好物理學的。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除了物理知識外,還應適當地為學生介紹這些知識在醫學中的具體體現,使學生充分認識到物理學在醫學中的重要性。

  如在講授X射線的相關知識時,為學生介紹X射線的發現及對它的研究曾使多位物理學家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目前平面X射線影象佔醫院中全部影像的70%,是醫學影像的主要來源[2]。讓學生了解正是由於這些物理學上的重大發現,才有今天的X射線技術在醫學、化學、生物學、藥學等諸多領域的應用。通過類似的例項,使學生意識到,醫學的進步離不開物理學的發展,學好醫學物理學這門課程,對於醫學專業其他課程的學習至關重要,使學生端正學習態度,進而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2 幫助學生克服對於物理學的畏懼心理

  醫學物理學是一門涉及物理學、高等數學、電子學、醫學、生物學等多門學科知識的課程,而其授課物件則為剛剛進入大學,對這些學科只有粗淺瞭解、基礎較薄弱的大一新生。對於這些學生而言,物理學的理論晦澀難懂、公式抽象複雜,學習起來比較吃力,學生容易對這門課程產生畏懼心理,而越是覺得物理難學,其物理成績往往下滑得就越快,部分學生甚至因此放棄了學習物理。為了幫助學生克服對於物理學的畏懼心理,改變對於物理學的厭學情緒,教師在課堂內容的安排上應該考慮多數學生的接受能力,秉持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講授順序,幫助學生樹立學好物理的自信心。對於一些理論性特別強的物理知識,或者對於一些涉及學生還未曾接觸過的數學知識的物理概念,在講解過程中可以弱化嚴謹的理論推導,而將重點放在物理含義的理解上。

  如在講“頻譜分析”時,涉及數學中的傅立葉分析,絕大部分學生對此內容是一無所知。教師在講解時,可以不提“傅立葉分析”這個對學生來講很陌生的詞彙,而從中學時學生就很熟悉的三角函式影象變換這個知識入手,先向學生展示不同的三角函式影象可以疊加成形狀各異的曲線,然後學生就很容易接受“形狀各異的曲線反過來可以被分解成不同的三角函式影象”這個觀點,在這裡不考慮這個結論在數學上的不嚴謹之處。這樣講解完全不影響學生對於不同人的聲帶發聲不同及人耳對於不同聲音的分辨等機理的理解,將學生的注意力從晦澀難懂的數學知識轉到物理現象的解釋上,有助於提高學生對於頻譜分析理論的接受程度,使學生容易獲得成就感、樹立自信心。

  3 引起學生對於醫學物理學的興趣

  醫學物理學的講授內容多以理論為主,期間包含有大量的定理、定律、公式推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極易感到物理學枯燥乏味,對這門課程缺乏學習興趣,只是為了考試而被動地接受知識,這樣很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是每個醫學院校物理教師都要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保證物理學重點知識得到透徹講解的基礎上,利用網路、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通過認真挑選的、生動形象的例項,活躍課堂氣氛,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筆者曾為學生播放“川大教授劈磚”的網路視訊:四川大學的教授魏驍勇,為了讓學生形象地理解“衝量定理”和“槓桿原理”的實際運用、開拓學生的創新思維,在新學期第一堂課上,空手將一磚塊劈斷。魏教授這種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受到學生的歡迎。在講“伯努利方程”時,讓學生思考人體血壓測量位置選取的原因[1]34,將物理學知識與醫學實際應用結合起來,活學活用,使學生對於伯努利方程的理解認識更加深入。課堂上利用這些生動形象的例子,使學生對於物理學產生興趣,充分激發內在的求知慾,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4 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3-4]

  醫學物理學作為一門公共基礎課,通常在大學一年級開課。而作為大學新生,很大一部分學生還延續中學時的學習習慣,即對於新知識的獲得,全靠課堂上教師的講授以及課後佈置的作業,自己根本不去主動學習。這種學習方式完全不適合大學階段的學習,尤其不適合醫學物理學這門課程的學習。醫學物理學的教材推薦學時為72~108學時,而這門課只有36學時,致使教師在課堂上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講授所有的知識點,只能對於教材內容有選擇性地講授,使得醫學物理學這門課程的體系的完整性遭到破壞,導致教學內容偏窄,教學深度不夠,不利於學生學好這門課,也不利於學生學習以此為基礎的各種專業課程,更不利於對學生整體素質的培養。

  解決這個問題的一種有效途徑就是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而為了培養學生較強的學習能力,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佈置一些自學內容和思考題。這裡要考慮學生的普遍知識程度,選取難度適中的問題。若是選取的內容過難,使學生耗費大量精力也未必能完成,則會打消學生的學習熱情,反而起到反面效果。教師要在這個過程中引導學生利用圖書館、網路資料庫等多種資源查詢相關的資料,收集有用的資訊,並利用得到的資料資訊獨立解決問題,繼而得出結論。同時,對於學生取得的成績,教師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

  如在講“原子核和放射性”時,可以讓學生寫一篇關於“放射性的防護及其在醫學上的應用”的文章;在講“X射線”時,讓學生做一個有關“X射線在現代醫學中的應用”的調查。這樣做,不僅使課堂教學的形式更加靈活,彌補了課時不足、教學內容不豐富等問題,而且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開拓了視野,擴充套件了知識面,為學生今後將所學的物理知識應用到後續專業課程的學習中去打下良好的基礎。

  5 結束語

  醫學物理學作為現代物理學與醫學相結合而產生的一門學科,對於醫學專業的學生具有重要意義。因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使學生看到物理學的重要性,進而對物理產生興趣,積極主動地學好物理知識,提高課程的教學質量,發揮物理學在醫學中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胡新珉.醫學物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

  [2]喀蔚波.醫學物理學:物理學在醫學中的應用[J].物理,2002***6***:400-405.

  [3]劉成雲,熊祖釗,徐麥榮.醫學物理學教學改革探討與實踐[J].中國醫學物理學雜誌,2007***6***:458-460.

  [4]李曉寒,寧旭,馬顯光.提高醫學物理學教學質量的探索[J].中國醫學物理學雜誌,2008***1***:545-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