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俄國烏申斯基說:“缺乏興趣的學習是痛苦的,他會扼殺學生探索真理的求知慾。”,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的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的方法一:拉近數學與學生的距離
一名優秀的教師首先是一名出色的語言學家,數學相對語文而言缺乏人文性,數學教師更應該注重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拉近數學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感到數學也平易近人。如為鼓勵學生學習獨立思考、勇於創新,可以說:“同學們,這道題的解法不止一種,你們也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吧。”學生們聽所要當八仙,個個想大顯神通。結果那道題想出了許多的解法,有些竟是我意料之外。兒歌為孩子們所喜聞樂見的,結合數學內容編寫兒歌,既有突破難點的功效,又有提高學習興趣的作用。如在教一年級學生寫數字時,編寫兒歌:1像筷子,2像鴨子,3像耳朵......."學生邊寫邊默唸這首兒歌,原本枯燥的寫數字活動變成了有趣的繪畫活動,他們當然願學、愛寫。 總之,數學也是有血有肉的,教師要善於用形象生動的語言讓數學變得有人情味,學生自然樂於與它交朋友。
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的方法二:直觀教學,化難為易
小學生年齡小,生活經驗和學習積累都比較缺乏,教師必須依據教學的內容,恰當的演示直觀材料,讓學生獲得感知,座位形成科學概念的基礎,直觀教學一方面以其形象吸引學生注意力,另一方面幫助學生化難為易,從而樹立他們的信心,提升學習興趣。
***一***、實物演示,衝出思維瓶頸 心理學研究表明:刺激直接作用於人的感官所產生的知覺,比起語言文字換起的表象更鮮明、更具體、更完整。有些數學題如運用實物刺激,有利於學生直觀的形成鮮明、形象的表象,自然破解解題的關鍵處。例如小學二年級有這樣一道數學題“一根繩子對摺之後再對摺,對摺三次後繩子的長度為1分米,這根繩子原有多長?”解這道題的關鍵是繩子經過三次對摺後,平均分成了幾份,低年級的學生想象不出。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拿出了一根繩子在課堂上按題目要求演示,直觀的操作過程使學生很快明白:對摺第一次是把繩子平均分成兩份,對摺第二次是把平均分成的兩份的又平局 分成了兩份,也就是平均分成了四份,最後一次對摺就是把繩子平均分成了八份,學生很快就知道了,繩子原來的長度是8分米。
***二***、親歷規律的探究過程,突破知識難點 在數學知識的傳授過程中,機械識記的知識容易混淆、忘記,更難於恰當靈活的應用。而理解了的知識記憶深刻,應用更是自如。讓學生自己親歷知識和規律的探究過程,讓學生自己發現規律、總結規律,從而理解知識,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幾何圖形的教學中,常常讓學生進行操作探究,通過探究過程,讓學生自己發現幾何形體的潛在特徵和規律,從而獲得解決問題的策略。如在教學圓的周長公式時,為了讓學生理解圓的周長計算方法,拿出了大小不同的圓形模具,讓學生測量圓的周長和直徑,並引導學生對測得的資料進行比較分析,從而發現讓學生髮現圓的周長和直徑的比總為3.14左右 ,引出圓周率,推匯出圓的周長公式。這樣一來,學生對圓的周長計算方法不但印象深刻,而且理解透徹,在應用中更是得心應手,因為他們都知道為什麼要這樣計算。 ***三***、故事引路,開啟應用之門 可以說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喜歡聽故事,特別是有趣的童話故事,上課時儘可能的將數學知識與童話故事巧妙的融合,為學生開啟解決問題的思路。在教完0--9之後,為啟發學生應用“數的認識”
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的方法三:享受成功,樹立信心
心理研究表明:“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親自參加與掌握知識的愉悅感,乃是喚起學生特有的對知識興趣的重要條件。”小學生特點之一是活潑好動,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到認知活動,豐富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感性認識,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
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的方法四:創設師生情感紐帶
”
俗話說“親其師而信其道”。要想使你的學生都喜歡你的數學課,必須讓你的學生喜歡你這個數學老師。讓學生喜歡無外乎用愛去感染每一位學生。語文老師可以利用作文日記和學生進行思想交流,其實數學老師就要為學生創造思想交流的紐帶。我在數學課中就常用課堂作業的評語與學生交流感情,如我常在學生的作業後面寫“真高興,你進步了!”。對課堂上或作業中有獨特見解的學生評:“你的想法真好!”......學生看到這些,感覺老師對他充滿了信任和期待,就會得到鼓舞和力量,自然愛數學老師,愛數學老師的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