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的閱讀素養
小學語文有兩個最主要的功能:培養學生閱讀分析能力和表達能力。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中心環節,它能促進學生聽話、說話和寫作能力的提高。怎樣培養學生閱讀素養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蒐集整理的如何提高小學生的閱讀素養文章內容。
提高小學生的閱讀素養: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主動探究
1.提升自主閱讀能力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疑問,是思維的開始,是開啟知識的金鑰匙,而好奇、好問正是孩子們的天性。帶著問題去學習,就會有探索的動力,收穫的喜悅。
如教《掌聲》時,我提出問題:“為什麼掌聲讓小英鼓起了生活的勇氣呢?這兩次掌聲分別代表著什麼呢?”學生用他們在課外看到的、聽到的和自己想到的對比,就會逐漸得領悟到掌聲的真正含義,這樣就會激發他們思考。又如在教學《小露珠》的理解課文階段,我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出幾點目標,各種程度的學生都有了努力方向。然後按目標系統中子目標的要求問:“課文裡為什麼說青蛙是“蹦”到大荷葉上,而不說它“來”到大荷葉上呢?”學生一邊看圖和讀課文裡的有關句子,一邊想,並準備回答老師提問。討論時,學生髮現,有時候一個動詞就可以把一個動物寫活了。又如在課文《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中,由於生活的環境不同,學生對於沙漠、駱駝的情況知道得很少,如何讓學生理解呢?教師可投影出一副一匹駱駝站在沙漠裡的圖,通過圖來理解沙漠是什麼樣,駱駝的駝峰、腳掌和眼皮又是什麼樣,然後再讓學生從課文中充分的理解,它們在沙漠中,對於駱駝生活的重要性。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的理解能力,相信他們通過讀、練、議能掌握大部分的內容,教師的精力集中到學生不易掌握的那些方面去,探索如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發展學生的智力。
如上所述,學生為了準備回答老師的提問,必須集中注意力思考,並聯想他們生活中的一些經驗,去加深對於文字的理解。同時,認真閱讀課文裡的有關句子,判斷描寫青蛙的動作是用“蹦”好,還是用“來”好。這樣為學生創造了自主學習情境,尊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有利於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徑。
2.發主動質疑能力
培養閱讀能力要善於啟發學生質疑,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閱讀教學中,只是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回答,學生總是處於被動的局面。我們要通過一篇篇的課文教學使學生學到閱讀的方法,形成閱讀的能力,從而逐步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就要想辦法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這樣學生就學得比較主動了。教師可以讓學生預習課文,有不認識的字,讀讀拼音,詞義不懂的,查查字典。真正不能解決的,老師幫助解決。教學中,教師引導、啟發學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如句子、某一自然段、某些內容等***提出來。有的時候,學生確實提不出來,教師就問他們某句話,某個意思懂不懂。這樣讓學生逐步養成閱讀課文時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並且提出問題來的良好習慣。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儘可能啟發他們互相解答。他們確實解決不了的,才由教師講解。
學生一經起啟發,積極性就高起來,認真讀書,主動發現的問題也多起來了,學生的求知慾強了學習興趣也深了。如教學《石頭書》一課時,學生紛紛提出問題:“什麼樣的書被人們稱為石頭書?”“什麼是化石,它有什麼作用呢?”“石頭書上都寫了些什麼內容呢?”……所以,善於啟發學生質疑,學生主動學習的確能逐步提高他們的閱讀素養。
提高小學生的閱讀素養:激發興趣,提供自主閱讀的氛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把閱讀當作一種興趣、休閒活動,就可以養成閱讀的習慣,獲得各種知識,對於陶冶其情操,培養其審美能力,
也是至關重要的。因而培養閱讀興趣是十分重要的。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閱讀感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課外閱讀產生主動需要,才能把閱讀當成是一種享受,才能感受到閱讀的樂趣。那麼怎樣才能讓學生感受閱讀的興趣呢?
1.閱讀的內容要層次化
***1***根據學生實際推薦讀物。低年級學生具有天真、好動、注意力不集中,對新奇的事物他們總想看一看、試一試的特點。教師在教學時要有意識地喚起學生的注意,從他們感興趣的彩繪版的童話故事入手,如《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等,閱讀時他們可以藉助書中的拼音識字,結合精美的彩圖,走進美妙絕倫的童話世界。教師還可以利用適當的時間為孩子們開設有關的繪本課程,和孩子們一起來品讀繪本故事中的精彩內容,並且還可以讓孩子們依據繪本故事的模式自己去畫一畫,編一編有趣的繪本故事。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孩子讀書的熱情,還可以讓孩子們更加充分地發揮自己豐富的想象力,並且訓練了孩子的思維能力。例如:父親節快到了,我們就可以和孩子們一起去讀一讀繪本故事《我爸爸》,畫面中爸爸那搞笑的外形極大的激發了孩子們的興趣,再配上風趣的語言,孩子們讀得樂在其中。圖中畫中畫的形式,還讓提升了孩子們的觀察能力。通過整個繪本故事的學習,孩子們不僅深切地體悟到了爸爸愛我這個永恆的主題,而且孩子一片濃濃的深情中,親手為自己爸爸畫起了肖像,編起了故事,孩子們也在老師的引領下,逐漸得掌握了閱讀繪本故事的方法。中年級的學生喜歡情節曲折、生動的故事,可推薦他們看歷史故事、科幻小說等引人入勝的讀物,如《中外歷史故事》、《魯濱遜漂流記》、《海底兩萬裡》、《愛的教育》。如果僅僅還是放手讓學生去閱讀,已經遠遠不能夠激發學生對於閱讀的興趣,他們更渴望將自己所讀的東西,能夠以讀書會的形式和老師、同學們探討、分享。所以到了中年級,在讓學生閱讀的同時,一定要抽出時間開設班級讀書會。讓學生們能夠圍繞具有探討性的問題,展開討論,提高他們對於閱讀方向的引領。高年級的學生喜歡文質兼美、富有情趣的內容,可推薦他們讀科普、名篇佳作等精美典範的讀物,如《中華上下五千年》、《西遊記》等名著。
***2***在教學中,有時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也一時難於解答。可是,發動學生課外蒐集資料就又把疑難解決了。如在教《西湖》時,有個學生提出問題:“為什麼白堤和蘇堤要以兩個詩人的名字姓命名呢?”這時,就可以讓學生把這作為一個課外拓展的知識點,讓孩子們在課下進行自主閱讀,去追尋答案。在教學中,我們常常發現有的學生在回答問題時能恰當地用上許多是在教材沒學過的詞語,這些都是學生在課外閱讀中獲得的知識。所以,要提高閱讀能力,光靠課堂教學幾十篇課文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須通過閱讀教學,激發學生在課外主動找讀物看的興趣。教師要根據教學需要推薦讀物,引導學生閱讀與課文相關的文章,不僅有助於理解課文,也有助於語言的積累,更重要的是養成了閱讀習慣、培養了閱讀興趣。
2.閱讀的形式要多樣化
***1***讀一讀、畫一畫
學生讀書後,總有一種想表達的衝動,根據小學生喜歡“塗鴉”的特點,可要求學生畫出所讀的故事情節,並配有文字說明,然後不定期地舉辦畫展,讓學生互相欣賞畫作,從而感受閱讀的成功和創作的樂趣。
***2***讀一讀、演一演
小學生有著很強的表演的潛能和表現慾望,這就要求學生把所讀改編成課本劇、童話劇等,並且要利用班隊會進行課本劇、童話劇等的表演,創造一切機會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
***3***讀一讀、講一講
講故事是學生最喜歡的活動之一,可經常要求學生開“故事會”,給學生提供講說的機會,為了激勵學生,每次還應評出“故事大王”。
***4***讀一讀、比一比
朗讀可以激發學生閱讀的情趣,也可以提高學生閱讀的興趣,所以要經常開展詩文朗誦會,比一比,誰朗讀得最棒,讓學生在聲情並茂的朗讀中,感受閱讀所帶來的樂趣,同時也培養了良好的語感。
提高小學生的閱讀素養:閱讀的方法要具體化
我們應當教會學生自學的方法,讓學生調動多種感官,發展多種思維。除了重視教給學生利用工具書理解詞語、句子的方法以外,還應力求使教路、學路、文路和諧統一起來,做到以學路帶教路、以語言帶內容,並抓住契機引導學生領悟。千萬不能把自學侷限於讀讀、背背、抄抄。要打破框框,放手讓學生自己從多種角度去預習,能嘗試多少是多少,不求一樣,但求一試。這樣,學生會盡自己的能力去預習,長此以往,逐漸養成自學的習慣。我們還應當努力創設問題情境,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要以讀為中心,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自學的題目應當根據課文的不同特點,提出不同的要求;應當根據學生之上的高低、基礎的優劣、能力的強弱等差異,提出不同要求;應當結合學生的特點、興趣提出不同要求。這樣,可以讓每個學生都獲得成功的機會,分享成功的喜悅,既發展了個性,又激發了學習興趣。
總之,語文教學只有通過課堂教學與課外閱讀想結合,課內得法,課外得益,課內外相得益彰,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才能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閱讀的樂趣,收穫閱讀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