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非常必要。下面是小編給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文章內容。

  教師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的方法:樹立大語文教學觀

  生活是個大課堂,它的教育效果和教育意義遠遠大於我們的課堂教育。大語文教學觀是把語文教學置於社會生活的背景中,把語文教學與生活聯絡起來的一種教學思想。《課程標準》也指出:“各地區蘊藏著自然、社會、人文等多種語文課程資源,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去努力開發、積極利用。”語文學習不能侷限於教材。大語文教學的語文學習材料應是廣泛、多樣、大量的,現有的教材只是這些學習材料中的一部分。語文學習不能侷限於課堂,知識來源於生活、社會、自然,如果僅限於課堂學習,只是井底之蛙,所識有限。而大語文教學的學習不僅是課堂上的學習,還應該與學校、社會、家庭、自然這個大環境結合起來。語文教學並不等同於語文課本教學,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切實抓好課外活動實踐這塊陣地,通過課外閱讀去擴大知識領域,多指導他們在網上進行閱讀、檢視,加大了同學們的閱讀量,開闊了他們的視野,豐富了他們的課外知識。在教學中我們如果有意識地把現代社會生活中的一些生活場景和教學內容聯絡起來***也就是把社會生活輻射進課堂***,那麼教育效果比單純說教的效果要好上許多倍。現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徵就是充分尊重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在教學中擺正師生關係,營造民主氛圍,面向全體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讓每個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體。

  教師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沒有任何興趣,激不起學生的好奇心、從而使學生帶著疑問把課聽下去,被迫地進行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志向。”小學語文教師要使學生對語文課產生一種愉悅感,有興趣才有求知慾望,才有才氣和靈性。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要在上課伊始即迅速地捕獲學生的“芳心”,精心設計導語、巧妙匯入新課是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教學環節。用導語法教學,能夠使學生對語文課充滿新鮮感,他們會對下一節課精彩的導語充滿期待,從而期待上每一節語文課。

  同學們若是帶著疑問聽課,就很想知道問題的答案,所以會很認真地聽老師講課,並且在聽課的過程中自覺探究答案,這樣學生對老師上課講授的內容印象會很深刻,既學到了知識又樂在其中。所以教師要設定與課文相關的懸念,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從而使其帶著疑問把課聽下去。教育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教師必須有較高的語文素養。語文教師不僅要學得多,而且要學得通、學得透,要有自己的見解,又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這樣才能深入淺出,化繁瑣為簡約。

  教師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的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起初是我們造成習慣,後來是習慣造成我們。”語文學習首先是一種習慣。良好的習慣既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前提,同時也是語文素養的一種體現。人對不熟悉和沒有養成習慣的事物進行再認識的反應時間約為2―3秒,最快也不少於1秒,但只要經過幾天的連續強化訓練,養成了初步的習慣,反應的時間就會縮短到1000微秒左右,使反應速度提高100倍左右。“良好的習慣乃是人在神經系統中存放的道德資本。資本會不斷地增值,而人在其整個一生享受著它的利息。”葉聖陶先生說得好:“凡為教者必期於達到不須教,教師所務惟在啟發引導,使學生逐步增益其智慧,展卷而自能通解,執筆而自然合度。”教師教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即要教給學生自學的本領。“字如其人”,小學生要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做到“提筆即是練字時”。

  一筆一劃都要符合漢字的規範,具備一定的美感,這樣不僅可以擁有一手漂亮的字型,也可以提升個人的素養。語文學習要求在閱讀中細心地理解感悟,學生在朗讀時要用普通話以適當的語速、音調身臨其境地將作者蘊含在文中的情感、旨意準確地表達出來。良好的朗讀習慣是提高語文素養的基礎,也是基本的語文學習習慣。“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 光靠課堂上老師講的和課本上的一些知識是遠遠不夠的,要培養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書中有黃金屋,書中有顏如玉。”從讀書中陶冶情操、開闊視野,也能促進一個人良好性格的形成。所以我們不僅課堂上要讀書,課外還要大量地去讀書。

  總之,“語文素養是一種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其要素包括語文知識、語言積累、語文能力、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以及思維能力、人文素養等”。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學習的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小學語文教學應立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