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催奶食譜大全

  坐月子的時候吃什麼催奶?下面小編給你整理了,一起來了解吧!

  推薦:

  一、蝦仁餛飩湯

  營養小提示:蝦仁性溫味鹹,含蛋白質、脂肪、各種維生素等成分,對產後血虛、乳汁缺乏有相當大的幫助。

  原料:新鮮蝦仁,豬絞肉,胡蘿蔔,豆薯,蔥末,姜,餛飩皮,香菜少許。

  調料:高湯適量,鹽、胡椒、麻油適量

  做法:

  1. 將蝦仁、絞肉、胡蘿蔔、豆薯、蔥、姜全部一起剁碎,加入調味料中拌勻。

  2. 餡料分份,包入餛飩皮中,再放入沸水中燙熟。

  3. 鍋內加高湯煮開,放入燙熟的餛飩,再加調味料及香菜、蔥末。

  二、清淡肘子

  營養小提示:豬肘有豐富蛋白質和脂肪;當歸補血調經,腸通便;王不留行有行血調經、催乳、消腫功效。三者相配活血補血、通經下乳、強健身體。

  原料:豬肘子,當歸、王不留行各1份。

  做法:將豬肘子、王不留行、當歸三者按100:2:2比例,加清水大火燒開,撇去浮沫改文火燉煮至爛熟。

  坐月子的誤區有哪些?

  一、忌不刷牙

  很多老一輩的總是叮囑產婦坐月子一個月不要刷牙,否則“生一個娃,掉一顆牙”。這實質上是反映出孕產婦不注意口腔牙齒衛生的危害。有人錯誤地理解為產婦不能刷牙,這也是造成孕產婦牙齒脫落的原因。傳統習俗認為,產婦刷牙會引起牙痛病,這恰恰與醫學科學的道理相反,其實不刷牙,汙垢得不到及時清除,會增加齲齒、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的發生而引起牙痛病。

  婦女在懷孕後,由於內分泌的變化,或維生素C的攝入不足,可以有牙齦充血、水腫,容易出血,特別是刷牙時出血。另外,懷孕後牙齒的礦物質往往補充不足,牙齒的堅固性差。這些情況已對牙齒不利,再不注意口腔衛生,使口腔內的細菌增多,在大量細菌作用下,食物殘渣中的糖類得以發酵、產酸,導致牙齒脫鈣,形成齲齒,不會碰到冷水而留下月子病。

  二、產後宜多喝湯

  產後應多補充水分。不過,新媽媽大多乳腺管還未完全通暢,不要太急著喝催奶的湯,不然在產後前兩三天的漲奶期可能會痛得你直想哭的。你可以喝一點蛋湯、魚湯***鯽魚湯除外,鯽魚湯催奶***等較為清淡的湯***母乳餵養的嬰兒會因母親食用了較鹹的湯而出現嘴脣起泡等現象***,但夏季因出汗較多,可在湯中加少許的鹽。

  三、產後不能喝水

  一些來自臺灣的坐月子公司宣傳說產後不能喝水,喝了水會引起內臟下垂等後果,但中西醫理論方面都沒有任何依據。其實只是產後前2周喝水不宜過多,飲水過多會引起水腫,影響產後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