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的功效與作用及危害

  檳榔,古代時是迎賓敬客、款待親朋的佳果,至今也很多人喜歡吃檳榔,檳榔是零食也是藥材,適當食用對人體有一定的好處,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有關於檳榔的功效與作用,希望你會喜歡。

  檳榔的功效與作用

  1、蟲積腹痛:檳榔主要用治寸白蟲,即絛蟲,為驅除絛蟲的特效中藥之一,單用煎服有效,也可配伍南瓜子、牽牛子、石榴根皮等。

  2、積滯下痢:檳榔可用治食積滿悶或痰涎嘔吐,或脾胃兩虛,食不消化,腹中脹滿疼痛,或寒實結胸,氣塞不通等,類似於胃腸功能紊亂,消化不良及慢性結腸炎等。常配伍木香、陳皮、莪術等理氣消積藥。檳榔也常用於痢疾之下痢膿血,腹痛,裡急後重者,類似於細菌性痢疾和急性腸炎等。常配伍芍藥、當歸、黃連、大黃等。

  3、腳氣喘滿:檳榔也常用治腳氣水腫,疼痛,久則喘滿,不能平臥等證,類似於維生素B1缺乏症。單用有效,常配伍蘇葉、茯苓、木瓜、吳萸等。

  此外,用治膽道蛔蟲,常配伍烏梅、使君子、兩面針等。並用其製成100%的煎液滴眼治療青光眼之眼壓升高,頭痛,目珠疼痛等。古方也用治臌脹,金瘡,丹毒,陰蝨等。

  檳榔的危害

  1、由於石灰質和檳榔汁充滿口腔中形成牙結石,又由於長期用力嚼食而咬 耗牙質,甚至使牙齒裂開或折斷。

  2、對顳顎關節的影響:

  由於牙質咬耗以及顳顎關節面磨損形成咬合改變及顳顎關節疼痛和病變,使得開口閉口時會出現聲音且關節疼痛,不僅痛苦不堪,且治療也相當困難。

  3、對牙周組織的影響:由於檳榔纖維頗為粗硬,會刺傷牙齦或堵塞牙縫,造成牙間乳頭的壓迫而發炎,也由於用力嚼食,對牙周膜造成傷害,使得牙根周圍發炎、浮 腫、疼痛。 另方面由於石灰質和檳榔殘渣的堆積,才結石越結越厚實, 使得牙齦受損、紅腫、化膿、牙根外露等而產生牙周病變,終至牙齒一 顆顆脫落或不得不拔除。

  4、對口腔黏膜的影響:由於嚼食檳榔而造成口腔黏膜下纖維化和白斑病,也就是口腔癌的前期病變,其臨床症狀為張口困難、疼痛、麻木感、口腔黏膜變白及潰瘍。

  5、對消化系統的影響:檳榔汁垢汙染黑脣緣齒頰,影響觀瞻,且損害味覺神經與唾液分泌,妨礙消化機能,檳榔渣刺激胃壁,導致胃黏膜發炎甚至穿孔,影響營養吸收,造成營養不良。

  檳榔的吃法

  說到檳榔的吃法,臺灣人是很有一套技巧的,他們把採收後的檳榔,剝除果蒂和較老的部分,先取由彰化引進的帶有胡椒香氣的荖葉,再攪勻石灰,用小刀塗少許在葉上,將之捲起。然後切開檳榔,將已卷好的荖葉夾放在中間,這樣老藤、石灰、檳榔一起嚼食。據說,如果三者缺一,檳榔不僅食之無味,人們還會認為你是一個毫無感情的冷血動物。

  吃檳榔由於三物混合後即呈紅色,食者邊嚼邊吐,吐出來的汁液如同鮮血一般,而嘴角、牙縫都是一灘灘血跡,雖不雅觀,但嚼起來臉頰紅潤,血脈賁張,全身暖洋洋的,如同喝了一杯薄酒,兩頰紅潮增嫵媚,誰知儂是醉檳榔,那種滋味非親嘗者無法言喻。因此,在臺灣吃檳榔者不僅限於青年男女,就連已無牙齒的老者也將三合物絞碎後嚼食過癮。

  海南黎族的吃法別具一格的嚼食風尚。黎族同胞平時都喜歡嚼檳榔,吃法是將檳榔削成瓣,用栳葉包住,配上石灰膏和菸絲,放***中細嚼,且嚼且香,並可使人像喝了酒、面色發紅,精神煥發。常吃檳榔還有防病治病和美容的功效,故黎族同胞視檳榔為健體長壽食品。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