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球的入門要點有哪些

  高爾夫是很多人都喜歡的一項運動,這是一項十分紳士,其中又帶著濃郁競爭味道的運動,高爾夫的打球方式與良好的環境,使之成為比任何運動專案更易於以球會友的專案。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高爾夫球的入門要點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高爾夫球的入門要點

  一、高爾夫球的必要裝備

  1、球杆

  球杆由杆頭、杆身與握把三部分組成 ,其長度約0.91-1.29米之間。根據擊球遠近不同的需要,每個選手最多可帶14根各種型別的球杆進場。

  這14根球杆應以如下配置為宜:4根木杆、9根鐵桿和1根推杆。對初學者而言,只要取其中的奇數杆就足夠了。

  ***1***木杆多以柿木製成。依照其長度和杆夾斜面的角度可分為不同的號。號數越小,長度越長,球也打得更高、更遠。

  木杆多在發球區使用,最常用的有1、3、4、5號杆,對初學者而言,3號木杆較為適用。1號木杆最長,杆頭角最小,擊球有力,稱為開球杆,一般在4杆洞場地和5杆洞場地開球使用。

  ***2***鐵桿以軟鐵製作杆頭,比木杆稍為薄、小。它主要是用來控制短距離打擊,按長度分為1-9號,可粗略分為長、中、短三類。

  1、2、3號鐵桿稱為長鐵桿,易於方向性的把握,杆長且重,擊球距離遠;4、5、6號鐵桿稱為中鐵桿,容易揮動,易於上手,適合初學者;

  7、8、9號鐵桿稱為短鐵桿,用於近距離或在困難位置擊球。鐵桿按用途還可分為劈起杆、沙杆、推杆。

  劈起杆杆頭角較大,在百碼之內專打高近球,沙杆專用於沙坑上擊球,推杆專用於果嶺上擊球。

  ***3***推杆杆頭也是由軟鐵製成,主要用來推球入洞。推杆可分為T型、L型和D型,杆面平直是它們共有的特色。

  一般,每名選手有不超過14根一套的球杆,其中3-4根木杆、7根鐵桿、劈起杆、沙杆和推杆。

  2、球、球杆袋和球鞋

  高爾夫球從蘇格蘭年代到現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最初的高爾夫球是用羽毛做芯,皮革做外殼縫製而成,不僅工藝難度大,而且正品率低。

  19 世紀初,高爾夫球製造工匠每天最多能做出四、五個“好”球。但羽毛式高爾夫球不耐久,特別是遇上雨天,縫紉線容易斷,常導致球在飛行中破裂,羽毛漫天飛揚。

  19 世紀五十年代末出現了“橡膠球”,這種球是用類似橡膠的杜仲膠製成。初為實心,後以固體物質或液體作芯。

  現代高爾夫球多用液體作芯,橡膠作外殼製成。白色的橡膠球表面上有許多規則排列的“酒窩”式凹陷,以利於飛行和提高準確性。

  揮杆具體介紹

  1、起杆

  慢而低的起杆,左手臂推動球杆後移,手腕不要轉動。關鍵是動作要慢,當然也不可能太慢。

  你數“1”的時候,必須跨越球杆從球移動至感覺到自己身體重心開始轉移到右腳內側時這一段距離。

  2、揮杆至頂點

  從上揮杆都下揮杆是一個重要的步驟,而許多人在這個過渡表現得太急。當你完成了後揮杆,球杆到達頂點的時候,數“2”。

  數“2”的這個當口,作一個微小的停頓。這個停頓可以保證揮杆的流暢,而不會由於雙手、雙臂和雙肩力量急速轉變引起錯誤動作。

  3、通過擊球點

  釋放球杆通過擊球點的時候數“3”。許多人在杆頭擊球前總喜歡手臂用力以增加揮杆速度,這是不需要的。

  地球的引力已能為球杆提供足夠的加速度,並使它在擊球瞬間達到最大。雙手故意用力會改變正確的揮杆節奏。

  這個“1-2-3”揮杆法可以讓你從起杆都收杆都保持流暢的節奏。當杆頭面垂直地將球擊出後,準確性和距離都有保障了。

  揮杆的基本要素

  握杆

  不用說,握杆是高爾夫運動中最為重要的基礎。握杆影響著整個揮杆過程中各個部分的動作。

  握杆沒有做好,取姿瞄球、相對球位、穩定觸球擊出、球的飛行軌跡、飛行距離都將受到影響,還會導致打厚或者打薄。

  站位和站姿

  相對球,你的站位如何也同樣影響到是否能夠正確的揮杆。必須根據所需的不同擊球效果來選擇開腳位、閉腳位,還是平腳位;

  而一個錯誤的站姿也將導致動作失去平衡和力量。通常來說,最為常見的錯誤是耷拉著雙肩和弓起背部。

  脊椎角度

  這個角度是高爾夫瞄球姿勢中最為重要的。站直時脊椎與地面的角度是90度,然後彎曲膝部,上身從髖部前傾大概45度,那就是一個合適的脊椎角度,在揮杆過程中要保持這個角度。

  瞄準方向

  最為簡單的檢查方法就是看杆面是否與目標線垂直,如果沒有瞄準正確方向,那球將飛離指定目標。

  另外,為了使球停留目標落點,那你可能刻意調整揮杆路徑來改變球飛行的軌跡,而這是錯誤的,並且會帶來一串的錯誤。

  後揮杆

  這是做到平穩、有力、流暢揮杆的第一步***當然之前的基本站位等必須先完成***。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