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範文精選

  優秀的申論範文閱讀對備考吉林公務員錄用考試的考生來說至關重要,以下就由小編為你提供幫助你提分。

  ***一***

  仰望星空 腳踏實地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高曉鬆的這首歌,雖然由來已久但一直被經久傳唱,承載著人們心心念唸的期待。其實與其類似的,“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也凝練而又精準地闡述了在一成不變的生活面前,人們對於理想追求的那份急切、對於夢想實現的極盡渴望。

  這種對於“詩和遠方”的希冀,並非毫無由來。事實上,這種呼喚與吶喊,在現如今的社會中,體現地尤為明顯:快節奏的工作,讓職場白領一邊狼吞虎嚥自己的早餐,一邊步履匆匆地追趕公交;高壓力的常態,讓精英人士超負荷地工作與運轉,也時常在聽到過勞死的例子而扼腕嘆息;不斷飛漲的房價,讓辛苦奮鬥的蟻族,躲在城市的角落,望樓興嘆、暗自神傷……有了如此沉甸甸的壓力,也就更加醞釀著“逃離苟且,奔赴遠方”的時代情緒。

  事實上,腳踏實地,安於苟且,是生活的主色調。誠然,遠方讓人暫時忘卻煩惱與壓力,但是遠方終究有終點。詩歌讓人享受片刻的寧靜與歡愉,但是詩歌終究有時限。作為自然人,我們可以隨心所欲,在精神的世界、思想的海洋裡,自由徜徉。但作為社會人,我們有著多重的角色與身份,賦予著使命、承擔著責任。詩歌與遠方,解決不了實際的生活。眼前的苟且,依然等待我們去應對,身邊的關聯,依然需要我們去處理。把生活安排妥當,把壓力一一排解,才是主色調。

  事實上,仰望星空,心懷遠方,是生活的調味品。當前的中國,時下的青年,正在經歷和麵臨著三個重要的拐點:劉易斯拐點、老齡化拐點、城鎮化拐點。這是時代的特徵,也是青年人無法褪去的歷史印痕。在此之間,青年人也承受著比之前更為焦灼的責任、壓力、滌盪、衝擊。如若不進行及時有效地釋放與宣洩,就像沉睡的火山,不定期地迸發,極有可能傷人傷己。在安靜的夜裡,仰望心空;在繁忙的生活中,心懷遠方,或許是一種不錯的選擇,讓情緒得以宣洩,讓壓力得以釋放,讓身心得以調整,也讓靈魂得以淨化。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最好的時代,給予我們最多的機會。最壞的時代,也給予我們最大的壓力。作為年輕一代,要正視眼前的苟且,腳踏實地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學習、生活、人際;要心懷詩歌與遠方,仰望星空,去梳理好自己的情緒、思想、情懷、靈魂,迎接一個從容、豐盈的人生。

  ***二***

  共享經濟 “空”贏未來

  當習在《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明確提出“共享”的理念,並且做出精彩的解釋;當大量的二手交易平臺,如雨後春筍一般地崛起,並且實現極高的交易規模。從理論到現實,共享經濟以其獨特的優勢和價值,重磅襲來。深入探究與剖析這種獨特的商業邏輯,“空”才是價值。這種“空”,並不是“沒”,折射的是無即是有、少即是多的哲學理念。

  共享經濟的“空”,能積聚並整合資源。如果說之前,擁有資源是一項讓人無比豔羨的本領,那麼當前,整合資源顯然是更為高明的方式。即使用車公司Uber沒有一輛屬於自己的車,但通過整合資源,變成世界上最大的用車公司;無獨有偶,借貸平臺LendingClub沒有屬於自己的一分錢,但通過整合資源,檳城世界上最大的網際網路借貸平臺。“空”,絲毫不妨礙這些公司的成長,恰恰是因為“空”,讓這些公司,沒有成長的“天花板”,輕裝上陣,匯聚資源、實現發展。

  共享經濟的“空”,能流轉並利用資源。俗話說:世界上沒有垃圾,只有放錯位置的寶貝。無論是人,還是物,被創造出來之後,有其自身獨特的價值和使命,但這種價值被實現了多少,這種使命被完成了幾分,卻取決於擁有它的主人。通過共享經濟,一個原先被擱置一邊的包包,可能成為另一個人的新寵;一本原先蒙塵已久的書籍,可能被放在了另一個愛書人的案邊;甚至是一件被遺棄在櫥櫃裡的衣服,可能讓另一個人光彩照人、歡欣不已……分享經濟的“空”,讓資源得以流轉,找到新的位置,綻放新的魅力。

  共享經濟的“空”,能釋放和連線資源之外的價值。一如著名的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所述:當前的社會,是一個陌生人社會。 物質文明的飛速發展,人們在初嚐到物質慾望被滿足之後的快樂之餘,也開始尋求心靈與精神的慰藉。共享家庭廚房,讓背井離鄉的遊子,從這種“空”裡,品嚐到了熟悉的味道,緩解了思鄉的別緒;二手母嬰平臺,讓十月懷胎的準媽媽,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夥伴,傾心相授寶貴的經驗……共享經濟的空,使得資源成為一種載體,連線的是情感,溫暖的是人心。

  共享經濟,是一種由“獨樂樂”到“眾樂樂”的轉變,也是一種由“各美其美”到“美美與共”的昇華。在其發展的道路上,雖然會路遇荊棘與坎坷,會面對困境與磨難,但憑藉其頑強的生命力,憑藉上至中央下到個人的助推與認可,會順勢上揚,由“空”到“實”,最終花香滿園。

  ***三***

  年輕人創業需要夢想驅動

  新常態下,經濟增長的動力已經由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換,而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也和創業緊密相連。“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眾多創業團隊脫穎而出,其中年輕創業者正在憑藉自身優勢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他們年輕、學歷高、接受新事物能力強,他們噴薄而出的創新力,幫助中國進入了一個極具創新力的年代,也使得中國的創業精神呈現出一種上升的趨勢。

  然而,每一個成功故事背後更多的是失敗,要想在眾多創業者中脫穎而出不是一個容易的事,年輕創業者們也面臨諸多的困難:創業路上急功近利;創新型、技術型專案少;創新成果得不到保護;專案、資金、人脈、經驗都是問題……如何才能不被這些困難束縛住創業的拳腳?只有懷揣夢想,仰望星空,腳踏實地,才能在創業的路上笑到最後。

  夢想是年輕創業者們仰望星空時耀眼的啟明星。無可厚非,創業的動機大多數是源自對財富和名聲的渴望,但是大部分年輕人都急功近利地把創業當成了投機,過分追求賺錢,這種膚淺的創業是不會成功的。年輕創業者們可以從賺錢開始,但應該堅持為夢想創業,在解決使用者需求和創造社會價值這條路上不斷自我追問、探尋和創新,才能走向成功之路。例如,社會創業家們創業的第一動機更多是想實現“改變世界或改變社會”的目的,通過創新商業模式拓展可持續增長的路徑,兼顧效率與公平,既創造了經濟效益,也創造了社會效益。所以,年輕人在創業路上要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夢想是年輕創業者們腳踏實地時美麗的伊甸園。光有創業的夢想,不去努力實踐和拼搏,那也只是畫餅充飢。年輕創業者們應該拒絕跟風、抄襲,腳踏實地,積極以個人創新和大眾創新相結合,充分挖掘創新力,共同構思、開發和推廣新模式、新產品與新專案,成為站立在創業大潮潮頭的弄潮兒。“一八九八咖啡館”和“比逗咖啡館”就是年輕人積極創新創業成功的典範,他們通過股權眾籌方式解決資金、人才尷尬,充分調研市場,科學選址,合理宣傳,同時加強技術研發增強股東交流,激發創新潛力,將主題定位為創業交流,不斷獲得資源和管理指導,讓夢想照進了現實。一句話,只有積極創新,努力奮鬥,年輕人才能找到自己創業夢想的伊甸園。

  年輕的在農村住過窯洞、幹過農活,年輕的奧巴馬曾為多種族背景酗酒抽菸,年輕的愛因斯坦為工作發過愁,年輕的馬雲經歷了三次高考才上大學,不論他們年輕時怎樣迷茫、困頓、坎坷,他們憑藉著各自對夢想的堅持和努力,終於成就了自己不可複製的今天。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隨著各級政府不斷出臺更多扶持政策,年輕人創業面臨的原創保護制度不完善等客觀問題必將得到妥善解決,年輕創業者們必須堅持夢想,仰望星空,腳踏實地,才能實現個人和社會的雙重價值,從而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添磚加瓦,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