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十課棉花姑娘

  一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十課《棉花姑娘》寓生物常識於生動形象的故事之中,語言符合兒童特點.小編在此整理了一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十課《棉花姑娘》,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一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十課《棉花姑娘》

  棉花姑娘生病了,葉子上長滿了蚜蟲。啄木鳥飛來了。棉花姑娘說:“啄木鳥伯伯,請您幫我捉蟲吧!”啄木鳥搖搖頭說:“對不起,我會捉樹幹上的害蟲,不會捉蚜蟲。”

  青蛙蹦蹦跳跳地來了。棉花姑娘說:“青蛙叔叔,請您幫我捉害蟲吧!”青蛙擺擺手說:“對不起,我會捉稻田裡的害蟲,不會捉蚜蟲。”

  幾隻圓圓的小瓢蟲飛來了,見到棉花姑娘身上的蚜蟲,就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棉花姑娘高興地說:“謝謝你們幫我捉害蟲。你們是誰呀?”小瓢蟲說:“我們身上有七個黑點,像七顆星星,大家叫我們七星瓢蟲。”

  棉花姑娘的病好了。秋後,結滿了棉桃,咧開嘴笑啦!

  一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十課《棉花姑娘》教學建議

  教師重點指導讀準下面幾個字的讀音:“治、啄”是翹舌音,“盼、斑”是前鼻音。

  本課生字較少,認記時,可以發揮小組互助學習的優勢,讓學生根據偏旁、結合字義記憶字形。“姑、娘、蚜”是形聲字,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形聲字的特點識記;“斑”可以用“班”字換部件的方法識記。

  本課要求寫的字,上下結構的字有四個,“雪、幫”二字上大下小,要注意“雪”字中雨字頭的書寫變化;“星、只”二字上小下大,要提醒學生,“只”字最後一筆是點,不是捺。兩個左右結構的字,“請”字應寫得左窄右寬,“就”字左右大致相等。

  一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十課《棉花姑娘》教學反思

  一、紮實字詞教學,促進語言內化。

  小學語文,字詞的學習是基礎,是重點,也是完成新教材許多教學任務必經的路徑。在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字詞教學,運用多種形式,讓學生讀準字音,掌握字形,理解詞義,促進學生語言的內化。在初讀課文時我先讓學生藉助拼音讀準字音,再用課件展示字詞,檢查學生對字詞的掌握。對詞義理解設計巧妙,讓學生從詞語中挑出一種動物介紹一下,在學生介紹了動物的本領後,我又出示三句話:“蚜蟲愛吃蔬菜葉子,是害蟲。”“七星瓢蟲是益蟲,是莊稼的好朋友。”“啄木鳥姑娘能給大樹治病,是大樹的好朋友。”讓學生讀一讀,挑選一句向同桌介紹一下。這樣的設計,既讓學生理解語言運用,學會運用語言,又讓學生認識了動物的本領,豐富了知識,達到提高語文能力的目的。

  二、與文字對話,激發情感生成。

  “閱讀不僅是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教師與文字之間的對話,更是學生與文字之間的對話,我們更應把著力點放到疏通學生與文字‘對話’的渠道上。”在課堂上我運用多媒體、語言等手段創設一定的文字情境,讓學生在不知不覺的成為文字情境中的角色,進入文字,深入角色的內心世界,喜角色之喜、憂角色之憂、急角色之急……真正與文字進行心靈對話,與角色產生情感碰撞。課文2—4小節棉花姑娘請動物醫生給她治病的段落十分相似,角色對話能引起他們個性朗讀和表演的慾望,也能激發學生感情生成的目的。在教學中,我先引導學生讀好棉花姑娘的話,如“身上長滿蚜蟲的棉花姑娘看到燕子時,它著急地求救了!誰來當一回棉花姑娘,讀一讀她說的話。”再讓學生讀好燕子的話,“燕子,燕子,你就幫棉花姑娘治治病吧!”接著引導學生進行對話,“棉花姑娘快求救吧!”“身邊的燕子醫生幫幫她吧!”讓學生在角色朗讀中體會棉花姑娘的急切心情和動物醫生幫不了棉花姑娘的抱歉心情。

  三、創設童話情境,落實說話訓練。

  情境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一種十分有效的手段,它符合兒童的思維特點,運用得好學生猶如身臨其境,這樣不但可以激發興趣,而且可以活躍思維。課文以童話的形式出現,我在課堂上創設各種情境,讓童話情境貫穿教學始終,並引導學生在情境中進行說話訓練。如學生認識了蚜蟲,在朗讀中表現了對蚜蟲的厭惡之情後,我問學生:“棉花姑娘,這麼多可惡的蚜蟲在你身上爬來爬去,你想說些什麼嗎?”從而引導學生說出棉花姑娘盼望能有醫生來治病的急切心情。又如七星瓢蟲來給棉花姑娘治病時,我在學生的額頭貼上七星瓢蟲的標誌,說:“你就是七星瓢蟲,介紹一下自己吧!”讓學生把課本語言轉化為自己的語言。我還讓學生扮演七星瓢蟲,爬到棉花姑娘身上去捉蟲,做一做捉蟲的動作,還要跟棉花姑娘說說話,讓學生在行動中體會七星瓢蟲的能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