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二課絲綢之路

  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二課《絲綢之路》課文教學時,要通過有感情的、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感受語言的特點,感悟絲綢之路的重要作用和西部輝煌的歷史,激起自豪感。小編在此整理了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二課《絲綢之路》,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二課《絲綢之路》課文

  一座古樸典雅的“絲綢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門外。那馱著綵綢的一峰峰駱駝,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精神飽滿,栩栩如生。商人們在這個東方大都市開了眼界,正滿載貨物返回故鄉。望著這座群雕,就彷彿看到了當年絲綢之路上商旅不絕的景象,彷彿聽到了飄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駝鈴聲……

  公元前115年,一個天高氣爽的早晨。

  在伊朗高原北部,一位身著戎裝的將軍正在安息國邊境守候。將軍騎在高頭大馬上,身後兵馬不計其數。這浩浩蕩蕩的大軍奉安息國國王的命令,正在迎候遠道而來的友好使節。

  東方隱約傳來一陣陣丁零丁零的駝鈴聲,士兵們循著鈴聲望去,遠處出現了一支駱駝隊,駱駝隊前面飄揚著鮮豔的旗幟。

  “來了!來了!”安息國士兵歡呼起來。

  “列隊歡迎!”將軍發出了命令。

  騎兵迅疾分列兩隊,一左一右,擺成夾道歡迎的陣勢。樂隊奏起了軍樂,人群一片歡騰。

  中國使者從騎著的駱駝上下來,右手高擎節杖,滿面笑容,大步向前走去。將軍翻身下馬,立正高呼:“本將軍奉命率官兵歡迎大漢國使者!”中國使者抱拳,作揖還禮:“有勞將軍遠迎。我是博望侯張騫的副使,謹代表大漢皇帝向安息國國王陛下致敬!”將軍還禮表示感謝。

  中國使者指著身後的駱駝隊,說道:“這是大漢皇帝敬贈安息國國王陛下的一點薄禮。”只見每峰駱駝的背上都馱著兩個大包袱。開啟包袱,各色綾羅綢緞,五彩繽紛。

  安息國將軍高興地連連點頭,說道:“盼望已久的大漢使者終於到了!我謹代表安息國國王陛下,向大漢皇帝的使者贈禮。”他把手一招,四名士兵送上兩個大禮盒。開啟一看,裡面裝著許多特別大的鳥蛋,每個足有斤把重。這是當時中國沒有的鴕鳥蛋。

  中國使者正要道謝,將軍又把手一招,走上兩個人來,原來是魔術師。打頭的一個拔出一把匕首,插入自己嘴裡,頓時吞了下去。只見他一拍肚子,匕首又從嘴裡吐了出來。第二個則張開大口,噴出一團又一團火苗。魔術師的精彩表演,讓在場的人們都看得驚呆了。將軍含笑說道:“今天是個值得慶祝的日子,特地讓他們前來助興。”

  中國使者拱手致謝,高興地說:“沒想到,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絡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偉大的路呀!”

  這僅僅是張騫出使西域後,東西方交流的生動一幕。張騫在此之前,於公元前138年曾歷盡艱險出使過西域。公元前119年他第二次出使西域,加強了漢朝與西域各國的友好往來。從那以後,一隊隊駱駝商隊在這漫長的商貿大道上行進,他們越過崇山峻嶺,將中國的養蠶、繅絲、冶鐵、造紙、鑿井、灌溉等技術帶向中亞、西亞和歐洲,將那裡的葡萄、核桃、石榴、蠶豆、黃瓜、芝麻、無花果等食品帶到我國,還有獅子、犀牛、良馬等動物,也傳進了我國。我國的音樂、舞蹈、繪畫、雕刻,由於吸收了外來文化的長處,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美輪美奐。

  兩千多年後的今天,每當人們凝望“絲綢之路”巨型石雕,無不引起對往日商貿、文化繁榮的遐想……

  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二課《絲綢之路》課文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理解生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提出提出有思考價值的問題,並且學會與同學共同交流解決。

  3、讀懂課文內容,瞭解絲綢之路的來歷及其開闢的意義,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4、通過反覆讀文,體會過渡段的作用,並學習運用這一寫作方法。

  【教學重難點】

  1、運用“金鑰匙”介紹的方法默讀課文,複述課文。

  2、讓學生體會張騫的愛國情懷,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課前準備】

  1、學生蒐集絲綢之路的相關資料。

  2、有關絲綢之路的地圖***示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我們的生活、學習都離不開路。說說你們知道的路都有哪些?

  2、在這麼多路之中,有一條有名的絲綢之路。對絲綢之路,你們瞭解多少?

  3、學生交流對絲綢之路的瞭解:

  同桌或小組交流,個別介紹。

  ***點評:充分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培養學生收集資料的良好習慣。***

  4、這節課我們就來一起學習──絲綢之路。

  板書課題:

  絲綢之路

  二、質疑課題,自主閱讀

  1、課題你想知道什麼?學生可能會提出:

  絲綢之路是從哪裡到哪裡的?絲綢之路是什麼樣的?為什麼叫絲綢之路?張騫是怎麼開闢絲綢之路的?……

  ***教師依據學生提出的有價值的問題,簡要板書。***

  2、學生提問後,同位輕聲讀課文,互相檢查生字的讀音,並初步瞭解課文大意,引導他們從剛才的提問中篩選出有價值的問題。

  3、同座位、小組交流篩選後的問題。

  ***不要求完全統一,確保學生個性化地閱讀。***

  4、帶著問題學生自讀自悟,一邊讀課文,一邊根據自己的體會做批註。

  ***點評:疑是思考的開始,問題是產生學習的中國。採用研究性學習的方式,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篩選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自己去進行閱讀實踐,自己去感受、思考,在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

  5、小組內交流。

  6、文中的哪一段既寫了開闢絲綢之路的意義,又寫了張騫開闢絲綢之路的過程這兩部分?找出來,讀一讀。

  7、巧妙地把兩部分內容銜接起來,在文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我們叫它過渡段。請同學們再讀一讀,體會過渡段的作用。

  8、全班交流。

  三、細讀課文,深入探究

  1、獨立閱讀:

  理出文章層次,找出重點部分。默讀3~12自然段,仔細品讀文中的重點詞句,對難以理解的內容要多讀、多思、多悟,然後和同位交流。學生解決不了的,教師做指點和講解。如:“張騫學會了匈奴話,和匈奴融洽相處,同時默記地形……”

  ⑴帶著問題反覆讀有關段落。

  ⑵同位說一說絲綢之路是在什麼樣的環境和歷史條件下開闢出來的?

  ⑶為什麼在這種特定環境中張騫能開闢出絲綢之路?

  ⑷開闢絲綢之路說明了什麼?

  2、小組討論,回答。

  3、交流張騫開闢絲綢之路的經過。

  ***點評:珍視學生的獨特的閱讀感受、體驗和理解,關注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給每一個孩子展示自己的機會。***

  四、重點品讀,體會作用

  1、默讀第13自然段,思考:

  絲綢之路發揮了怎樣的巨大作用?

  2、學了這篇課文,你的收穫是什麼?

  五、自主學習,書寫生字

  1、自己學習生字,放手自主識字。

  2、學生獨立書寫,獨立檢查。

  3、同位互查生字書寫。

  ***點評:要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就要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慾望,給學生創造主動參與和表現自己的機會。放手讓學生獨立識字,寫字,調動學生主動、合作學習的熱情。***

  六、作業

  把絲綢之路的故事講給家裡的人聽。

  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二課《絲綢之路》課文教學反思

  通過教學效果我覺得本堂課的設計有以下幾個特點:

  1、從問題入手,激活了學生的思維:

  問題是學習的先導,在起始環節我設計了讓學生看課題質疑。由於同一課題具有多義和多方面理解的性質,既可以這樣考慮,也可以那樣考慮,學生經過思考後,就圍繞課題提出瞭如下問題:什麼是絲綢之路?那是一條怎樣的路?圍繞絲綢之路發生過哪些故事?

  2、從興趣出發,引導學生感悟:

  興趣是學習的內驅力,只有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他們才會積極主動地去學習。語文教學應以使學生愛學語文、樂學語文為基本追求,所以,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前提。因此,我設計了課前蒐集資料、以一位導遊的身份給大家介紹絲綢之路等等學生感興趣的活動,讓學生在興趣盎然中學習感悟課文內容,這也是本節課的一個亮點,學生在反覆複述課文的過程中,深切體會到了張騫的愛國情懷,與此同時也激發起了學生的愛國熱情。
 

猜你感興趣:

1.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2課絲綢之路

2.五年級語文下冊第2課絲綢之路同步指導

3.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絲綢之路教學設計

4.五年級語文下冊第2課暖流

5.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絲綢之路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