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術教育的現狀有什麼問題

  近年來,只有中、小學的初級美術教育發展得比較可觀,高效美術教育比較落後。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缺乏對理論研究的探索精神

  部分美術高校的學生缺乏對世界美術史,尤其是我國傳統優秀美術文化的認知,部分學生的專業素質僅停留在掌握一般簡單的操作技能的水平。這使他們將來作為美術的教育者或實踐者,會是一個艱難挑戰。部分學生不做研究探索,個別教師對於這種現象無動於衷。

  高校美術教育應傳授先進的藝術文化,培養優秀的美術學者,創造發掘具有天分的藝術人才,充當我國文化建設的先驅者,為我國的文化建設工作奉獻力量。然而,一些高校美術教育沒有發揮這樣的作用,越來越趨向於產業化和市場化。美術高校憑著高等的硬體設施和昂貴的學費,成為報考學生認為的“優質”出路。中國的美術高校面臨著重重利益矛盾,違背了教育宗旨。

  綜合素質較低,缺乏全面培養

  目前,我國一些高校的美術教育形成一種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規律模式,其步驟即為學生基礎臨摹,然後是教師對畫法步驟的階段性的師範,接著是教師對學生傳授關於美術教育的專業性常規知識,最後是教師針對性的輔導。在高校美術教育過程中,學生沒有機會表達出自身對美術的認知和理解,不能充分發揮自身的創作潛力,學生的綜合素質得不到全面培養。

  從一些藝術家家庭教育環境的影響來看,他們的家長都具有以下特點:較高的美術素養和良好的文化修養;重視早期美術薰陶和教育;注意孩子性格及品德的修養;盡力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條件;尋求造詣較高的教師並注意與其配合。義大利藝術巨匠達·芬奇、拉斐爾等之所以成為繪畫大師,就是與他們從小受過良好的美術教育分不開的發掘孩子的美術才能探究發掘孩子的美術才能探究。

  “藝術是增加感知能力最強有力的手段,沒有這種感知力,任何一個研究領域的創造思維都不可能”,――阿恩海姆。

  一種文化環境的產生,一種心理取向的形成,帶給學生的影響雖說是無形的,但卻是永遠的。搞笑美術教育最終的目的不是要兒童思維模式走向統一,而是要培養兒童豐富的情感、熱情的態度、生活的自信、合作的精神、審美的能力、個性的創造等方面創新思維的發展,才是美術教育最有價值的貢獻,才是兒童美術之最終目的。

  藝術教育觀念不準確,審美標準模糊

  一些西方文化宣揚他們的藝術教育觀念和審美標準,使我國高校的藝術教育領域受到了影響。在我國,部分高等美術院校急功求成,為了能與國際文化接軌,不經過深思熟慮就直接引進一些西方的藝術觀念和審美潮流,將其視為新藝術文化的標準,忽略了我國原本自身的藝術觀念和審美標準。

  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了我國高校美術教育發展的步伐,使高校美術教育陷入艱難的境況。我們應該採取怎樣的措施化解這個難題呢?美術教育過程就是教師要充分發掘學生的個性特點,培養學生高層的審美心理,恢復藝術教育本該有的活力和魅力。美術教育在本質上不同於其他學科文化教育。其中很明顯的差異是,學生在學習美術時,要求超脫現有的知識範圍,進行創作型思考。

  美術教育因其獨有的特性,前提是教師要尊重學生作為一個擁有獨立人格和有創作能力的人的基本權力,對學生的個性和興趣愛好持以認可的端正態度,相信學生的創造力,尊重學生的作品。人才的教育和培養是從基本穩定的教學內容出發,以儲備知識和應用知識為最終目的,但教師不能一味地只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忽略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美術教育過程中,教師可以不拘泥於固定的教學模式框架,要鼓勵學生敢於創新,鼓勵學生髮散思維,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全面地將學生培養成才,使其能夠為我國的文化建設工作做出傑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