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美國兒童美術教育的啟示有什麼
不提供範例、不拘泥於繪畫形式、不束縛想象、不片面評價的教學方式,或許可為我國學前兒童美術教育的改革發展提供啟示與借鑑。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重在審美的作品展示
美國兒童美術教育課堂,每次都以作品欣賞拉開“序幕”。所要欣賞的作品是由教師結合當日教學內容選定的,可以是一幅畫、一件陶器、一件雕塑作品或者是一個編織的小墊子等。教師呈現這些作品並不是用來作為範本讓兒童照著做或照著畫,而是從如何發現作品之美、美在何處的角度對兒童進行啟發,引導兒童發現美、感受美、欣賞美:同時教師還引導兒童就如何製作這樣的作品進行思考,如在展示了一件陶器並分享其美在何處後,教師讓兒童猜猜這件陶器是用什麼製作的,軟軟的黏土是如何變得硬邦邦的,那些漂亮的花紋是如何出現在陶器上的等。通過這樣設問、答疑的過程,不僅引發了兒童的思考,同時還提高了兒童的學習興趣。
反觀我國傳統兒童美術教育的做法,教師在課堂上展示的作品或實物往往是作為範例之用,其目的在於讓兒童用特定的材料***如紙、筆等***將範例“複製”於自己的面前,卻忽視了所展示的作品或實物本身的美及對之解讀的價值。
教育的本質在於育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讓兒童得到美的薰陶是兒童美術教育的目的所在。但描摹、“複製”僅是一種低層次的訓練,它聚焦於“技”的習得,而非“人”的發展,因此並不能代表美術教育的全部內涵。而豐富兒童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引導兒童能夠在生活中發現美、感受美和欣賞美則是達成這一目的的關鍵路徑,應作為兒童美術教育的重要內容。課堂中所能呈現的作品雖少,但每件作品卻都是生活中美的縮影,透過這一窗口才能讓兒童逐漸感受美之所在,並激發其在生活中發現美、表現美直至創造美的興趣,繼而以此為契機培養兒童對生活與生命的熱愛,使其素養得以提升、品性得以陶鎔,方是教育真正的終極追求。
基於材料的藝術創作
美國的兒童美術教育課堂以表現形式為主線、以材料為中心、以自主創作為目標來進行設計安排。
經過第一環節一一作品欣賞之後,美國教師會對當天提供給兒童使用的材料進行介紹,其目在於讓兒童瞭解材料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令筆者驚歎的地方有二:其一是美術課上所用的材料遠遠
超越紙與筆的侷限,種類極其豐富,而其來源卻又往往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小物件,與此同時,從材料出發的課程設計則讓兒童不僅體驗了美術載體的多樣,也感受到了美術表現形式的多彩***如繪畫、雕塑、製陶、編織等***;其二是教師只提供材使用方法與注意事項的演示,至於兒童接下來要做什麼,教師並不干預,對於如何畫、如何做之類的技能也從不手把手地教,是放手讓兒童去創作。如教師將廢棄的紙箱剪成小片,讓兒童用瓦楞紙的邊沾上顏料自由作畫,有的畫房子,有的畫遊樂場,還有的畫草地等;再如,教師將平時收集到的泡沫網剪小,將吸管剪短,與珠子、亮紙片等放在一起,讓兒童用鐵絲拗出造型,再將上述材料穿起、形成“雕塑”,每一個步驟都由兒童自主完成、隨心所欲,教師所做的僅是在兒童完成“雕塑”後將鐵絲的兩個尖端用鉗子彎成圓滑的圈,以防意外傷害。
重新審視我國傳統的以主題為中心、以技能要素為主線的美術活動***如為學習畫線、畫圓、塗色等技能而教兒童畫小草、畫樹、畫人等***,將藝術表現形式圈定於繪畫,將教學方式固定在演示、講解與教授,將兒童的學習行為框定於模仿、練習與複製,其侷限是顯而易見的:一來,繪畫僅僅是諸多美術表現形式中的一種,將教兒童畫畫等同於美術教育,是對美犬教育內涵的狹隘化與片面化,而僅讓兒童接觸某種美術表現形式卻忽視其他,則無疑是對兒童藝術素養與藝術能力發展的一種人為限制。二來,聚焦乾技能教授的美術活動使兒童不得不遵從固定的行為模式與表現手法,未能給兒童表達的自由,也沒有給想象力與創造力的發展留出空間。有的教師擔心由於缺乏一定的技能,兒童強烈的創造慾望只能用簡單的色塊、符號來表達,這在某種程度上對兒童的表現欲會起抑制作用。其實這種擔心是出自於成人的一廂情願。孰不見,尚未習得繪畫技能的塗鴉期兒童可以用一條豎線表示一個人、一棵樹、一條路、一隻蟲等,簡單卻樂在其中。恰恰是學了一定繪畫技能的兒童反而容易被所學束縛了手腳,所以常常在大年齡兒童中聽到這樣的聲音“我不會畫,老師還沒有教”。因此,“教”便成為“縛”----用標準的模式來限定和框正行為:“不教”才是“放”----以充足的留白任憑自由發展。在教會了技能的同時將兒童的創作興趣、創作想象都扼殺於搖籃之中,這種所得難償所失。
尊重兒童的表達表現
在美國的兒童美術課堂裡,無論所採用的藝術形式如何變化、所使用的材料如何不同,課堂中一個不變的流程就是,在兒童的作品相繼完成時教師會在教室裡忙碌地穿梭,他要走到每一位兒童面前與之交流,請兒童介紹他所創作的作品,並在作品適宜的地方標上兒童所說的作品名稱。有的兒童的作品在筆者看來真的很糟糕,但教師依然會誠懇地請兒童介紹。一次,一位兒童告訴教師他畫的是一個教堂、可是紙上的這個東西用線條堆了一大片,實在看不出是什麼,但教師仍然仔細地聽完兒童的介紹並用讚許的口氣說:”哇,這真是一個雄偉的教堂,你看它是多麼高啊!”然後教師
認真地在其作品的左上方寫下“教堂”這個名稱,兒童則開心地抿嘴而笑。沒有好或不好、像與不像的評價,教師用放手與傾聽傳達了對兒童的尊重,也正是這種尊重支撐起兒童行走在藝術道路上的自信與勇敢。
回想我國兒童美術學習活動的場景,“畫得真像”這句話算得上是我國教師、家長誇獎兒童美術作品的經典之語。然而一個“像”了,卻桎梏了兒童創作興趣的提升,更牽制了我國兒童美術教育的發展。首先,未予以兒童對其作品進行闡述機會的“像”或“不像”的評論,所觸及的僅僅是外在的表現方式,並沒有深入瞭解兒童作品所要表達的思想內涵,這樣的評價方式意味著對兒童尊重的缺失。前已述及,兒童美術教育的重點不在於技能的傳授、而在於為兒童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兒童用美術的形式大膽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想象,肯定和接納他們與眾不同的視角與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要做到這些,尊重兒童是前提。沒有對兒童真正的尊重,就難以踐行以兒童為中心、以兒童發展為本的教育思想,美術教育的所有目標都將成為空談。其次,“像”還意味著對兒童美術作品評價手段的單一與評價標準的片面,就如同五彩續紛、千姿百態的花朵中偏偏唯紅玫瑰是美,紅牡丹就不美、黃玫瑰也不美。如此,兒童便不得不以畫得像不像、對不對為標準來檢核自已的學習行為與結果,以滿足成人意願、博取成人認同為追求,而在不知不覺中捨棄了藝術創作的自由,從而束縛了兒童想象力與創造力的發展,恰似被一條無形的繩索捆綁了手腳,不但難以體驗到創作的樂趣,學習興趣也隨之大打折扣。
綜上所述,美國這種以材料為起點、以審美體驗與自由創作為目標的美術活動優勢明顯:首先,兒童在美術活動中體驗到了性狀各異的媒介材料,對不同材料的性質、用途、用法等有了感性認識,對豐富多彩的美術表現形式也形成初步的理解和感受,為兒童的表達、表現拓寬了渠道;其次,在教師引領下欣賞作品或實物過程中,在使用不同媒介材料、運用不同表現形式的過程中,兒童對如何發現美、表現美進了細膩的感受與大膽的嘗試,開拓了其藝術創作的思路,為日後靈活運用多種藝術形式開展術創作奠定了堅實基礎;再次是教師對於兒童如何畫、如何做或者畫什麼、做什麼不予嚴格要求,對兒童的作品以傾聽與欣賞的方式來傳遞尊重,而非以特定的標準來挑剔和糾正,這使兒童在美術教育課堂上能真正專注於自己的創作,專注於如何用眼前的材料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從而為想象力的發展、創造性的培養以及創作興趣的提升拆除了羈絆。上述優勢恰恰是技能要素為中心的我國傳統兒童美術教育中所應完善之處,對之進行深入思考與適當借鑑或許可助我國當前兒童美術教育課程改革以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