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美術突擊培訓對高等美術教育的影響

  摘要:藝術設計教育的蓬勃發展需要學生有蓬勃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而考前美術培訓將為藝考生提供通往藝術殿堂的平臺。在美術高考繁榮的社會大背景下,通過對高考美術培訓現狀的分析,考前美術培訓不容樂觀,藝術生生源質量堪憂,嚴重影響著高等藝術設計教育的質量和未來發展。
  關鍵詞:高考美術培訓;藝術設計教育;文化素養;審美;創造力

  近年來隨著高校美術類專業的擴招,在美術高考繁榮的社會大背景下,美術高考生源的數量也在逐年增長。以河南省為例,2007年美術類報考人數55107人,2008年65496人,2009年66992人,2010年66007人,與此相適應,大量的美術強化班、美術培訓學校如雨後春筍,規模龐大的藝考生在眾多良莠不齊的各類美術培訓機構中,接受著美術高考固化單一的應試教育,嚴重影響著美術類考生的審美素養、藝術素養,也帶給高等藝術教育太多的後遺症。
  一、高考美術培訓現狀
  通過深入瞭解各類美術培訓機構發現,高考美術培訓作為正規教育的補充,主要是依賴私人投資發展起來的,因此行業的特殊性和缺乏規範化的市場機制,以及高考美術考試機制和內容的固化、單一,造成了目前高考美術培訓機構經營無序性,美術培訓教學模式程式化,課程內容單一化。
  1.高考美術培訓機構經營無序性
  面對近年來火爆的美術高考熱,各類美術培訓機構應運而生,在眾多的美術培訓機構中,不乏一些優秀的美術培訓機構,它們師資力量雄厚,教學內容及方法合理、新穎,不僅訓練培養美術技能,而且提高人的審美素養,對促進社會和諧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然而,由於許多家長和考生懷有急功近利、急於求成的心態,加之鉅額利潤的驅動,使得許多不具備辦學資歷、辦學能力和辦學實力的人和機構,把美術培訓當成贏利手段, 打著“速成班”、 “美院班”、 “精英班”“強化班”等各種極具誘惑力的旗號吸引生源,這些培訓機構師資狀況不容樂觀,有在職的大學教師、在校的大學生、兼職的藝術工作者甚至一些非專業人員等,美術培訓無科學、規範的教學計劃和管理機制,教學管理缺乏良性迴圈,加之政府監管不嚴,導致高考美術培訓良莠不齊,無序經營。
  2.高考美術培訓教學模式程式化
  眾多高考美術培訓機構為了提高考試“命中率”,追求最大的利益回報,投機取巧,想方設法猜測考試內容,研究各校往年考試特點、閱卷要求、教師喜好等,違背美術教學的基本原則和規律,給學生傳授專門應試的針對性套路,導致了教學模式的程式化。經過走訪河南省鄭州市數家高考美術培訓機構發現,大多美術培訓班都是按照石膏幾何體臨摹、寫生→石膏像臨摹、寫生→靜物臨摹、寫生→真人頭像臨摹、寫生→真人頭像臨摹、默寫這樣一個套路進行強化訓練,個別美術培訓班甚至不經過繪畫基礎教學,直接進行頭像臨摹、默寫,導致學生習慣於概念、習慣於定義,照葫蘆畫瓢,這種問題在學生的習作中大量存在。美術本是一門充滿創造性與心靈感悟的學科,如今卻變成了機械的背誦與臨摹。
  3.高考美術培訓課程內容單一化
  目前,中國美術高考考核方式過於滯後,考核內容過於單一。美術考試的科目基本上是素描、色彩、速寫。素描考試出題方式基本圍繞如下幾種:人物頭像寫生或頭像默寫,石膏頭像寫生或根據人像照片寫生;速寫考試的出題方式有:人物動態速寫,人物動態默寫,考場內的人物動態速寫組合;色彩考試的出題方式有:靜物色彩寫生,靜物色彩默寫,根據黑白靜物照片轉換為色彩寫生畫面,以河南省2008年以來的省聯考為例,見表1。
  針對這種考核形式,美術培訓機構在教學思路上特別明確,其課程內容鎖定在狹窄的考試範圍,普遍設定素描、色彩、速寫,通過臨摹、默寫等機械手段的訓練,形成長期單一技法訓練現象。由此可見美術高考形式的滯後與高考內容的固化導致高考美術培訓課程內容設定的單一化,影響了生源質量,也影響了美術考生藝術綜合素質的培養。
 4.高考美術培訓短期突擊速成化
  2010年10月25日,在上海舉行的“2010高考美術專家高層論壇”會上,中國美術學院的朱衛東教授表示,參加美術高考的考生主要有以下特徵:一是考生熱愛美術,想考上理想中的美術院校;二是考生其他學科成績不太理想,希望通過美術高考實現大學夢;三是考生感覺自己只能考上普通大學,希望通過美術高考實現“重點夢”。其實在藝考大軍中,相當一部分生源來自農村高中,他們從小沒有接觸過美術教育,之所以改行學美術,純粹是因為文化課較差。這批考生中大多數過去對美術毫無興趣,對美術專業知識缺乏認識和了解,只是把學美術當作進入大學的捷徑,他們經過短短几個月的考前強化訓練,便匆忙應考。美術培訓班正是迎合了這部分考生的需求,開辦“強化班”、“速成班”,以投機取巧的形式在短時間內達到考試成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