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匠和他的兒子閱讀練習及答案

  《玻璃匠和他的兒子》通過敘述“我”的朋友和他的玻璃匠父親之間的一些往事,表現了人世間感人至深的親情。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玻璃匠和他的兒子》閱讀練習材料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城市裡總能見到這樣一類遊走匠人——他們揹著一個簡陋的木架街行巷現,一邊走一邊招徠生意:“鑲——窗戶!……鑲——鏡框!”

  他們被叫做“玻璃匠”。有時,人們甚至直接這麼叫他們:“哎,鑲玻璃的!”

  他們一旦被叫住,就有點兒錢掙了。但也就一角或幾角,他們絕不會多要你一分錢。

  玻璃匠開始切割玻璃時,每每都吸引不少好奇的孩子圍觀。孩子們的好奇心,主要是由玻璃匠那一把玻璃刀引起的。玻璃刀之所以能切割玻璃,完全靠那一粒鑽石。沒有了那一粒小之又小的鑽石,玻璃匠也就只得改行,除非他再買一把玻璃刀。可對於靠鑲玻璃養家餬口的人,買刀談何容易!並且,也極難買到。因此,玻璃匠們非常愛惜他們的玻璃刀!

  我的一位中年朋友的父親,便是從前年代的一名玻璃匠,他的父親有一把德國造的玻璃刀。有次我這位朋友在我家裡,聊起了他的父親,聊起了他父親那一把視如寶物的玻璃刀,心中感慨萬千!

  他說他父親一向身體不好,脾氣也不好。他十歲那一年,他母親去世了,從此他父親的脾氣就更不好了。而他是長子,下面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父親一發脾氣,他就首先成了出氣筒。年紀小小的他,和父親的關係越來越緊張,也越來越冷漠。他認為他的父親一點兒也不關愛他和弟弟妹妹。少年時的他,心裡竟有點兒恨自己的父親……

  有一年夏季,他父親回老家辦理他祖父的喪事。父親臨走,指著一個小木匣嚴厲地說:“誰也不許動那裡邊的東西!”——他知道父親的話主要是說給他聽的。同時猜到,父親的玻璃刀放在那個小木匣裡了。但他畢竟是個孩子,免不了會對它產生好奇心!於是父親走後的第二天他打開了那小木匣,但他只是將玻璃刀從雙層的絨布套子裡抽出來欣賞一番。

  第二天他又將玻璃刀拿在手中,找到塊碎玻璃試著在上邊劃了一下,一掰,碎玻璃分為兩半,他就覺得更好玩了。以後的幾天裡,他也成了一名小玻璃匠,用東撿西拾的碎玻璃,為同學們切割出了一些玻璃的直尺和三角尺,大受歡迎。然而最後一次,那把玻璃刀沒能從玻璃上劃出紋來,仔細一看,刀頭上的鑽石不見了!

  他這一驚非同小可,心裡毛了,手也被玻璃割破了。他怎麼也沒想到,使用不得法,刀頭上那粒小之又小的鑽石,是會被弄掉的。他完全搞不清楚是什麼時候掉的,可能掉在哪兒了。他當時可以說是嚇傻了……

  由於恐懼,那一天夜裡,他想出了一個卑劣的辦法——第二天他向同學借了一把小鑷子,將一小塊碎玻璃在石塊上仔仔細細搗得粉碎,夾起半個芝麻粒兒那麼小的一個玻璃碴兒,用膠水黏在玻璃刀的刀頭上了。那一年是1972年,他十四歲……

  他的父親回到家裡後,見他手上纏著布條,問他手指怎麼了。他搪塞地回答,生火時不小心被燙了一下。父親沒再多問他什麼。

  第二天,父親一早揹著玻璃箱出門掙錢去。才一個多小時就回來了,臉上陰雲密佈。他和他的弟弟妹妹嚇得大氣兒都不敢出一口。然而父親並沒問玻璃刀的事,只不過仰躺在床,悶聲不響地接連吸菸……

  下午,父親將他和弟弟妹妹叫到跟前,依然陰沉著臉但卻語調平靜地說:“鑲玻璃這種營生是越來越不好乾了。我以後不做玻璃匠了,我得另找一種活兒掙錢養活你們……”

  以後,他的父親就不再是一個靠手藝掙錢的男人了,而是一個靠力氣掙錢養活自己兒女的男人。他說,以後他的父親做過搬運工,做過倉庫看守員,做過公共浴堂的臨時搓澡人,甚至還放棄一箇中年男人的自尊,拜師為徒,在公共浴堂裡學過修腳……

  而且,他父親的暴脾氣,不知為什麼竟一天天變好了,不管在外邊受了多大委屈和欺辱,再也沒回到家裡衝他和弟弟妹妹宣洩過。那當父親的,對於自己的兒女們,也很懂得問飢問寒地關愛著了。這一點一直是他和弟弟妹妹們心中的一個謎。

  到了我的朋友三十四歲那一年,他的父親因積勞成疾,才六十多歲就患了絕症。在曾做過玻璃匠的父親的生命之燭快燃盡的日子裡,我的朋友對他的父親孝敬倍增。那時,他們父子的關係已變得非常深厚了。在醫院住院時,趁父親精神還可以,兒子終於向父親承認,二十幾年前,父親那一把寶貴的玻璃刀是自己弄壞的。

  不料他父親說:“當年我就斷定是你小子弄壞的!”

  兒子驚訝了:“為什麼呢?”

  他的老父親微微一笑,說:“你以為你那種法子高明啊?我每次給人家割玻璃時,總是習慣用大拇指抹抹刀頭。”

  兒子愣了愣,低聲又問:“那你,當年怎麼沒暴打我一頓?”他那老父親注視著他,目光一時變得極為溫柔,語調緩慢地說:“當年,我是恨不得幾步就走回家裡,見著你,掀翻就打。可走著走著,似乎有誰在我耳邊對我說,你這個當爸的男人啊,你怪誰呢?你的兒子弄壞了你的東西不敢對你說,還不是因為你平日對他太凶嗎?你如果平日使他感到你對於他是最可親愛的一個人,他至於那麼做嗎?你兒子的做法,是怕你怕的呀!……我走著走著,就流淚了。那一天,是我當父親以來,第一次知道心疼孩子。以前呢,我的心都被窮日子累糙了……”

  我的朋友,一個三十四歲的兒子,伏在他老父親身上,無聲地哭了。

  幾天後,那父親在他的兩個兒子一個女兒的守護之下,安詳而逝……

  ***節選自《玻璃匠和他的兒子》***

  《玻璃匠和他的兒子》閱讀練習題目

  1.請概括本文的主題***5分***

  2.從文中看,“父親”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的性格前後發生了怎樣的變化?***6分***

  3.請分析文章劃線段落的敘述在文中的主要作用。***6分***

  4.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的兩項是*********4分***

  A.本文講述的是“我”朋友與其父親的故事,作者帶我們去認識了一位極其普通的父親,事蹟平凡,卻讓人深深感動。

  B.父親本想暴打一頓玩毀了玻璃刀的兒子,但因心疼孩子而作罷,從此不再做玻璃匠,因為鑲玻璃這種營生是越來越不好乾了。

  C.“我的心都被窮日子累糙了”,這句話說的是父親迫於生活壓力,整日為生計奔波忙碌,忽視了孩子的感受,對孩子缺乏關愛。

  D.玻璃匠的兒子小時候好奇,又好表現,趁他父親不在家時偷出玻璃刀去為同學們割玻璃,在掉了玻璃刀上的鑽石後用卑劣的辦法欺騙他父親。

  E.全文結構按時間先後順序,以第三人稱敘事為主,語言質樸自然、含蓄雋永,情節跌宕起伏。

  《玻璃匠和他的兒子》閱讀練習答案

  1.答案:本文通過敘述“我”的朋友和他的父親之間的一些往事,***1分***表現了人世間感人至深的親情,***2分***歌頌了平凡、簡單而又偉大、深沉的父愛。***2分***

  2.答案:“父親”是一個吃苦耐勞、淳樸善良、忍辱負重的普通勞動者。***2分***

  之前:脾氣暴躁,對孩子關愛不夠。***2分***

  之後:溫和慈祥,對孩子關心愛護。***2分***

  3.答案:①交代家庭狀況——母親去世、父子關係緊張。***2分***

  ②交代“父親一向身體不好”,為下文寫“父親”早逝埋下伏筆。***2分***

  ③交代人物性格——脾氣不好,為下文寫人物性格突變做鋪墊,形成對比***或造成反差***。

  4.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