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生產性實訓基地執行機制研究與實踐論文
加強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建設和維持其正常執行是當前高職院校教學中的重點工作。建設生產性實訓基地是高職學生提高實踐技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職業素養的必要保障,也是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高職院校生產性實訓基地執行機制研究與實踐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高職院校生產性實訓基地執行機制研究與實踐全文如下:
摘要:本文闡述了高職院校生產性實訓基地內涵及建設意義;提出了高職院校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建設內容;就具體高職院校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的實際建設內容和效果進行了總結,歸納了基地建設與執行中的問題與矛盾並給出了具體建議。
0 引言
教育部《關於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1]中首次提出“生產性實訓”, 《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推薦預審標準試行》指出,生產性實訓指“由學校提供場地和管理,企業提供裝置、技術和師資支援,校企合作聯合設計和系統組織實訓教學的實踐教學模式”。生產性實訓基地是生產功能與實訓功能的結合,即“實訓與生產合一”,以生產應用為目的開展實訓。生產性實訓基地具有生產功能,並且能夠向社會提供產品或服務。高校打造生產性實訓基地,旨在結合教學計劃,按照企業的運作模式為學生創設一個真實的實訓環境,將承接的企業的生產任務作為實訓內容,鍛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同時所創造的收益作為教學經費,使學校由消耗型向創收型轉變。
1 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執行機制建設內容
高等職業院校要努力構建產學研相結合的校企合作機制,革新“工學結合”的人才教育模式,積極探索生產性實踐教學組織模式,建設基礎實訓、生產性實訓與頂崗實習有機結合的實踐教學體系。對於承前啟後的中間環節,生產性實訓開展的好與壞,關係到學生能否短時間適應企業崗位要求,且決定了高校教育能否與社會需求無縫對接。生產性實訓基地執行機制建設的主要內容應包含以下幾點:
1.1 組建管理機構,制定管理規定,建立健全溝通協調機制 為確保生產性實訓基地的高效執行,應組建由學校、企業以及其他利益相關方組成的實訓基地管理委員會,行使實訓基地的決策與領導權,簽訂實訓基地執行管理協議書,明確雙方合作期間的責任和權利。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應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建立約束機制。另外,基地的建設和管理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很多問題,因此需要建立有效、及時的溝通機制。如定期召開協商會議, 建立企業負責人與系主任二級學院院長之間的聯席會議制度,專業主任、實訓管理主任和車間主任、工人與教師的日常會商機制,及時溝通情況。
1.2 建立生產性實訓基地市場執行機制 生產性實訓基地的性質決定了必須開展真實的生產活動,其運營必須引入市場機制,要從市場購買原材料、裝置和勞動力,通過生產轉化成產品,並參與市場競爭,將實訓活動納入市場執行軌道,在競爭中通過創收實現長遠發展。同時,將現代企業管理機制引入實訓基地,按照市場準則和企業執行要求構建責權分明、產權明晰、充滿約束與激勵的企業執行機制。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提高生產性實訓基地的運營效率。
1.3 加強“雙師型”專兼職教師隊伍建設 注重“雙師型”教師培養,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建立教師培養培訓激勵機制。鼓勵和支援教師外出進行專業進修與培訓,並在培訓經費上予以支援,對培訓成績優異的教師進行獎勵。同時加強骨幹教師隊伍建設,堅持每兩年開展一次骨幹教師評選活動。另外,要加大教師補充力度,進一步完善專兼職教師補充機制,鼓勵學校面向社會吸納優秀專業技術人才到學校任課。有計劃地進行增編招錄新教師工作,優化教師結構,提高教師整體素質。
1.4 改革教學模式,推進教學做一體化教學 學生不再單純地到教室裡上理論課,而是深入在車間裡,進行教學做理實一體化教學,讓學生參與整個生產過程,實訓即生產,生產即實訓,教師將每項生產任務專案化開展教學,現場分析講解,解決圖紙和生產工藝上的技術問題。生產性實訓教學實施過程,將工與學、教與學有機的結合,使教學從課堂直通生產車間,學習與就業直接接軌,讓學生不斷積累工作經驗,逐步提升適應能力,順利進入職業生涯,自然完成從學生到員工的角色轉換。
2 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對於高職院校而言,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必然要依託有效的校企合作,目的就是要把專業教學的整個過程和生產實際相結合,把生產滲透於教學過程之中,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質,使之為企業服務。企業也要把與學校的合作作為提升企業競爭力,做好經營發展的必要環節。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通過廣泛專業調研,結合機械製造類專業教學特點和先進教學經驗,將石家莊東昌製造有限公司引入校園,整合學校場地與裝置,在校內建設較高現代化的機械加工車間,為機械製造類專業教學搭建真實的生產環境,建立了資源共享的生產性實訓基地,師生共同研發和創新產品工藝,全力打造“產學研”相結合的實訓教育基地。以下是建設內容和執行效果分析: 2.1 實訓基地執行管理機構及制度建設 校企雙方建立了企業負責人和機電工程系共同負責的管理機構。校企雙方提前在合作協議書上劃清兩方的責任、權利和義務,以此作為校企共建長期穩定合作關係的法律基礎。為了避免中間環節出問題,校企雙方要嚴格履行各自的責任和義務,定期檢查法律文書是否得到有效執行,及時調整不合理的中間環節,保證實訓基地建設順利開展。
基地的執行由學院巨集觀指導協調,機電工程系和東昌公司共同具體管理。完全按照企業標準建設基地內部結構,同時完善執行及檢查監督機制,由新設立的職能部門全權落實。基地內部成員一律競聘上崗,機電系主任擔任管理角色,企業負責人負責決策工作。基地實行雙重目標即教學管理目標與崗位能力目標與標準化管理制度,完全按照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制定生產目標和經營管理目標,一切生產活動走企業執行軌道。另外,還按照校企雙方的利益訴求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及生產運營規劃,執行國家、行業等統一標準,尤其是崗位能力標準和關鍵能力評價標準,並且設計出配套的生產流程、技術規程以及質檢標準等。
2.2 依託基地,改革人才培養模式 校企雙方定期召開碰頭會,對教學計劃的實施情況進行階段性總結和評價,不斷優化教學設計,開發教學專案,並確定教學時間、教學內容和師資結構。對於學生數量較多的專業班級應按照小班教學模式重新規劃,將集中實訓轉變為分段實訓,每學期進行不間斷實訓,實訓專案與基地的生產內容相結合,用企業的生產指標約束並考核師生的生產行為,促進生產型實訓專案有效落實。
在校企共同確定的工藝制訂、機床操作、數控程式設計、質量檢測及生產管理等實訓崗位的前提下,專業課教師結合基於生產過程的教學改革要求,將數控程式設計與加工實訓、CAD/CAM實訓、先進製造技術實訓、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基礎實訓等實訓內容進行整合編排,將實驗室實訓搬進企業的生產車間。根據企業崗位標準改革創新考核方式,注重對學生質量意識、創新意識、職業素養、團隊意識和吃苦耐勞精神的考查。同時將企業的技術和生產資料歸納整理,形成技術資源庫。按企業生產規範和流程,編寫實訓教材用於教學和企業員工培訓,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完善了學院實訓教材建設。
2.3 實現校企文化的相互融合 校企雙方共同投入實訓裝置,企業的生產規模有了較大程度的提升,提高了其經濟效益,學生和教師有機會參與企業生產提高了技能和教學水平。同時,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也相互融合,雙向滲透。實訓基地定期組織師生和企業職工開展6S管理培訓,並將6S管理同步滲透到企業和實訓基地內部,進一步優化生產場地和實訓設計。校企雙方定期在實訓基地舉辦技能大賽,通過技能比武,同步提高企業職工與學生的實操能力,增進師生與企業職工之間的雙向互動。除了生產和實訓,還可以定期舉辦文化娛樂活動和體育賽事,強健體魄,豐富文化建設內容。企業設立了“東昌技能獎學金”和“東昌助學金”,對在生產實訓及專業技能比賽中表現突出的學生和品學兼優的學生給予資助和獎勵。所有這些措施都拉近了校企合作雙方的距離,增進了彼此的感情,促進了校企文化的融合。
3 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措施
在校企合作建設生產性實訓基地過程中,發現存在一些問題急需解決:受到整合後實訓基地場地、裝置規模的限制,不能滿足充分滿足教學和實訓的需要;企業產品型別和工種過於單一,無法對專業教學內容全面覆蓋面,不利於整體教學和實訓環節的設計;企業生產與教學時間合理安排存在矛盾;專兼職教學團隊需要取長補短,相互磨合等。為此,在今後的實訓基地建設合作中,需要採取相應措施,保證基地的順利執行。
首先,學院對機械加工裝置能力的購置與企業投入緊密結合,鼓勵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擴充套件產品種類,並逐步加大接收學生的實習規模,使更多學生能在實訓基地實習,並調整數控技術、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的人才培養計劃,合理安排實習內容和時間。同時,繼續完善實習場地、企業文化和校園文化相融合的文化建設。
其次,通過積累和提煉,尋找適合教學的典型零件作為教學專案的主要載體,同時兼顧實際生產,將實際生產要求融入日常教學和實訓工作中。
第三,校企雙方共同制定培養方案、共同編制教學檔案、共同開發與工作領域相吻合的課程體系等,強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促進培養目標與企業需求的有效對接。
實訓教育源於企業,校企工件生產與實訓基地是實訓教育本質的迴歸,更是校企合作由淺層次走向深層次,由鬆散型走向緊密型的新階段,是校企雙方構建校企共同體的必然之路。實訓基地執行幾年來的實踐表明,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能夠鍛鍊學生的實操技能,提高其職業素養。在寒暑假和課餘時間,安排學生進入企業實習,近距離接觸企業的生產環境和崗位操作流程,在鍛鍊實操能力的同時,也能獲得企業提供的獎學金、助學金,減輕一部分學習經費的壓力。校企共建實訓基地,幫助學生樹立學技能、重質量的職業作風,同時也有助於其養成獨立思考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在實訓中引入企業生產經營模式,才能真正搞好專業建設。今後要不斷解決在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和執行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構建長效、穩定、互利互贏的校企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