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社會實踐論文報告
要不斷提高對大學生社會實踐的認識;要建立相對穩定的社會實踐基地;加大社會協同力度;不斷健全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執行機制和科學管理體系。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學生社會實踐論文,供大家參考。
大學生社會實踐論文範文一: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培養下社會實踐研究
社會責任感從心理學角度分析是由認知、情感、行為、意志等多種心理成分構成的一個多層次、多維度的責任系統。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則是大學生對自己在承擔社會發展責任中的情況是否符合內心需要而產生的一種情緒體驗。而這種情緒體驗關乎到大學生這一作為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和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的中堅力量能否肩負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而艱鉅的歷史使命。當前,絕大部分大學生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擁有高尚的愛國情懷,較強的集體主義意識,能胸懷祖國,關注社會熱點和民生問題,富有正義感和主人翁意識,展現出當代大學生健康和積極向上的風采。但是,也不可否認,部分大學生以自我為中心,只關心自己的命運和感受,注重自身的發展機會和切身利益,甚至犧牲公眾的利益來滿足自己的慾望,思想上不了解什麼是社會責任,抱著無所謂的心態看待社會責任問題,理想信念模糊,生活視野狹隘;過慣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優越生活,形成了只會索取不懂得回報的習慣,對家庭和父母的感恩意識薄弱,過多的考慮別人要為我服務,而較少主觀考慮自身能為家庭、父母、社會貢獻什麼,缺乏擔當的信心和勇氣,社會責任感淡化。因此培養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已經成為當前人才培養的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工程。《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指出:“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節,對於促進大學生了解社會、瞭解國情,增長才幹、奉獻社會,鍛鍊毅力、培養品格,增強社會責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會實踐是高等院校增強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一種不可或缺的途徑。目前各高等院校也積極按照高等教育的培養目標,通過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大學生參與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等一系列社會實踐活動來培養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而如何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從責任認知、責任情感、責任行動、責任意志等角度積極培養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是當今各高等院校及社會需要深入研究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發揮社會實踐強化大學生社會責任認知作用
大學生社會責任認知是指大學生能對自身的社會責任有清楚的認知和理解,即大學生應明確自身所肩負的社會責任,明確自己應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以及應該如何擔當責任及其後果和影響,這是社會責任感形成的首要條件。由於大學生從小以來接受認知教育的來源主要是學校,很少接觸社會,甚至脫離社會,生活圈子單一、狹小,對社會現象所持有的看法常常只看到現象的表面,往往是一種比較膚淺的認知,無法透過現象看到本質,缺乏自己的思考和觀點,更無法深入剖析和分析社會問題的深層次原因。比如對於當前食品安全、環保汙染、房價飆升、腐敗蔓延等典型社會問題,除了只會一味的埋怨、不滿、批判之外,卻沒有意識到作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還有其改造社會主義不容辭的責任。如何改變當前大學生社會責任認知的狀況?中共中央辦公廳《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要求“開展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活動”,為大學生社會責任認知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方向指南。具體來說,就是尋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相應社會實踐的契合點,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融入到社會實踐過程中,引導大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校園,走進基層,走進社群,樹立起主人翁意識,充分利用親近自然、深入社會的良好機會,認識國情,體察民情,拓寬視野,設身處地的感受和體驗,以此來重新修正自己的片面思想,領悟自己肩負的社會責任,並在實踐中強化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中國夢”的社會責任認知。
二、發揮社會實踐豐富大學生社會責任情感作用
大學生社會責任情感來源於大學生的良心,來源於對利益的需求,是大學生評價自身所履行的責任狀況時產生的一種情緒體驗,這是大學生擔當社會責任的動力場。因而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不能僅僅停留在責任認知這一初級層面上,而應該將社會責任認知真正轉化為一種社會責任情感來培養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在大學生心中形成一種對負責任的社會現象產生欣賞敬佩之情,對不負責任的社會現象產生厭惡痛恨之感的情緒體驗。具體來說,就是在組織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中,注重讓大學生進入企業、田間頂崗實習和勞動,讓學生和下崗失業人員面對面接觸,讓大學生陪同孤寡老人同吃、同住生活一段時間,讓大學生和貧困山區農民、失學兒童互換角色進行親身體驗,放低身段,急社會之所急,想社會之所想。通過一系列的社會實踐來豐富大學生自身社會責任情感,讓大學生真實感受各種型別人群的生活艱辛和苦惱,並利用這一真實的情境體驗來刺激大學生內心潛在的愛心、同情心和責任心的爆發,從而形成積極向上的陽光心態,激發大學生積極承擔歷史所賦予的社會責任。
三、發揮社會實踐引領大學生社會責任行動作用
大學生社會責任行動是指大學生在面對應該擔當社會責任的社會情景中所做出的負責任的具體行動。這種社會責任行動是大學生對其社會責任的自覺踐行、自覺擔當。因而要培養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就應該大力引導大學生從事更多、更有意義的社會責任行動,以此來強化大學生社會責任認知和豐富大學生社會責任情感。具體來說,一是要積極開展社會責任教育主題實踐活動,如“青春助力中國夢”、“愛心支教”、“無償獻血”、“環保衛士”、“關愛農民工子女”、“安全宣講進社群”等活動,凝練社會責任主題實踐活動的亮點和特色,將責任教育融入到社會實踐當中,讓大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自覺踐行社會責任行動。二是要大力弘揚雷鋒精神,充分挖掘志願服務中的典型案例和典型人物,比如在“汶川地震”抗震救災中,活躍著一群充滿激情、心繫災民、敢於吃苦、樂於奉獻的大學生志願者;面對落水兒童,現場結成人鏈智慧施救的長江大學15名學生;不幸遇難的“支教玫瑰”大學生趙小亭。通過電視、廣播和報紙等途徑來積極宣揚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湧現出來的典型,充分發揮榜樣的示範作用,以此來充實大學生自我責任教育的效果,並通過發揮學生骨幹在社會實踐中的榜樣力量,積極宣傳社會責任、推動社會責任認同、自覺履行社會責任行動的骨幹力量,引領大學生積極主動地踐行社會責任行動。
四、發揮社會實踐增強大學生社會責任意志作用
大學生社會責任意志是指大學生個體從思想到實際實現的心理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責任行為。而社會責任感的形成需要建立在社會責任認知、責任情感,履行責任行為的共同作用之下,同時還需要責任意志的積極參與,才能在面對分歧與矛盾時以堅強的意志來克服各種困難。具體來說,一是要在社會實踐中營造良好的責任文化氛圍和風氣,利用廣播、電視、網路、報紙等媒體廣泛宣傳社會責任,充分發揮責任文化氛圍和風氣的潛移默化作用,幫助大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從而進一步增強大學生社會責任意志。現實生活中,當大學生在參加社會實踐時,難免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和困難,有的時候甚至需要面對來自於各方面異樣的眼光,如何突破困難重圍,不但需要有紮實的理論素養,還要有強烈的責任意志來戰勝挫折,超越自我,履行責任行為,才能避免出現類似老人摔倒時眾人觀望,無人攙扶的社會冷漠現象。二是要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下,通過創新各種大學生社會實踐方式來廣泛開展道德實踐活動,運用道德的力量來進行大學生社會公德、個人品德教育,深化大學生的責任意識,堅定大學生的責任信念,從而抵制各種不利於履行責任的心理問題和思想觀念的產生。總之,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四大構成要素即責任認知、責任情感、責任行為、責任意志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絡,並在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形成過程中融為一體。而社會實踐作為培養大學生社會責任感不可或缺的途徑,在強化大學生社會責任認知、豐富大學生社會責任情感、引領大學生社會責任行動、增強大學生社會責任意志四方面具有不可複製、無法替代的重大作用。因此,各高等院校應該積極以社會實踐為主體,尋求利用社會資源的切入點,不斷創新社會實踐專案,為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營造一個良好的實踐氛圍,充分發揮社會實踐在培養社會責任感戰略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大學生社會實踐論文範文二:大學生制度化社會實踐論文
1.大學生社會實踐制度化的困境
在高等教育持續發展的背景下,大學生社會實踐日益受到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各個高校的重視,學術界也給與了非常大的關注,大學生社會實踐在理論研究和實踐總結的基礎上,更加規範和深入。當前,各個高校都普遍開展了社會實踐活動,而且都在不斷探索各個高校自身的特色活動,但社會實踐在全面性、穩定性、深刻性上還需要持續加強,尤其在制度規範上需要不斷完善。
1.1操作制度意識薄弱
儘管教育部和團中央對高校的學生社會實踐進行了制度上的要求和巨集觀的指導,各個高校也普遍開展起了穩定的社會實踐活動,但是各個高校的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仍然缺乏統一性與整體性。相對具有明晰制度規範的實踐活動主要有新生的軍訓、學生的見習、畢業實習和暑期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近年來,新生的軍訓隨著學生體質影響,逐步放寬了訓練要求,壓縮了訓練時間,有些學校甚至出現了走過場的現象。學生的畢業實習也由於畢業前夕忙於找工作大打折扣,只有醫學和師範類專業仍在苦苦支撐。由團委牽頭負責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是當前全國範圍內最活躍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有計劃、有組織、有宣傳、有評比,得到了各個高校的重視和推介,是各個高校社會實踐活動的品牌和代表。但是這類實踐活動,主要由學生幹部和有特長的優秀學生組成,學生的覆蓋面有限,而且隨著每年團省委活動主題的變化,其服務內容和地域也會發生變化,形成活動的不穩定性。總的來說,這些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視和規範,但是這些活動在組織操作的過程中,強調的是任務的完成和分界,缺乏制度上的設計和規範。尤其當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受到衝擊時,就不能強有力的開展,容易被形式化。因此,大學生社會實踐在操作層面上缺乏制度化的意識。
1.2微觀制度內涵缺失
制度化是制度體系的完善,既有巨集觀指導層次的,也有微觀操作層面的。大學生社會實踐經歷了30多年的發展,巨集觀指導的制度已經明確和清晰,並從國家教育層面達成了共識。但在各個高校具體組織的過程中,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制度體系還沒有得到完善和建立,微觀制度在內涵層次上還存在缺失。“開展社會實踐從準備、實施到鞏固消化活動成果都應形成一套規範化程式。”具體來說,微觀制度就是具體規範大學生社會實踐開展的要求和條件。當前高校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組織模式主要有以下兩種:一種是組隊實踐。這類團隊由於有學校的重點支援,有帶隊教師的具體指導,有較為充足的經費保障,因此很受學生歡迎。但是實踐團隊往往由學生幹部、黨員和有特長的學生組成,所以普通同學參與這類團隊的機會較少,受教育面狹窄。二是學生個體返鄉實踐。在這個過程中,由於普遍缺乏對個體有效的分類指導和激勵機制,學生參與性普遍不高,具體措施也流於形式,社會實踐活動作為教育載體對廣大普通學生的教育功能體現不明顯。從目前這兩種組織模式來說,都難以滿足全員實踐育人的要求。如何確保教育行政部門對大學生社會實踐的要求,確保每個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成長,各個高校還缺乏具體的規範與措施。由於缺乏專門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教育法規,尤其是缺乏專門的考核評價制度,這樣就使有些高校可能為了節約成本而在社會實踐工作上“短斤少兩”,也使得各高校在社會實踐實際操作過中程自由度過大。因此,如何在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廣度和深度上下功夫,仍然是當前社會實踐的難題。
1.3制度保障設施缺位
大學生社會實踐的開展,要注重學生和指導教師積極性的調動,使參與者的創造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激發。當前,大學生社會實踐的開展過程中,學生和指導教師的動力都存在不足,一是相當部分學生並不願意參與社會實踐,二是相當一部分老師並不願意指導社會實踐,因此社會實踐很難在高校全員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要調動學生和教師的積極性,保障設施還存在系列的問題。一是經費保障不足。學生從課堂走向社會,其經費的使用大幅度增加。社會實踐過程中,無論是學生和指導老師,衣食住行都可能涉及到經費的產生。儘管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各個高校的投入,明確規定加大實踐育人經費的比重,但各個高校對於增加比重的多少還缺乏足夠的論證,社會實踐規模的擴大還缺乏大量的資金。二是學生激勵保障不夠。社會實踐有利於大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但這種作用是潛在的、長期的,並不能及時迅速的反映出來。究竟參加了社會實踐與沒有參加社會實踐的學生區別有多大,難以有效的判斷。儘管近年來學生素質拓展明確了社會實踐活動的地位,但是這些既缺乏社會用人機構的認同,也缺乏必要的管理,尤其是在社會實踐的證明上趨於簡單。因此,社會實踐得到了相當一部分學生的認同,但是還是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於參加社會實踐的要求不強,甚至排斥,難以使所有的學生普遍投入到社會實踐中。三是教師的後勤保障不到位。相對於課堂教學來說,社會實踐教學面臨的環境更加複雜多變,不僅對教師的知識水平提出了要求,更需要教師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綜合素質。除了知識技能的指導外,教師在生活、人際交往等方面都要能有效的引導學生。有效的指導社會實踐與“放羊”式的社會實踐,教師的工作投入量有顯著的區別。對於精心指導社會實踐的老師來說,壓力增大了,但是其工作量卻並沒有有效的考核方式。尤其在現實生活中,一旦學生出現任何安全問題,家長、學校和社會就可能直接對實踐活動成果一票否決,這使指導教師的教學活動具有高風險,直接影響了優秀師資的進入。
2.大學生社會實踐制度化的超越
“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實踐課的教學內容相互滲透、相互作用和相互促進,才能增強這些課的說服力、吸引力、針對性和實效性。”真正實現大學生社會實踐制度化,提高社會實踐的效果,就必須要從全方位著手努力。
2.1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意識規範建設
促進大學生社會實踐的規範化,完善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制度化,就要高度認識社會實踐在大學生人才培養中的地位,高度重視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意識規範建設。這種意識規範建設就是要從課程設計的高度把大學生社會實踐當做一種常規的教育活動,強調社會實踐在大學生培養過程中的普遍性、穩定性和深刻性。各個高校從校領導到普通老師要統一認識,把實踐育人內化成一種品質,從制度的層面認識和理解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價值。社會實踐作為一門特殊的課程,是兩個課堂學校與社會、兩類教員教師與社會工作者、兩種教材書本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其組織比一般的課堂教學更加複雜和困難,而且具有更多的不確定因素。社會實踐也是一個開放的教育過程,具有突出的靈活性。因此,不管是領導還是老師,既不能在教育過程中避重就輕,逃避社會實踐的開展;也不能把社會實踐活動看做一個隨意的過程,採取“放牛”的方式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而應該從課程設定、師資隊伍、課程內容、基地建設、實施體系、科學研究等方面去規範對大學生社會實踐的認識,切實重視大學生社會實踐的開展。
2.2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活動平臺制度建設
完善大學生社會實踐制度化就要重視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平臺建設,以平臺帶動和規範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平臺建設要重視學生理論團體和社會實踐基地的建設。學生理論社團是搭建在學生之間的一個交流平臺,通過組織或參加社團活動,可以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品質、道德素養、文明行為的養成。同時學生理論社團是思想政治理論課進行社會實踐的重要中介,通過他們“引導同學們關注社會,走出校園,通過參加社會調查、志願服務、農村支教、理論宣講等活動,使自己真正成為先進思想的傳播者,在更高層面上激發了他們瞭解社會和服務社會的主動性,增強了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學生理論團體要加強制度建設,規範組織建設,在完善的組織機構基礎上,要注意強化學生理論團體的指導教師和成員管理。學生理論團體的指導教師,要以經驗豐富、組織能力強的中青年老師為主導,年輕老師為輔,專業上突出指導老師之間相互補充。學生理論團體的學生,要實現不同專業的覆蓋,高年級與低年級互補,確保學生在思考和解決問題過程中思維的多樣化,增強學生理論團體執行的穩定性。社會實踐基地是學生活動開展的承載體。完善大學生社會實踐制度化,就要加強實踐基地的規範建設。實踐基地的規範建設包括基地的管理制度、基地的執行制度和基地的獎勵制度。在條件成熟的基礎上,學校應該建設思想政治教育類的電子實驗室,為學校大規模的實踐活動提供場所。電子實驗室以視訊、圖片和簡潔的文字作為載體,以故事化的手段展現出深刻的思想內容,從而震撼和引導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
2.3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籌資制度建設
建立多元的資金籌資體系,是大學生社會實踐有序、規範開展的重要保障。確保大學生社會實踐的開展,要從制度上規範資金體系,形成四位一體的資金保障體系。一是確保學校經費足額投入。要按照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要求落實生均15-20元的經費標準。要繼續設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與學生社會實踐的專項經費,以上經費要根據學校經費增長逐年增加。教學部門要按比例,安排適當的社會實踐經費。二是形成個人經費投入。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成長的重要環節。為了規範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的管理,要讓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適當的承擔部分資金。三是爭取社會支援。社會實踐是鍛鍊學生的過程,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接觸和融入社會,爭取社會的支援。爭取到贊助、與商家角力,成了他們給自己上的第一堂社會實踐課。四是爭取實踐單位的支援。大學生社會實踐要逐步實現產學研的對接,甚至與大學生創業結合起來,在社會實踐活動過程中得到實踐單位的認同,並形成一定的經濟效益,促進社會實踐活動的良性發展。在充足的社會實踐經費基礎上,為學生購置適當的意外保險,解除指導教師的後顧之憂。
2.4完備大學生社會實踐執行制度體系
要形成高質量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就要規範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過程,形成完備的執行制度體系。一是形成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程式制度。從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申報、立項、開展活動到成果的總結,要在程式予以規範。二是形成大學生社會實踐行為細則規範。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深入社會、社群,一定程度代表著的是學校的形象。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中的表現,往往是綜合素質的體現。因此,社會實踐活動要對學生的行為進行細則規範,從而提高整個學生團隊的素養。三是形成學生社會實踐監察制度。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環境相對來說比校園要更加複雜,因此安全因素是學校和老師考慮的重點因素。規範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要求對老師提出監察的規範制度,從而最大限度的保障學生的安全。
2.5完善大學生社會實踐考核制度體系
為保證學生社會實踐的效果,各個高校應制訂完善的考核、表彰制度,建立完善的社會實踐考核制度體系,加強對社會實踐的引導和管理。一是強化學生實踐成績的考核。各個高校要把社會實踐當做大學生培養的重要內容,在培養計劃中予以明確。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形式,各個高校要嚴格考核。對於參加社會實踐的學生,既要給學分,又要與評優評先聯絡起來;對於社會實踐特別優秀的學生,可以提前給予學分,而且在表彰宣傳的基礎上,直接與獎學金、入黨等活動聯絡起來;社會實踐表現不佳的,必須實行重修;對於弄虛作假取得社會實踐成績的,要進行處罰。二是強化社會實踐的過程考核。在社會實踐的過程考核上,既要明確學生社會實踐的時間,又要嚴格規範學生每天的總結和心得體會。三是強化社會實踐過程中教師的評估。對於指導社會實踐的教師,各個高校既要將指導教師的表現與人事制度聯絡起來,又要與教師的工資、獎金、津貼等相聯絡,充分考核教師在社會實踐中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