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自主招生學生與統招學生學習性投入的比較研究論文

  自主招生又稱自主選拔,是高校選拔錄取工作改革的重要環節。包括國家重點大學自主招生與高職自主招生兩大類。2003年,中國教育部開始推行自主招生,結束了此前高校只能在每年同一時間招考的歷史。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高職院校自主招生學生與統招學生學習性投入的比較研究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高職院校自主招生學生與統招學生學習性投入的比較研究全文如下:

  摘 要 :目前國家對高職院校自主招生的重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和了解自主招生,這也成為進入高等院校的另一途徑。與此同時,自主招生政策的實行也受到了許多的非議和不贊同。本文以建築與藝術系學生為例,對高職院校的自主招生學生和統招學生學習性投入進行比較,旨在讓更多人意識到自主招生政策存在的意義以及發現統招學生存在的缺陷,並以此來促使高職院校學生真正投入到學習中,更好提高自身能力和更多地掌握知識,最終使其成為社會有用之才。

  Abstract :The current stat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dmissions attention,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beginning to recognize and understand the self-enrollment, which has become another way to enter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implementation of self-enrollment policy has also been a lot of criticism and disapproval. In this paper, architecture and art students as an example of self-enrollment of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school entrance students compare inputs, designed to make more people aware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existence of independent admissions policies and student entrance examination found that the presence of defects, and in order to encourage student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really into learning, better and improve their ability to grasp more knowledge, eventually making it a useful material of society.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self-enrollment students; full-time students; learning inputs

  1 國內本科院校自主招生學生學習性投入的研究結果

  因國家自主招生政策實施之後,社會上存在著褒貶不一的看法。有些人覺得自主招生作為除高考外的另一大進入高等院校學習的途徑,給一些有能力但不善於考試的學生提供了機會,對於提高素質教育,培養創造性人才有重要意義。也有很大一部分人對這一政策表示質疑,認為其存在公平性和誠信上的問題,並不是真正地招收有能力有才學的學生。因此,中國教育報通過對九所“211工程”、“985工程”大學的自主招生學生和統招學生進行對比研究,並得出兩者在學習行為和學習心理等過程性指標上具有不一樣的特徵。

  1.1 自主招生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更強

  自主招生學生能夠更好地意識到學校對學生在專業上的要求,也能夠接受學校通過課程學習和硬性考試的方式來對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進行測試。他們對於校本課程中對學生提出的更高要求更為理解和認同,並付出自己的實際行動來進行學習活動,不論是預習、複習,還是實驗,都花費了許多心思。並且,相較於統招生,自主招生學生具有更高數目的學術論文和科研報告研讀量。

  1.2 自主招生學生的學習方法更好

  相較於統招生的強迫式學習,自主招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則更具有自己的想法,他們往往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深入分析所學知識,重視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在面對問題時通常能夠做到舉一而反三,因此在學習中可以收穫到更多東西。同時,自主招生學生在面對不同的學術觀點和資訊時能夠對其進行更深層次的整合、討論和交流。

  1.3 自主招生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態更良好

  統招生由於學習的動力更多地來自父母的期待和對就業的需求,這些外部因素很容易導致學生在學習中缺乏學習動力。而自主招生學生則不同,他們的自我意識要更強,學習的動力來自自身在學術上的更高追求,因其在學術上的更深追求和對新事物的探索精神,學生大多選擇繼續深造,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以實現其自身水平的不斷提高。

  2 自主招生學生與統招生在學習性投入上的差異

  自主招生作為國家的一個新政策,使得越來越多的高校在招生過程中加入自主招生環節,自主招生也變得更為人們重視。然而,統招作為傳統的招生方式,依舊是高校招收學生的主流,但其存在的問題也較多,影響了學生在高校的發展以及未來前景。因此,通過自主招生學生和統招學生在學習上投入的比較,使更多人意識到自主招生雖然是一項新政策,但其對學生自身及高校的發展和提高都有很重大的作用。   基於此,本研究以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建築與藝術系的學生為物件,抽取統招學生和自主招生學生各100名,從學業挑戰度、主動合作學習、師生互動、感知校園環境和支援度、教育經驗豐富度五個方面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問卷發放200份,回收173份,從中抽取樣本自主招生學生與統招學生各50份,對自主招生學生和統招生進行比較,找出差異。

  2.1 高職院校自主招生學生和統招生在學業挑戰度上的差異

  學業挑戰度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面臨的學習難度大小,學業挑戰度越大,學習難度也就越大;學業挑戰度越小,學習難度也就越小。就圖1的資料顯示,建築與藝術系自主招生的學生雖然比統招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的興趣要濃厚,但在面對學業挑戰度大的情況時,卻容易失去信心,缺乏主動面對的勇氣,反而是對那些挑戰度較小的知識點能夠提起興趣來。而統招的學生則不同,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多重視自己主動的思考,有自己的想法,因此在學習過程中面對學業挑戰度更大的知識時反而更加有興趣,學生能夠更加主動地面對挑戰,更加深入地思考問題,舉一反三,從而收穫到更多知識。但是在直接的學習性投入上,主要是用在課外的學習時間上,自主招生學生又顯著地高於統招學生。

  圖1 自主招生學生與統招學生在“學業挑戰度”所有題項上的比較

  圖2 自主招生學生與統招學生在“主動合作學習”所有題項上的比較

  2.2 高職院校自主招生學生和統招生在主動合作學習上的差異

  主動合作學習意味著學生能夠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對教師教授的知識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進行學習。從圖2的資料上看兩者非常接近,相比較而言,自主招生學生在學習意識上更進一步,有明確的學習目標,這與他們報考時有明確的專業傾向有關係。而統招生學習心態與自主招生學生有所不同,他們大多數人在報考時選擇專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或者部分學生進入調劑專業,並非原來感興趣的專業,因此在學習上會表現得較為消極被動。在認真聽課方面,自主招生學生略勝於統招學生,主動回答提問方面,又略遜於統招生。總體而言,二者在“主動合作學習方面”得分都較低於其他四個方面。這就說明我們的學生在“自主動合作學習”方面存在欠缺,甚至少部分存在牴觸心理,對於教師的硬性要求會去完成,卻很難做到主動去學習新知識來擴大自己的知識儲備和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2.3 高職院校自主招生學生和統招生在師生互動上的差異

  師生之間的互動是創造和諧的教學環節,促進師生之間關係的重要方法。從圖3的資料上看,建築與藝術系自主招生學生更加能夠與教師進行積極的互動,雖然在學習中遇到困難尋求老師幫助方面不如統招學生,但他們更加重視課餘時間與教師探討人生觀、職業規劃等問題,這說明一方面他們有可能本身有更為良好的溝通意識,在與教師溝通上表現得更為主動和積極;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自主招生學生本身表現出來的溝通能力和潛在的研究能力得到了教師的青睞,使其更願意對這類學生的學習表現給予及時反饋或者進一步指導他們開展研究。

  圖3 自主招生學生與統招學生在“師生互動”所有題項上的比較

  圖4 自主招生學生與統招學生在“感知校園環境和支援度”所有題項上的比較

  2.4 高職院校自主招生學生和統招生在感知校園環境和支援度上的差異

  校園環境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發展,支援程度高的校園將提高學生的滿意度,吸引學生更主動地參與到學***下轉第22頁******上接第7頁***校各項活動中。從圖4的資料上看,結果出乎我們的意料。建築與藝術系的統招學生他們對自己所處的校園環境更敏感,在明白校園環境及支援度對自身學習的重要性的基礎上,他們更加能夠積極營造舒適愉悅的校園環境,通過外在環境與內在努力相結合,來促進自身的不斷進步。然而,自主招生學生可能是對外在因素的敏感度不足,因此在感知校園環境和支援度上較差。

  2.5 高職院校自主招生學生和統招生在教育經驗豐富度上的差異

  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經驗豐富度是衡量學生在校期間獲取知識多少、綜合能力是否提高、校園生活是否充實的重要因素和指標之一。從圖5的資料上看,建築與藝術系的統招學生比自主招生學生更能夠積極參與校園活動、學生組織、社會實踐等活動,對於專業資格證書的考取也有更高的要求。不論從哪一方面看,統招學生的教育經驗豐富度都要遠遠高於自主招生學生。

  圖5 自主招生學生與統生學生在“教育經驗豐富度”所有題項上的比較

  3 結論

  通過以上對問卷調查的結果分析,我們發現,相較於本科院校統招學生與自主招生學生學習性投入的對比調查結果,高職院校的調查結果有所不同,從而得出以下基本結論:現有招生制度選拔出來的高職院校自主招生學生在大學期間的學習行為和表現呈現出的特徵與統招學生差別並不大,兩者各有優勢。雖然統招學生在有效的學習性投入和學習活動方面要略勝於自主招生學生,但建築與藝術系的自主招生學生多為藝術類考生,他們報考時對於專業的選擇有明確的目標,因而在對自己專業的興趣和學習計劃的制定方面要優於統招學生,而且建築與藝術系多為設計類專業,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美學修養,自主招生學生恰恰在這方面彌補了統招學生的不足。

  可見,高職院校的自主招生制度確實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也對現有的招生政策起到了一定的完善和補充作用。而對於學校教育和人才培養來說,更重要的是如何通過學校的教育引導和環境支援來保持和拓展全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優勢,而且又有針對性地滿足個體學生的特殊發展需求,並將之培養成拔尖創新型人才。研究中發現的學生群體在學習性投入各方面所表現的特點,為高職院校有效地為學生提供環境 、資源及教學上的支援和引導提供了一定的資料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