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數學二輪複習備考建議

  在高考二輪複習過程中,數學必定是重中之重,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

  抓“綱”務“本”,落到實處

  授課教師必須認真學習新大綱,關注新舊大綱在知識點敘述上的區別及要求的層次,明確告訴學生,高考“考什麼”,消除憑感覺來區分考點的地位,給學生傳遞錯誤的資訊。

  用好考綱題型示例,發揮典範作用,領悟示例的真實含義。告訴學生“怎麼考”。

  注重迴歸教材,相關的題型能夠在教材中找到影子,告誡學生教材才是知識的主要來源。

  二

  抓“中間”,破“難點”

  二輪複習中,應加強對中低檔題目的強化訓練考綱說明中指出,佔考卷的75℅,講清思路、方法及應對的策略。

  “重點”的考點,幫助學生整理好基礎知識的儲備及基本方法的成型,加強模型化訓練,提高有效性對中上等學生很有效果,切記不要太高地估計自己的學生地認知水平。

  對優等生應該在規範地基礎上,突破“難點”。

  ⅰ轉化問題的手段------引導學生審題,一定要關注題目中關鍵性的詞語,做好術語地“翻譯”。

  ⅱ處理問題的途徑------思維有序,層次分明,對問題處理過程有清楚的脈絡。

  ⅲ思維受阻應對的方法—常問自己,1題目告訴了什麼?2要幹什麼?3還需要什麼?4怎樣操作?通過不斷設問,深化思維的深度,有利於學生思維品質深度地培養。

  三

  抓“漏 盲 是非點”達到知識完備客觀題目在考察

  知識淡忘-----迴歸教材,查詢知識來源。

  “漏 盲”----補充強化,完整系統。

  “是非點”-----明確,清晰。

  關注知識地交匯點,為綜合題做好準備。

  抓“得分點”強化規範性

  問題有效剖解,思維層次分明。

  運算設計合理,有效,表述清晰。

  語言簡潔明瞭,敘述條理清楚。

  結果論表達完備。每一個得分點,就是問題處理過程的一個分層,最後的“結點”

  強化符號 語言 表述的規範性,教師示範,學生強化,達到“簡潔明快”的效果

  發揮“模擬試題”的“模擬”作用

  要有時間觀念,強化時間意識,在規定時間段,處理有效地問題。

  建議①優等生:客觀題40-45分鐘,選做題3-5分鐘,17,18, 19題,每題5-8分鐘,20,21題,每題15-20分鐘.

  ②中等生:客觀題50-60分鐘,選做題3-5分鐘,17,18, 19題,每題8-10分鐘,20,21題,每題10-15分鐘.

  2做好講評以後的反思

  ①重點題型 ②優秀的方法 ③剖解題目的手段 ④解決問題的途徑

  綜合資訊,使學生確能受益,嚴禁就題論題。相關知識一定要擴充套件,特別是綜合問題,幫助學生找到知識地交匯點,並告誡怎樣匯結,做到“授人以漁”,確實達到示範的目的,有利於學生將題型分類及歸類。

  強化學生解題過程的規範性,1書寫格式,2文字 符號的使用3關聯詞的選擇,4表達的層次5結論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