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丙肝晚期的症狀介紹

  多數疾病都分為慢性和急性兩種,丙肝也是一樣,它分為慢性丙肝和急性丙肝,下面給大家介紹慢性丙肝晚期的症狀,希望能給大家借鑑。

  慢性丙肝晚期的症狀

  丙肝最常見的症狀如,疲倦,反胃噁心和嘔吐,右上1/4腹部感覺不舒服***在右側肋緣以下位置***等。丙肝症狀較乙肝為輕,多為亞臨床無黃疸型,轉氨酶峰值較低,大多數患者不易被發現。丙肝常見單項轉氨酶***ALT***升高,且長期持續不降或反覆波動。短潛伏期丙肝,病情較重,症狀突出,常有黃疸,但較少發展為慢性化。長潛伏期和輕型或無黃疸型丙型肝炎,易發展成慢性。

  丙肝病毒感染者的HCV-RNA陽性持續6個月以上,則為慢性丙肝患者。部分慢性感染患者可有肝區不適、噁心、腹痛及瘙癢等丙肝晚期症狀,還有大部分患者無明顯丙肝晚期症狀。對慢性丙肝患者進行內科查體,可見慢性肝病特徵,如蜘蛛痣、肝掌、毛細血管擴張等丙肝晚期症狀,至疾病後期,當進展為肝硬化時,則可出現黃疸、脾大、腹水、食管靜脈曲張及肝性腦病等丙肝晚期症狀。慢性丙肝患者還可出現肝外表現丙肝晚期症狀。

  丙肝常見的治療方法

  1.抗病毒治療方案

  在治療前應明確患者的肝臟疾病是否由HCV感染引起,只有確診為血清HCVRNA陽性的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才需要抗病毒治療。抗病毒治療目前得到公認的最有效的方案是:長效干擾素PEG-IFNα聯合應用利巴韋林,也是現在EASL已批准的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治療的標準方案***SOC***,其次是普通IFNα或複合IFN與利巴韋林聯合療法,均優於單用IFNα。聚乙二醇***PEG***干擾素α***PEG-IFNα***是在IFNα分子上交聯無活性、無毒性的PEG分子,延緩IFNα注射後的吸收和體內清除過程,其半衰期較長,每週1次給藥即可維持有效血藥濃度。

  直接作用抗病毒藥物***DAA***蛋白酶抑制劑博賽匹韋***BOC***或特拉匹韋***TVR***,與干擾素聯合利巴韋林的三聯治療,2011年5月在美國開始批准用於臨床,推薦用於基因型為1型的HCV感染者,可提高治癒率。博賽匹韋***BOC***飯後,每天三次***每7-9小時***,或特拉匹韋***TVR***飯後***非低脂飲食***,每日三次***每7-9小時***。期間應密切監測HCVRNA,若發生病毒學突破***血清HCVRNA在最低值後上升>1log***,應停用蛋白酶抑制劑。

  2.一般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療

  ***1***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有確切證據提示干擾素治療能夠降低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慢性化比率,可在HCV感染急性肝炎發作後8-12周進行,療程為12-24周。最佳治療方案尚未最終確定,但早期治療對於基因1型高病毒載量***>800000logIU/ml***的患者更為有效。

  ***2***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應在治療前評估患者肝臟疾病的嚴重程度,肝功能反覆異常者或肝穿組織學有明顯炎症壞死***G≥2***或中度以上纖維化***S≥2***者,易進展為肝硬化,應給予抗病毒治療。

  ***3***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①代償期肝硬化***Child-PughA級***患者,儘管對治療的耐受性和效果有所降低,但為使病情穩定、延緩或阻止肝衰竭和HCC等併發症的發生,建議在嚴密觀察下給予抗病毒治療。②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多難以耐受IFNα治療的不良反應,有條件者應行肝臟移植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