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術鑑賞相關論文
高中美術鑑賞是高中階段一門重要的美術必修課程,高中生審美素養的提升亦是長期以來的美術教育目標之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淺談如何上好高中美術鑑賞課
[摘要]:高中階段的美術教育是以美術鑑賞為主,大量的圖象和專業知識加之繁重的學業如果沒有一個有效的課堂教學過程。必然會使得本應充滿活力的藝術學科在學生面前變得黯然失色。那麼,如何克服這種求知的浮躁,讓他們愛上這個課堂,在課改的大背景下,作為一名高中美術教師,如何與時俱進,上好一堂美術課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關鍵詞]:角色觀念;因材施教;互動;結合實際
新課程標準指出:“應通過美術學習,使學生認識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差異性,人類社會的豐富性,並在一種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的特徵、美術表現的多樣性以及美術對社會生活的獨特貢獻。”這就是說。跨入新世紀,社會發展對未來教育和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的教育觀年和教育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時期的要求。作為處在改革陣地前沿的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應該如何培養學生參與課的能力,如何上好美術課,讓學生愛上美術課,本文將從如下幾個方面方面來談談筆者的見解與體會。
一、轉變教師角色與觀念是上好美術課的重要前提
當課程由專制走向民主,由封閉走向開放,教學被看成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將分享彼此的知識和經驗,交流彼此的感受和體驗。我認為,教師的角色可以做出相應的轉變。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播者和管理者,而是學生髮展的促進者和引導者。教師由教學中的主角轉向“平等中的首席”。為了能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和參與性,我對每個要點都儘可能的以問題的形式提問學生:例如在《原始人的創造》一課中,當我問到有人說原始美術起源於勞動,有人說原始美術起源於遊戲,有人說原始美術起源於巫術,你傾向於那種觀點,談談自己的看法時?有的同學說:“遊戲”也有的同學說:“巫術”還有同學說:“勞動”。
突然我聽到有個同學輕聲到:“也許三個可能都有”。是呀,為什麼不可能是三個都有呢?他們是相輔相成,共同催近的呢?這位同學看似不太守紀律的話到提醒了我,這樣的問題他們提的多好呀?於是我馬上微著鼓勵那個提問題的同學把剛才的問題再說一遍,請其他同學也回答一下,結果一些同學都認同他的觀點,因為遊戲也存在於勞動中,勞動的豐收又和巫術緊密相連,巫術又是可能通過遊戲的方式表現出來的。等他們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後,我在此基礎上通過例項與他們一起來分析原因。
通過這些課堂提問的設計是我感覺首先,教師要把主要精力轉到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培養學習能力上來,要把教學的重心放在如何促進學生學習的學習,從而真正實現教是為了不教。
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尋找,收集和利用學習資源,營造開放式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始終在課堂上處於一種積極的,活潑的,興奮的狀態。引導學生圍繞問題的核心進行探索和討論,建立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引導學生分享彼此的思想成果,並重新審視自己的想的下一代。
二、結合實際,教學形式多變以吸引學生是上好美術課的重要保證
在美術欣賞的教學中,為保證學生對美術欣賞課的興趣的永續性,避免學生產生厭學情緒,筆者多采取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
其一、教師授課結合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
將一些優秀的作品彙集在一起,在欣賞過程中,將不同地區的風土人情、地域地貌、人文景觀、歷史等等有機組合在一起,再配上當地音樂,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更深入地瞭解作品的內涵。 其二、教師的授課方式不能光唱獨角戲,做好師生互動。
在欣賞與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髮表自己觀點的機會,而不能從頭講到尾,即便教師運用動聽的語調,做到聲情並茂,學生還是會感到枯燥無味。因此,讓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問題,教師及時接收反饋資訊,以提高教學效果。
其三、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適當強化美術作品相關故事情節的講述,以此激發學生對美術課堂學習的興趣。
在美術欣賞課上,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點,通過引入與美術作品有聯絡的事物或知識,來引導學生對美術作品的理解,以達到欣賞的目的。這樣,不僅能提高同學們對美術欣賞課的興趣,而且也利於對美術作品的理解,還可以加強與學科之間的聯絡和拓寬知識面。例如《美術家眼中的自己》一課的教學活動是“嘗試為自己畫一幅自畫像,並與同學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或者從相簿中挑出你認為最能體現自己個性特點的一張或幾張照片,談談自己喜愛的理由”,按舊的標準來說,這樣的課根本沒有“知識點”。
我認為它的目標之一就是培養每一個人個性化的審美觀。又如《戰爭與和平》的教學設計中我要求學生以畢加索《格爾尼卡》為參照,以南京大屠殺為題創作一副作品。學生通過作品表現了對戰爭的反思,表達出如何才能讓慘劇不在重演,讓和平永駐人間的美好情感,繪畫的訓練要求為這種情感提供了表現和宣洩的載體。再如《我們怎樣運用自己的眼睛》,這一課的標題就很能說明編者的意圖,每個學生的眼裡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王國,他們在欣賞藝術作品中寄託的情感就很不一般,這樣非常有利於培養學生對自己個性審美和想象的肯定與自信。
三、以點代面用比較的方法進行美術欣賞教學是上好美術課的最終目的
“教學有法卻無定法,教無定法乃至法”。欣賞教學工作也應當是一個創造活動;在欣賞教學中必須採取合適的多樣的教學方法,結合一定的多媒體手段,充分調動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緊緊圍繞形象展開活動。引導學生髮掘每件作品中獨自特有的最突出、最本質、最感人的美點,並能對其做深刻分析,讓學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剖析中發揮創造和想象,逐漸培養他們的藝術修養和創造性審美能力。要教會學生運用一定的理論去學習對美術品的欣賞,通過感知與體驗對美術作品作出正確的認識,正確的把握創作者的思想意圖評價,最後教會學生掌握欣賞的基本方法讓學生能夠獨立自主的進行欣賞,以此達到提高審美的教學目的。
一句話:只要用心,我們一定能上好高中美術欣賞課。
範文二:高中美術欣賞課初探
《美術新課標》指出,美術是一種視覺藝術,在發展學生的視知覺,獲得以視覺為主的審美體驗,陶冶審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質等方面,具有其他學科難以替代的作用。美術欣賞課的開設,正是要讓學生面對古今中外優秀美術作品,通過對美術作品的分析和評價,去理解藝術家的創作初衷和體悟美術作品內在的精神涵義,從而提高藝術修養,促進身心健康發展。美術教師,應結合教育現狀和學生特點去探詢美術欣賞的發展之路。
一、調動學生的興趣
著名教育家誇美紐斯認為:“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的知覺開始的”。美術屬於視覺藝術,是用眼睛去欣賞。要在教學中引起學生的興趣,首先要選擇具有吸引力的美術作品。網路豐富的資源能把文字、圖片、影像、音樂有機地融合在一起,能使學生穿越時空的界限,走進“藝術的叢林”中進行真情體驗。並且網路可以提供高質量的素材資源。德國著名美學家歌德說“鑑賞力不是靠觀賞中等作品而是要靠觀賞最好的作品才能培育成的。”中國古語也有“取法於上,僅得其中;取法於中,不免為下。”的說法,書上方寸間的作品難以展現原作“典範”和“優秀”魅力。我們要提供給學生欣賞的應是最好的才行,網路就為我們提供了欣賞“最好的”條件。當《開國大典》和《最後的晚餐》如原作大小般展現在學生們眼前時他們怎麼會不為之震撼,再加上作品的細部放大,還有作品背景的呈現及為此設創的情境的感染,學生怎麼會不為之動容。
二、以學生為主體,實施互動的教學策略
審美活動具有極強的主觀性,它融感知、個性、情感、想象等因素為一體,是根據個人的審美趣味和經驗進行的,對同一審美物件,不同的人因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藝術修養、審美經驗、審美體驗、年齡等,對作品的理解存在差異。所以美學家說,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所以課堂上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大膽抒發對作品的感受,針對學生的不同見解、觀點,要充分肯定其敢於思考、敢於開口表達真實感受的行為,再適時加以引導,求同存異。培養學生逐步形成敏銳的洞察力和樂於探究的精神,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
三、注重欣賞的模糊層面,發展學生的審美個性
學習是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而不是將課本和教師的知識簡單地裝入學生頭腦的過程。美術欣賞不能成為教師把單一確定的相關知識灌輸給學生的過程,學生不能成為欣賞的旁觀者和接受者。教師應該積極創設情境,挖掘教學內容中的趣味性、生活性,並且符合學生心理的東西,吸引學生參與到美術欣賞的過程中來,主動感知藝術形象和體驗藝術情感,讓學生成為美術欣賞的主體。
美術作品不可能以有限的形象展現出無限生活的全部,總會有一些未定的部分,稱之為“模糊層面”,它留給人們廣闊的思維空間與情感聯想的餘地。美術鑑賞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發掘學生的感悟潛力,多給學生主動參與的機會,發展學生的審美個性。特別是抽象藝術,比如欣賞抽象主義畫家康定斯基的《構圖七號》、荷蘭畫家蒙德里安的《百老匯街的爵士樂》,沒有具體的形象,有的只是線條、色彩、塊面、形體以及構圖等繪畫要素,學生的視覺感知、被激發的情感想象和精神思維程度就會千差萬別。 四、注重藝術的批判性,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在藝術批評過程中,最有價值的不是美術作品本身,而是學生對作品的理解。因為在理解的過程中,滲透著學生的想象與創造。葉聖陶先生說過,“最要緊的是看學生,而不是光看教師講課”。建構主義教學理論認為,人的認知不是被動地接受的,而是通過自己的經驗主體建構的。在教學中,應當力求使學生自己進行知識的建構。教師要認識到,美術教育的根本任務除了使學生掌握一些美術的基本知識外,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學會欣賞美術的方法,培養欣賞美的能力,勇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五、要讓學生懂得美就在自己身邊
美術欣賞課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讓學生知道美就在自己身邊。可以說,美滲透在人類生活的衣﹑食﹑住﹑行等一切活動當中。《向日葵》、《出水芙蓉圖》、《拾穗者》、《銅奔馬》無不是來自人們的生活,《埃菲爾鐵塔》、《鳥巢》無不裝點著人們的生活。“美無處不在”,關鍵在於教師應該怎樣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加良好的審美環境,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使學生在學校學習和今後的生活中學會發現美、品位美、昇華美和創造美。
六、滲透德育是新課程、新理念的體現,也是現代教育的必然需要
在美術教育中進行德育滲透,一定要抓住有機聯絡,要找準教材中知識教學與德育的結合點,適宜、適時、適度地進行。如欣賞李曄的版畫《起來,飢寒交迫的奴隸》,要讓學生能夠聽到畫家的心聲,“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起來為保衛祖國而戰”,讓學生認識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從而培養他們珍惜、熱愛新生活的思想感情。在未來的美術教育活動中,筆者將努力發掘教材中包含的豐富的思想內涵,適時進行德育滲透,讓學生感受到美術教育本身就是一種心靈的淨化,使學生在情趣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響,在心靈上受到啟迪。
在當前應試教育沒有真正的轉變,高考壓力依然如故的情況下,只有付出更多的努力,充分發揮藝術學科的魅力,不斷探索,提高課堂效益,才有可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而真正地實現審美教育的目的。
- 高中美術鑑賞相關論文
- 貝斯和電吉他的區別是什麼
- 珍惜生命的議論文作文
- 大學六級個人學習計劃
- 美髮專案的常見誤區有哪些
- 對生活的看法英語句子有哪些
- 學校國旗下學生代表中秋節演講稿範文
- 屬龍男和屬牛女的配對分析
- 打字員招聘防騙方法是什麼
- 創業公司員工招聘的六點經驗
- 小企業財務管理制度
- 微信網名四個字有氣質
- 比較難唱的英文歌
- 盲人看閱讀答案
- 英文的愛情詩歌經典版
- 餐飲連鎖加盟招商有哪些
- 晚安說說致自己帶圖片大全
- 義正詞嚴的成語接龍大全
- 十篇最經典的教師演講稿***4***
- 發生火災應該如何處理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