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術鑑賞課教學改進的建議

  美術欣賞屬於視覺藝術。在美術欣賞教學中,特別在欣賞各類美術作品時,要求作品的影象質量高,作品數量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教學改進的建議:融入音樂創設情境

  繪畫與音樂是相通的。俄羅斯畫家康定斯基認為繪畫是視覺的音樂,在現實中很多繪畫大師也精通音樂,可以說音樂有時候是創作的靈感來源,甚至是創作的推動力。不同的畫能讓我們聯想起不同的樂曲。音樂還可以吸引人的注意,緩解人的心情,喚起工作學習的興趣。鑑於音樂這樣的功能,在美術鑑賞課開始時我們可以用音樂匯入或者在欣賞美術作品時用配樂的方式來進行資訊的傳遞。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獲取的外界資訊有83%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顯然增加視覺、聽覺資訊量是獲取多資訊最可取的方法。視聽結合後,再通過討論、交流,用自己組織的語言表達出來,資訊保持將大大提高。通過藉助音樂的旋律來烘托、表現美術作品的內容,使學生的視覺和聽覺有機的結合,讓二者達到相互滲透、相互強化的效果。

  例如,在《各異的風土人情》一課中,播放不同地域的歌曲作為匯入,讓學生猜這是什麼地方的音樂,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學生會明白不同地域不同的生活風俗造就了這樣的差異,這時可以直接引入主題:不同地域有音樂上的差異,也有美術上的差異,這方面的差異具體是怎麼表現的呢?

  在《我們怎樣運用自己的眼睛》一課中,展示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時可以播放一段《高山流水》的古箏音樂,一方面有利於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一方面讓學生感受畫面的意境,這樣比直接地看圖講解有意義的多。事實也的確如此;在欣賞中國唐代的《譬花仕女圖》時,播放《霓裳羽衣曲》,有利於學生加深對作品內涵的理解。

  教學改進的建議:重視對地方資源開發

  地方性的美術教學資源是當地人們長期生活積累的產物。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它立足於本土。適應本土民間民俗的習慣,具有一定的獨特性;本地學生對地方資源瞭解相對要深刻一些,更便於接受。因此,教師講授國家規定的教材的同時,也應努力發掘地方的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並將地方的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融入到課堂教學,使課堂教學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聯絡。從而激發學生對地方文化的理解、認同,培養學生對祖國和家鄉的熱愛。

  教師也可以通過校園文化,對學生進行審美培養,在學校內進行教室文化,走廊文化,校園文化等方式對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感受進行培養,這樣學生對藝術瞭解的多了,自身的審美素養就會提高,學生對藝術學習就會有很大的興趣,美術鑑賞課學習會更加的主動,課堂效率也會提高。

  教學改進的建議:運用多媒體改進欣賞教學

  美術欣賞屬於視覺藝術。在美術欣賞教學中,特別在欣賞各類美術作品時,要求作品的影象質量高,作品數量大。而現有的美術欣賞教材中所展示的作品有限,並存在畫幅小的缺點,加之美術欣賞課的課時少,而學生已不再滿足於教材上的介紹,他們需要更多的資訊、更多的交流和更多的藝術體驗。

  要解決這些教學中的矛盾,沿用傳統的教學手段是很難實現的。欣賞美術作品的感知過程依賴視覺形式,多媒體的表現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與藝術有相通之處,在視覺形式上其點、形、色、線資訊強度和畫面吸引力比課本圖片要強許多倍,而且能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和藝術氛圍。

  例如,在畢加索的立體主義作品《格爾尼卡》的欣賞中,如果只有老師枯燥、單一的講解,學生很難真正認識和理解作品的真正意義和美感,而充分地運用多媒體展示畫面,高質量的美術作品影象,簡潔明瞭的文字說明,引人入勝的音樂和身臨其境的影像等資訊瞬間展現在學生面前,可大大節省講解時間,給教師和學生留出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欣賞、感受、討論、分析作品的美。這樣能激發學生認知的濃厚興趣,使學生進入美術作品所要表達的意境。使視、聽感官相互配合,達到一種通感的審美效果,從而領略該作品的藝術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