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朱元思書教學反思

  《與朱元思書》是語文八年級下冊的一篇文言文課文,作者描繪了富陽至桐廬一百多裡富春江上雄奇秀麗的景緻,流露出對追求利祿之徒的蔑視,含蓄傳達出愛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篇一

  結束《與朱元思書》這篇文章的教學後,自己經過反思並做如下總結。

  一、成功之處

  1、對於這篇寫景名文,在教學設計時,我力求讓學生藉助文章感受富春江的美好景象。在匯入時,我利用多媒體演示了富春江的美好景象,並引用葉文玲的《烏篷搖夢到春江》中對於富春江的評價——俏、美、嬌等評價性語言加以說明,創設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讓學生對於富春江有所向往。

  2、《與朱元思書》一文是初中教材中比較少見的一篇“駢體文”,在教學中,我通過範讀、領讀、速讀讓學生感受“駢體文”的特點──四六句、對偶,並讓學生自我總結,教師加以補充,使學生能對駢體文有一個簡單的瞭解。

  3、在這篇文中的教學中,我嘗試運用了“望畫說文”、“望文說文”的方式,引導學生更深入的瞭解文章內容,挖掘主旨,同時,也讓學生再一次領略了富春江的美。

  4、也許,這節課不足以使學生充分感受富春江的美,感受祖國語言的表現力,我向學生推薦閱讀葉文玲的《烏篷搖夢到春江》,充分體現了語文的人文性和知識性的統一,體現了大語文觀。

  5、自己覺得最大的成功在於在45分鐘內,一直以音樂作為創設情境的最佳手段,在教師範讀後,由學生來領讀,學生自由閱讀,學生速讀,學生品讀,講解後組織學生選取自己較為喜歡的語句或段落進行背誦識記,從而引導學生誦讀經典、傳承經典。

  二、不足之處

  1、對於教材的挖掘不夠。例如對於“奇山”的特點沒有挖掘到位,沒有使學生深入感受富春江的山的奇、險、高。

  2、對於學生的瞭解不夠。個別時候存在著教師包辦,不敢放手的傾向。

  在今後的語文教學中,我覺得自己應加強的是自己的語文素養,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不止一次感嘆個別學生的語文素養之深,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應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更適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

  篇二

  優點

  1、《與朱元思書》這篇課文,篇幅短小,語言優美,所以對這篇文章的教學目標確定為在讓學生熟讀成誦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要想有效地培養這種能力,首先要做到:讀懂文字並能順暢地朗讀以至成誦。對於朗讀的指導,首先在預習之前,教師將文章給學生範讀了一遍,要求學生標註字詞的讀音及朗讀停頓,然後要求他們回去要將課文讀熟。“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只要學生將課文讀熟,並按照一定的節奏來讀,那麼大體意思基本上也就可以弄懂了。上課時,在講課文的過程中,也要採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反覆地讀,且速度宜慢,因為慢一些才有時間去品味文中的意境。另外還要注意停頓,包括句中停頓及段落間的停頓,尤其是每讀完一小層都可以作稍長的停頓,這樣會有鮮明的層次感,不至於將文字所描繪的不同的畫面交錯在一起。還要注意確定重音,例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中,重音當落在“箭”“奔”二字上,才會使人感到形象鮮明。

  2、《與朱元思書》一文是初中教材中比較少見的一篇“駢體文”,在教學中,教師能通過範讀、領讀、速讀讓學生感受“駢體文”的特點——四六句、對偶,並讓學生自我總結,教師加以補充,使學生能對駢體文有一個簡單的瞭解。

  3、在這篇文中的教學中,教師嘗試運用了“望畫說文”、“望文說文”的方式,引導學生更深入的瞭解文章內容,挖掘主旨,同時,也讓學生再一次領略了富春江的美。

  4、這篇文章的難點是對“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物者,窺谷望反”兩句的理解。教師考慮到學生以現在的生活閱歷很難理解此中深意,如刻意求深,也可能效果反而不好,如只講清字面上的意思又覺有些膚淺,所以教學中在弄懂字面意思的基礎上,介紹作者生活的背景及個人經歷,然後讓學生在此基礎上說說應該如何去理解這兩句話的意思,最後再作以總結。

  5、為拓展學生思路,教師讓學生把作者換成自己,提出問題:假如是你去富春江遊玩,請你寫封信或打個電話告訴自己的朋友富春江的壯麗美景。這一問題的延展,不僅要求學生對富春江的美麗景色要進行想象性擴寫表述,還要求他們運用到信件格式或口語交際的知識。這對他們綜合性知識的擴充套件進行了訓練。

  缺點:

  結合新課堂改革的要求和中學文科組的課題要求,我個人認為在一些小環節上還存在以下不足:

  1、結合文章體裁,教師引導學生朗讀應從情感上再下功夫,不僅要注意語速,讀出節奏,更要讀出感情,讀出景色的優美,讀出作者對景色的喜愛之情和學生對景色的喜愛。

  2、合作、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應加強,可在詞語的解釋上適當增加

  總之,難度既要讓部分學生能夠直接從課本上找到答案,又要讓學有餘力的同學能夠引導其他同學對課文註釋中沒有的知識點進行合作探究解決。這既兼顧了中差生,又照顧了優生。

  篇三

  初中文言文教學應注重基礎知識的夯實,但這往往又是很枯燥的。因此,怎樣讓文言基礎知識的學習也能充滿趣味,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應是教學之首務。教學中發現注重這幾個環節的設定有助於解決這一問題。

  一、重視匯入。本文是一篇山水小品,如一幅水墨畫,所以在文章匯入部分,採用畫面加音樂的形式來設定情境;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的優勢,聲色結合,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此外,還可充分利用古文深厚的文化內涵,通過介紹歷史典故、人物故事、事件背景、成語由來等等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如介紹蘇軾詠富春江的詩歌等。

  二、注重朗讀。朗讀是學習文言文極為有效的方法。在朗讀中串聯正音、節奏、重音等文言基本知識的疏通,既不枯燥,又能培養語感。同時朗讀還應與聯想想象有效結合,既有助於理解,又有助於背誦。在教學過程中,重視朗讀,儘量做到熟讀成誦。《與朱元思書》最經典處在於,作者描寫景物生動,形象,作者把富春江兩岸如詩如畫的美景準確描摩出來了;文章的語言極精煉、有韻味。可以通過對本文的朗誦,讓同學們深入感受到祖國語言之美,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審美、鑑賞能力。

  三、小組合作。基礎知識的掌握,又有工具書的輔助,便於開展小組合作,調動學習主體的熱情。再適當教以方法,開展以小組討論、競賽的形式,提供展示成果的平臺,便能有效提高學習效率。如《與朱元思書》教學設計修改稿的[合作探究,深入賞析]環節中,設定了兩個問題,組織學生討論,並提供了展示小組討論結果的平臺,因此,很好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中一定要有思考和發現。在文言文的閱讀上,不應只要求能讀懂文章本身的內容,應鼓勵學生深入閱讀。更應鼓勵學生自主閱讀,大膽質疑,提出自己的獨立的、有創意的問題。讚賞學生個性化的發現,珍視閱讀體驗,總會有意外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