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九課最大的書教學反思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19課《最大的"書"》以人物的對話為主要敘說方式。小編為二年級語文老師整理了《最大的"書"》教學反思,希望大家有所收穫!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九課《最大的"書"》教學反思1

  這是我實習以來的第二節課,較之前那一次自我感覺是有一些進步的。對於教案的設計有了一定的思路,在課堂上也沒有第一次那麼緊張了,基本能夠控制課堂,但還有很多不足之處。

  第一,對於教案的把握還是不夠熟練,落下了一個環節;

  第二,每個環節之間的過渡語太少,不夠銜接;

  第三,對於學生的評價還是有些不到位,應該引導學生去自我評價,可以是師生評價,更多的是生生評價,而且在評價的時候應該引導學生先去評價同學的優點再說缺點,不應該只看到別人的缺點;

  第四,板書不到位,對於課文中的重點和生字需要注意的地方沒有及時的板書,導致有些學生沒有牢固掌握知識。

  總之,還有很多細節需要注意,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要多加註意,及時改正。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九課《最大的"書"》教學反思2

  1、在教學《最大的書》時,我充分抓住本文對話較多的特點,讓學生親密地與文字接觸,"潛心會文字",在教師的引領下自主地誦讀、感悟、發現、體驗和創造,初步認識化石,感知地殼運動,再利用句式創設口語交際的情境介紹化石,利用給動畫配音賞析文字。在師生、生生分角色對話朗讀,情景表演、語言積累中又進一步認識這本最大的"書",在科學知識傳授的同時注重對學生進行語文素養的培養。

  2、挖掘想象資源--使文字活力充溢。讓文字活力充溢,就要讓學生多元地解讀文字,學會想象。"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尤其是面對低年級學生,更應讓我們的語文課堂成為培養他們想象力的舞臺。這節課我讓學生由雨點的腳印去想象雨痕,由波浪的足跡去想象波痕,再在教師聲情並茂的朗讀中想象地殼運動的場景……既展示了學生理解的多元,又提供了無限的想象空間;既避免了講解科學常識的枯燥乏味,又為學生的智慧學習搭建了一個個平臺。整堂課呈現出生氣勃勃的精神狀態,思維活躍,情理交融,師生互動,興趣盎然。

  3、適時運用多媒體技術,解決科學知識。多媒體計算機進入課堂教學,以其便捷、直觀、豐富等特點開啟了課堂教學的新天地,給課堂教學注入了生機與活力。但由於有時在教學中往往出現被多媒體牽著鼻子走的現象,導致這個輔助工具"想說愛你也不容易"。在這節課中,我努力採用後置的方式呈現課件,既不使語文過於直白,失去了應有的語文味,變成了課件展示課;又比較準確地解決了常識性知識,使語文教學與科學知識的落實相得益彰、相互促進。當然在最後一個環節引導學生探究大自然中更廣的"書"時,我則採用前置的方式展示課件,利用精美的課件激發學生探究的願望。

  4、準確把握"書"的內涵,引領學生走向生活。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準確把握三個難度的"書",即平常的書,文中最大的"書",大自然中更廣的"書"。我以平常的書引入,以大自然中更寬泛的"書"結尾,既激發了學生探究的慾望,又引領學生走向生活,走向大自然,使學生的視野不再被禁固在本教室,使語文教學不再侷限於本課堂。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九課《最大的"書"》教學反思3

  這篇課文是以人物的對話為主要敘述方式。記敘了爸爸與川川在爬山途中與地質勘探隊員交流的所見所聞,間接地揭示了神氣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識寶庫的故事。本篇課文語言簡潔,以對話貫穿全文,將地質知識融於課文之中,字裡行間充滿著兒童對大自然的好奇與熱愛。通過課文的學習以此培養學生從小關注科學、探索自然的意識。因此我在教學中著力加強對學生朗讀課文的指導,特別要指導學生讀好人物的對話。通過抓標點符號***!、?、……***、語氣詞、重點詞朗讀,讓學生感受到人物的心情,能讀出人物的語氣。讓學生對自然科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產生研究、探索的願望。教過之後反思如下:

  一、以“刨根問底”展開有序教學。

  在這一課時中我把教學目標定位成: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人物的對話;2、激發探究自然知識的興趣。在教學中我抓住“刨根問底”展開教學,全文始終圍繞“川川是怎樣刨根問底的?”這個主問題展開教學,第一大塊川川刨根問底中瞭解岩石就是一本書;第二大塊川川刨根問底中知道岩石書上有字有畫,岩石書能說明地殼運動的漫長過程;第三大塊川川繼續刨根問底,瞭解“書”的作用,在回味整課對話中,讓學生再次感受“刨根問底”的意思。每一大塊的內容都是以對話展開,讓同學們通過對話體會其中情感。

  二、讓課堂教學始終充滿語文味。

  這是一篇帶有科普味道的課文,怎樣讓這樣的課文充滿語文味?在這堂課裡我採用圖片展示的方法,讓學生探究岩石“書”的內容時,想象雨痕、波痕的樣子,通過一番想象,學生區分“雨痕、波痕、礦物”就水到渠成。然後運用書上的語言介紹這些“字”,讓教學始終圍繞語言文字展開教學,又如讓學生欣賞岩石“書”上還有哪些畫,在孩子們的好奇的猜測中,進而讓學生圍繞這些圖片進行拓展說話“你看,這兒有*** ***,有*** ***,還有*** ***哩!整堂課氣氛還是比較好的。

  三、唯材“適”用,讓課堂更加充實。

  在這堂課裡,我選擇了適合課文內容的相關資料進行拓展,有對岩石“書”中還有哪些畫進行拓展,有對大自然中還有哪些書進行拓展,特別是對大自然中的書進行拓展,我選擇了“動植物化石、岩石”等圖片,從不同層次進行拓展,在欣賞中學生充滿了驚訝,輕輕地低呼著“這也是書呀?”在我的徐徐地敘述中,孩子們的視野更開闊,他們明白了生活中存在著很多書,都需要孩子們細細去讀,從而激發他們探究自然知識的興趣。

  這堂課裡,我們班的學生學得比較投入,對課文比較感興趣。儘管整堂課也是落實了重難點,但是我發現自己在教學中的教學機智還有待於提高,對於學生隨機生成的問題沒有及時的引導,錯過了最好的解決問題的機會,老師們給我提出建議:讓學生閱讀文字後自己找出問題,同學之間相互解答,最 後老師點明重點。我覺得這點子非常好,唉,怪就怪自己對學生這頭把握不夠多,缺乏相應的針對措施,我想這就是我對文字的研讀還不夠,課堂的機智還不夠,這都需要我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努力。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