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教師教學設計有哪些

  寫一份好的教案是保證教學成功,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因此,各位老師都特別重視教案的設計,為了能夠很好的幫助各位老師備課,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初中數學教師教學設計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初中數學教師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有理數的概念,會對有理數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培養分類能力;

  2.瞭解分類的標準與分類結果的相關性,初步瞭解“集合”的含義;

  3.體驗分類是數學上的常用的處理問題的方法.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正確理解有理數的概念.

  難點:正確理解分類的標準和按照定的標準進行分類.

  [教學設計]

  [設計說明]

  一.知識回顧和理解

  通過兩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將數的範圍擴大了,那麼你能寫出3個不同類的數嗎?.***3名學生板書*** [問題1]:我們將這三為同學所寫的數做一下分類. ***如果不全,可以補充***. [問題2]:我們是否可以把上述數分為兩類?如果可以,應分為哪兩類? 二.明確概念 探究分類

  正整數、0、負整數統稱整數,正分數和負分數統稱分數.

  整數和分數統稱有理數

  [問題3]:上面的分類標準是什麼?我們還可以按其它標準分類嗎? 三.練一練 熟能生巧

  1.任意寫出三個數,標出每個數的所屬型別,同桌互相驗證. 2.把下列各數填入它所屬於的集合的圈內: 15,- ,-5, , ,0.1,-5.32,-80,123,2.333.

  正整數集合 負整數集合

  正分數集合 負分數集合

  每名學生都參照前一名學生所寫的,儘量寫不同型別的,最後有下面同學補充.

  在問題2中學生說出按整數和分數來分,或按正數和負數來分,可以先不去糾正遺漏0的問題,在後面分類是在解決.

  教師可以按整數和分數的分類標準畫出結構圖,,而問題3中的分類圖可啟發學生寫出.

  在練習2中,首先要解釋集合的含義.

  練習2中可補充思考:四個集合合併在一起是什麼集合?***若降低難度可分開問***

  [小結]

  到現在為止我們學過的數是有理數***圓周率π除***,有理數可以按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標準不同時,分類的結果也不同.

  [作業]

  必做題:教科書第18頁習題1.2:第1題.

  作業2.把下列給數填在相應的大括號裡:

  -4,0.001,0,-1.7,15, .

  正數集合{ …},負數集合{ …},

  正整數集合{ …},分數集合{ …}

  [備選題]

  1.下列各數,哪些是整數?哪些是分數?哪些是正數?哪些是負數?

  +7,-5, , ,79,0,0.67, ,+5.1

  2.0是整數嗎?自然數一定是整數嗎?0一定是正整數嗎?整數一定是自然數嗎?

  3.圖中兩個圓圈分別表示正整數集合和整數集合,請寫並填入兩個圓圈的重疊部分.你能說出這個重疊部分表示什麼數的集合嗎?

  正數集合 整數集合

  這裡可以提到無限不迴圈小數的問題.並特殊指明我們以前所見到的數中,只有π是一個特殊數,它不是有理數.但3.14是有理數.

  作業2意在使學生熟悉集合的另一種表示形式.

  利用此題明確自然數的範圍.0是自然數.這點可以在前面的教學中出現.

  3題是一個探索題,有一定難度,可以分步完成,不如先寫出正數,在寫出整數,觀察都具備的是其中哪個數.

  由精品學習網為大家提供的初一數學有理數教案設計就到這裡了,希望這篇教案有利於您的教學水平的提高!

  初中數學教師教學設計2

  一、課題引入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正數與負數的概念,作為教師有必要了解數系的發展.從數系的發展歷程來看,微積分的基礎是實數理論,實數的基礎是有理數,而有理數的基礎則是自然數.自然數為數學結構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對於“數的發展”***也即“數的擴充”***,有著兩種不同的認知體系.一是數的自然擴充過程,如圖1所示,即數系發展的自然的、歷史的體系,它反映了人類對數的認識的歷史發展程序;另一是數的邏輯擴充過程,如圖2所示,即數系發展所經歷的理論的、邏輯的體系,它是策墨羅、馮•諾伊曼、皮亞諾、高斯等數學家構造的一種邏輯體系,其中綜合反映了現代數學中許多思想方法.

  二、課題研究

  在實際生活中,存在著諸如上升5m,下降5m;收入5000元,支出5000元等各種具體的數量.這些數量不僅與5、5000等數量有關,而且還含有上升與下降、收入與支出等實際的意義.顯然上升5m與下降5m,收入5000元與支出5000元的實際意義是不同的.

  為了準確表達諸如此類的一些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僅用小學學過的正整數、正分數、零,是不夠的.如果把收入5000元記作5000元,那麼支出5000元顯然是不可以也同樣記作5000元的.收入與支出是“意義相反”的兩回事,是不能用同一個數來表達的.因此,為了準確表達支出5000元,就有必要引入了一種新數—負數.

  我們把所學過的大於零的數,都稱為正數;而且還可以在正數的前面新增一個“+”號,比如在5的前面新增一個“+”號就成了“+5”,把 “+5”稱為一個正數,讀作“正5”.

  在正數的前面新增一個“-”號,比如在5的前面新增一個“-”號,就成了“-5”,所有按這種形式構成的數統稱為負數.“-5”讀作“負5”,“-5000”讀作“負5000”.

  於是“收入5000元”可以記作“5000元”,也可以記作“+5000元”,同時“支出5000元”就可以記作“-5000元”了.這樣具有相反意義的兩個數量就有了不同的表達方式.

  利用正數與負數可以準確地表達或記錄諸如上升與下降、收入與支出、海平面以上與海平面以下、零上與零下等一些“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再如,某個機器零件的實際尺寸比設計尺寸大0.5 mm就可以表示成“0.5mm”,或“+0.5mm”;如果“另一個機器零件的實際尺寸比設計尺寸小0.5 mm”,那麼就可以表示成“-0.5 mm”了.在一次足球比賽中,如果甲隊贏了乙隊2個球,那麼可以把甲隊的淨勝球數記作“+2”,把乙隊的淨勝球數記作“-2”.

  藉助實際例子能夠讓學生較好地理解為什麼要引入負數,認識到負數是為了有效表達與實際生活相關的一些數量而引入的一種新數,而不是人為地“硬造”出來的一種“新數”.

  三、鞏固練習

  例1 博然的父母6月共收入4800元,可以將這筆收入記作+4800元;由於天氣炎熱,博然家用其中的1600元錢買了一臺空調,又該怎樣記錄這筆支出呢?

  思路分析:“收入”與“支出”是一對“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可以用正數或負數來表示.一般來說,把“收入4800元” 記作+4800元,而把與之具有相反意義的量“支出1600元”記作-1600元.

  特別提醒:通常具有“增加、上升、零上、海平面以上、盈餘、上漲、超出”等意義的數量,都用正數來表示;而與之相對的、具有“減少、下降、零下、海平面以下、虧損、下跌、不足”等意義的數量則用負數來表示.

  再如,若游泳池的水位比正常水位高5cm,則可以將這時游泳池的水位記作+5cm;若游泳池的水位比正常的水位低3cm,則可以將這時游泳池的水位記作-3cm;若游泳池的水位正好處於正常水位的位置,則將其水位記作0cm.

  例2 週一證券交易市場開盤時,某支股票的開盤價為18.18元,收盤時下跌了2.11元;週二到週五開盤時的價格與前一天收盤價相比的漲跌情況及當天的收盤價與開盤價的漲跌情況如下表: 單位:元

  日期 週二 週三 週四 週五

  開盤 +0.16 +0.25 +0.78 +2.12

  收盤 -0.23 -1.32 -0.67 -0.65

  當日收盤價

  試在表中填寫週二到週五該股票的收盤價.

  思路分析:以週二為例,表中資料“+0.16”所表示的實際意義是“週二該股票的開盤價比周一的收盤價高出了0.16元”;而表中資料“-0.23”則表示“週二該股票收盤時的收盤價比當天的開盤價降低了0.23元”.

  因此,這五天該股票的開盤價與收盤價分別應該按如下的方式進行計算:

  週一該股票的收盤價是18.18-2.11=16.07元;週二該股票的收盤價為16.07+0.16-0.23=16.00元;週三該股票的收盤價為16.00+0.25-1.32=14.93元;週四的該股票的收盤價為14.93+0.78-0.67=15.04元;週五該股票的收盤價為15.04+2.12-0.65=16.51元.

  例3 甲、乙、丙三支球隊以主客場的形式進行雙迴圈比賽,每兩隊之間都比賽兩場,下表是這三支球隊的比賽成績,其中左欄表示主隊,上行表示客隊,比分中前後兩數分別是主客隊的進球數,例如3∶2表示主隊進3球客隊進2球.

  甲 乙 丙

  甲 —— 3∶2 2∶2

  乙 2∶3 —— 3∶1

  丙 3∶1 0∶1 ——

  試計算甲、乙、丙三個隊各自的總淨勝球數.

  思路分析:由表中資料可知:甲隊主場以3∶2贏乙隊,甲隊有1個淨勝球;甲隊客場又以3∶2贏乙隊,又增加了1個淨勝球.甲隊與乙隊的兩場比賽中甲隊淨勝球的總數為2.

  甲隊與丙隊的兩場球,甲主場以2∶2與丙隊握手言和,甲隊淨勝球數為0;甲客場以1∶3負給了丙隊,這場球甲隊的淨勝球數為-2.甲隊與丙隊的兩場比賽中甲隊淨勝球數為-2.

  總之,甲隊與乙隊兩場比賽的淨勝球數為2,與丙隊的兩場比賽淨勝球數為-2;這樣甲隊總淨勝球數為零.

  相信同學們根據上面的分析,自己也能說出“乙隊總淨勝球數為1,丙隊總淨勝球數為-1”.老師可以讓學生來試試說說看.

  初中數學教師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進一步理解有理數乘方的意義,並能解決一些相關的數學問題;

  ***2***能正確進行較為複雜的有理數乘方運算。

  2.數學思考

  在具體情境中體會當指數增加時,底數為2的冪的增長速度是很快的。

  3.解決問題

  通過對解決過程的反思,獲得解決問題的經驗。

  4.情感與態度

  ***1***培養學生大膽猜想、敢於質疑的良好思維品質;

  ***2***在探索問題的過程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有理數的乘方”第2課時。在第1課時中學生已經學習了乘方的概念,理解了乘方的意義,會進行簡單的乘方運算,本節課是對乘方運算的進一步鞏固,同時又為後面學習有理數的混合運算奠定紮實的基礎。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可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有理數乘方的意義,能進行較複雜的有理數乘方運算,同時體會當指數不斷增加時,底數為2的冪的增長速度是很快的,初步培養髮展學生的數感。這節課的主要內容有兩個:一是動手實踐。在動手的過程中發現問題、總結規律、處理數學資訊,體現數學探索過程中的樂趣,同時建立初步的數感;另一點是例3的學習。在獨立思考問題的基礎上,積極參與數學問題的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觀點,傾聽他人的意見,從交流中獲益。重點是正確進行較為複雜的有理數乘方運算;難點是區分***-2***4和-24。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青島28中是一所普通初中學校,學校教學成績中等,學生全部來自於城市。學校教學裝置先進,本節課採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我所任教的初一***5***班共有學生53人,這個班的學生特點是比較活,有幾個思維活躍、愛好鑽研的同學,在他們的帶動下,班裡有一定的研究氣氛,缺點是基礎知識不紮實,計算能力較差。根據以上具體情況,我設計了本節課的課堂教學。

  〖教學設計〗

  翻開教科書,“有理數的乘方”第2課時內容不多,重點是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有理數乘方的意義,並能正確進行較為複雜的有理數乘方運算,同時體會當指數不斷增加時,底數為2的冪的增長速度是很快的。這些內容比較抽象空洞,單憑教師講解學生很難體會,而且枯燥的練習使學生很容易感到乏味。怎樣把這樣一節課設計得生動活潑,學生樂於參與又能掌握住重點內容?我是這樣處理的:

  ***一***課前置疑,激發求知慾

  首先我把書上的摺紙內容設計成猜一猜,讓學生先憑藉以往的經驗和知識猜測,一張紙對摺20次後有多高?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後,教師不加評論,勾起學生的懸念,然後指導學生用實踐來驗證。通過動手摺紙尋找規律,學生自己推匯出結論,再利用計算器算出答案是104.8576米。104.8576米到底是多大?學生通過對身邊具體事物的比較,感受到把一張紙對摺20次後的高度有30多層樓那麼高,與電視塔差不多高等等。把104.8576米用具體的事物刻畫出來,既發展了學生的數感,又讓學生體會到當指數不斷增加時,底數為2的冪的增長速度是很快的。

  ***二***大膽放手,探索新問題

  教材在這一節課安排了四道例題,這四道題都是學生容易出錯的。若是直接講,學生印象不深,體會不到為什麼容易出錯。於是我決定大膽放手讓學生先做,讓學生先發現問題,再來著手解決問題。通過做題,學生中產生了不同的答案,我讓學生起來講解,在講解的過程中做錯的同學自己發現了錯誤所在,這時我再適時強調,學生在自己經歷了錯誤過程的基礎上,掌握了這些題目,印象格外深刻。

  ***三***靈活安排,引發積極性

  教材在最後安排了“讀一讀”。我把它設計成一個小故事,通過講故事,再配上栩栩如生的圖片,把學生吸引到了數學的王國。通過這個有趣的故事,進一步使學生體會2的冪增長的速度是很快的。在故事的最後,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課後想辦法解決,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自然思維積極活躍,解決問題順理成章。

  〖教學反思〗

  課堂上我把書上的摺紙內容設計成猜一猜,讓學生先憑藉以往的經驗和知識猜測,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這樣處理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由動手實踐到理論學習之間的過渡銜接不是很流暢,今後教學過程中還應在此多加考慮。

  〖案例點評〗

  本節課是新課改理念指導下較為成功的一節課,教師不是僅侷限於課本,而是創造性地使用了教材。本節課充分體現了把課堂還給學生的思想,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引導者,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使學生在樂趣中完成了一節課的學習。

1.初中數學的教案設計有哪些

2.初中數學教育敘事6篇

3.初中數學教學教案

4.初中數學教師必讀

5.人教版初中數學教學教案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