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學初中化學方法有哪些

  只要在學習中牢牢抓住初中化學學習方法,你就再也不用被怎樣學好初中化學這個難題困擾了。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初中化學的學習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初中化學的學習方法

  第一.學會閱讀化學課本

  以課本為主線,認真吃透課本,這是學好化學的根本。

  每一個化學章節應該讀2遍,第一遍可以粗略的讀,這遍讀要達到的目的是:

  瞭解基本知識的一般內容,掌握整章、整節或整個小標題的內容輪廓、大致思路,瞭解有什麼實驗內容,這樣,課堂上看老師做演示實驗時心裡就有了底。

  第二遍要精讀,這遍讀要達到的目的是:

  可以瞭解教材的重點和發現不理解的問題,聽起課來心中就有數。認真地讀懂並理解及記憶重點內容和定義,把這些內容與有關的舊知識聯絡起來。精讀主要用於課後複習,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鞏固,使知識系統化。精讀時要在理解概念的定義或定律全文的基礎上,剖析具有關鍵性的字詞,強化對關鍵字詞的認識。對於比較深刻的材料、重要的段落內容,要逐字逐句地反覆讀。認真地思考、分析、整理、養成記讀書筆記的習慣。可把重要內容、關鍵詞句記在筆記本上,還可寫出自己對某一問題的想法和認識,或記下不懂的問題,以備查問。在學習過程中適當地閱讀一些課外資料有利於開闊視野,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在讀時還要注意:既重視主要內容,也不忽視小字部分和一些圖表及選學內容,因為這些內容有助於加深對主要內容的理解及拓寬知識面。

  第二.針對不同學習內容選擇相應的學習方法

  初中化學知識一般分為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識、化學實驗和化學計算四個部分,各部分知識學習方法各有側重。

  1.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學習方法

  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散在教材各章節,內容具體而豐富。首先,要逐個弄懂各知識點的含義,做到準確理解,紮實把握。一般方法是:熟悉結構、找出關鍵詞、應用、聯想、理解。例如:催化劑概念的結構“……的物質”,其中的關鍵字詞有:“改變”、“質量”、“化學性質”,從概念的內涵來看,催化劑只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自身並不參加化學反應,所以可反覆使用;催化劑並不能增加最終產物的質量等。

  通過關鍵詞聯想對比,最終學會應用。其次,初中化學基礎知識的各個部分有緊密聯絡,彼此間形成了一個較為嚴密的知識網路體系。因此學習時不能孤立地記憶和認識各個知識點,而要將其放到相應的體系結構中,在比較辨析的過程中尋求內在聯絡,達到理解層次。如在概念的學習中,可運用列表製圖法把學過地知識點連成線,再形成知識網,可有效地幫助理解。最後,基本概念不能靠死記硬背,在應用中不斷加深理解,在應用中加深記憶,在應用中提高思維能力。

  總之,化學基本概念的學習一是重在理解,加強分析比較;二是重在應用,提高思維。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最精簡、最科學的語言,要學好化學就必須掌握它們。化學用語等基本技能在教材和中考中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考試中,由於表述不準確造成令人痛惜的結果也屢見不鮮。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應規範化學用語,訓練科學表述。而熟練、準確地書寫化學用語的前提是糾正“眼高手低”的錯誤思想,多動腦,勤動手。

  2.元素化合物的學習方法

  新課程以“身邊的化學物質”引入元素化合物知識,揭示了化學是一門與人類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自然科學。元素化合物知識龐雜,在學習過程中要注意總結歸納找規律,學會知識整理,把書由厚讀薄,由淺讀深。學會從化學視角來觀察和解釋一些現象。

  3.化學實驗的學習方法

  化學實驗的學習方法重視基本實驗技能,要銘記各種儀器的特定用途、使用時的注意事項、各項基本操作的先後順序,特別是對有關原理的理解,切忌死記硬背,應通過親手實驗來提高實驗技能。通過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的積累發展科學探究能力。

  第三.加強化學的記憶

  初中化學課本中有五六十個基本概念和原理,要求掌握的元素符號二十多個,還有許多的化學式和化學方程式以及其他一些知識。這些內容都需要大家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它們多為學習化學的基礎,若不能熟記,便會感到在“化學王國裡”行走困難。

  著名化學高階教師張筠在《全神貫注》的講解中,就採用3種記憶的方法來加強學生對知識的記憶。

  1.“對比聯絡、知識網路化”記憶

  老師把化學中的概念、原理相近或相反;物質結構、性質、製法相似或相關;學習中易混淆的,進行對比聯絡、歸納總結的講解。比如:元素與原子、化合物和混合物、氫氣與二氧化碳的製取等等。這樣讓學生形成知識網路,不僅記憶牢固,不易遺忘,而且應用起來快捷靈活。

  2.理解規律記特殊,使記憶簡約化

  規律性的知識只要理解就容易記住,在應用時也能夠解決較多問題。所以,在學習時要重視尋找規律。但規律不是萬能的,它也受條件限制,既掌握規律又弄清特例才能形成完整準確的知識體系,解題時才不會錯誤百出。即通常所說“理解規律記特殊”。

  3.運用形象思維,使記憶生動化

  化學學習中的記憶要經常聯想到實驗現象,甚至實驗裝置等;在學習物質結構時通過三維動畫效果,把平面圖形變成空間形象。對一些易混淆的知識和複雜資料,張老師使用韻語和“縮略語”幫助記憶。如初中的化合價和溶解性口訣,概括過濾實驗操作的“一貼二低三靠”,概括氫氣還原氧化銅操作的“氫燈燈氫”等。

  初中化學學習習慣的培養

  一、培養學生強烈求知的習慣

  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說:“天才就是強烈的興趣和頑強的入迷。”所謂“興趣”,是指那種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進行某種活動的一種特殊的意識傾向。在學習活動中表現為孩子對學習的特殊喜愛和強烈的傾向性。豐富多彩的化學興趣活動,對於學習緊張的初三學生來講,是極具誘惑力的,這樣既能讓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之餘輕鬆一下,又能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獲得和鞏固許多化學知識。化學興趣活動的內容及方式很多,如:“化學魔術”可以做“手帕包火”、“魔棒點燈”等等; “化學知識講座”可以講講“人造金剛石”、“海底可燃冰”、“化學與魔術”、“生活中的化學”等等;“化學課外活動”可以帶學生到附近的工廠或生活小區讓他們去發現生活中的化學;還可以讓學生自己組織一個“化學晚會”設計一些與化學有關的相聲、魔術、小品、謎語和笑話等等。激發學生產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養成對事物強烈求知慾的習慣。

  二、培養學生規範使用化學用語的習慣

  化學用語是化學學科的特殊語言,是用來表示物質的組成、結構、變化的工具。化學用語掌握的不熟練、不準確,就很難學好化學。糾正化學用語讀、寫中的錯誤習慣,比學習新知識更困難,因此教師的教學及任何示範必須做到一絲不苟。元素符號、化學式的讀、寫,化學方程式的配平及其它條件,符號的表示,必須強調規範化,對作業、考試的評分必須嚴格,要及時發現、糾正錯誤,避免擴大或養成不良習慣。例如:學生在書寫化學方程式中,容易將條件點燃寫成燃燒。因此在講課過程中要反覆強調點燃是條件,一觸即發;而燃燒是過程,是現象。針對學生書寫化學方程式有不配平的習慣時,除了加強練習以外,還應當在利用化學方程式計算過程中,讓學生自己分別從配平和不配平的角度找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關係進行計算,比較計算的結果,使學生深刻認識到不配平的危害,從而規範自己的化學用語。

  三、培養學生總結反思的習慣

  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只有不斷的總結反思才能得到提高。化學學科的特點,就是內容較多而且比較瑣碎,記憶起來很不方便。因此在學習化學過程中應該養成時時刻刻自我總結的良好習慣。剛進入初三,學生對化學可能還比較陌生,不能有效的將所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這時教師應當進行適當的引導,幫助學生建立起歸納總結的習慣。例如,在講到化學實驗基本操作中給物質加熱時,由於化學實驗儀器很多,學生很難記憶,這時教師可以從哪些儀器可以用來加熱、哪些儀器不能用來加熱以及可以用來直接加熱的儀器等等來加以總結,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層次感。在學到酸、鹼、鹽的時候,酸鹼鹽之間化學反應非常複雜。

  學習初中化學的策略

  化學作為九年級的新課程,在我們頭腦中的化學知識幾乎是一片空白。毫無疑問,確實有許多基礎性內容需要記憶。怎樣學好初三化學?因此,我們同學應該學會正確而有效地記憶化學內容。對於文字較少而又零亂的難以記憶的小問題要抓住關鍵字詞進行奇特的聯想,如氫氧化鈉的用途是:用於制肥皂、煉製石油、造紙、紡織、印染等工業上,可記為:“紙***織***上染了肥油。 ”濃縮記憶法就是針對一類化學知識或規律在深刻理解的基礎上,可選取有代表性的字或詞縮略成提綱進行記憶。如實驗室製氧氣的七個實驗步驟記為:“檢、裝、夾、點、收、移、熄。“檢”指檢查裝置是否漏氣;“裝”指往試管裡裝藥品;“夾”指把試管夾在鐵架臺上;“點”指點燃酒精燈;“收”指收集氣體;“移’’指把導管先移出水面;“熄”指熄滅酒精燈。再如過濾操作中的注意點濃縮為:“一貼、二低、三靠”,等等。

1.初中化學應該怎麼學

2.九年級化學怎麼學

3.怎麼才能學好初中化學基礎知識

4.初中生如何學習好化學

5.如何學好初三化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