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冊語文囚綠記教案

  語文教案是教學活動的藍圖,是體現新課程理念的關鍵。為此,下面小編整理了人教版以供大家閱讀。

  人教版

  教學目標:

  1.抓住景物特徵,明確“綠”的象徵意義。

  2.學習本文借物抒情的寫作特色,理解作者如何將情從景物中傳達出來。

  3.理解作者在抒寫對綠的摯愛之情中,表達對生命的愛,對光明、自由的嚮往,對堅貞不屈的抗敵精神的歌頌之情。

  教學重難點:

  1.抓住景物特徵,明確“綠”的象徵意義。

  2.學習本文借物抒情的寫作特色,理解作者如何將情從景物中傳達出來。

  教學方法:藉助於多讀,讓學生讀中求解,讀中悟情,讀中明理,讀中品味。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每次讀到“春風又綠江南岸”時,我的腦海裡就滿是綠色,想象在駘蕩的春風中,獨自漫步在一望無際的原野,那迷人的綠色,滌盪了我心頭的鬱悶,令我心情舒暢,悠閒恬淡。綠色是自然滿足人類的審美心理需求的禮物,使人愉悅,安寧,它是和平安寧的象徵,給人以生命活力的感召力量。

  現代散文家陸蠡在“烽火四逼”的民族危亡時刻,不僅寫綠,更賦予綠以時代需要的象徵意義,今天我們一起跟著有“優美的性格和黃金的心”的陸蠡隨綠漫步。點明課題:《囚綠記》,交代學習目標。

  檢查預習:生字正音

  二、釋題:

  大家在預習中知道了作者寫的東西是一種植物——常春藤。可是題目為什麼不用“囚常春藤記”? 綠和常春藤之間又怎樣的聯絡呢

  三、引導學生理解作者對綠的摯愛之情。

  1. 綠可憎可恨嗎?作者為什麼要囚綠?帶著問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如高聲朗讀、輕聲朗讀、一個人讀,找個伴兒一起讀等不同形式***自由快速朗讀課文。然後用一個詞概括回答。

  ——***因為他看見綠歡喜,愛綠——綠色是多寶貴的啊!***

  2.文中哪些句子直接表現了作者對綠的愛意?

  ***1***把文中作者愛綠、讚美綠的句子找出來。

  相互討論,合作解決:先說出大致段落***5——7段***,再找出具體句子

  ——綠色是多麼的寶貴呀!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樂***——4個排比句,熱烈、奔放,高度評價這珍貴的綠色,從中感受作者對綠的喜愛和深情***。我懷念著綠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歡喜看水白,我歡喜看草綠。我疲累於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黃漠的平原,我懷念著綠色,如同涸轍的魚盼等著雨水!我急不暇擇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綠也視同至寶。***懷念、等焦、歡喜、盼等、急不暇擇、視同至寶——幾個詞強化我對綠的一往情深,一片痴情***

  綠葉和我對語。我瞭解自然無聲的語言,正如它瞭解我的語言一樣。

  我留戀於這片綠色。我開始瞭解渡越沙漠者望見綠州的歡喜,我開始瞭解航海的冒險家望見海面飄來花草的莖葉的歡喜*** ——形象地表達出綠給予“我”的快活和興奮,“我”對綠的依戀,綠是“我”的精神慰藉和生命的嚮往***。

  ***2***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5-6段,感受作者對綠的濃濃的愛意。

  3.在朗讀時,我們都被作者對綠的摯愛感動了,作者為什麼對綠——一株常春藤這麼愛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7——11段,思考兩個問題:

  ***1***作者是如何描寫筆下的常春藤?找出相關的句子並用波浪線劃出來。

  7段:伸開柔軟的卷鬚,攀住緣引他的繩索,舒開摺疊著的嫩葉,漸漸變青,漸漸變老。——舒展有活力

  9段:依舊伸長,依舊攀緣,依舊舒放,長得更快——蓬勃生長自由生長

  10段:尖端總朝著窗外的方向。一枚細葉,一莖卷鬚,都朝原來的方向——向著陽光、固執

  11段:失去了青蒼的顏色,變得柔綠,變成嫩黃;枝條變成細瘦,變成嬌弱,好像病了——室內暗黑,生長、自由受限制,生命的尊嚴不可侵犯,不願受限制

  ***2***結合句子中的動詞分析常春藤有怎樣的特點?全班分成4組交流***每組推選一名代表***,概括常春藤特點的詞語,進一步深化感悟。

  形成板書: 蓬勃

  綠 向陽

  固執 ***執著***

  作者寫常春藤,就是抓住常春藤最突出的特徵,並賦予它特殊的含義,因此

  從作者的體驗思考中,我們感悟了作者為什麼那麼愛綠,那就是: 因為綠蓬勃向上,充滿生機;因為綠永遠向著陽光,固執,堅持已見;因為綠使處於孤獨、寂寞、苦悶中的作者以精神的激勵,所以,他深深地愛綠——一株常春藤。

  四、分析綠的象徵意義

  1、作者為什麼要賦予常春藤這樣的含義,而不是其他的含義,這和作者的經歷是分不開的。

  齊讀12——14段,作者經歷了什麼?看到了什麼?思考了什麼?聯絡13段的盧溝橋事件。穿插介紹陸蠡有關事蹟:

  ***1***.寫於抗戰爆發之後,寫作者在上海“孤島”時期,懷念在北京的一段生活。

  ***2***.1935年作者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編輯,上海淪陷後,他留滬主持該社工作。1942年4月13日,因出版抗日小說,被捕,刑審數月,受盡酷刑,英勇不屈。日本人曾提審陸蠡,問: “你愛國嗎?” “愛國。” “贊成南京政府***按:指汪偽政權***麼?” “不贊成?” “依你看,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國?” “絕對不能征服!” 日本人勃然大怒,給他上了酷刑。

  2、“我珍重地開釋了這永不屈服於黑暗的囚人”,為什麼作者把綠比作人,結合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說說“綠囚”的象徵意義。***可組織學生討論***

  抑鬱的深意?——民族的苦難,國人的囚禁

  ——“綠囚”的象徵意義,如:代表了當時不怕任何黑暗勢力的中國人民的抗爭精神。***作者也被這種精神所折服*** 全班交流中明確,形成板書 ****課件5、6***

  蓬勃 ——生命、希望

  綠 向陽 ——象 徵 嚮往光明、自由

  固執 ***執著***——堅貞不屈的抗敵精神

  教師明確:“釋綠”這部分是文章的主題所在,在這裡,作者從“這永不屈服於黑暗的囚人”那種頑強抗爭的性格,永向光明的執著中彷彿也照見了自己的性格和命運。作者後來“把瘦黃的枝葉放在原來的位置上”,“珍重地開釋”表明了他發自內心深處的對自由和光明的呼喚。

  板書:呼喚自由和光明

  3、作者要走了;作者太愛綠了;作者被它的不屈服感動了;作者一定會把綠***常春藤***釋放的。離開後,也一定會想念綠的。

  完成全文的感情變化思路:愛綠—— 囚綠——釋綠——思綠

  全班學生朗讀體會課文最後一句話的含義:含蓄地表現了他對日寇鐵蹄下的同胞的惦念與牽掛。

  五、課堂昇華練習

  常春藤值得讚美,綠值得讚美,我們理解了常春藤的含義,理解了綠的含義,明白了作者用景物來表達情感的一片苦心,讓我們也跟隨作者發自內心的來讚美一下綠。仿照下面的形式,接寫一組句子,要求意思連貫完整。***不要求與原句字數相同***

  ***1***我留戀於這片綠色。我開始瞭解度越沙漠者望見綠洲的歡喜,我開始瞭解航海的冒險家望見海面飄來花草的莖葉的歡喜,我開始瞭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開始瞭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疲累於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黃漠的平原,我懷念著綠色,如同涸轍的魚盼等著雨水,如同_________________,如同_________________。

  六、歸納思想,總結全文。

  總結:作者以一株常春藤為線索,牽出無限的情思,唱出了一曲綠色生命之歌。通過窗前的一株不屈於黑暗而永向光明的常春藤的描寫,抒發了自己對光明與自由的嚮往之情。 “綠”是永遠向著陽光,永不屈服黑暗的象徵。“綠囚”象徵著永不屈服於日寇鐵蹄的中國人民。

  六.拓展延伸

  請同學們在課外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寫200字左右的關於堅強的文字。

  示例: 礁石***艾 青***

  一個浪,一個浪

  無休止地撲過來

  每一個浪都在它腳下

  被打成碎沫、散開

  ……

  它的臉上和身上


的人

1.高二上冊語文長相思教學教案

2.高二上冊語文長安晚秋教學設計

3.高二上冊語文揚州慢教案

4.高二上冊語文魏公子列傳教案

5.高二語文《春意掛上了樹梢》教案及原文

  象刀砍過的一樣

  但它依然站在那裡

  含著微笑,看著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