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少兒音樂培訓教學中的識譜練習

  在少兒音樂教學中,要針對小學生求知慾強、可塑性強、理解力差、堅持性差的特點。今天小編整理了關於如何培訓少兒音樂教學中的識譜練習的經驗,以供大家參考。

  少兒音樂培訓教學中的識譜練習:培養學生識譜興趣

  1.採用多種形式的遊戲法,幫助學生認識音符,識別音符的唱名和時值。如,遊戲l《音樂樹》:將樂譜寫在各種色彩鮮豔、形象可愛的水果卡片上,把這些水果掛在“樹”上,遊戲開始後,讓學生取下後唱出卡片上的音符。遊戲Ⅱ《給小動物找家》根據不同動物的叫聲特點來確定相應的音符和節奏。 如,小貓3、小狗ii小雞77 7、小鴨66 66,公雞5 5.等,遊戲時,要求學生把這些音符送到小動物的家中,再唱出動物背面的音符,唱對了就算找到了家,請他進家門。

  2.在認識唱名、音位、音高的基礎上,進行聽辨單音的練習。 如,遊戲《小鳥飛》:請幾位學生分別做小鳥,手拿或頭戴小鳥的圖片、頭飾,邊飛邊聽音樂。當飛到黑板前時,聽到老師彈什麼音,就把”小鳥”放到線譜相應的位置上,排完後把黑板上的音符唱一遍。也可配上節奏唱。

  此外,還可利用《卡片組音遊戲》、《唱名填空法》等進行復習鞏固所學的音符。

  少兒音樂培訓教學中的識譜練習:採用多變手段進行識譜教學

  1.先學歌曲,再識譜。 學生通過聽老師範唱或錄音機演唱,把所學的歌聽熟,並能整首跟唱後,再讓學生視唱曲譜。這樣學生在會唱歌的基礎上,對歌曲的旋律有了一定的印象,再視譜進行視唱,有利於學生識記音符線上譜上的音高位置。

  2.先學節奏,整首識譜。 識譜教學很重要的一點,是加強節奏、節拍的訓練。如果學生能正確地掌握歌曲的節奏,又能準確地把握節拍的強弱規律,然後再進行整首識譜就容易多了。 如歌曲《剪羊毛》的附點音符比較多,是本課的難點,我們先訓練附點節奏的讀法、打法,再將整首歌詞按節奏朗誦。用聽唱法學習全曲旋律的曲譜,這樣學生學得較快,也不易錯。

  3.先攻難點,再識譜。 在整首歌曲中,有些樂句旋律較難一些,學生不易掌握和學習,如果把這些部分加以重點講解和練習,突破難點後再進行全曲視唱歌譜,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分句、分段逐一識譜。 以樂句為單位進行視唱練習,或先學一個樂段後,找出樂句與樂句,樂段與樂段之間的相同點,通過比較再進行識譜學習。

  少兒音樂培訓教學中的識譜練習:視聽結合,訓練音準,提高識譜能力

  識譜教學的重點不在於理論,而在於視唱實踐,我們可以利用趣味識譜,幫助學生進行視唱練習。 如在旋律視唱方面可進行順唱***從頭至尾***、逆唱***從尾至頭***的練習;變換小節視唱練習:即由學生將卡片任意放進空的小節內,接成曲調視唱,卡片變動位置接成新曲調再視唱;3、5、6、7由學生按指定的拍子,組成曲調進行視唱。

  少兒音樂培訓教學中的識譜練習:結合器樂教學,強化識譜

  樂器引進課堂是識譜教學的最佳實踐活動,學習器樂演奏的過程,同時也是識譜的過程,通過鋼琴的彈奏和豎笛等樂器的吹奏,使學生不僅能正確地奏出樂譜中各種音符,還能通過反覆的聽音訓練,使學生在多聽中潛移默化地建立準確的音高概念,有效地增強識譜能力。 另外,利用柯達伊手勢,幫助學生進行音階練習和音高訓練,培養音準能力,是提高識譜教學效果的好方法。

  總之,我們在識譜教學中,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團材施教。 多應用形象化、直觀化、生動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充分運用講、認、唱、聽、記等教學手段,有效地調動學生識譜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爭取最佳的識譜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