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化人力資源管理

  國際化***internationalization***是設計和製造容易適應不同區域要求的產品的一種方式。它要求從產品中抽離所有地域語言,國家/地區和文化相關的元素。下面一起看下。

  隨著時代的發展,企業對於人力資源管理的要求越來越高,企業的內部管理也隨時代發生著快速地變化,隨著全球市場經濟化發展以及企業與企業間的競爭日趨激烈,人力資源管理正變得越來越國際化。

  中國企業需要國際化的人力資源管理

  一般意義上,大家理解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包括:人力資源規劃***計劃***、人員的安排、績效管理、培訓和發展、薪酬和福利以及職員關係等。國際化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仍然包括上述工作,但是其介入的程度、地域、物件都有所不同。相比在單一國家進行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國際化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具體內容***比如招聘、培訓、薪酬等***是相同的,但工作,因為涉及到不同的國家,要對不同國籍的職員進行管理和協調,所以顯得更為複雜,其複雜特點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國際人力資源管理要牽涉更多的工作內容:比如國際間的稅務籌劃***比如我們應該採取何種方式給駐外的員工發放薪酬,才能合理減免公司和個人的稅務負擔***、國際化的安置和導向性的培訓。

  第二,需要一個更加寬闊的視野。當公司業務向海外市場延伸,內部的人力資源跨國界分佈時,就必需要從不同的角度來考慮問題。

  第三,要更多地涉及到職員個人的職業生涯發展及具體生活安排。公司應該怎樣從整體上疏通和協調國際間的職業發展通道,為駐外員工的職業發展提供機會。而這些問題,國內的本國經營企業通常是不需要考慮的。

  第四,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重點發生變化。與本國經營的企業不同,跨國公司應該更多的考慮人力資源的國際間的流動和平衡,以及怎樣實現分公司發展的本地化。

  第五,在人力資源管理中會遇到更多的風險。這些風險可以分為直接風險和間接風險兩種。如果將一個不符要求的職員派遣到國外,不僅會造成直接的成本損失,比如交通費、為這位員工支付的工資成本等,而且會對企業在所在國家業務發展造成很大的間接損失。諸如由於對派駐地市場不熟悉,使得公司的某項業務違背當地的法律,造成市場限制等等。都是跨國企業必需要面對的問題。

  第六,在人力資源管理中會面對更多外在影響的因素。比如:所在國家的政治、經濟、法律和稅收政策等等,都會對國際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產生深刻的影響。

  如何能夠有效地處理這些問題呢?

  首先,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不管是國內的還是涉及國際的,是一個系統的工作,而絕非像單一的招聘或者單一的薪酬那麼簡單。所以,在理念和操作兩個方面,我們始終要強調兩個統一:即公司戰略和人力資源戰略要相統一;人力資源管理整體工作的各個具體環節之間相統一。

  其次,對於國際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當中的一些重要環節:比如派遣、回國安排、國外職員的薪酬問題、探親問題、資質取證問題等,首先要有清晰的制度和具體的操作規程,使之有章可循,而後,要加大執行的力度,使之有章必依。這樣才能使我們的職員對公司和個人,樹立發展的信心;

  再次,每一個職員必需要樹立一種信念和信心:即在國際化趨勢已經不可逆轉的當代社會,成為一個國際化的人才,是自己職業生涯發展的一種成功,而要成為一名國際化的經理人,國外工作的經歷更是必不可少的。正如一位從事跨文化管理研究的人員所說“國際化經理人至少要在本國之外有3年以上的生活經歷,有處理跨文化衝突的經驗,否則他的視野絕對是不夠的”。

  許多跨國公司,在中國的施行本地化政策時候,常常感慨在中國難以找到合適的高階人才。這其中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中國的本土人才缺乏國際化的視野。中國的HR從業者需要的是更加國際化的視野,先進的管理知識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