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企業管理基礎工作的特點和作用

  企業管理基礎工作的完善程度,直接關係到企業管理水平的高低和經濟效益的好壞。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關於企業管理基礎工作的特點和作用的內容,歡迎閱讀!

  企業管理基礎工作的特點

  1.科學性。基礎工作要體現和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客觀規律,是一項科學性較強的工作。

  2.群眾性。基礎工作涉及面較廣,工作量較大,而且要求持之以恆,需要依靠廣大職工去落實,是一項群眾性很強的工作。

  3.先行性。基礎工作要為專業管理提供資料、準則和手段,是搞好企業管理的一項先行性的工作。

  企業管理基礎工作的作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企業管理工作幾經曲折發展,以大量正、反兩方面的事實告訴我們,企業管理基礎工作的完善程度,直接關係到企業管理水平的高低和經濟效益的好壞。有些企業管理混亂、經濟效益差,甚至發生虧損,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管理基礎工作沒有搞好所致。而一旦重視和加強了管理基礎工作,就很快地扭轉了被動局面,逐步走上了健康發展的軌道。所以有人說,企業管理好像一棵大樹,基礎工作是樹根,只有根深才能葉茂。

  基礎工作的重要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基礎工作是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進行計劃、組織和控制的依據。

  ***2***基礎工作是建立正常的生產秩序,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的重要手段。

  ***3***基礎工作是推行經濟責任制,貫徹按勞分配原則的依據。

  ***4***基礎工作是搞好經濟活動分析,促進經濟效益提高的重要保證。

  ***5***基礎工作是企業全面實施資訊化的基本前提條件。

  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人類社會進入資訊經濟時代。順應時代潮流,國內企業也紛紛開始實施資訊化馘略。2001年,在推進企業管理資訊化工作現場會上,中央有關領導同志指出,企業資訊化是一項系統工程,在實踐中要搞好三個“結合”。其中之一就是企業資訊化建設要與強化企業的基礎管理相結合。在實踐過程中,無論是實施資訊化的企業還是資訊系統供應商也都一致認為,國內企業在實施資訊化的過程中迫切需要加強管理基礎工作。

  與企業資訊化密切相關的管理基礎工作包括基礎資料管理、基本業務流程設計、內部控制設計和人的行為規範四個方面:

  ***l***基礎資料管理是反映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狀態的第一手資料,是業務處理和決策的依據。要建立統一、完整、操作性強的程式碼編制系統。要擴大一線資訊的自動採集,建立規範化的資料採集、錄入制度,確保資料採集的高效、真實、統一。先進的硬體裝置和軟體程式,只是提供企業資訊化的手段和工具,及時、準確、全面的資訊,才是科學決策的可靠依據。

  ***2***基本業務流程科學化、規範化和資訊化,保證了部門內部的資訊溝通順暢,同時保證了決策過程的透明度和科學性。

  ***3***內部控制設計是企業管理者對業務處理過程中需要遵循的策略、制度、政策、法規的具體設計。

  ***4***規範管理不能只是一套形式上的規範,它更有存在於人性中和業務發展中的內在的根據和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