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公司成功的原因

  電商巨頭阿里巴巴集團在美國首次公開募股***IPO***舉行的首場路演以火爆開場。這與15年前阿里巴巴在資本市場遭到的冷遇形成強烈反差。從無人問津到門庭若市,阿里巴巴集團演繹了一段商業傳奇。那麼,是什麼?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吧!

  

  1、阿里巴巴公司的B2B模式與外國不同:歐美的B2B多以為大企業省錢、省時間為訴求點,而阿里巴巴則服務於中小企業。馬雲說“全世界有錢的人沒有多少,從數量上講大企業最多佔到企業總數的10%左右,所以我們有一個蝦米和鯊魚理論:抓住了蝦米就有機會捕鯊魚,可抓住了鯊魚卻可能被咬死。”時間證明了馬雲是正確的。目前,阿里巴巴公司會員中95%以上是中小企業。阿里巴巴公司並不直接在網上做交易,而是資訊釋出的代理商。也就是說阿里巴巴做的是資訊流。現在阿里巴巴網上有強大的資訊流,無論你要買任何東西,到阿里巴巴來你都會查到。

  2、阿里巴巴公司的夢幻團隊,尤其值得聚焦。太多的創業者、創業家無法打造一個合適的團隊,導致自己的事業遭遇瓶頸;面對這些遭遇瓶頸的案例,雖然我們可以找到十分完備的有關團隊的理論來療傷,可以在許多仁人學者的論述裡感嘆省悟,可以在不斷的學習模仿中離真理越來越近,但,一旦事情真的臨頭,大多數人卻還是茫然如無本之木,空餘扼腕嘆息的份。阿里巴巴公司夢幻團隊給我們的啟示,可以讓我們警醒並檢討自己,直麵糰隊問題,激發方案靈感,從此無須尋找任何理由來搪塞自己,矇騙自己,讓矛頭直指問題核心並找到解決方案。

  3、戰略的重要對一個企業而言,從來沒有人敢忽視。建立一個有效強健的團隊也必須把清晰的戰略當成前提條件,實在意味深長。阿里巴巴公司認為,沒有清晰的戰略,便沒有明確的方向,沒有明確方向的團隊,充其量不過烏合之眾。戰略既是團隊成立的前提條件,也是對團隊核心人物的最高要求標準。正是這一點,當創業之初馬雲站在長城上豪言,阿里巴巴要做中國、世界最好的電子商務網站開始,就為這個良好團隊的形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阿里巴巴認為的戰略目標裡,嚴格地規劃著遠景目標和近期目標以及具體切實可行的戰術方案。所以,當1999年阿里巴巴在網際網路昏天暗地的熱浪中從北京抽身而隱進人間天堂杭州時,眾多創業者無一掉隊。許多人可能對此不大在意,因為確定一個豪言壯語的戰略目標也是許多人的長項和強項。然而,正因為如此,馬雲及阿里巴巴也會最先嗅到中國網際網路硝煙中的泡沫味道,進而開展被人稱道的整風瘦身等一系列運動,讓阿里巴巴公司在隨之而到的網際網路寒冬中,保持並提升了團隊的力量,為隨後的崛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4、沒有自己文化的企業永遠形不成優秀的團隊。文化是企業大廈的軟體,看不見摸不著,無法按圖索驥,也無法照搬照抄克隆。阿里巴巴的經驗告訴我們:建立文化的人,一定自己首先是擁有文化的人。這裡的文化不是普通意義上的文化,而是對企業精髓有了深刻了解後,對企業方向、使命、團隊共識的一種高度認同和演繹。 阿里巴巴公司在網際網路低谷期間,每人只拿500元薪水。沒有這種文化的認同,500元不但留不住阿里巴巴團隊裡任何人,阿里巴巴公司裡的任何人單純身價也不可能用500元來表現。十分戲劇性的是,500元不但留住了原有的創業團隊,而且還吸引了年薪百萬美元的以投資人身份出現的蔡崇信,這種聽上去有些玄的情節真實地出現在阿里巴巴公司,可見阿里巴巴公司的文化魅力。

  5、獨特的經營模式和收益模式。阿里巴巴公司獨特的B2B商業模式帶來了豐厚的收益,在三家交付價值中位居前三位。之一在於擺脫了傳統的向買家收費的形式,全球首創向賣家收取會員費。阿里巴巴公司非常注重服務,服務型公司的成分重於網際網路公司。其獨特的商業模式幫助許多中小型企業找到了走出困境的途徑。隨著B2B市場的穩定,馬雲地盤有拓展到C2C市場。淘寶的得意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他們的免費戰略,這一點無疑對收費者形成了足夠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