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太極拳的幾點好處
太極拳是凝聚中華傳統文化精髓於一身的璀璨明珠、它之所以內涵豐富、博大精深,就是因為它植根於中國傳統哲學、養生學、醫學、武學、美學等多學科的廣博而深厚的沃土之中。太極拳不僅是中國功夫之集大成者,更是中國幾千年燦爛文化的結晶,是東方文明的代表。下面是小編專門為您整理好的:。
至於太極拳的歷史得溯自戰國時期***公元前402—221年***當時中國列國分治,情勢緊張,為了保家衛國,於是負責保護各國諸候的武臣積極學習孔夫子***公元前551—479年***的卸御之術,並參與比賽以比武較量定力、姿勢及柔軟度,這些技巧至今是太極拳的重要內容。與太極拳淵源頗深的是西元6世紀的禪宗始祖—達摩祖師。這位是從南印度前來中國弘法的傳奇人物,據說曾經駐驛在河南嵩山少林寺傳授少林弟子功夫,而這套以瑜珈為基礎的功夫系統則讓少林寺弟子在身心平衡及定力上大有深研和修為,對於禪座更有莫大助益。這可能就是中國太極拳最早的面貌,經過歷代的錘鍊、深化、修成,今天的太極拳達到了內剛外柔,出神入化的境界,太極拳表現的淋漓盡致,為人們所喜愛,她不但中國人喜愛,外國人也非常喜愛,是人們強身健體,以武養德的一種健身運動的方式。
學習太極拳可以從幾個方面得到受益:
1、加強肌肉經絡和骨骼關節活動;
太極拳的圓形動作是延緩肌肉。骨骼和關節老化的最好方法,有人說:“打太極拳就是全身細胞總動員”確是經驗之談。老年人為什麼會駝背呢?因為脊椎骨組織中成骨細胞不活躍,不能產生骨的蛋白基質,致使脊椎疏鬆,所以產生畸形,而且關節亦難得活動。打太極拳是以腰為主宰,腰椎一動,四肢百骨隨之俱動,故全身各部分肌肉均豐滿、柔韌而有彈性,各關節和骨骼亦受肌肉牽引而產生旋轉,是攪動與按摩的效果,這樣就有助於保持骨骼的強健與關節的柔韌。
2、暢通心臟、血管、經絡、淋巴及呼吸系統
打太極拳特別強調“氣沉丹田”,因為“氣沉丹田”是一種模隔式的呼吸。肌肉與腹肌的一張一縮,使腹壓不斷改變,腹壓增高時腹腔的靜脈受到壓力,把血液輸入右心房,腹壓降低時,上流的血液輸入腹腔。這樣就改變血液迴圈,使心臟冠狀動脈血充足,心臟收縮有力、血液動力過程良好,又由於橫隔膜的收縮與舒張給予肝臟有規律的按摩,能改善肝臟功能。打太極拳主張“以意行氣 ”、“以氣運身”。要求有意識地使呼吸與動作配合,這樣做不僅加強了血液與淋巴液的迴圈,而且能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機能,改善人體各器官之間的協調活動、使各器官組織供氧充足,改善新陳代謝,從而使各種心臟疾病,高血壓及動脈硬化發生率減少。同時,深長均勻的呼吸和腹隔的運動使胸部呼吸肌及隔肌得到煅煉,使肺組織彈性變好,不但能增加肺組織的通氣功能,且能增強肺泡的換氣功能,所以說太極拳是治療肺病的特效藥。
3、改善中樞神經系統的機能
神經系統是調節與支配所有系統與器官活動的樞紐,人類依靠神經系統活動,它不僅可以使體內各個系統與器官的機能活動按照需要統一起來,並且使它能適應外界環境,練習太極拳為什麼要採用“心靜用意”的練法呢?目的就是使大腦皮層在運動中獲得休息,以改善中樞神經系統的機能。中樞神經既要指揮全身各器官機能的協調動作,還要訓練神經系統的靈活性。正因為打太極拳採用“心靜用意”,所以盤架子時嚴格要求慢、勻、柔、圓、鬆、緊、整。你不要看不起太極拳的慢速度,其實它對於外界環境變化之適應都是十分靈敏的。由於神經系統活動能力提高,它可以改善其它系統機能活動。所以它能治療,並且預防某些因神經機能紊亂而產生的消化系統疾病。又因膈肌運動對腸胃刺激,可以改善消化道之血液迴圈,促進消化作用。最近有人從新陳代謝的角度研究太極拳,發現老人打太極拳6個月以後,可使血液中白蛋白含量增加,球蛋白及膽固醇含量減少,動脈硬化的病狀減輕。
綜述太極拳的好處,可舉例在我身邊太極拳友的受益之例:原西昌市第五小學教師鄭友章,在學太極拳是靠愛人用輪椅推車每天清晨推在州民族體育場參加我隊晨練,堅持一年後,不坐輪椅、用雙柺棍,慢走參加晨煉,不到兩年時間,放棄雙柺棍,步行來到訓煉場參加晨練。大家想,從坐輪椅到丟掉雙柺步行晨練,是什麼作用讓他站立?是太極拳,又我隊多數女同志,未煉太極拳時,經常感冒、咳嗽、打針、吃藥,晚上睡不好,經常是睜起眼睛數數字,而練太極拳一年後,這種經常感冒的現象沒有了,並且能吃能睡,自己感覺精神充沛,神氣好轉。多數男同志,原腰圍大,肚子圓,皮帶都要用3.5-3.6尺,而煅太極拳不到一年的時間,腰圍變小,身肌、腿肌變結實,紅光滿面而精神煥發,一切受益於太極,當然這樣的事例太多,不堪勝舉。
因此太極拳她“鬆靜自然”、“意氣相隨”、“圓活合順 ”、“鬆緊適度”。所以太極拳是一種能治百病、強身健體的的運動,是一項造福全人類的運動方式。
以此奉獻太極拳大師四句話給拳友們!“修煉太極須認真,靜心慢煉養身心,順其自然成大道,延年益壽不老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