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太極拳的開胸運化

  在太極拳運動中,胸腹開合練習尤為重要,大師孫劍雲曾說:“開胸與含胸是一對矛盾,在練習中都要重視,含胸就是胸合背開,開胸就是胸開背和”。下面由小編給您介紹:。歡迎閱讀!

  

  中醫講五臟藏於胸腹,經脈源於五臟。而精、氣、血是五臟中最寶貴的物質,是生命活動的基礎,精、氣、血旺盛充盈,則人體健康強壯;按中醫五臟各有所主論,心主脈,肝主筋,脾主肉,肺主皮毛,腎主骨,因此五臟若得到養護,則脈筋皮肉骨就可以相應得到養護,由此可見,關注胸腹開合練習可增強太極拳的養生功效。

  就胸腹劃分,胸為陽,腹為陰,胸腹開合折疊運化就是陰陽乾坤迴圈之道。人身體前胸腹部是人的陰面,主一身之陰脈;體後脊背為陽面,主一身之陽脈,也就是任督二脈。任督二脈為人體陰陽升降迴圈之道;上下四肢為旁路陰陽、交通往來之路,胸腹開而脊背和,胸腹合而脊背開,前開後合或前合後開,則任督二脈得以迴圈暢通。胸腹一開,四肢皆開;胸腹合,左右兩旁皆合。腰為主宰,胸腹開時,自腰以上氣上行達於兩臂至手梢節;自腰以下,氣血下行,貫通兩腿至腳的梢節。胸腹合時,四梢之氣復歸丹田。形象一些解釋為,四肢好像是四根皮管,腹部好比是氣囊,擠壓氣囊則四根皮管之氣充實,反之迴歸到氣囊。



 

  上述胸腹開合在自然界動物身上的體現並不少見,如鳥類就可以說是胸腹開合運化的佼佼者。鳥類是所有脊椎動物中外形最美麗,聲音最悅耳,深受人們喜愛的一種動物。大多數的鳥都具有很強的飛行能力。在會飛的鳥中,飛行最快的是蒼鷹,飛行最高的要算禿鷲。飛行距離最長的則是燕鷗,可從南極飛到遙遠的北極。飛鳥之所以飛得快、飛得高,就來源於它們發達的胸廓。所以,太極拳鍛鍊胸廓的目的,除技擊外,更主要是增強心肺功能。

  胸廓,俗稱胸部,它包括頸以下和腰以上的部位,主要由胸骨、肋骨、肌肉組織等組成。正常的胸廓兩側對稱,前後徑較左右徑短,呈扁平圓桶狀,胸部肌肉豐富而富於彈性,顯示出一種體型美。胸廓是心肺之主,胸廓健康發達,心肺才正常;胸廓發育不好,將對心肺功能造成影響。

  在太極拳中,一身虛實在胸腹,胸一鬆,全身則會舒暢,從而帶動橫隔膜下降,兩肩也會隨之鬆垂,所謂上虛下實,胸空腹實之意。上虛下實,則清氣自然上升,濁氣自然下降而使身體陰陽平衡從而起到防病養生之功效。換言之,更高意境為若真能做到心無旁騖,則是更高一層意思的修為了。飛鳥在飛翔時,其臂膀一張一合,一鬆一緊其實就是太極拳中的胸腹陰陽開合運化之功。當然,這裡面還有一個意思,就是要學會在無意中做到上虛下實,什麼叫無意中呢?就是用意識去想象,但又不能過,想起來就按照要求去做,想時間久了可以放一放,順其自然而已。

  有些人感覺太極拳不是很好學習,但在現實生活中,除太極拳中要求的胸腹開合折疊外,還有很多可以達到練習自己胸廓的方法,這些方法很簡單,效果也非常明顯,不過大多數人沒有注意罷了,下面簡單介紹幾種方式,以為參考。

  如日常走路,在走路及呼吸時要注意把胸部挺起來,有些人習慣含胸,這是不利於胸廓發育的,還可以會影響脊椎正常生理彎曲;使胸椎向後彎曲更多,這樣很容易造成下背痛。當然,還會影響外觀,給人一種垂頭喪氣、沒精打采的感覺。

  另外還可以多做深呼吸:深呼吸時要充分擴胸,要將空氣充分吸入到肺的底部。深呼吸有兩種方法。一是胸式呼吸,是指主要依據肋間肌的收縮帶動胸廓,從而牽動肺部而進行的呼吸。在進行胸式呼吸時,要充分擴張胸廓,把氣吸到肺底部,才慢慢吐出。二是腹式呼吸。腹式呼吸的方法並不複雜,只要將氣吸到腹部,鼓起小肚子,然後將氣沉入下丹田,稍做停留後將氣慢慢撥出。小肚子必須隨著吸氣和吐氣而鼓起及收縮。對於腹式呼吸,前面我已經詳細介紹過,大家可以參考。

  古人在深呼吸時,一般還要做如下動作,可以供我們參考一下:一是吐納,即深吸氣與深呼氣交替進行;二是導引,即在深呼吸的同時,手腳配合做伸展運動來幫助呼吸;三是意念,即在深吸氣時,用意念將氣引入下丹田;最後一個動作是吞津,意思是說,深呼吸後,用舌攪拌舌下廉泉穴,使唾液湧出,然後慢慢下嚥,這樣可養護胃陰。

  練習方法參見開合功法練習,但至關重要的是若能生活中相對做到心平氣和,則與練習開胸運化一樣,可以達到寬胸順氣的目的,這就是我們常掛在嘴邊的養生疑養心為首務之要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