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內溼氣重什麼原因怎麼辦

  中醫認為溼為陰邪,性質黏膩、穢濁,容易阻遏氣機,從而影響體內氣的執行,同時認為溼邪致病還有沉重、睏倦的特點,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體內溼氣重的原因

  環境因素導致體內溼氣重

  外溼致病,多因患者傷於霧露,或汗出沾衣,或水中作業,或涉水淋雨,或居於潮溼之處而得。發病有由表入裡的轉變規律,因病變部位的不同而症狀各異。淺則傷人皮肉筋脈或流注於關節,深則可入臟腑。如溼鬱肌表,可見惡寒無汗,發熱體酸,頭重如裹,身重而痛等症;溼阻經絡,則見肢體重著痠痛,或經脈拘急或痙攣等症狀;溼著筋骨成為溼痺,又可見肢體關節疼痛重著或腫脹、痛有定處、手足沉重等症狀。外溼侵襲人體,還常兼有風、寒、暑、熱等其他致病因素或病機特性,臨床上也常以此作出病因或病性診斷,以為治療依據,如寒溼相兼、風溼相兼、溼熱相兼,或風寒溼三者相兼等。

  內溼可因外溼侵入人體,影響脾的生理功能而形成,稱為溼困脾土。也可因飲食不當、勞倦思慮等原因損傷脾臟,或因腎陽衰弱引致脾陽不振而形成。因脾主運化,與人體內水液的代謝和輸布密切相關,脾臟虛損,失去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則人體內水液聚而成溼,甚至積而成水。內溼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面色萎黃,精神睏倦,食慾不振,口膩不渴,胸悶痞滿,嘔吐痰涎,便溏洩瀉,或尿少浮腫,或婦女白帶量多等症狀。內溼在人體內還可進一步演變發展。如上入胸膈,則可形成溼蔽清陽,嚴重者可產生神識如蒙的症狀;或胸絡痺阻,發生胸痺胸痛。如壅結於大腸,又可見大便下血、血色不鮮,或紫黑如赤豆汁等症狀。其病證性質又有寒熱虛實的不同。

  飲食習慣導致體內溼氣重

  食物通過胃的消化,脾的運化後,進入小腸,直到人體排便,再進入大腸,由大腸傳匯出體外,而飲食物停留在小腸的這段時間,就是人體吸收營養的過程,人體所需要的營養、水分全部從小腸吸收,小腸壁密密麻麻排著無數的毛細血管,這些毛細血管連通人體各個臟腑、部位,臟腑和人體所需的營養、水分都通過毛細血管吸收,同時也將多餘的營養物質和水分通過毛細血管排到小腸,而臟腑和其他部位的細胞在吸收自己所需的水分以後,常常在體內形成了多餘的水分,如果得不到脾臟的有效運化,這些水分偏不能有效地排出體外,形成人體的溼氣,而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因為飲食不當傷了脾臟,導致體內的水溼氣得不到有效的運化,所以也越來越多的人身上溼氣過重,加上現在人們的衣著習慣簡單,特別是在夏天女孩子得比較簡單,身體暴露在外面的面積大,而夏天外部的溼氣是最重的,加上夏天多數女孩子經常吃冰棍,傷了脾臟,外部的溼氣通過暴露的身體進入體內,身體內部的水分又得不到有效的運化,如此一來,溼氣愈加嚴重!

  體內溼氣重怎麼辦?

  1、薏米紅小豆粥加減去溼氣

  ***1***薏米紅小豆粥:在中醫看來,肥胖也好,水腫也好,都意味著體內有溼,水液不能隨氣血流動,滯留在體細胞之間,使人體迅速膨脹起來。水腫如此,肥胖也是如此,只不過是程度有深淺而已。去溼性極強的藥物或食物能祛除這些滯留在人體的水液,也就能消腫。所以,治療水腫必用赤小豆,而實踐證明,薏米赤小豆粥具有良好的減肥功效,既能減肥,又不傷身體。尤其是對於中老年肥胖,效果尤其好。

  ***2***薏米紅小豆粥+桂圓、大棗:適合體質偏寒的人,有溫補效果;同時也適合平日思慮傷神、勞心過度而運動量少的人,往往臉上沒有血色,精神也不夠充沛,甚至心悸、貪睡,感覺頭重如裹,心中空虛的人。

  ***3***薏米紅小豆粥+蓮子、百合:適合失眠、體內也有明顯溼膩感覺的人。

  ***4***紅小豆粥+薑片、大棗、紅糖:適合痛經的女性朋友,把薏米去掉,熬的赤小豆湯,暖小腹、緩解疼痛。

  ***5***薏米紅小豆粥+生白芍、生甘草:適合關節疼痛的朋友,化陰養血除痺。

  ***6***薏米赤小豆湯洗臉:適合容易出現煩躁失眠,或者臉上起紅疹、痘痘的年輕人,這都是上焦心肺火旺、溼熱內擾所致,用薏米赤小豆湯洗臉有奇效,或在薏米赤小豆湯中加上百合與蓮子同煮飲用。

  ***7***薏米紅小豆粥+生薑:適合著涼感冒,或是體內有寒,胃中寒痛,食慾不佳的人。注意,生薑不可多放,多放就使粥變得辛辣了。

  ***8***薏米紅小豆粥+碎黃豆,用熬出來的湯泡腳:腳氣病,是典型的溼熱下注,效果也不錯。

  ***9***薏米紅小豆粥+生梨去皮去核切塊:適合咳嗽的人,潤肺、化痰、止咳。

  學會薏米赤小豆湯的加減變化,使用得當可以對生活中大部分常見病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忌諱:切忌加入大米一同熬煮,容易抵消掉去溼功效。

  2、拔罐去溼很方便

  拔罐療法是傳統中醫常用的一種治療疾病的方法,這種療法可以逐寒祛溼、疏通經絡、祛除瘀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治癒疾病的目的。而且拔罐相對操作方便,很適合在家中自我養護身體,祛除溼氣。

  預防溼氣重的方法

  1、多吃一些健脾利尿的事物

  比如莧菜、冬瓜、扁豆、薏仁、綠豆、西瓜翠衣等。莧菜梗性涼味甘,它富含易被人體吸收的鈣質,也有解毒清熱、通利小便、補血止血的作用。扁豆有滋補強壯、補脾益氣、消暑化溼以及利水消腫的功效。

  薏仁不僅含有高蛋白,而且還富含B族維生素、鈣、鐵、膳食纖維等,是一種營養平衡的穀物。因其容易被消化吸收,有促進新陳代謝和減少胃腸負擔的作用,可以健脾除溼、增強腎功能。另外,冬瓜和西瓜也屬於性寒味甘,清熱生津的食物,溼熱天氣多吃冬瓜和西瓜都有較好的利尿作用。

  2、保持衣物乾爽

  我們在夏季不要總是穿沒有完全乾的衣服,蓋著潮溼的被子,被子是需要經常拿出來晒的。

  3、保持屋內空氣流通

  房間內的溼氣如果很重,建議多保持空氣流通,讓空氣帶走溼氣。地板溼了,立即拖幹,免得溼氣滯留。如果外界溼氣也很重,可以開啟風扇、空調,藉助這些電器保持空氣的對流。

  4、少飲酒

  酒助溼邪,酒精少碰為好。

  5、少食甜膩事物

  在溼氣如此重的環境中別吃傷脾胃的食物。比如,涼拌食品,冷飲。喜歡吃甜食的人也得禁禁口,因為“甜膩化溼”。

  6、洗頭時注意兩點

  在外洗頭時,千萬不要用了洗髮精後溼頭髮按摩,這樣會使溼氣進入頭皮***要吹乾頭髮後再按摩***。洗完澡***頭***後要充分擦乾身體水分。

  7、潮溼下雨天減少外出

  我們還需要避免涉水以及淋雨,不要講水分溼氣包裹著我們的身體,淋雨之後一定要換上乾衣服。

  8、避開生冷事物

  中醫認為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易無限量食用。如生菜沙拉、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調時加入蔥、姜,降低蔬菜寒涼性質。

  9、夏天不要貪涼睡地板

  儘量不要住地下室***潮氣重***,熱天也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氣中水分會下降且地板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痠痛。最好睡在與地板有一定距離的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