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教學反思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在一期課改的教材中,是安排在四年級第二學期學習的,而我們的二期課改新教材,提前到了三年級第一學期就學習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望大家喜歡。

  範文一

  剛學完《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從學生的作業反饋來看,一方面學生能很好的用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求解一些相應的面積問題,另一方面學生能很好區分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和周長,所以我覺得這堂課學生掌握的還算可以的。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是在學生認識面積單位和會用面積單位量面積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也為了能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中完成了學習任務。在教學中,我狠好的發揮了課堂直觀教學,學生的動手實踐、合作探究和合作交流能力,加上生動有趣的課件,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基本上完成了這一目標。

  引導學生參與面積公式的探究是我這節課學習的重點,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是一個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主動建構過程,只有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才是有效的教學。長方形面積的教學不僅要讓學生知道計算公式、會用面積公式進行計算,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經歷探索研究長方形面積公式的過程,通過實踐操作、討論、交流等活動,自己探索發現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並能感悟到“長×寬”的算理,促進學生對數學的理解。

  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探究的難度不大,結論比較容易發現,而且便於展開直觀的操作實驗,根據教學內容的這些特點,我組織學生開展了猜想和探究活動。在教學“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時,我分為三個層次:首先,通過觀察,估計長方形的面積,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寬有關係;然後,組織擺的活動,用1平方釐米小正方形擺事先準備的長方形得出面積,通過進一步的觀察,發現三個長方形的面積正好等於它的長與寬的乘積;最後,通過小組合作,讓學生任取幾個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長方形,進一步驗證上面的猜想。進而得出長方形的面積公式。

  在隨後的課堂“實踐應用”和“拓展延伸”兩個環節,我設計了多層次的練習,從多種角度訓練學生運用本節課所學習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做到了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

  當然,本課有許多不足,設想是美好的,也希望今後能更好地為孩子展示更好的數學課堂。

  範文二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在一期課改的教材中,是安排在四年級第二學期學習的,而我們的二期課改新教材,提前到了三年級第一學期就學習了。

  二期課改充分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要讓學生在親身感受、體驗中獲得知識。本節課,不僅要讓學生知道計算公式、會用面積公式進行計算,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經歷探究長方形與正方形面積公式的過程,通過自己動手和動腦,從直觀到抽象,自己發現規律,自己探究發現長方形面積計算方法,並能感悟到“長×寬”的算理,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形成數學模型,從而促進學生對數學的理解。

  按照新課程的要求,教師要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與學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幫助他們學會學習。要做好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引導者。本節課,我借鑑了網上的優秀案例,進行了教學實踐,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我要把新的數學課程理念滲透到平時的教學中,通過每節課的點滴實踐,日積月累,讓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在經歷知識的“再創造”過程中,體驗到自主學習的快樂和成功,個性得到充分發展。

  範文三

  本節課是讓學生經歷長方形面積的探究過程,理解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會正確運用。我從老師家引入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學習,讓學生估一估,然後小組探究找出長方形的面積公式。然後,計算客廳、廚房、衛生間、及各個長方形的面積。再算餐廳面積時,生說12平方釐米,他是邊長×4,用周長公式做的。我從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引出: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而後,用小判官鞏固強調面積與周長的區別。走進生活,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在安排上,我有些前鬆後緊,學生探究過長,效果不佳。合作要求應具體到人,一組一圖。再注意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培養。

  聽取老師們的評議,我感觸很深:

  數學課要有“數學味”,數學教學活動的設計要有利於學生理解數學。長方形面積的教學不僅要讓學生知道計算公式、會用面積公式進行計算,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經歷探索研究長方形與正方形面積公式的過程,通過實踐操作、討論、交流等活動,自己探索發現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並能感悟到“長×寬”的算理,促進學生對數學的理解。本節課中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學數學,設計了兩次不同目的的操作體驗***學生獨立操作的時間接近12分***,力求通過讓學生“做”數學,逐步達成使學生既知道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又要在大腦中建立起為什麼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是“長×寬”和“邊長×邊長”的表象,較好地獲得對計算方法的理解,併為估算方法的形成作鋪墊。從本節課的教學過程及課後對學生的提問和訪談看,學生能較好地舉例解釋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教學目標達成度較好。整個學生的認知過程也較好地體現了布魯納“表象模式理論”的三個階段,即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經歷三個認知發展階段:動作式再現表象階段—映像式再現表象階段—符號式再現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