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業管理論文範文

  公共事業管理通常是由政府主導的,因此具有很強的非營利性和公益性。公共事業管理與其他的社會公益事業不同,它通常具有較大的規模並且在操作流程中更加規範。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下載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下載篇1

  淺論鄉鎮政府公共事業管理績效考評問題

  摘 要:鄉鎮政府作為我國的基層行政機關和鄉鎮人大的執行機關,其公共事業管理績效代表國家的形象,影響基層穩定與和諧社會的構建。構建比較完整 科學的鄉鎮政府公共事業管理績效考評理論體系,並進行實證研究,對推進政府績效考評研究,對深化鄉鎮政府管理創新,建立廉潔高效的鄉鎮政府管理模式,提高鄉鎮政府公共事業管理效能等,均有非常重要的實踐 參考價值。

  關鍵詞:鄉鎮政府;公共事業管理;績效考評

  1 我國鄉鎮政府公共事業管理績效考評的現狀及對策

  1.1 鄉鎮政府公共事業管理績效評價的指標體系——以上蔡縣塔橋鄉為例

  上蔡縣塔橋鄉2008年度鄉鎮責任目標*** 經濟 發展目標***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生產總值:生產總值增長14%,達到45546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達到2688萬元;全部 工業總產值增長26%,達到32572萬元,其中工業增加值增長30%。

  ***2***非公有制經濟:非公有制經濟佔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56%;非公有制經濟營業收入增長23%;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增長26%;非公有制稅收增長25%;完成中小 企業發展基金上繳任務。

  ***3***農業經濟:①林業生產:新建完善農田林網面積25036畝;村鎮綠化面積1011畝;林業育苗200畝;集體林改達到80%。②農業生產:糧食麵積15.01萬畝,單產439公斤,總產6589.39萬公斤;油料面積0.55萬畝,單產104.5公斤,總產57.48萬公斤;水產養殖總產量15.6萬公斤,完成縣下達的沼氣建設任務300戶。③畜牧業生產:大家畜存欄0.45萬頭,出欄0.25萬頭;生豬存欄3.2萬頭,出欄5.8萬頭;山綿羊存欄1.8萬隻;出欄2.3萬隻;家禽存欄19.8萬隻,出欄41.4萬隻;“防五”密度達到100%,全年不出現重大動物疫情。新增標準化畜禽養殖小區5個累計達到5個;新建規模養殖場4個。④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新建水田林路綜合治理精品區5000畝。

  ***4***招商引資工作: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00萬元以上的工業專案1個;足額交納招商引資保證金3萬元。

  ***5***財政工作:完成全年財政收入任務158.8萬元,其 中國稅部門組織的地方稅收6.3萬元;地稅部門組織的地方稅收65.5萬元;財政部門組織的地方稅收87萬元。***6***扶貧開發工作:積極抓好扶貧開發工作,完成縣下達的脫貧任務。***7***農民人均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8%。

  上蔡縣塔橋鄉2008年度鄉鎮責任目標***社會發展目標***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信訪穩定工作:①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按上綜治20081號檔案執行。②信訪工作:不發生赴京、省、市集體上訪,不發生赴縣重訪。嚴格控制赴京、省、市個人訪,重訪率不超過12%,重信率不超過30%,上級交辦的信訪大戶穩定率達到80%以上。上三級要結果案件,按期結案率達到85%以上。

  ***2***計劃生育工作: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08‰以內,符合政策生育率達到90%以上;出生統計準確率達到92%以上;事業費投入到位率100%,做到責任、措施、投入三到位。

  ***3***民政工作:①五保物件集中供養率保持在60%以上,爭創示範敬老院;②深化殯葬改革,火化率達到100%。

  ***4***安全生產工作:加強安全生產,減少一般傷亡事故,杜絕重大惡性事故發生。認真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實施有效的預防安全措施,無重大火災事故發生。

  ***5*** 教育工作:①小學、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分別達到100%,97%以上。中學生綴學率不超過2%,小學生綴率不超過0.5%。②中小學危房比率控制在2.7%以內。③整治校園周邊環境,維護學校治安安全。

  ***6***新型 農村合作醫療:農民參合率不低於90%。

  ***7***小城鎮建設:切實加強小城鎮公共衛生及市場環境治理力度,鄉鎮集鎮公共衛生要有專職清理人員;年內城鎮化率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

  ***8***基本農田保護:基本農田面積穩定在5613.39公頃以上,未經批准不得佔用基本農田、一般農田和其它土地。

  ***9***艾滋病防治工作:①符合 治療標準的區滋病人100%納入抗病毒治療或中醫治療範圍,100%納入抗機會性感染服務範圍。②對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媽100%採取預防母嬰傳播措施。③建立縣、鄉、村三級夫婦雙方中單方艾滋病毒感染者配偶隨訪報告制度,每半年進行一次艾滋病抗體檢測,檢測率達95%以上。

  ***10***農村道路養護:村村通道路有專人護理,年內路肩至少培護一次。

  ***11***農民負擔工作:上級的各項惠農政策落實到位,不出問題;認真落實減輕農民負擔政策,不違反規定出臺加重農民負擔的檔案和專案,不發生因加重農民負擔引發的群體性事件和惡性事件。

  ***12***依法行政工作: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繼續健全、完善行政執法責任制,進一步規範行政管理和行政執法行為,強化行政執法監督。

  地方政府績效考評指標是地方政府績效考評內容的具體體現,是開展地方政府績效考評的基本前提。績效考評指標具有強烈的行為引導功能,它明確並強化了被考評物件的工作要點和努力方向。由於政府活動範圍廣泛、活動過程複雜、活動結果影響深遠,政府績效考評指標比企業績效考評指標要複雜得多。

  對於政府績效考評這個世界性難題而言,設計政府績效考評指標體系是其中首要的困難。但目前縱觀地方公共事業管理績效考評操作實務和理論,雖然取得很大進步,但存在著一定的不足,沒有構建一個全面、系統科學的指標體系,更沒有抓住政府公共事業管理的核心效能考評,對績效考評體系構建的技術研究不透徹,實際操作中拍腦袋,甚至心血來潮,體系內部各因子的相關性、層次性、結構性不清晰,相關研究較少,如表2中,子項6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子項9艾滋病防治工作,同屬醫療衛生,分項明顯不合理。

  1.2 鄉鎮政府公共事業管理績效考評的價值取向

  “價值取向是理性層面的行為取向”因其指向特定的價值目標,而根據目標價值的性質,價值取向可以分為目標取向和工具取向兩個層面。鄉鎮政府是我國行政體制的最小單元,也是最敏感的部分,其績效考評的價值取向從一個側面也反映了目前我國整個行政系統考評的價值傾向,而研究鄉鎮政府公共事業管理績效考評的價值取向,是完善鄉鎮政府公共事業管理績效考評的首要任務。

  1.2.1 經濟考評目標設定的價值取向沒有得到充分體現

  一是沒有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價值取向。就經濟發展目標而言,目標設定過於重視GDP任務量,忽視人均GDP的目標,更不用說人均GDP精細考量的目標。二是經濟指標結構分化不明顯,籠統的分為,“生產總值”、“非公有制經濟”、“農業經濟”、“招商引資”、“財政工作”、“扶貧工作”等。如前例,上蔡縣塔橋鄉2008年度鄉鎮責任目標***經濟發展目標***,沒有應用國際通用標準,“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劃分模式。在結構方面,更沒有提高第三產業的目標比重,這方面固然與我國目前工業化的戰略目標有關,這將導致犧牲經濟結構的合理性,與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戰略相悖。三是沒有體現正確處理速度、質量與效益三者的關係。主要體現在沒有設定投入產出比,沒有設定行政成本的指標,沒有設定能源利用和環保方面的具體指標等。四是有些考核目標設定混亂。

  前例中,把招商引資工作設定為經濟發展目標的重要考核指標。眾所周知,招商引資工作不是中國政府基本職能,雖然招商引資工作可以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但純粹作為一個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來考量,容易導致政府片面追求招商引資的數量,而忽視招商引資的質量,對地方經濟發展和環境帶來潛在的壓力。財政工作亦是如此,我們不能完全推定財政指標是導致地方政府亂收費的重要原因,但不可否認,某些鄉鎮政府為了完成財政工作而採取一些非制度化和非法制化的手段,這與當初目標設定的價值取向——考評政府經濟工作能力相悖。

  1.2.2 社會考評目標陷入價值取向的誤區

  前例的社會 發展目標中,沒有關於正確處理關於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關係的價值取向。一是沒有關於人與 自然關係的目標設定;人與自然的和諧,是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人與自然關係的考評目標設定,明顯陷入價值誤區。二是沒有明確社會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之間目標的關聯性指標;主要體現在人口指標分化為計劃生育工作和 教育工作。計劃生育工作只是以人口數量控制和經費投入等簡單指標來考量;教育工作也只是以入學率、輟學率等一些簡單的數量指標來考量。

  地方政府目標考核分為綜合考核和單項工作考核,單項考核的指標社會相對完備,但時間作為考核部門的業績,作為地方政府的主要社會職能而沒有列入政府能力綜合考核,更不用說體現地方政府公共事業管理績效與該專案工作的函式關係。三是 政治文明目標設定模糊。可以說根本沒有直接關聯性定量,甚至定性指標。從另一個角度來考量,一些指標設定僅與當時社會關注熱點有關,與整個目標體系不和諧,如信訪工作,該工作目標考評設定的價值傾向應該是考量鄉鎮政府促進社會穩定的能力,但實際上,信訪工作與社會穩定並沒有直接因果關係。

  1.2.3 民眾本位的價值取向體現的不充分

  “民眾本位的本質就是堅持以人為本;把人民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滿足人們多方面需求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在我國現行的政治體制中,人民民主專政是其突出的特點,在地方政府公共事業管理績效考核中,民眾本位的價值訴求是一項不可動搖的基本原則,是國體、政體的內在要求。前例中,民眾本位的價值取向幾乎沒有蹤跡,政府本位的思想仍然占主導地位。鄉鎮政府直接面對群眾,其民眾本位的價值取向,是整個政府系統民眾本位的縮影和代替,不把民眾本位作為鄉鎮政府公共事業績效考評的重要價值取向,顯然與我國政府績效考評的總體價值取向不一致。

  1.2.4 鄉鎮政府公共事業績效考評工具取向思考

  關於鄉鎮政府公共事業績效考評工具取向,按照彭國甫認為“地方政府公共事業管理績效評價的功取向可分為有限政府價值取向、效益標準價值取向和系統評價價值取向。”前例中基本體現了有限政府原則,其職能明確,其執行的原則也是依法行政;在系統整體性、層次上相關性要求上,滿足了系統的要求。但是效益標準價值取向上根本沒有得到體現,其基本的效率考量也沒有體現。在鄉鎮每年一次的審計中,有效益的評價,但其更多的是審計經費使用的合法性和額度,人大對政府績效的考評中,也僅限於與預算的對比。實踐中,鄉鎮政府效能考評目前還僅限於自我考核的階段,這與我國市場 經濟體制要求已經很不適應。

  1.3 鄉鎮政府公共事業管理績效考評的制度安排

  “制度安排是我國地方政公共事業管理績效評價由技術方法層面提升到制度層面,實現地方公公共事業管理績效評價制度化的必然選擇,是地方政府公共事業管理績效評價 科學化、規範化的必由之路。”制度建設可以說是我國地方政府績效基本保障,可以克服“想評就評,想怎麼評就怎麼評”的考評隨意性。而我國政府績效評估制度還不完善,鄉鎮政府公共事業管理績效考評制度體系不夠健全,甚至某些制度安排不科學。

  從多年參與鄉鎮公共事業管理績效考評實踐,結合有關理論,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各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鄉鎮政府公共事業管理績效評估程式的制度安排不健全。不僅沒有具體制度安排性 法律法規,就鄉鎮政府公共事業管理績效考評的制度安排而言,評價專案沒有科學考證,程式設定不科學,特別是制定考評方案方面,制度制約存在真空。二是鄉鎮政府公共事業績效考核的主體考評機制不完善。雖然在實際考評中,也成立了領導機構,但大多徒有其名,公民考評機制的運用具有很大的隨意性,在考評效果中體現的分量就不得而知了。三是沒有建立鄉鎮政府公共事業管理績效考評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因此,造成了考評人員責任心不強,考評中人浮於事,弄虛作假的現象。

  1.4 完善我國鄉鎮政府公共事業管理績效考評的對策

  1.4.1 重塑鄉鎮政府公共事業管理績效考評的價值觀

  “價值取向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影響和制約著地方政府績效評估,構成地方政府績效評估體系和績效評估行為的深層結構,是地方政府績效評估之魂。”這就要求我們被評或考評主體認清本質及作用。馬克思在《〈黑格爾法 哲學批判〉導言》中指出:“理論一經群眾掌握,也變成物質力量。”只有考評主客體把價值取向內化為自己的思想指導和行為準則,鄉鎮政府績效評估才能有強大的生命力,才能真正發揮地方政府績效評估的功能和作用。這就要求在實踐中,深化科學發展觀,用“人民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贊成不贊成……”指導鄉鎮政府公共事業管理績效考評的總體工作。

  1.4.2 建立健全鄉鎮政府公共事業管理績效考評的法律體系

  政府績效考評由於主要運用公共權力而具有自己的獨特性,不同其他領域的績效考評,因而需要法律保障,而“規範化、法律化、制度化”也是當前國際評估的趨勢之一。目前,我國需要一部約束力強大的全國性法規來規範和指導我們的考評工作,在各級政府或人大機關也應相應制定各項考評規章,從而形成一套健全的法規體系,從而讓地方政府公共事業管理績效評估有章可循。

  1.4.3 完善鄉鎮政府公共事業管理績效考評的制度體系

  著名制度經濟學家道格拉斯•諾斯***Douglass C. North***認為:“制度是一個社會的遊戲規則,更是規範地說它們是好決定人們的相互關係而認為設定的一些制約。”借鑑英、美等國家政府績效考評的先進經驗,筆者認為主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程式制度化。只有程式制度化,才能使整個考評工作有序進行。

  二是資訊傳輸制度化。整個鄉鎮政府公共事業管理績效考評的過程,很大程度上就是資訊的收集、處理的過程。資訊從原始收集到最後的若干環節中要確保其真實性、時效性、科學性,要求資訊傳輸制度化。

  三是組織領導制度化。領導機構是實施考評的推動力量,只有組織領導制度得到確立,才能保證考評順利進行。

  四是激勵約束機制制度化。激勵機制、約束機制沒有制度化,不僅起不到激勵、約束的效果,而且將導致考評主客體失去動力,使考評工作難以進行下去或無序進行。

  五是強化結果運用制度。績效考評結果的運用是考評工作的目的和動力之源,只有結果運用制度化才能將鄉鎮政府公共事業管理績效考評工作不斷推進、創新、深化。

  1.4.4 優化鄉鎮政府公共事業管理績效考評的技術體系

  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是鄉鎮政府公共事業管理績效考評的基礎和核心,關係到整個考評工作的成敗,也影響下一週期的考評工作的改進和提高,更對鄉鎮政府公共事業管理者有著強烈的導向作用,因此優化評估技術體系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一是遵從目標一致性原則。在實踐中,鄉鎮政府公共事業管理績效考評的技術體系層次目標一致、績效目標與考評主客體目標一致,從而形成一個指標鏈。二是遵從目標可測原則。鄉鎮政府公共事業管理績效考評的技術體系目標設定轉化定性目標為定量目標,量能標準把握易測性評級主體和可控性。三是遵從目標整體性原則。鄉鎮政府公共事業管理績效考評的技術體系在設計中,考評要能完全反映考核地方公共事業管理績效的數量和質量,全面展示其社會公共事業管理職能履行的客觀現狀,同時也要避免面面俱到,不分重點。

  1.4.5 建立一支高素質考評隊伍

  有一支高素質的考評隊伍,能夠使考評工作順利進行,同時也能夠減少考評主體間的衝突和摩擦,把考評的功能最大化。因此,要建立一支高素質的考評隊伍,一是成立常設領導機構,對整個考評全程指揮和協調。二是組建一支高素質考評專家隊伍,充分發揮專業人才的作用,使考評工作更加科學。三是建立一支專業考評隊伍,讓考評成為一種職務行為,避免考評工作流於形式。此外,對各考評隊伍要定期更新,既要保證隊伍的穩定性,又要對其人員進行經常更新、培訓,以適應社會日益發展的需要。

  2 結論

  本文在河南大學哲學與公共管 理學院諸位同仁和各位老師的精心幫助下結稿了,也要感謝上蔡縣塔橋鄉政府及實權的提供各種資料,才使本為及時與大家見面。本文主要採用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並把二者有機結合在一起,二者的結合也是本文的主要創新點。主要成果是構建了一個比較科學、比較完整的鄉鎮政府公共事業績效考評的理論體系,同時,也針對了鄉鎮政府公共事業管理績效考評現狀的不足之處,提出了可行性的對策。但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沒有構建一個鄉鎮政府公共事業管理績效考評的指標體系。二是採用小樣本分析有以偏概全之嫌。

  參考 文獻

  [1]?彭國甫.地方政府公共事業管理績效評價研究[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2]?彭國甫.地方政府公共事業管理績效評價研究[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3]?彭國甫.地方政府公共事業管理績效評價研究[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4]?彭國甫.地方政府公共事業管理績效評價研究[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5]?彭國甫.地方政府公共事業管理績效評價研究[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6]?彭國甫.價值取向是地方政府績效評估的深層結構[J]. 中國行政管理,2004,***7***.

  [7]?[美]道格拉斯•諾斯.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績效[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4.

  [8]?劉旭濤.政府績效管理[M].北京:機械 工業出版社,2003.

  [9]?黃恆學.中國事業單位體制改革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

  [10]?胡寧生.中國政府形象戰略[M].北京:中共黨校出版社,1998.

  [11]?[美]喬治•費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下頁帶來更多的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