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寫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歷代模仿它的作品。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歡迎閱讀

  者在文言文中作為語氣詞的用法

  1.放在疑問句的句末,表示疑問語氣等。

  ①何者?嚴大國之威以脩敬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誰為大王為此計者?***《鴻門宴》***

  者在文言文中作為助詞的用法

  1.指人、物、事、時、地等。“……的”,“……的***人、東西、事情***”

  ①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六國論》***

  ②秦自繆公以來二十餘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及衛律所將降者,陰相與謀劫單于母閼氏歸漢。***《蘇武傳》***

  2.用在數詞後面,譯為“……個方面”“……樣東西”“……件事情”。

  ①此數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戰》***

  ②或異於二者之為,何哉?***《岳陽樓記》***

  3.用作“若”“似”“如”的賓語,譯為“……的樣子”。

  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說》***

  ②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黔之驢》***——譯文:然而來來往往地觀察驢,覺得驢好像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本領。

  4.放在後置的定語後面,相當於“的”,定語後置的標誌。

  ①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頃之,煙炎張天,人馬燒溺死者甚眾。***《赤壁之戰》***——譯文:一會兒,濃煙和火焰佈滿整個天空,被燒死和溺死的人和馬很多。

  5.放在主語後面,引出判斷,不必譯出。

  ①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師說》***

  6.用在“今”“昔”等時間詞後面,表示“……的時候”,不必譯出。

  ①今者項莊舞劍,其意常在沛公也 。***《鴻門宴》***

  ②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凡君之所畢世而經營者,為天下也。***清•黃宗羲《明夷待訪錄•原君》***——譯文:在古代是以天下為主人,君主為客人,君王一生所努力做的事,都應該是為了天下。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①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廉頗藺相如列傳》***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譯文:我的妻子認為我美,是因為偏愛我。

  ③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赤壁之戰》***——譯文:然而曹操最終能夠打敗了袁紹,憑藉弱小的兵力成為強者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時機好,而且也是人的謀劃得當。

  者在文言文中作為代詞的用法

  1.用在形容詞、動詞或形容詞性片語、動詞性片語後面,表示有此屬性或做此動作的人或事物

  例:①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塞翁失馬》

  ②誰為大王為此計者?——《鴻門宴》

  ③後遂無問津者。——《桃花源記》

  ④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記》

  ⑤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觸龍說趙太后》

  2.用在名詞後,相當於“......的人”

  例: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②邑有成名者,操童子業。——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促織》

  ③以君為長者——《唐雎不辱使命》

  3.用在時間詞後面,表示“......的時候”

  例:①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明夷待訪錄》

  ②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鴻門宴》

  4.放在數詞之後,指代上文的幾個人或幾件事。

  例:①或異於二者之為,何哉?——《岳陽樓記》

  ②此數者用兵之患也。

  5。.……的原因

  如::①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在也

  6.判斷語句

  如:諸葛孔明者,臥龍也。

  助詞

  1.用在假設複句或因果複句中表停頓,以提示下文。

  例:①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諸將吏敢復有言當迎曹者,與此案同!——《資治通鑑》

  2.放在疑問句末,表示疑問。

  例:何者?上下之分也。

  3.與“若”之類字組成某種片語,或單用,表示比擬,相當於“......的樣子”、“......似的”。

  例:①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唐·柳宗元《黔之驢》

  ②言之,貌若甚戚者。——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促織》

  4.放在主語後,引出判斷。構成“者...也”的結構。

  例:陳勝者,陽城人也。——《史記·陳涉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