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事業管理論文

  城市市政公用事業管理體質改革,實行政企分開,使城市能夠更好的承擔起對市政工作的發展規劃和監督管理職能已經勢在必行。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欣賞吧。

  篇一

  市政公用事業管理體制的創新思考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城市化程序越來越快,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加快城市市政公用事業管理體質改革,實行政企分開,使城市能夠更好的承擔起對市政工作的發展規劃和監督管理職能已經勢在必行。本文主要討論市政公用事業管理體質的創新思考問題。

  【關鍵詞】管理體制;市政公用事業;創新思考

  市政公用事業是給城市居民的生產生活提供服務的行業。近幾年來,伴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的步伐,我國的城市市政公用事業改革進行了大膽的嘗試,並且取得了不錯的成果,但是與其他經濟領域的改革程序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任然屬於政企合一、政府壟斷經營。隨著城市化的不斷加速,人們對於市政公用設施的要求也越來越大,加快城市市政公用事業管理體制的改革步伐,已經成為當前的緊要工作。

  一、市政公用事業的特點

  城市內的公共交通、垃圾處理、城市綠化、汙水處理和供水供熱等都屬於城市市政公用事業的範圍,對已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有著很大的影響力,是城市功能的直接體現。和其他行業相比,市政公用事業有以下幾個特點:

  1、自然壟斷性

  市政公用事業關係著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投資巨大,而且需要經過較長的時間才能取得回報。也正是如此,我國的市政公用事業都是由政府建設與管理,具有自然的壟斷性,所提供的產品是不可替代的。

  2、公用和公益性

  市政公用事業是為城市居民服務的,物件包括整個社會的全體成員。而且在我國,市政公用事業還需要承擔一定的社會公益義務。

  3、生產經營的規模性

  市政公用事業投資大,回收週期長,必須具備很強的經濟能力才能做好這個行業。但是,公用事業專案投入使用以後,產品成本與產出量呈反比關係,具有顯著的成本增弱性,投資回報穩定。

  4、價格機制不靈活

  市政公用事業具有長期性和普遍性,產品和服務的價格與整個城市的居民息息相關,不能及時根據市場的需求做出改變,受市場影響較小。

  也正是這些原因的存在,使得市政公用事業的改革出現很多困難,市場化發展十分困難。

  二、政府管理體系問題分析

  1、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市場化程度低,由政府壟斷經營

  一直以來,自來水、公共交通和煤氣等設施都被當做公益事業,由政府建設管理,而且在全國範圍內,也不存在統一監督管理從事市政公用事業的政府機構。政府是政策的制定者、執行者和監督者,自然就形成了壟斷,市政公用企業缺乏主導權與決策權。政府對市政公用企業管理、考核、補充虧損,使得企業執行不存在風險,在成企業的生產效率低下,效益日漸下滑。

  2、投資的主體單一,市政公用產品短缺

  我國公用事業的總體服務質量偏低,與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不相適應。長期以來,都是由政府作為單一的投資主體,距離形成多元化投資格局還有很大的一段距離。市政公用企業依靠政府貸款發展,靠財政補貼維持,使得政府的負擔越來越重。政府財政的危機反過來又制約了市政公用事業的發展。在種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市政公用事業的投資能力嚴重不足,造成了有些產品的短缺,對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一定影響。

  3、價格管理機制不完善

  經過一系列的改革,部分市政公用企業的產品服務已經開始實行有償的使用和服務,但是價格體制和收費體系並不是十分完善。長期以來,由於人們已經習慣了市政公用事業的福利性和公益性,市政公用企業的產品和服務的收費體系、價格機制的建立和完善會遇到很大的阻力,而且,我國當年的價格機制的並不能對市政公用企業產生激勵作用,又由於原料和勞動力成本的升高,導致企業虧損越來越大。

  4、政策法規不完善,政府管理不規範

  為了打破壟斷,引進競爭,最近幾年,公交、燃氣、自來水等市政公用企業也逐漸開始走向市場,但在政府管理和市場執行等方面還存在許多問題。這些不規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缺乏防不正當競爭體系;二是缺乏公平競爭環境;三是政策性虧損和經營性虧損界限不清晰。

  三、加快市政公用事業管理體制創新力度

  1、政府智慧轉變,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城市市政公用事業管理體制

  在市場經濟的基本原理中,政府的主要職能是在公共領域。但是市政公用事業又不能完全靠市場機制調節,現代政府有向社會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的職責。要通過改革,改變市政公用事業無責任、對政府過分依賴的現狀,政企分離、政事分離、企事分離,使政府從企業的壟斷經營者變成組織者和監督者。為此,要建立特許經營制度,制定和監督執行管制價格,實行進入市場的管制。管理改革後,政府主要承擔三個職能:一是建立特許經營制度,使企業有獨立的生產經營權和決策權;二是制定市政公用產品的價位,並對市政企業實行監督;三是實行進入市場的管制,用市場的競爭刺激企業的發展。

  2、深化市政公用企業內部管理改革,建立現代企業經營機制

  政企分離之後,政府就不能直接干預企業的日常生產活動,企業根據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規,按照市場的經濟原則進行生產經營活動,實現經濟體質的根本轉換。其主要特徵是:一是企業有了獨立的生產經營權和決策權;二是企業的經營目標變成了追求利潤的最大化;三是經營風險由企業承擔。

  3、開放市場,破除壟斷,形成多元化投資結構

  解決資金的問題最現實的方法就是建立多元化投資結構,促進社會資金的流入,破除市政公用企業對政府的依賴,使得企業能夠藉助外來資金的支援,快速發展。

  4、根據市場的取向,建立公開、合理的價格管理體制

  政府制定市政公用事業的價格標準,不僅要考慮企業的效益,使企業得到投資回報,又要考慮市民的承受能力,保證消費者的利益。應該在資源合理配置和保證社會公益的條件下,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根據“企業成本+稅費+合理利潤”的原則下,確定燃氣、供水、公交等市政公用事業的價格。

  5、加快立法步伐,優化市政公用事業的改革的環境

  所有的經濟活動都應該納入法制的軌道,城市公用事業的改革也是如此,必須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作為依據。目前我國還未有完善的法律體系,市政公用事業的改革多事根據地方上的條例條款缺少統一的、完整的、全國性的法規政策。為了保證市政公用事業改革的順利快速進行,必須制定相關的法規,用來明確城市公用事業在城市活動中的地位,促進企業參加競爭,同時保護消費者的利益。

  四、結束語

  城市公用事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過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但由於市政公用事業管理體制中存在很多問題,導致市政公用事業改革難以快速實施。結合國外改革成功案例,結合我國國情制定合理的改革制度,促進市政公用事業改革步伐的穩步邁進,是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王淑梅,王朝暉.我國共用事業管理體質改革淺析[J].山西建築.2009.35***4***:236——237.

  [2]曹現強,宋學增.實證公用事業合作治理模式探析[J]公共管理.2009.9:57——60.

  [3]王濟萍.市政公用事業管理體質創新問題研究[J].行政論壇.2005.1:66——68.

  [4]王濟萍.論市政公用事業管理體制創新問題[J].中共濟南市委黨校學報.2004.3:10 0——104.

  [5]王濤,許佳佳.市政公用事業攻擊中的政府治理創新[J].中共南昌市委黨校學報.2007.2:32——35.

  [6]劉俊良,樑軍波.破舊立新,提高服務水平——市政公用事業管理模式改革探討[J].管理與經營.2005.8:47——49.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