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業管理論文範本

  公共事業是市場經濟發展的要素資源,也是構成國民經濟巨集觀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經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與公共事業發展呈正相關關係。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發展

  摘 要:當前,我國正處在社會政治體制改革與經濟發展模式的重要發展與轉型階段,國家行政部門、企事業單位如今都面臨著革新慢、轉型難、升位週期長等改革困難,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發展正面臨著空前的挑戰與重要的戰略調整與發展機遇。

  關鍵詞: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專業定位;突破

  1.1專業內涵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從設定年齡來看,其在我國是一門新興專業,從1998年教育部在正式將其列入普通高校本科專業目錄時,明確規定這一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備現代管理理論、技術與方法等方面的知識以及應用這些知識能力,能在文教、體育、衛生、環保、社會保險等公共事業單位行政管理部門進行管理工作的高階專門人才。通過專業學科知識建設與發展,培養新型的公共事業複合型管理人才,以適應我國社會體制改革與經濟發展的要求,滿足公共事務處理和公共事業改革發展的需要。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隨著社會主義政治體制逐步成熟,市場經濟體制逐步也完善,人民生活也明顯改善,社會多階層的多元化需求也呈必然的發展趨勢。而社會公共權力的分散化與利益的多極化使得社會公共事務日趨紛繁複雜,而這種社會事務管理上的變化也進一步促使了我國原有的公共事業及其管理體制進行改革。

  第2章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發展所面臨的問題

  2.1專業定位模糊

  如何將專業定位清晰合理,長久以來,一直都是本專業深入發展與壯大,提高專業教育水平,從而提升社會認可度的的一個重大瓶頸。從發展程度上來看,其仍屬於一個新生專業,許多院校對它該專業的性質、目標、任務、定位等內容,儘管已有十多年的發展,其依然不是很明確、合理。該專業從1998年,正式被教育部列入普通高校本科教育專業目錄時,其制定的目標過於巨集大,起點很高,落點難以把握。雖然這從一定程度上來說,給了各高校更多的專業特色發展空間,但從長遠來看,尤其在該專業剛起步的十幾年裡,其很容易造成如各院校辦學規模擴張過大,專業定位冗雜,就業方向不清晰,缺乏統一的、科學的課程設定體系,從而造成學生、社會認可度不高等多種不良後果。

  從培養目標來看,筆者認為,本專業應更多的要為基層培養公共管理者和服務者,為社會培養具有現代化公共意識、理論、責任與能力的現代公民,其培養物件的基層性與普遍性決定了專業定位的地域性與特殊性,立足本地,為本地的社會發展培養專業管理人才。更加具體的專業定位以及培養目標,將更加有助於本專業的社會性發展,從而更快的提升專業整體形象和整體實力。

  2.2優秀教學資源較為匱乏

  2.2.1師資水平不高

  專業定位的角度來看,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落點在“公共事業”四字上,而核心是“管理”。但如今的現狀是,大多數院校承擔管理類課程教學的教師,在專業知識都擁有較雄厚的理論基礎,但同時又極為缺乏最重要的管理實踐經驗。而純理論式的教育與形式上的期末測驗,將嚴重危害學生專業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同時,也將深度影響管理類課程的內容落實以及其他專業教育的開展,從而就無法真正讓學生領會到該專業的核心魅力所在。

  2.2.2課程體系設定較為雜亂

  課程體系是人才培養的核心內容,是學校學院按照學生的心理狀態和教學要求,兼顧科學知識的內在動態聯絡而組成的各門教學科目系統,它反映的是一個專業的客觀發展規律與特點,是辦好專業、實現培養目標,辦出專業特色的重要工作協調支點。

  如今,大多數院校普遍缺乏科學的教程編排和改進體系,尤其是在課程內容的設計上,普遍的缺乏實踐性與連續性。尤其是在結合自身院校優勢學科方面,沒有很好、具體地將學科的優勢與專業定位以及培養目標等特色方面的整體形象建設詳細、規劃周密。公共事業管理,從根本上講,仍屬於多學科交叉性質的綜合類學科,不同於具體的如教育管理、行政管理以及企業管理等其他專業性強的管理類學科,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優勢,筆者認為,就在“公共”上,如何體現“公共”二字的內在課程設定優勢,如何將“公共”二字的豐富蘊含與特色展現出來,這些都是該專業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中亟待突破的地方和急切需要改善的地方。

  第3章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突破方向

  3.1培養目標大眾化、具體化

  從1999年東北大學,雲南大學兩所大學在全國率先招收公共事業管理本科生開始,迄今為止,已有超過500多所院校開設了該專業,但絕大數院校依舊保留著1998年教育部制定的培養目標,筆者認為教育部對公管專業提出的人才培養目標過於巨集大,專業設定應用性不強,在理論與現實之間留有“空白”。從長遠來看,這從專業性上來看,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專業課程的實施。而從整體性來看,這也從專業認識上嚴重影響了該專重視的社會認可度。所以,未來這也將是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轉角點與起飛點。

  3.2合理配置教學資源

  該專業的在校實習以及社會實踐一直是其為人所詬病的一個重要方面,師資資源的侷限也從一定方面嚴重影響了該專業的運用性建設。從專業性來看,管理方面的實踐基地建設以及在實習過程中管理知識的運用一直是棘手解決的問題,但即使從態度和努力程度上來說,我國絕大數院校做的都還是不夠的。同時,各院校應重視職場化的師資隊伍建設,打造專業化的教師退隊,在有效控制教學規模的基礎上,不僅僅要合理、有計劃、針對性的將年輕的老師、教授“送出去”,也要有誠意、週期性的將已經成功的管理人才請到課堂上來,與其建立長期的戰略合作關係,真正的做到,在課堂上就有能力給廣大學生提供最實際、最生活的管理經驗。

  3.3重視社群化方向的轉型

  在我國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成熟,國家重要的“十二五規劃”實施的大背景下,隨著大多數的社會成員社會角色的轉變,國家農轉城政策的進一步落實,社群形態化的生活模式已逐步成為我國社會生活的基木單位,人們在工作之餘的大部分生活將在社群內進行,越來越多的政治和社會活動將由社群管理機構來組織。因此,社群的作用越來越突出。但與此同時,與我國城市社群的蓬勃發展相比較,社群管理機構需要的高素質管理人才卻嚴重缺乏,社群管理人員的學歷、年齡、專業背景極其不適應需要,管理方式也嚴重不能滿足社群群眾的現代化需求。這種問題,尤其在我國西部以及絕大數二三線城市,尤為突出。

  3.4適應社會發展需要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發展特點,既要專又要博,既要通理論又要懂實踐,表達雖簡單,但挑戰卻不言而喻。但無論如何,一個專業的出現,究根本原因,仍是國家順應時代發展,提升國家教育水平,整合現有教育資源的重要體現,是國家改進革新的重要轉變與發展方式。如何更理性的認識國家發展模式,如何更好的把握時代發展機遇,如何全面的滿足社會人才需求特點,在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未來的發展道路上,這些問題,依舊是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突破點。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EB/0L]。***1998-7-6***

  [2] 崔運武.公共事業管理概論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EB/0L]。***1998-7-6***

  >>>下頁帶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