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數學教學之生活化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指出“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情中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使他們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對數學產生親切感。”這就強化了數學教學的生活性和實用性。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應重視學生的生活體驗,把數學教學與學生的生活體驗相聯絡,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
        一、 善於研究生活中的數學現象
        數學來源於生活,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研究生活中的數學現象,還原數學知識的生活背景,把書本上的知識放在生活中來學習,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數學現象。首先,可以利用常見的生活現象匯入所學知識。如我在講軸對稱時,充分讓學生感受生活中軸對稱的例項,同時讓學生課外設計出具有對稱性的圖案、剪紙等作品,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學生能快速認識軸對稱圖形,掌握軸對稱知識。其次,可以利用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激發學生探索問題的興趣,從而總結成公理。如,在教學“線段”時,可設計這樣的一個問題:將彎曲的道路改道,怎樣做才能得到最短的道路,然後自然地引出線段的公理:兩點之間,線段最短。課堂上大量取材於生活實際,選用富有生活情趣的例項,溝通書本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絡,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點亮學生智慧的火光,使學生覺得學數學是有趣的,有用的,並愛上數學課。
        二、 課堂上創設生活化的數學情景
        在課堂教學中利用有趣的生活現象,選用富有生活情趣例項引入課題,增強課堂的興趣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例如在學習乘方運算時,我就問:“同學們你們吃過蘭州拉麵嗎?做拉麵的師傅像一個魔術師,一坨面在他手裡拉幾下,就變成了很多的細麵條,請問如果他拉5次能拉出多少根麵條?拉10次呢?“問題一提出,馬上引起了學生的興趣,緊接著就很容易引出了乘方的意義。
又如,在講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一課時,利用多媒體課件放映海上日出的全過程,把太陽抽象成一個圓,海平面抽象成一條直線,進而讓學生討論圓與直線有幾種位置關係?再用幾何畫版放映出圓與直線的位置關係的變化過程,最後歸納出圓與直線的相切、相交、相離的三種相對位置關係。這種模擬生活的情境引入,使課堂教學更接近現實生活,讓學生在輕鬆的課堂上獲取了知識,掌握了學習方法,訓練了學生思維。生活化課堂教學,能以課本為主源,又不受課本知識的禁錮,使學生靈活掌握知識,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了教學質量。
        三、 運用數學知識,探究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收集資料、動手操作、參加社會實踐等活動,真正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獲得探索數學的體驗,提高利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數學活動激趣課堂
        我在統計初步的“成功與失敗”“機會的均等與不均等”教學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遊戲,讓學生在課堂上做“投硬幣”“猜紅白球”和“搶30”遊戲,學生積極性很高,主動參與探究實踐學習;通過計算彩票的中獎率,學會用概率解決生活中抽獎問題,學會正確對待各種促銷活動;在學習資料的代表時,可讓學生根據某次班級考試成績確定各小組成績的平均數、中位數、眾數、方差等,從不同的程度評價各小組成績的優劣,學會全面分析問題。學生善於研究生活中的數學,本身就是最好的學習方法。在有趣的數學活動中,學生不斷思考,不斷嘗試,並不斷地體驗成功,既加深理解了教材所學的內容,又培養學生從實際生活中提出數學問題並加以解決的能力,切實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從而激發學生對數學的濃厚興趣,建立起學好數學的信心。
        2.通過社會調查,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在教學的同時,我指導學生開展了一些實踐活動,教會學生把數學知識與生活、學習、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收集資料、動手操作、合作討論等活動,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獲得探索數學的體驗,提高利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生活數學化。如在學習了圓的知識後,把學生帶到操場去,指導他們通過測量設計出跑道。在學習一元一次方程及方程組的應用時,在講利率問題和打折問題之前,我讓學生先到商場、超市進行一些調查活動,瞭解商品的進價、售價、利潤、打折銷售等概念及它們之間的聯絡。通過豐富的教學手段,有效地調動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為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創設了最佳環境,吸引全班學生積極主動、愉悅地投入到學習中去,讓學生體會到了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絡,提高了教學的效果。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教育只有通過生活才能產生作用並真正成教育”。現實生活是數學教育的豐富源泉。我們的數學教學就應當生活化,引導學生把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解決實際生活問題,把數學知識與生活聯絡起來,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學數學、做數學、用數學,從而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周圍世界,體會數學的作用和價值,提高其數學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讓數學回歸生活,讓我們的學生真正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中處處有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