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高中繼續教育論文
高中教師繼續教育在整個基礎教育事業中處於重要地位,它涉及到基礎教育的核心之一教師素質的培養。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論會計繼續教育
摘要:會計繼續教育是對會計人員進行會計知識、技藝和職業道德程度的再培訓教育,會計繼續教育的必要性,並指出在目前的會計繼續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從本人的工作理論中總結出改良增強會計繼續教育的一些倡議。
關鍵詞:會計繼續教育;會計人員;倡議
一、會計繼續教育的必要性
1.順應會計制度不時革新的需求。知識經濟在世界範圍內醞釀開展,知識的折舊率越來越高,傳統的會計理論和會計辦法遭到應戰,中國依據經濟範疇呈現的新狀況新請求,不時調整相關會計制度和法規,2006年中國又頒發了新《會計法》,一些會計判別和會計處置辦法發作較大變化,假如會計人員不能及時更新理論知識,將嚴重影響工作的質量。
2.會計繼續教育是提高會計人員素質的需求。會計人員人數眾多,知識程度良莠不齊,不少會計人員知識構造老化,而經濟正日益多元化、複雜化,財會工作的巨集觀環境不時呈現新狀況、新業務,這就請求會計人員經過繼續教育來學習、控制、理論新理論、新辦法,以提高會計人員發明、創新才能和專業技術程度,完善其知識構造。
二、會計繼續教育存在的問題
1.注重不夠。無論是會計人員自身,還是所在單位指導層,均存在著對會計繼續教育這種短期培訓並不能真正提高會計人員素質,只是地道消費性投資。
2.流於方式。一些會計人員參與繼續教育培訓的目的便是經過會計從業資歷的年審,所以不注重培訓過程和內容,這種心態的差遣,會計繼續教育只能是流於方式。
3.教材內容設定不合理。教學內容的設定大都不思索會計從業人員的知識程度與工作職責的不同,缺乏針對性,教學內容千篇一概,形成一些人“吃不飽”,一些人“吃不下”,影響了教學效果,也影響了會計人員學習的積極性。
4.教學內容陳舊狹窄。繼續教育內容陳舊,與經濟開展現狀和重生經濟現象不能嚴密分離,而且培訓內容側重於會計專業,很少觸及其他相關專業如金融、證券、管理、資訊科技等新知識,無法滿足社會經濟日益高速開展對複合型會計人才的需求。
5.教學形式單一。目前會計繼續教育的教學形式主要採用人工面授的方式進行,會計人員集中在某一培訓地點進行面授,普通採取大課堂教學,主要是教員講授,培訓人員聽、記這種傳統教學方式,學員只能處於被動的學習狀態,降低了會計人員的參與認識,不能激起會計人員的學習自主性和發明性。
三、關於增強會計繼續教育的幾點倡議
1.從基本上注重會計繼續教育。加大宣傳力度,充沛認識到會計繼續教育的重要性,宣傳物件不只包括廣闊會計從業人員,還要包括單位的指導層。
2.把繼續教育作為會計人員業績考核的重要根據。會計人員所在單位對會計人員每年參與繼續教育的學時嚴厲把關,對所培訓內容可進行二次考核,考核結果作為會計人員年終考評的重要根據,對考核結果優秀的會計人員可恰當給予獎勵,以提高會計人員學習的積極性。
3.拓寬培訓內容。為順應越來越多元的經濟現狀,要盡力拓寬培訓內容,不要僅限於會計學科,還要普遍觸及到其他相近相通的學科,如經濟、金融、證券、管理等,力爭培育合格的複合型人才。
4.教學形式多元化。改動傳統的授課形式,授課教員能夠一半課時用來解說,一半用來分組討論,依照不同知識層次劃分小組,不同的組合討論不同層次的問題,教師先來拋磚引玉,活潑氛圍,使會計人員對某一問題各持己見,開闊他們的工作思緒,而且來自不同單位,不同崗位的會計人員也能夠有時機相互交流工作心得和工作中的疑問。
5.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會計人員必需認識到學習不再是學生時期某一階段的事情,必需不時給本人充電,不時地為本人的頭腦補充營養。
範文二:高中英語教師繼續教育“何以為繼”
每學年行將結束之時,學校教科室總會下發一張繼續教育表格讓每位英語教師填寫一年來的繼續教育情況,並附相關的繼續教育證書、證明的原件、影印件,然後上交教師進修學校進行驗證。考核內容涵蓋指導讀書、專家講座、課題研究、論文發表、本人公開課或講座、參與各級教研活動記錄卡、各級各類的專題培訓***含網路培訓***、學歷進修等。每個子專案都賦予一定量的分值,以便彙總進行量化考核。不同職稱的教師規定的年繼續教育學時也不一樣。並且,有的地區或學校將教師能否完成規定繼續教育學時同職稱晉升、評優甚至績效考核掛鉤。這樣一來,就將原本為教師份內之事的繼續教育變成一種行政手段,教師有牴觸情緒在所難免。事實上,廣大的教師是真心地願意不斷學習,具有不斷進取的自我發展精神[1]。我們理解教育管理者的初衷,但本著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的目的、因人而異和因學科而異***英語學科有其特殊性***的原則,考核的內容完全可以更豐富、更人性化和更有針對性,考核手段可以更靈活、更多元,這樣教師們的繼續教育會逐漸從牴觸走向自主。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們首先要善於發現並努力彌補和完善現行繼續教育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誤區之一 被指導讀書
教師喜歡讀什麼書、讀誰的書、名著也好、雜文也罷,完全是一種個人偏好,這得由他們自己決定。只要是對教師自身發展、提高有益的書籍都是應該值得提倡和鼓勵的。而有關教育主管部門或學校非要給教師指定某某書、某某人的書,並要求寫出一定字數的讀書筆記作為考核的佐證材料,這多少有些“強按牛頭不喝水”的意味,最終也傷害了教師讀書的積極性。雖然大多數教師也都能按時完成,但這裡面肯定有“敷衍”的成份,讀書讀到這個程度,還有多少“質量”可言呢?
建議
⒈進行“選單”式書目推薦
書目來自兩個層面:一個層面是由教師繼續教育部門召集各種專業人員根據現行教育教學理論結合新課改要求重點推薦理論前沿、課堂教學陣地必讀書目。另一層面來自一線教師的需求,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重點選出並推薦老師們最想看的、最想了解的、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理論書籍[2]。
廣泛涉獵當然有好處,但英語教師有繁重的教學任務,時間有限。所以,英語教師讀書要“泛”中求“精”,增強針對性。首先,學校可以考慮取消讀書名目限制的條條框框,讓教師讀自己喜歡的書刊,如《英語教學論》、《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英語教師》等。這樣,即使要求寫讀書筆記也是心甘情願。並且教師不廣泛閱讀相關理論書籍、報刊,是不可能寫出高質量論文的。教育主管部門可以推薦一些書籍供教師自己選擇閱讀,以體現尊重。其次,應該擴充英語專業書刊,相對於語文、數學等學科而言,大多數農村學校現存英語專業書籍實在有限。因此英語學科的負責人應當向學校申請購買或訂閱相關專業書刊的類和數,擴大英語教師的選擇範圍。
2.優化教科研激勵手段
對那些積極讀書、能發表一定量的專業論文的教師可以給予一定數量的書刊獎勵,這比單純的經濟刺激有效得多。此外,支援、鼓勵教師學歷提升也是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式,這樣,讀書也自然會成為教師的自覺行為。
誤區之二 公開課缺乏“生態”
上課原本是教師最常態的一種教學行為,大家也都知道課堂教學的價值,也都在努力地提高。但一旦冠上“公開”二字,上課就往往失去其原生態的風味。因為不同級別的公開課不但可以獲得相應的繼續教育學時,還是評優、職評的重要條件,不但有用,而且有利。圍繞一節公開課,往往要進行一系列的非常規的教學行為,通常稱之為“磨課”,有時甚至一個團隊出謀劃策。在正式登場之前,授課教師要事先在非相關班級試上,然後再改進,有時這個程式還要重複。級別越高的公開課,重複的可能性就越高。在這個過程之中,難免有學生成為試驗品,學生何辜之有?
此外,每學年的公開課機會相對於教師數量而言是極不相稱的。對農村地區教師來說,縣級公開課還勉強可以爭取,而省、市級公開課則如鳳毛麟角。這倒不是農村教師教學水平所至,而是因為教研體制問題。因為只有省、市級教研員親自到現場,這樣的公開課才被認可。而農村學校大多遠離都市,交通不便,下鄉一次,舟車勞頓,亦情有可原。
評價的誤導,導致職能的異化也是公開課缺乏“生態”的原因之一。公開課的根本目的在於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探索教學規律,是一項重要的教研活動[3],而許多參加教研活動的教師通常說好話,不願指明課堂教學中的失誤或不足,上課教師不能有真正意義上的收穫。
建議
對於這種教研的城鄉差別,上級主管教研部門也並非沒有注意,事實上,他們也正試驗或採取一些方法來逐步解決這個問題。
1.區縣教研聯片,豐富教研組織方式
南京市於2010年初在相鄰區縣第一次舉行高中英語課堂教學聯片活動,雖然市教研員沒有出席,但上課老師的市公開課性質得到承認。這種活動受到農村教師的歡迎,希望能繼續。
2.增加教研員數量
長期以來,南京市高中英語教研員只設一人,而全市共有60多所高中,再勤奮的教研員也不能解決教師的公開課機會問題。鑑於此,2012年秋,南京市在原有基礎上增設了專門負責高一、高二活動的教研員,農村教研活動頻率有所增強。
3.建立學校聯盟,加強教研活動的針對性
2012年12月初,由南京市教學研究室黨委書記牽頭成立了南京市星級學校聯盟,並邀請部分市教研員參與指導並努力爭取提升教研活動的級別。策劃同層次學校教師多開展教研活動,教研活動的針對性和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積極性都得到增強。
4.鼓勵“家常課”
教師給予公開課充分準備本是分內之事,但不論是否借班上課,其主體皆是學生。教師不應該為了達成公開課的理想結果進行“磨課”,拿學生“試誤”。相反,教師應該課前充分預設課堂可能出現的預料之外的情況,積極應對,以達到動態生成。其實,完美的英語課堂不必一定是一節完整的課,很多時候,成功的公開課往往留給人們思考空間,讓人回味無窮。所以,關於公開課的評價標準和方向也應與時俱進。 誤區之三 英語教研活動因卡而“卡”
繼續教育關於教研活動學時的認定包括兩方面:教師自己的公開課;教師自己參與市級教研活動的記錄***縣級沒有,也以公開課和講座為主***。南京市教學研究室每學年初下發每位教師一張教研卡,參與市級教研活動的老師在活動結束時,要到教研室負責驗證的老師處蓋章認可。出於教學需要和經費問題,農村學校只派出部分老師參與,因而參加教研活動老師的實際數和驗證數有出入,出現同一教師往往持數卡反覆驗證的尷尬。
教研活動的時間安排、組織形式也值得商榷,大多市級教研活動安排半天,往往是聽兩節公開課,授課老師說課,然後驗證,缺少與與會老師的互動。這樣為驗證而進行的教研活動背離了“教”和“研”的初衷。
建議
鑑於《牛津高中英語》教材特色和教研卡驗證的不足,可以取消教研卡驗證形式,代之以基於問題解決的專題公開課、研討和研討記錄。因為《牛津高中英語》每單元皆圍繞一個話題展開,主要包括Welcome、Reading、Wordpower、Grammar、Task、Project及Self-assessment等七大部分,圍繞每一部分的教材取捨、教學創新皆是一個難點,教師無論新老,皆困惑頗多。
1.要處理好“自己說”和“聽人說”的關係
“自己說”指的是教師自己對教學部分的理解、自己的實際課堂教學活動以及對上課教師的客觀教學評價,但要“能說、會說”,必須有深入的思考和理解,否則說是“胡說”。“聽人說”指的是認真聽取其他教師對自己教學活動的評價和其他教師自身的課堂教學活動。
2.要處理好“計劃性”和“臨時性”的關係
“計劃性”指的是每週、每月的研討內容,參與研討人員要提前安排,讓參與討論教師有所思考、有所準備,在體現計劃性的前提下保證有效性。同時研討的過程中,思想的交鋒必然會有新的視角、新的觀點出現,即“臨時性”。這些新視角、新觀點往往是解決教學困惑的極佳方案,所以,這二者之間的關係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是預設和生成的關係。
3.增加衡量教研活動的參照
教師的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甚至是與此相關的教學論文也都可以作為衡量教師教研活動的參照,取消教研卡驗證的“緊箍咒”。
誤區之四 課題研究“少數人研究,多數人看戲”
中學英語教師從事課題研究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應是提高英語教師的素質,解決英語教學中出現的實際問題,從而更好地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服務[4]。作為教師繼續教育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課題研究的級別越高,賦予的分值越大,很多教師因為職稱評聘、評先進或純粹彌補繼續教育課時等各種原因往往熱衷於成為某一集體課題組的成員,而具體過程參與則不甚積極,甚至連常規的課題組例會也很少參加。一個集體課題往往需要數年的研究過程才能結題,課題研究是一個實實在在“做”的過程,在課題選準的前提下和科學嚴謹的科研計劃指導下,需要廣大課題組成員間的定期和不定期的交流互動,這個互動的過程就是相互促進、相互學習、相互提高的過程,也才能使課題研究真正落到實處,課題研究的成果才會豐富而翔實。從本質上說,課題組成員參與課題研究的深度與廣度反映其課題研究的態度,這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課題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建議
1.化“整”為“零”
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於2006年在全國率先進行個人課題研究。在2006~2007學年中,南京市教科所會同區縣教科室、學校教科室組織各級各類“個人課題”成果展示、經驗交流、觀摩研討、科研對話等活動38次。通過培訓會議、報紙雜誌、科研網路等平臺進行了大量的“個人課題”研究指導工作。一些區縣相應設立了區縣級“個人課題”,部分學校也相應設立了校級“個人課題”[5]。研究時限也由最初的一年延長到二年,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在結題時,不但要求主持者寫出結題報告,還要上交相關論文。由於級別較高並且主持人沒有職稱限制,青年教師參與積極性高,極大地促進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的專業化成長,真正迴歸課題研究的本位。
2.強化過程性管理和考核
針對集體課題研究中協調難、統一難的問題,在課題研究之前,就應討論制定研究過程性規章,從制度上明確課題組成員的行為和責任。在科學、合理設計和調整過程性研究方向和內容的過程中,對課題組成員還應進行一定的過程性量化考核***如給公開課、講座、論文等都賦予一定的分值***,完善評價機制,主要是激勵機制,讓課題研究向著正常、有序的方向發展,這樣不僅能培養務實的科研之風,更能讓教師體會到收穫的喜悅。
誤區之五 專題培訓理論與實踐脫節
專題培訓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現場培訓和網路培訓。但有一個共性就是名額有限、理論多、實踐指導少、理論聯絡實際的更少。我們不能說學理論不好,但一定要聯絡當前的英語教學實際。
一是現場培訓。從2005年《牛津高中英語》試行之初,南京市教研所舉行了新教材培訓,期間我們聆聽了由錫山教師進修學校錢老師作的教科研報告和南京九中的張老師做的高考題體會,她們理論聯絡實際、娓娓而談,讓人受益匪淺。期間雖然也安排了一節示範課,但明顯有“敷衍”的成份,一重點中學的一個老師帶領重點中學的十個學生上了一堂閱讀課,基本上就是按照教材練習走一個程式,這樣的課優也罷、劣也罷,沒有代表性和示範性。2009年9月在《牛津高中英語》教材實施三週年之後,高中英語課程改革經驗交流會暨教學觀摩研討會在江蘇省常州中學舉行,期間,與會者聽取了模組五二單元一個完整單元的教學,授課教師皆是各大市賽課一等獎獲得者,皆是借班上課。執教者課堂活動設計之科學、課堂氛圍之活躍、教學手段之豐富都令人耳目一新,真正落實了新課程改革的以人為本、關注學生個體發展的理念,可惜的是參與者每區縣只有兩到三人,雖然最後活動視訊也上傳到江蘇省牛津英語教研網上,但點選率並不高,這可能是視訊和現聲效果有差異所致,也可能是相關學校的考核方式制約了教師的學習動力。 二是網路培訓。自從資訊科技和英語教學整合以來,網路培訓也成了教師培訓的一個重要手段,到現在幾乎每年暑假或開學初,英語老師都要參加一定量的網路培訓。2012年9月11日至9月25日,江蘇省教育廳組織全省高中英語教師參加省級網路培訓,按地區分班,每班安排了專門的輔導員進行管理督促。通過這次培訓,廣大高中英語教師突破了學校的範圍,從廣度上和深度上進行了一次有意義的教研活動,簡潔、省時、覆蓋面大。
但是,在培訓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也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在培訓時,有些學員抱著應付的態度,許多學員經過多次催促才上線學習,完成的作業質量有待提高,有相當一部分的作業經不起網路檢測,所以,視訊學習的效果不佳。
另外,由於參加學習的都是一線教師,教學任務繁重,相對來說,15天的時間既要觀看視訊,又要完成作業,壓力與困難同在。並且,視訊內容高深、理論多於教學實踐,學員興趣點低。專家線上互動時間過短,只有9月24日上午9點到11點,區區兩個小時不可能滿足全省高中英語教師答疑解惑的要求。
建議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從培訓組織者來說,儘可能請一線名師,因為他們不但教學水平高,也具有相當的理論水平,無論是他們的專題講座內容還是課堂教學模式都更加“平民化”。14.7%的英語教師希望教育專家給他們授課,73%的教師希望優秀中學教師授課,6.8%的教師希望大學師範類教授授課,5.4%的教師希望非教育界知名人士授課。這說明參訓教師中大部分都希望優秀中學教師給他們授課,認為實踐更重要[6]。網路培訓應該充分發揮網路的作用,應該克服時空限制,建立一個即時、互動的交流平臺,讓全省、全市、全縣的英語教師都能有一個互相交流的機會。
另一方面,從學校的角度說,方法和手段就更多樣化了,如在某些培訓之後,學校可以組織二次培訓,組織教師利用教研組活動例會進行集中視訊觀看、學習和討論。學校也可以以某些培訓的考核方式,進行培訓小結評比並量化或上模仿課等,教師不認真研習,就難有上乘表現。還可以以培訓為契機,讓大家進行校際、縣際、市際資源共享***包括論文、試卷、課件***,不要為培訓而培訓,使培訓有更多有實際意義的內容,讓教師有更多收穫,學生最終受益。
高中英語教師繼續教育中出現的問題既有共性,也有個性,有的已經得到解決,有的正在解決中。如江蘇省暑假進行的高中英語教師引智培訓中培訓教師素質問題及部分教師出國進修演變成出國遊的問題等。隨著教育的發展,高中英語教師繼續教育的問題一定會不斷出現,對於問題我們不能迴避,因為繼續教育的過程本身就是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有些地區對某些問題已積累了成功的經驗,如2005年,南京市建立“名師工作站”。“工作站”下設“教授級中學教師組”、“江蘇省特級教師組”、“南京市學科帶頭人組”、“南京市青優組”等四個組,充分發揮名師的輻射作用[7]。2005年,教育大市南通則由市委、市政府親自組織調研,在此基礎上提出著力構建服務型、開放型、終身型教育體系,努力建成教育發展水平領先、人才培養質量一流、創新體系更加健全、國際化程度較高的現代化教育強市,並將“名師打造工程”列入三大實施戰略之一[8]。凡是能創造性解決和優化高中英語教師繼續教育問題的地區一定會湧現更多有創造力的高中英語名師,這也是高中英語教師繼續教育的初衷。
參考文獻
[1] 李華.高中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現狀調查.基礎英語教育,2006***12***.
[2] 崔益祥.指導讀書培訓模式價值與思考.中小學教師培訓,2005***12***.
[3] 徐國東.新課程下公開課中“秀”的剖析.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03***1***.
[4] 劉忠保.中學英語教師教育科研中的問題與對策.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10***3***.
[5] 劉永和.“個人課題”:教師專業成長的通途—記南京市教育科研“草根化”創新實驗.教育科學研究,2008***1***.
[6] 程義,晏小琴.江西省農村中學骨幹英語教師培訓效果探究.瘋狂英語教師,2012***4***.
[7] 劉永和.名師工作站:教育家成長的寬闊平臺—南京市“名師工作站”的建設與思考.江蘇教育研究,2010***10C***.
[8] 楊曙明.如歌行板唱登攀——南通市名師工作室透視.江蘇教育研究,2010***1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