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教育德育論文_有關小學教育德育論文

  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在為未來培養人才,在學生的習慣和性格形成等方面也起到了啟蒙的重要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淺談小學教育德育論文,供大家參考。

  淺談小學教育德育論文篇一

  《 探析小學德育教育的方法與途徑 》

  【論文關鍵詞】小學 德育教育 基本途徑

  【論文摘要】德育教育擔負著促進少年兒童品德發展的重要任務。做好小學德育教育工作,應堅持“迴歸兒童主體,迴歸兒童生活”的原則,結合學生年齡特點,採取滲透式教育的模式。本文淺析了小學德育教育的方法與途徑,指出小學德育的形式和渠道很多,但主陣地還是應該落在課堂上。

  德育教育擔負著促進少年兒童品德發展的重要任務。一般來說,小學階段德育教育的範圍主要包括: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勞動教育、紀律和法制教育、文明行為習慣教育等。做好小學德育教育工作,應堅持“迴歸兒童主體,迴歸兒童生活”的原則,結合學生年齡特點,遵循兒童自身發展的內在邏輯,通過課內課外等多種形式,進行滲透式教育。只有這樣,德育才不會被受教育者視為一種“異己”的力量,才能真正成為一種解放的力量和創造的力量。本文淺析了小學德育教育的方法與途徑,指出小學德育的形式和渠道很多,但主陣地在課堂,課堂教學是學校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對學生進行德育的基本途徑。

  一、小學德育的一些基本認識

  小學階段正處於兒童思想教育的啟蒙時期,因此我們可以說,小學德育是一項奠基性的工程。從根本上講,小學德育教育必須堅持“迴歸兒童主體,迴歸兒童生活”的基本原則,才能實現德育教育的最終目的。眾所周知,德育的本質意義在於不斷地塑造和完善一個人的道德人格,因此,只要我們遵循了兒童自身發展的內在邏輯,就可以在小學德育工作中取得實效。

  從內容上說,小學德育涉及的面非常廣,而且十分抽象,在實施過程中應注意從大處著眼,從小處做起,化抽象為具體,把虛的工作辦實。例如,為了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我們可以讓學生從愛家鄉、愛學校做起,從熱愛身邊的一草一木做起,把愛國主義教育具體到學生日常生活的一舉一動中。

  小學德育教育的途徑也是多種多樣的,可以通過抓好班主任工作,搞好班級德育,也可以通過抓好各科教學,促使德智體美勞有機滲透,還可以搞好課外校外活動,利用寓教於樂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另外,通過集會、班會、少先隊主題隊會、社會實踐等形式,也都可以進行小學德育教育,它們都是開展小學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徑。

  二、小學德育的主陣地是課堂

  小學德育的形式和渠道很多,但主陣地仍然還是在課堂上,課堂教學是學校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對學生進行德育的基本途徑。在課堂中,德育由於結合了學科教學內容,採用的是潛移默化、薰陶感染、點滴浸潤的方式,“潤物細無聲”,學生可以很方便地接受、領悟和內化,並逐漸轉化為自己的行為。具體到課堂中,為了增強德育教育的實效,可以採取如下措施:

  1、深入挖掘教材德育內容,高度重視課堂隨機教育

  在小學課本中,並沒有明顯的德育教材,但是大量的內容卻蘊含著豐富的德育因素,他們均貫穿著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教師在備課時,應主要把這些蘊含在科學知識中的德育因素挖掘出來,寓德於教,把德育內容科學地、靈活生動地融匯於教學過程中。其實,在實際的教學課堂上,也經常會出現一些德育教育的契機,教師要善於學會抓住這些契機,及時向學生開展德育教育。要做到這一點,除了必須做有心人之外,還必須要有教育的熱情、廣博的知識與高超的藝術。這即是我們常說的課堂上的隨機教育,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2、合理選擇恰當教學方法,切實增強德育實際效果

  在課堂教學中,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對於增強德育教育的效果,影響是十分明顯的。例如,語文課的內容豐富多彩,涉及面廣,德育教育貫穿於文章的始終,滲透到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對於那些語句含義深刻,思想性強,又比較含蓄,有特定歷史背景的課文,我們應採取輔導理解法,不但要讓學生收集有關資料,還要對學生作適當的講解,幫助他們領悟其中的思想、道理。另外,在課堂教學中,還可以通過閱讀思考法、討論吸收法加強德育教育。總之,我們就是要讓學生在愉悅的情感中感受到美好,領悟到含蓄,受到德育的教育,形成健康全面的人格,增強德育教育實效。

  3、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讓學生受到情感感染

  在小學德育教育過程中,可以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電教裝置,從音、像各方面最大限度地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受到環境氛圍的感染和薰陶,以實現良好的思想教育效果。專家認為,道德可以通過學習獲得,也可以通過學習加以改變,其中影響道德行為發展的主要因素是環境。可見,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對德育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在德育教育中,通過課堂滲透德育,以課堂知識為基礎,做到以文傳道,以情入理,文道結合,情理交融。這樣,學生在“隨風潛入夜”的潛移默化中,逐漸受到思想品德的薰陶,提高對真善美和假惡醜的辨別能力,形成正確的思想認識和健康的道德情感。

  4、創新德育教育載體,豐富德育教育活動

  社會的不斷變革和發展,促使我們在傳統德育的基礎上,必須尋找多樣化的、富有新意的德育載體。針對少年兒童對網路的興趣,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學校多媒體教室、計算機教室、遠端教育裝置等現代化設施,建設專門的德育網站,用於學生瀏覽學習、互動交流、收看音像資料、參與各種德育活動,通過網站圖文並茂、聲像俱全、多姿多彩的資源特色,開啟網路綠色通道,使學生在充滿趣味的網路瀏覽過程中,陶冶情操,健康成長。另外,還可以以活動為載體,融德育教育於活動中,讓學生參與活動,這不僅能使學生通過活動展示才藝,還可以使學生在活動中陶冶情操、感悟道德,形成道德意識。

  三、小結

  在小學德育教育中,經過上述一系列的德育教育的途徑和方法,我們可以使得學生在做人、做事、學習方面都養成良好的習慣,讓他們在思想品德和個人修養等方面都養成良好的品質和行為習慣。總之,在小學德育工作中,只要我們把握住了德育的特徵,注意充分挖掘德育教育因素,抓住了小學德育教育的主環節課堂,用高尚健康的道德情操影響、教育學生,滲透學生的心靈,就能夠實現小學德育教育工作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 周漢斌. 小學品德課堂活動教學的課型與策略研究[J]. 寧波教育學院學報, 2010,12***2***.

  [2] 郭學府. 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方法與途徑[J]. 教育科研論壇, 2010,***10***.

  [3] 景慎釗. 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途徑和方法[J]. 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 2008,***10***.

  淺談小學教育德育論文篇二

  《 淺析當今中小學德育面臨的問題 》

  [論文關鍵詞]中小學 德育問題

  [論文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小學德育的弊端日益凸顯,德育工作大而化一、脫離實際、缺乏實效性。其危害性、嚴重性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探討當前中小學德育問題有利於促進學校德育課程的健康發展,切實提高中小學生的道德水平。

  德育是教育工作的靈魂, 它致力於對學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質的培養, 體現著教育的基本目的和歸宿, 貫穿著教育實踐的各個方面, 統攝著整個學校教育。我國對學校德育工作素來非常重視,黨和政府始終堅持把德育工作放在學校工作的第一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適應新形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的幾點意見》強調指出:“必須堅持把學校德育工作擺在素質教育的首要位置, 樹立育人為本的思想, 將思想政治素質是重要素質的要求落實到教育工作中的各個環節。”《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中依然要求把“德育首位”的精神貫徹到中小學教育工作之中。然而當前中小學德育工作大而化一、脫離實際、缺乏實效性也是不爭的事實,

  一、當前中小學德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1.中小學德育教學目標的滯後性

  現行的學校德育,教材形式單調,呈現方式簡單、德育課程講的都是好人好事,宣傳的都是真、善、美,迴避了生活世界中的矛盾與醜惡現象,其目的就是讓學生無條件接受某種固定的價值、標準或具體的道德規則和紀律條文,而始終沒有從人的存在、人與道德的本性關聯的角度來認識德育,學生的德育現實多半是“例行公事”。德育目標大而化一,缺乏針對性;教育交流主體單一,缺乏協作力;情感體驗荒蕪,道德實踐匱乏。

  ***一***德育目標缺乏層次性,針對性較弱

  道德認知遵循事物發展的一般規律同樣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從無律到他律、自律階段的發展歷程。人的思想道德的提升就其本質而言,是一個“內化”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覺悟的過程,所以即使同樣是中小學生,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年級的學生、六年級的學生、九年級的學生所能理解所能達到的道德要求是完全不同的。即使是同一年級的學生,城市和農村學生的德育追求又存在很大區別,學校德育的目標卻沒有形成一個較細緻的層次性序列,對不同的教育物件沒有區分不同的道德要求。長期以來, 我國中小學德育工作中提出的目標過高,過於理想化, 沒有形成循序漸進的目標過程,在德育實施過程中, 又盲目追求“高大”的目標, 教師對學生道德要求大多脫離現實,虛且空,而忽視了對學生基本的道德要求教育和引導。大而劃一的德育目標和沒有層次的德育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當今我們的中小學生會說不會做,應試高分品德低下,知行脫離的尷尬境地。

  ***二***德育目標主體單一,學校、家庭、社群缺乏協作

  不可否認,中小學的德育目標基本上是以國家決定和頒佈的方式確定,教育部門響應積極並貫徹落實,學校同樣把德育工作視為學校工作的頭等大事,然而在我們的社會,一些家長根本不懂得“成才先成人”的道理,從小學開始,只知道要求孩子把成績考好。在他們眼裡,“只要成績好,什麼都好,孩子將來肯定會有出息”,平時對孩子的行為表現和思想品德不聞不問,而家教也只是看著是文化課的補習,忽視德育教育的成分。憑心而論,中小學生的品德教育應該是學校、家庭、社會共同的職責,學生的思想品德也是在學校、家庭和社會多方面綜合影響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德育工作想要取得成效,學校教育必須與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密切配合,同步進行。現實中, 基於各種原因我們所謂的德育僅僅只是針對學生群體,而忽視了其他方面的作用。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協調不緊密,配合不默契。學校不重視家庭教育或者根本沒有這種意識,致使家庭教育滯後,家長沒有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學校沒有承擔起培訓家長、向家長宣傳家庭教育知識和提高家長科學教育子女能力的責任——很少有學校給家長提供書面德育資料加以具體指導,開辦家長學校進行系統引導,建立家校聯絡簿用於交流溝通,通過家訪加深對家庭德育的瞭解,舉辦家長經驗交流會和諮詢會以探討德育問題等。

  ***三***德育目標不重視情感體驗和道德實踐

  道德在本質上是人對自身的精神需求不斷提升的結果, 它主要用情感滿足與否及用什麼方式滿足和表達來表徵自身的精神需求,德育的基礎和深層核心在於人的情感。而長期以來,中小學道德教育主要侷限於課堂教學,這種道德教育方式雖然有助於學生形成道德認知,但對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形成的影響十分有限。造成了學生們說起來一套一套,做起來一概不知道的窘態。“道德是為人而設的,應當顧及大眾的需求與實踐的意願,這樣才能有恰當的可行性。中小學德育內容要力求貼近學生生活,為學生所理解、所接受。在德育過程中向學生傳授的道德價值應當是有用的,與他們的生活有關並能指導他們生活的,有助於解決他們所面臨的道德問題的;在道德教育實踐過程中,就是要發展批判性思維和自主意識,而德育方式方法必須是理性的.在全部教育過程中應堅持對學習者自由、自治的尊重,體現自律道德教育精神。

  二、中小學德育教育形式的滯後性

  從道德的組成因素看,道德主要由認知、情感、信念、意志、行為等多方面構成,學校德育教育形式上只是注重道德認知和道德信念的灌輸,而往往忽視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影響。德育教育模式陳舊、僵化生硬灌輸式的“口頭德育說教”;大而化一固定式成人化的教育。籠統、含糊、超現實的德育要求;德育目標脫離現實理想化,過於抽象化現象,片面強調政治性,缺乏層次性、忽視德育物件的個體差異性,這些使得我們的德育倍受冷遇,造成了當今中小學生道德思想中長期存在的“知”與“不知”“信”與“不信”“言”與“行”的矛盾現象。

  ***一***“知”與“不知”

  傳統的德育以思想品德課的課堂教學為主, 更多的是政治理論、德育知識的灌輸,就其過程而言,莫過於口頭上渲染美化的空洞說教,成人化、抽象化、劃一式、灌輸式、強制性、片面性的教學形式,從根本上遏制了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參與性,成人化:即德育以成人的觀念、成人的標準來要求中小學生,使德育不切實際, 脫離了學生的年齡特徵, 既空且虛。抽象化:即德育只存在於書本神話般和教師虛擬化的講述中。劃一性:即按同一模式、同一標準、同一內容、同一方式來要求、教育所有的學生, 忽視了學生接受能力的多樣性、層次性。片面性:即德育要求單一化,注意道德知識的灌輸和行為的機械訓練,而忽視了學生情感體驗、意志磨練和道德判斷能力、選擇能力的引導。強制性:即無視學生的興趣、願望和需要,一味想當然地從主觀願望出發,通過肯定某些道德價值或否定某些道德價值來規定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德育課程中一味憑主觀意志施以德育教學而很少讓學生主動參與、獨立判斷和選擇,完全忽視學生的道德情感體驗,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只是在被迫地接受教師傳教士般的佈道, 缺乏切實的親身體驗與感悟。那麼無論是出於多麼美好的願望, 也無論傳授的是多麼高尚的思想觀念, 都將不可能取得預期的效果。

  ***二***“信”與“不信”

  無論是從社會需要出發,還是從人的完善發展的需要出發,道德教育都應該注重道德引導的一致性,重視受教育者主體的自主選擇性、能動性,從而提高他們的道德審辨能力和道德選擇能力. 可謂“ 親其師, 信其道”。而在中小學德育中, 道德認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很大的個體矛盾性。如某一天, 某學生忘記做值日, 第二天, 班主任給他的處分十有八九是罰他做一個星期的值日以讓他長記性。而我們的學生在小學階段就已經接受到了“ 熱愛勞動”“勞動最光榮”等道德教育,但是此時,學生體會最深的恐怕是像值日這樣的勞動成了一種懲罰手段,從客觀上說學生的思想中一定會出現道德信任的疑濾,類似這樣的事件在中小學中可以說比比皆是。再如學校德育宣傳集體主義,家庭、社會卻存在個人主義與利己主義的思想。儘管至今為止,占主導地位的教育觀念仍然堅持學校教育是學生道德發展的“主渠道”,但這樣的觀念在事實面前卻越來越多地受到挑戰,尤其對尚未形成正確價值觀和人生觀的中小學生影響頗大。

  ***三***“言”與“行”

  眾所周知教育以德為首,而在現行教育中實際上卻存在許多差異性,教育的地域差異、學校辦學條件的差異、師資隊伍水平的差異、教育思想實施的差異等等。由於這些差異的存在,中小學德育教育面臨巨大的挑戰,德育實施也是力不從心。教育中經常出現“理通情不通、情通理不通、情理都不通”等現象,學校德育很難與學生的心靈產生共鳴。此外,學校德育存在家校不同步的問題。雖然我們反對那些書本上的抽象的、遠離生活的僵化的道德教條, 但又不能排斥學生在生活中獲得和改造的直接道德經驗和知識。在當今市場經濟條件下,一些道德規範準則出現模糊,甚至多元化現象,統一、明確、公認的標準道德評價進一步流失,的道德評變得模稜兩可,價值取向出現混亂。道德思維由一元趨於多元, 道德接受的主體意識明顯增強, 對常規的道德控制的反應也相對疲弱, 言行不一、知行相悖已是常態。與此同時家庭教育、大眾媒體以及各種各樣的社會團體活動, 也深刻地影響著學生的思想道德、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社會多元價值觀特別是功利型的價值觀和學校的道義型價值觀的突出矛盾的出現往往使學生尤其是中小學生學生陷入一種無所適從的境地。學校德育也因此失去原有的價值而流於形式。

  三、結語

  綜上所述現行的中小學德育工作只滿足於大方向的說教,而忽視細微之處的培養,滿足於外部行為的塑造, 而忽視思想品德的內化。不太關注學生的道德需要狀況,各種各樣的德育活動既不是出於學生的德性需求,也不適合學生的德性層次、與學生的生命缺乏深刻的聯絡, 而學生只是採取應付、表演的態度,不能真心實意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德育中。學生的需要與他的生活之間被人為地造成錯位,德育,教育的百年大計是年年提,年年搞,但收效甚微也就可想而知了。

  [參考文獻]

  [1]王曉春.《今天怎樣做教師》***中學卷***[M],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2]王曉春.《教育智慧從哪裡來》***小學卷***[M],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3]範梅南·馬克斯.《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年版

  [4]陳成國.《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德育》[M],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淺談小學教育德育論文篇三

  《 試析現代小學德育管理 》

  論文摘要:現代小學德育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它包括計劃的制定、組織實施、質量檢控、總結創新等四個基本環節。其中每個環節的構成又是多元性、多層次性的。要重視德育工作的科學化和藝術性。加強小學德育管理,不斷提高德育工作水平,是促進小學教育沿著正確方向發展的前提,也是小學德育工作實現規範化、系列化、具體化、制度化的重要保證。

  論文關鍵詞:小學德育管理 系統工程 計劃 實施 檢控 總結 創新

  小學屬於基礎教育階段。基礎教育的目的在於提高全民族的素質,為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奠定基礎。為了確保人才培養的方向,客觀上要求小學教育必須堅定不移地把德育放在學校各項工作的首位,端正辦學思想,堅持不懈地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堅持教育與生產勞動、社會實踐相結合的道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新人。基於德育在小學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所以必須加強德育管理。現代小學德育管理的任務是在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前提下,加強和改善學校對德育工作的領導,建立健全德育工作體制,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協調學校、家庭、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實現德育目標。

  德育管理是現代小學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也是學校管理的重要內容。學校德育管理的科學化、最優化是建立系統化、層次化、網路化的教育工作體制,促進德育工作更加順利、有效地實施的重要保證。小學德育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應包括以下相互聯絡的四個基本環節。

  一、計劃的制定

  制定德育工作計劃是在國家關於德育工作的方針的指導下,為實現預定的德育目標及任務而採取的規劃步驟。學校德育工作是一個科學的管理和實施過程,因此,一個詳盡、周密而具體的工作計劃,可以使德育工作有序地進行。制定德育計劃應包括以下內容:

  1,制定德育目標。德育目標是小學德育的出發點和歸宿。缺少它就象在大海中迷失了方向的船隻一樣,一切德育活動將無處著手。小學德育工作目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結構,反映了黨和國家對小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總的要求,也反映了一定時期人才培養的總的向和總的趨勢。德育目標的制定一定要符合小學教育的基本任務。同時,為了便於實際工作的順利進行,還要把總目標進行分解,制定出不同階段不同層次的德育目標。

  2,制定德育工作的內容及實施步驟。德育工作內容應根據小學的德育目標來確定,使內容符合於培養目標的要求。對小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應當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及日常行為規範的養成教育等放在重要位置。同時還應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徵、知識結構、接受能力,遵循循序漸進、由淺人深的原則確定實施步驟,使德育工作有章可循。

  3,確定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是影響小學德育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經驗告訴我們,只有針對德育的固有特點,採用靈活多樣的方式方法,以及發掘學生自我教育的潛力,調動學生自我教育的積極性,才能增強德育效果。此外,計劃階段還要充分考慮小學生好動、爭強好勝、經驗不足和體力不強等特點,注意德育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多種意外事故,做到心中有數,防患於未然。

  二、組織實施

  小學德育工作的組織實施,是對小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實際過程,是德育工作的核心步驟。具體有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建立健全小學德育管理網路和統一的指揮系統。學校應建立在校長領導下的,由校長、黨支部***總支***書記、部分師生員工、家長代表、社群代表等參加的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其職責是組織校內外各方面的力量,協調校內各組織、各職能機構以及學校與家庭、社會間的關係,巨集觀指揮並指導德育工作的進行,監督檢查各方面的工作,做好德育質量的評定以及總結等工作,這是進行德育工作的組織保證。

  2,開闢多種教育途徑,使德育在學校教育中無所不在。在新的形勢下,以往的僅通過思想品德課來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單一途徑已經遠遠不能適應現代教育工作的要求,因此,開闢德育工作的多種渠道和多種途徑已是大勢所趨。學校除了上好思想品德課外,還應充分發揮少先隊組織和全體教職工的作用,把德育寓於各種教育、教學活動中,寓於課外和校外活動之中,寓於社會實踐和勞動中,做到知、情、意、行相統一。學生不應僅僅從教師那裡獲得德育知識,明白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家庭、社會***包括各種媒體***、集體等也是對他們進行德育的重要力量和媒介。同時,更不可忽視小學生自我教育的力量。由此,建立全方位的、立體的德育體系,使學校的德育工作成為一個無所不在的網路系統,時刻都在影響著、教育著學生們,使他們在不知不覺、潛移默化中由懂得小道理到懂得大道理,由不知道怎麼做、不應怎麼做到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由認識自己到認識別人、認識社會和整個世界,為逐步形成共產主義的人生觀與世界觀打下基礎。

  在德育過程中,要特別注重教育的藝術。小學德育需要始終如一、堅持不懈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這需要教育者有一定的教育藝術,單靠強壓硬管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甚至會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因此,必須加強對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和班主任的培訓。教師要深入學習兒童心理學等教育理論,研究小學生德育工作的規律,閱讀有關兒童教育的經典著作,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新時期青少年的心理特徵,做到循循善誘,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感化陶冶學生的心靈。只有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質量檢控

  德育質量的檢查與控制是德育管理的中繼過程,也是對德育工作與德育成果驗收的必要環節。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制定德育工作的質量標準。質量標準是衡量工作及成果的尺度,沒有它,就失去了參照度,也就無法做出科學的評價。制定小學德育工作的質量標準應根據小學德育的目標及國家頒佈的相關規定,如《小學德育綱要》中的德育目標、《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三好學生標準》及學校制訂的《文明禮貌常規》等。另外,小學教育的總任務、小學生年齡特徵也是制定標準的依據。德育的質量標準可採用階段性指標和綜合指標來衡量。其中前者指的是德育教育過程中某一階段的德育工作與成果的考核標準。德育質量標準的制定和實施是一個標準化工作,因此,一定要符合小學的實際。此外,為了便於檢查評定,標準本身一定要明確化、系列化、層次化、具體化,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2,加強德育質量的檢查與控制。德育質量的檢查是通過調查統計、測量等方式對學校或班主任德育工作與德育成果的質量進行分析、檢查的過程。檢查可分為平時檢查與階段檢查,全面檢查與專題檢查等,並把通過檢查所獲得的實際資料和發現的問題進行認真的分析,從教師、學生、德育資源、德育手段、德育管理及德育環境等方面尋找影響德育質量的各種因素。然後制定相應措施,進行有效地控制。德育的質量控制是通過對影響學校德育質量多種偶然因素與系統因素施加干預,而使德育質量向理想的方向發展的重要手段。德育的質量檢查是德育控制的基本依據。

  3,德育質量的評定。它是對小學德育工作與德育成果作出評價,並以德育質量為依據來衡量德育目標達成度的一項工作。科學的評定可以調動廣大教師的工作熱情與學生自我教育的積極性,從而促進與推動學校的各項工作和學生的發展。’要防止片面地以開展教育活動的次數多少和活動的熱鬧程度等表面現象來評定德育質量的傾向。

  四、總結創新

  一個週期的德育計劃完成後,要及時進行總結,總結要以德育工作計劃為依據,用科學的理論做指導,發揚工作中的成績,尋找差距。因此,總結可以積累德育工作經驗,提高德育管理水平。它不僅僅是為了回顧和總結前一段工作的實施情況,最為重要的是依據以往的經驗,結合下一階段的實際,制定出更加科學的,更加完美的德育工作計劃。

  因此,總結是一個創新的過程,又是促進德育管理科學化的一條基本途徑。小學德育管理除必須重視以上四個環節之外,還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首先要不斷提高小學德育工作隊伍的素質,使他們明確德育目標和任務、增強責任感,通曉思想品德教育的藝術。其次,要切實處理好小學德育工作中各方面的關係。由於德育工作細緻複雜,牽涉面廣,因此,一定要協調好教書與育人的關係,教師與學生間的關係,學校與家庭、社會的關係等,以形成教育的合力。再次,德育管理工作一定要貫徹方向性、統一性、示範性、連續性、吸引性等原則。

  總之,加強小學德育管理,不斷提高德育工作水平,是促進小學教育沿著正確方向發展的前提,也是小學德育工作實現規範化、系列化、具體化、制度化的重要保證。同時,也只有切實地抓好小學德育管理工作,才有利於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才能使小學教育真正高質量地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礎。

有關淺談小學教育德育論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