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數學教育的論文
在我國教育教學水平不斷提升的過程中,小學數學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大大提高小學數學教育的整體效果,在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上發揮著重要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小學數學教育中語言教育的滲透 》
摘要:小學數學對於小學生創造性以及邏輯性思維的培養與提升作用重大。小學數學教師深入瞭解數學語言的方法、種類及特徵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小學數學教師藝術性、形象性以及幽默性的語言對於小學數學課堂效率的提升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語言教育;滲透
一、小學數學教育滲透語言教育的重要意義
***一***可以促進小學生對於數學知識的理解
在小學數學教育過程中,不難發現在同一個年級的數學教材中有一些語言類的知識在語文課本中是不曾教授的,這就表明了小學數學與語文教學是相互補充、相互依存的。例如前一個三聲的動詞讀音,後一個四聲名詞讀音的“數數”練習在語文教材中是不曾出現的,或者多音字“奇數”這一詞,絕大部分小學生都瞭解“奇怪”這個詞,然而通過數學教育,他們才瞭解到了不同的字音等。而最為典型的就是迴圈小數的定義,即“假如一個小數,從小數部分的任何一位起,如果是幾個或者一個數字依次重複出現,那這個小數被稱作迴圈小數”。如果小學生不明白這些語言文字,那麼他們也難以理解定理。因此,將語言教育滲入到小學數學教育中對於數學定理或者其他部分的理解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二***對於數學情景的創設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小學數學教師採用情景創設性的語言教育,可以使得小學數學教育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促使小學生掌握圓柱體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問小學生:“幾個小朋友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看到路邊有棵被暴雨衝倒的樹木,有同學提出說要算這棵樹主幹部分的體積,因此他們測量出樹幹長a米,大頭直徑b釐米,而小頭直徑c釐米,那同學們可以幫他們算一算嗎?”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告訴學生,雖然樹幹不規則,但它近似圓柱體,可以用圓柱體的計算公式來進行計算。樹幹的高當然是肯定的,但其中樹幹兩頭直徑不一樣,不管採取那個作為面積,都會出現誤差,那如果用樹幹中段的截面作為底,是不是就可以減少誤差呢?而這個截面的半徑可以採用樹幹兩頭半徑的平均數來計算。這樣採用語言情景教學的方式,學生就可以加深印象,從而使得所學知識得以鞏固。
二、在小學數學教育中滲透語言教育的策略
***一***注重數學語言教育的規範性與藝術性的有效提升
小學數學語言教育在數學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對於小學生理解、創新以及思維能力的培養與提升有著較大的促進作用。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必須注重自身言談的精煉性、簡潔性、邏輯性、藝術性等,如此才能引導小學生對於數學知識更深層次、更全面地理解。例如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這樣提問:“同學們,大家看看這張影象中與數字有關的資訊有哪些?”這不僅可以讓小學生帶著目的性對影象進行觀察,而且可以使得小學生的答案具有針對性。通過這種明瞭、簡短問題的引導,快速轉變小學生的思維,培養小學生的表達能力。
***二***採用鼓勵性的教育
在教學過程中,採用鼓勵性的語言可以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求知慾,亦可以提升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例如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可以採用“你真棒”“沒關係,下次繼續努力,老師相信你”等表揚或者鼓勵性的語言。但這種表揚或者鼓勵性語言也要適度,否則會使得小學生忽略掉數學學習的過程,對於結果較為注重。
***三***注重數學語言的趣味性
小學數學課堂的邏輯性比較強。因此,在小學數學教育過程中,數學教師應採用有趣的授課方式,激發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邏輯性思維。例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小花昨天釣了四條半截魚,三條無頭魚和兩條無尾魚,那麼小花共釣了了幾條魚?這時就有小學生可能將魚拼接為一條條完整性的魚,從而將魚的完整性給忽視掉了。此時教師就可以給小學打比喻,問小學生是否見過釣上的魚不是完整的,然後讓小學生再次思考,給出正確答案。
三、結語
在小學數學教育中滲透語言教育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必須確保語言的形象性、生動性、幽默性、藝術性以及規範性。此外,教師應該在言談上給予小學生協助與鼓勵,不斷提升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充分調動小學生對於數學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以及興趣性,從而使得小學數學課堂效率及質量得以最大化地提升。
作者:柏銀山 單位:甘肅省玉門市柳河學校
參考文獻:
[1]趙寶榮.新課程標準下小學數學語言教與學的研究[D].濟南:山東師範大學,2013***5***.
[2]王海燕.語言在小學數學教育中的運用[J].科技視界,2014***10***:78-79.
[3]劉娜琴.小學數學教育中語言教育的風暴來臨[J].新課程***小學***,2015***12***:113.
篇二
>【摘要】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快樂獲得知識,在新課程理念下,筆者認為,小學數學的快樂教學法應該在於教師的樂教與學生的樂學這二者統一.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採取快樂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善學、樂學、愛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關鍵詞】蘇霍姆林斯基;樂見;樂學;樂創;樂練;樂練
根據在本校隨機抽取學生,做了一份關於《小學生數學學習情況調查問卷》中顯示,只有不到30%的學生喜歡上數學課.而對於“你對數學課感受”這個問題,“枯燥”、“乏味”、“單調”一類的詞不覺於耳,其中某些膽大的孩子還悄悄的告訴我,數學老師天天板著臉,好嚴厲呀!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對學生和教師這兩個個體而言,可怕的災難在於將學生的主要精力放在消極地獲取知識上.對於初踏邏輯思維領域的孩子來說,小學數學教學,其首要目的是讓學生在快樂中獲取新知.古語有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怎樣將“好知者”升級成為“樂知者”,首先要做的是落實課標精神,以學生為主體,將課堂“還給”學生,使之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樂於學習,在獲得知識的同時獲得快樂.結合自身教學得失,對如何讓學生快樂學習,淺談如下.據心理學研究測試表明,情緒雖然帶有主觀色彩,但對智力活動能否順利進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正如調查中30%喜歡上數學課孩子,其喜歡理由之一接近50%選擇喜歡數學老師.其實在人的內心深處有喜歡、自信、樂觀等正能量情緒推動個體前進與發展;也有諸如消極的情感如厭惡、自卑、悲觀等,則會阻礙人們正常的認知思維與活動.因此小學數學快樂教學法正是從樂觀情緒對學習的積極影響出發而提出的.所謂的快樂教學,就是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及心理特點出發,藉助生動形象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在愉悅的感官中掌握新知.簡而言之,即小學數學應該教者樂之,學者亦樂之!
一、陽光樂觀,讓學生樂見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如果校園裡的老師有笑容,學生就有笑容;如果老師面容嚴肅,學生就懼怕他,那麼逃課就是難免的事.對於小學生特別是低段孩子來說,他們的心智還沒有發育成熟,情緒更易受到外界影響,其他人的表情、言語對他們的情感表達會產生很大的影響.作為授業解惑者,我們快樂,學生則快樂;我們焦躁,學生則焦灼.可見,陽光心態相當於一劑藥方中的“藥引”,“藥引”恰當,當然水到渠成.在吳正憲、錢守望等眾多教學名師的課堂上,教師以其淵博的知識、抖擻的精神、深厚的教學功底,尤其是發自內心的積極的教學情感與教學語言征服了在場的每一個人,讓學生在40分鐘課程結束後還意猶未盡,其中一個孩子在課後深情地擁抱吳正憲老師,並說我想一輩子跟你學數學.我想,要獲得學生如此的愛戴,為師者必須有一顆熱愛學生的心.因此,每天進教室之前首先得調整好心態,讓身心沐浴著快樂,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放鬆自己的神經,伴隨課堂教學推進,進入數學領地求知與探索,所謂愉快數學才會成為可能.
二、新穎匯入,讓學生樂學
數學課堂教學要呈現“樂享其中”的藝術氛圍,首先必須從匯入這個環節切入.恰當、新穎的教學匯入藝術,可以起到聚焦群體且引人入勝的效果,為整堂課的順利進行奠定基礎.如在教學《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一課時,利用姚明,科比還有老師之間的較量匯入,使學生產生極大的興趣,激起了學生強烈的探究慾望,從而帶著好奇的心態進入學境.
三、嘗試解決,讓學生樂創
1.在遊戲活動中,輕鬆自如的學習如果你問孩子最喜歡做的事情是什麼,90%的孩子肯定回答“玩”.對於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剛脫離幼兒園“玩”的世界,課堂上他們活潑好動,行為約束力較差,有效注意時間短.因此低段課堂就得讓他們“玩中取樂,樂中獲知”,例如,執教《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節課時,教師設計了“湊十法找朋友”這個遊戲環節,孩子頭上戴著老師製作的數字皇冠站在講臺上,臺下同樣頭戴皇冠的孩子,伴隨著音樂,根據遊戲規則———如果頭飾上的數能組成十***如:1和9組成10;2和8組成10,“3”和“7”是一組好朋友,“4”和“6”是一組好朋友.***上臺找朋友.孩子們在輕鬆愉悅的遊戲中,感知“湊十法”這個數學概念,課堂充滿著歡聲笑語,既鞏固了新知學習,又適當調節學生注意力,便於接下來學習,一舉數得,教師又何樂而不為呢?
2.在動手操作中,淋漓盡致的學習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手、腦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絡,手促進腦的開發,使它更加聰明;同樣腦亦促進手的發展,使之變成思維的表達工具.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若結合課程設計,適時輔助教、學具,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驗證猜想、尋找結論等,既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又能加深對所學知識理解.如在教學《圓錐體積》時,學生通過課前預習初步瞭解到圓柱、圓錐間存在倍數關係,但在實際應用中容易忽略等底、等高這一前提,為了掃清障礙,在小組中我準備了幾組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等底等高的空圓柱和圓錐讓學生實驗.實驗結果彙報階段,有的小組得不到理想中結論V=1/3sh.難道是書本的結論有誤嗎?針對學生的困惑,教師適時丟擲問題讓學生思考:為什麼有的小組能“得償所願”,有的小組“事與願違”,請認真觀察、比較各組所用的學具,你發現了什麼?通過與小組活動中用等底等高的圓柱、圓錐實驗得到正確結論小組對比,然後小組成員分析、討論,找出癥結———忽視了等底、等高這一條件,於是本節課教學難點在學生的動手實驗、親身體驗中突破.我認為數學課堂應注重讓學生動手試一試,想一想、議一議,這一過程中既滲透猜想———驗證數學思想,又讓學生手腦得到發展,正所謂實踐出真知,通過自己親身體驗得到的數學結論更加記憶深刻.
***一***在動畫演示中,生動形象的學習
伴隨多媒體技術的出現,其惟妙惟肖、色彩鮮明的圖片及動畫形式更能吸引學生的眼球,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同時它還將抽象的數學具體且形象化.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藉助多媒體進行情境教學,其動態畫面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其立體、直觀特點更易於學生對抽象知識理解.在學習《認識鐘錶》時,其重點是會讀寫鐘面上的整時,難點是探索整時鐘面指標的規律.如何直觀形象結合生活經驗學會看整時,是本節教學的難點所在.本節課執教老師抓住學生年齡特徵,藉助哆啦A夢這個喜聞樂見的動畫人物貫穿整節課,課堂上以玩為主線,匯入部分請出哆啦A夢,通過猜謎語得禮物***課件出示謎語:嘀噠嘀噠,嘀噠嘀噠,……會走沒有腿,會說沒有嘴,它會告訴我們,什麼時候起,什麼時候睡.***,配合音樂,課堂既靈動,又調動學生身心細胞,又揭示課題,一舉數得.緊接著,教師帶領學生欣賞鐘錶店裡各種鐘錶環節,依託課件出示哆啦a夢帶來的寶貝:掛鐘、手錶、電子錶......琳琅滿目鐘錶喚起學生原有的認知體驗,激發學生認識瞭解鐘面的結構意願.在自主參與,整體感知整時後,再次利用哆啦A夢一天時間安排,結合情境讓學生說一說什麼時間哆啦A夢在做什麼?鞏固了新知,課堂上學生興趣盎然,整節課通過哆啦A夢這個動畫人物,讓學生如身臨其境,恰如在欣賞動畫片的同時掌握了數學知識,因此適當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這是毋庸置疑的.
***二***在討論交流中,積極主動的學習
如果數學學習活動單靠死記硬背或“依葫蘆畫瓢”則是無效的,有效數學學習之一應該是學生間合作與交流.在數學課堂中一個問題丟擲,首先應給予學生獨立思考時間,緊接著將自己的想法在小組中交流探討,營造一種每個學生都是學習參與者氛圍,讓其積極主動參與聽與說的過程,還可以間接從傾聽他人觀點或方法中形成知識技能的互補,以便於在解決問題時能對解題思路、過程理解更全面.作為教師,我們應該組織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關注小組成員實際情況,結合學習報告單,開展有實效性討論交流.在此過程,教師應深入小組,瞭解各組活動進展情況,對於存在困難小組適時予以點撥,並蒐集各種資訊,便於靈活地調整下一個教學環節.例如,在教學三年級數學“搭配的學問”時,通過設計玲玲出席晚會現在有2件上衣,3件下衣,如果只能選擇一件上衣和一件下衣進行搭配,她可以有幾種選擇?匯入新課.在探究階段,教師放手讓學生先獨立思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搭配並記錄下來,然後再在小組內交流想法.教師參與到課堂討論中,選取了學具擺放法、文字書寫法、連線法、算術法等活動探索搭配的方法與結果.這樣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了新知,滲透數形結合的思維方法,又讓學生在交流過程中產生思維的碰撞,發現新的學習方法,又嚐到了成功的喜悅.四、理解運用,讓學生樂練在學習新知後,通過層次性的練習可以達到對新知的鞏固和檢驗效果.其作用在於幫助學生掌握方法,掌握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理解所學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針對小學階段孩子童心未泯且好勝心強這一特點,在這一環節設計時,教師可採取競賽的形式,將練習設計成階梯型闖關題.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闖關奪寶,讓孩子沉浸在披荊斬棘,勇於攀登,奪取勝利的學習氛圍中.因此,教師在備課階段,還要精心挑選練習,編制競賽題,避免太容易或太難兩個極端,讓每個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讓每個學生鮮明的個性都能得到發揮,讓每名學生都能保持高漲的學習狀態.
四、拓展延伸,讓學生樂思
作為師者,我們不應將學生培養成解題機器,單純讓學生為了解題而學習,更多是應該教會孩子將學習與生活聯絡起來,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讓知識成為生活的工具、幫手,即培養學生運用意識.比如在學習完《比例尺》後,讓學生結合比例尺知識,為我們的校園設計一幅平面圖.在學習完《比例的意義》後,設計一個思考題: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竹竿長2米,竹竿影長3米,鐵塔影長15米,求鐵塔實際高度.通過設計這些學生身邊的生活問題,讓學生有意識去關注周圍世界,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懂得運用所學的知識去思考、解決、應用,這既是新課程理念要求,也是新時代人才要求.快樂教學法實際是一種寓教於樂的教學狀態.教師必須充滿正能量,化身快樂使者,定位一種既適合自己又適合學生的課堂教學模式,將抽象、枯燥、概括的知識理論轉變為直觀、有趣、具體的快樂教學,讓學生體會到“苦中作樂”,最終實現“順紋劈柴,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2]教育學家、心理學家名言.
[3]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J].開明出版社.
[4]《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
[5]李萬祥.卡爾•威特的教育[M]當代世界出版社,2012.
[6]張成.兒童情商的培養[M].金盾出版社出版,2010-12-1.
[7]楊伯峻.《論語》譯註.中華書局,2006-12-1.JIAOXUEFANGFA
篇三
《 小學數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
摘要:時代的發展,要求教育也要隨之改革,尤其小學教育的發展與改革更為重要。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的希望,而小學教育不僅關乎到小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培養,小學階段還是塑造品格的重要階段,所以小學生的品格教育也非常重要。目前,小學教育還不完善,小學數學教育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使小學階段的數學教育適應時代的召喚,這是目前需要共同探討的問題,本文針對小學數學教育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有效的對策,希望對今後的小學數學教育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育 ;問題; 對策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的教育事業向前不斷進步。但是,在我國的小學數學教育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可在一些方面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教育事業是一個崇高的事業,也是全民素質整體提高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小學教育。小學是一個人初入社會的初始階段,一個人的性格培養、文化基礎、品格的塑造都將在小學階段打下基礎,所以,在人的一生中,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在未來的日子裡,小學教育也是最為深刻的,而小學教育的實施也是比較難的,這就使小學教育問題成為一個更為嚴肅的問題。可是,目前小學教育中的數學教育還有很多問題等待解決,時代的發展和進步使我們吸取了國外的一些先進經驗,但是,我們要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建立起具有本國特色的教育模式,這種小學數學教育模式,要緊跟時代的步伐,充分融入先進的科學教育方式。
一、小學數學教育存在的問題
1.對小學生的特質認識不全面。小學生是剛剛離開家長的呵護,走入到社會群體中的一群孩子。從某種意義上講,小學教育將伴隨著孩子的一生,每一個孩子將從小學階段邁出人生關鍵的一步。小學階段的孩子受到怎樣的教育,他便將反饋給社會,從而影響這未來社會發生的變化。它啟示我們:小學教育的工作者要正確認識小學教育的特殊性,知識和技能教育對於小學生的教育來講是不全面的,要在傳授給小學生知識和技能的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小學生的態度、情感和價值觀。
2.傳統教育模式與素質教育有差距。由於傳統教育中,應試教育的長期存在,把分數的高低作為評價學生的標準。為了使學生達到高分,常運用題海戰術,而學生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質等方面的培養卻被忽略。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要求教育推陳出新,而我國的小學數學教育在內容、方法、創造力上,都較傳統。教學內容不寬泛、少生動、缺新穎,與素質教育存在一定差距。
3.課堂教學模式化、缺乏趣味性。小學的數學課堂上,教師常運用小組合作法教學,但是,有些時候,這種教學還只是模式化,學生並沒有真正的“合作”、獨立思考、相互探討,使教學結果不佳。一般教學中,教師提前把教案備好,在上課時,按照教案進行教學。這種模式,缺乏趣味性,學生不易消化理解,而在學生理解錯誤,或並未完全掌握這個知識點,教師卻教授下一個知識點了,此方法缺少循序漸進的過程,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模式化教學,教學氛圍呆板,教師沒及時引導,學生不參與、不思考,所以不理解不吸收,教學效果不太理想。
二、小學數學教育問題的對策
1.注重小學生的全面教育。現代化教育,教和學同樣很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因勢利導,逐漸引導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從而主動去學習,而不只是被動接受。注重小學生的可塑性,培養榮譽感。培養小學生具有美感,吸引小學生主動認識世界和了解世界,從而在心理上產生了對知識的渴望,這種動力一旦形成且具有長久性,小學生就會愛上學習,主動尋找未知。從中培養小學生具有道德思想中的責任感,這也是人性道德教育的任務之一,責任感的構建完成,為其人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具備責任感的孩子不論誰交給他的任務都能積極主動想盡辦法去完成,這一良好心態和習慣的養成,使他能夠成為對家庭、對朋友、對工作、對社會敢於承擔責任的人打下堅石,從而完成小學生的素質教育目的。
2.縮短與素質教育的差距。要縮短與素質教育的距離,就要減少小學生的數學習題,減少學習壓力,課上鼓勵學生多動手、多動腦,開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和能力,重視小學生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鼓勵學生積極發展個性,加強對小學生身體健康教育,培養小學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3.加強課堂引導、互動和趣味性。教師提前準備教案沒有錯,但是教師還要根據課堂的情況,對教案的內容進行調整和補充。教師要從實際教學內容出發,找出學生的興趣愛好,再從實際生活出發,找到與之交流的方法。比如在教授“平均數”這個知識點中,教師首先提出引導性的問題,詢問學生喜歡什麼運動,可能有些學生會喜歡足球,有些會喜歡籃球,而有些學生會喜歡排球。總之,學生大多喜歡的是球類運動。這個問題找到了學生的興趣愛好。教師再根據教學環境的實際情況,即教室的大小,給學生解釋為何這些運動暫時不能用到這節課上,然後選擇適合課堂教學的運動方式,將分組教學與互動教學相結合,提出讓學生們以座位順序自然地分為兩組進行一場球類運動比賽,從中讓學生充分理解“平均數”這個概念。假如教室內有四排座位,那麼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從左到右的順序,每兩排座位的學生為一組,把全班學生平均分為兩組。然後再根據場地的限制告訴學生,喜歡的運動暫時不能完全進行,但可以換一種方式進行球類運動,即拍球比賽。教師讓學生找來球類中的任何一種均可,然後讓學生們推舉出各組的組長,再集思廣益,給各自的小組取個名字。教師提出一個時間限定,可以讓學生們指定一名學生專門記錄時間。接下來,教師讓學生們動腦,商量比賽的規則。之後教師總結比賽規則,即在有限時間內,哪個組別拍球較多,哪個組即為勝者。在教師發出號令後,兩組學生開始拍球,為了鼓勵學生,最後教師還要對取勝的一組給予非物質獎勵。比如組長給兩組分別起名為藍隊和紅隊,時間限定為十分鐘內。如果藍隊拍球為30個,紅隊拍球為29個,教師可引導學生說出兩個組的拍球個數比是多少。當教師宣佈藍隊為勝者時,紅隊的學生提出異議說,兩個組拍球的機會雖然一樣多,可是他們的組裡只有六個人拍球了,而藍隊卻有十個人拍球,這種比分不公平,要求在人數相等的情況下,拍球數量多的才能為勝者。教師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的思考能力,讓學生好好想一想,在拍球機會相等,可拍球的人數不等的情況下,是否能評出哪一組獲勝呢?通過教師的不斷提問,學生的不斷思考、回答,既開闊了學生的思維,鍛鍊了學生的思考能力,引導學生相互交流,主動探討,又活躍了課堂氣氛,增加了數學課的趣味性。這種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到深度思考中,自主解決學習上遇到的問題,時間一久,學生就養成了主動思考的習慣,對完成數學教育起到了促進作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存在著諸多問題,使教學質量和效果受到影響。小學數學教育要跟上時代步伐,改變教學模式,把握教學策略,使小學生愛上數學、主動學習數學、探究數學問題,培養小學生的發現、分析和獨立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使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得到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王玉平.淺析小學數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4;10***17***:27~29.
[2]包永紅.探究小學數學教育中若干問題的缺失及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小學教育;2015,9:19.
[3]王玉河.淺析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現代農村科技,2015;2***17***:57.
[4]徐麗娟.當前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科學,2011;4:111.
有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