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數學教育科研論文

  時代的發展呼喚教育的變遷,小學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尤其是數學教育的改革關係兒童諸多方面能力的培養和品格的塑造。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小學數學教育中語言教育策略探討 》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和方法性較強的學科,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由於學生的智力尚未發育完全,因此對於數學老師來說,如何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數學知識是很重要的,這就需要加強對小學生的語言教育,通過一定的方式讓學生理解抽象化的數學語言。

  1.注意生動形象的語言教育

  小學生階段是學習知識的啟蒙階段,同時學生也缺乏一定的自制能力,因此老師需要加強自身對語言的運用,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表述吸引學生,引起學生對於數學學習的注意,激發學習熱情,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更有利於接受新知識,掌握重點。在學習過程中,老師可以將晦澀的數學定義通過擬人、比喻等方式使其生動和具體化,以迎合學生的興趣,消除對數學學習的隔閡。

  2.提高語言教育的規範化和藝術性

  數學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互動都是通過語言進行的,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因此老師對於語言的應用是非常關鍵而又重要的。這裡對老師對於語言的運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師的語言運用必須精確到位,精練簡短,正確表達其含義,這樣才能傳遞正確的知識給學生,才能讓學生真正領悟書本中的思想,並在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增強自身學習的熱情和能力,從而達到培養其學習興趣的能力;增強與小學生溝通的語言的藝術性,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與學生進行交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用豐富多彩的詞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主動性,促進教學活動進一步展開。例如,在一組連線題目當中,老師可以這樣進行提問:左邊這些蟲子怎樣才能找到他們的媽媽呢?同學們幫幫忙。這樣既能向學生解釋這個題目本身的意思,還能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和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帶著目的搜尋題目發出的資訊,有針對性地去認真做題。

  3.有效的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課堂更是如此。面對自制能力較弱的學生,老師必須通過各種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跟老師語言的運用能力也是分不開的。不管學生回答問題正確與否,作業對錯,通過一定的語言鼓勵都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這也是師生之間交流的一種方法。例如,在學習三角形穩定性的知識的時候,老師可以通過觀看帶有三角建築的簡單故事的視訊,問學生:同學們,小熊和小虎的房子上方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啊?為什麼呢?小學生最感興趣的就是動畫、動物這一類的東西,所以要抓住這一點。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儘可能多地給學生們一些鼓勵,學生們做得很好,就要多多表揚,在表揚的過程中學生會更加的有信心,也是給學生和老師更多的交流感情的平臺,增進彼此之間的瞭解。學生們做得不好或是做錯了,老師在糾正其錯誤的同時也要進行鼓勵,給學生打打氣加加油,幫助學生看清自身的優點,克服缺點,這樣,也會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學習動力。在這個過程中,老師也能很好地與學生之間培養了感情,使得在課堂上可以有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師生互動中來,以此活躍課堂的氛圍,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

  4.注意批判語言的幽默性

  小學生出現自制力方面表現得不夠好、注意力難以集中等問題都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學生要是做錯了或是做得不好,老師採用的措施不是對其進行炮轟式的批判,而是要像前面提到的一樣對其進行批判式的鼓勵和幽默式的批判,在不知不覺中點出學生的錯誤之處,又不明確地說出來,既不會傷害學生的自尊,讓他覺得不好意思;又能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進行思考後下次做得更好。因此對學生的批判也是需要語言藝術的,通過委婉的方式直接或間接地改善學生的不良習慣。例如,小長假一放,學生回到學校,還不能完全地投入到學習中去,課堂上有很多學生會表現得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思想神遊等,這樣的狀態極大地影響了課堂的效率和質量,但如果老師當著全班的麵點學生的名,指責學生不認真聽講,這樣做是非常危險的,會在一定程度上打擊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會影響其他學生的學習。為避免這種局面的出現,老師可以採用幽默批判的方式,說一些戲謔的話,達到教育目的。

  篇二

  《 小學數學教育中的問題導向式教學 》

  摘要:基於以學生為中心的問題導向式教學,是非常契合國家數學課程標準要求的,在小學數學教育中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和發揮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探討問題導向式教學內涵和作用的基礎上,提出了實施問題導向式教學的一些具體措施,為小學數學教學提供指導和借鑑。

  關鍵詞:小學數學;問題導向式教學;數學學習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其創新活動也主要集中在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基於此,小學數學教育應該採取相應的教學方法來教育引導學生,提高他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數學能力。本文就如何提高學生數學能力的有效方法——小學數學問題導向式教學法作點探討。

  一、問題導向式教學的內涵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解決問題為導向,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對他們的引導,以過程作為教學效果評價的標準而不是單純地以結果作為評判的依據。目前,問題導向式教學儘管在小學教育中應用較少,但從長遠來看,問題導向式教學在小學教育中,特別是在小學數學的教育中具有較大的應用空間。

  1.問題導向式教學是數學課堂匯入的有效途徑良好的課堂匯入對教學效果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還不很健全,但卻有好奇心。通過設定相關問題,不僅可以喚起學生對真實生活的體驗,也可以激起他們的好奇心,進而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活躍課堂氛圍,從而把他們的思路引導到數學知識的學習上來。

  2.問題導向式教學有利於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與能力是否具備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是反映學生身心發展狀況的重要事項,也是他們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和方法。問題導向式教學則是通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課堂上,教師提出問題,並引導學生分析、解決問題。這樣一來,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被充分地調動起來,也就能真正實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3.問題導向式教學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能力。在實踐上,導向式教學其實是先由教師根據教材內容設定一定的問題,後由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解讀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至少可以看到兩個結果的情況,即學習情況——問題解決的過程,學業情況——問題解決的結果。問題導向式教學推動了學生在課堂上開展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等有意義的數學學習活動,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單純依賴模仿與記憶的學習方式,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乃至知行結合的能力都具有重要意義,進而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與能力的目的。

  二、問題導向式教學在小學數學教育中的實施

  1.更新教育理念,擺正師生間、教學間的位置長期以來,在我國小學教育中,教師是真正和絕對的主角,學生則是配角。問題導向式教學則要求將學生置於主體地位,要求教師不是講師而應是導師,並以發展的眼光和舉措去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及結果。此外,即使在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也不要貿然去提供解決問題的現存答案,而是給予他們更多的自主性,讓他們大膽嘗試,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自我探索或者合作探索的能力,並從中體驗學習知識的樂趣。

  2.創新課堂評價標準傳統課堂評價側重於學生對數學知識識記程度,而問題導向式教學則注重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的意識與能力。在實施問題導向式教學時,教師的教學過程是一個引導的過程,也是根據學生的過程性表現進行課堂評價的過程,這就要求從根本上拋棄以知識為中心的傳統的課堂評價標準,構建新的以能力為中心的過程性課堂評價標準,以適應新的教學方式方法的引進並實施。

  3.小學數學教師要勇於擔當和主動作為,切實提高自身引進並實施各種教學方式方法的意識和能力任何教學方式方法的引進並實施都需要教師的支援,問題導向式教學法更離不開教師的主動意識、紮實的專業知識和課前的精心準備。因為,要設定課堂問題,就需要教師時時刻刻留心身邊的事物,並找到它們的結合點,只有這樣,才能將問題設計得完美,才能有效地實施問題導向式教學。總之,小學數學教學對學生思維能力的開發和培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加強對問題的利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

  參考文獻:

  [1]雷蕾.問題導向式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11.

  [2]許貽亮.數學問題設計的維度思考[J].中小學數學***小學版***,2011.

  [3]孔令虎.小學數學“問題自主解決”立體化教學初探[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9.

  篇三

  《 少數民族地區小學數學教育論文 》

  一、當前少數民族地區小學數學教育的現存問題

  1.缺乏針對性的教學教材

  母語不同、生活習慣不同、生活環境不同、風俗文化不同。少數民族地區學生的理解方法和學習方法與其他地區的學生不同,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存在差距。而在少數民族地區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所運用的教材,大多是人教版教材,也有個別地區使用其他版本的教材,但這些教材在編定時都缺乏對於少數民族地區學生學習思維、理解方式的考究。儘管老師想方設法的向學生灌輸書本知識,但教材編訂者與教材使用者理解方式上、學習思維上的不統一,讓少數民族學生對書本的學習變得十分費勁,教學活動事倍功半。

  2.教師隊伍質量整體偏低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參與者,儘管新課標對教師的地位給予了新的定位,要求老師在教學活動中更多的擔任引路人和服務者的角色,但我們依然不能忽視老師在教學活動中的重要作用。從當前少數民族地區教師隊伍建設現狀來看,教師隊伍質量整體堪憂。少數民族集中地區多處於偏遠地區,儘管今年來特崗教師、支援偏遠農村地區教學計劃等工作逐項開展,確實有一大批優秀年輕教師奔赴偏遠的少數民族地區,但同偏遠少數民族地區教育事業整體教師需求量相比,依然顯得供不應求。就拿我在任的學校來看,我們的教師隊伍中沒有一個是國內重點本科院校畢業的,只有3個是大專文憑,其他的都是大專以下文化水平,甚至還有隻是初中畢業的代課老師。

  3.教學設施不完善

  在偏遠的少數民族地區,阻礙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提升的另一大障礙性因素就在於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傳統數學教學模式下,課堂由教師、講臺、課本和粉筆構成,色彩單調、形式單一,很難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興趣,這歸根就地,就在於傳統教學模式未能與現代教學技術相融合,未能汲取現代教學技術的有效養分。比如多媒體資訊科技,這一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能夠增強小學數學的趣味性,同時也能夠降低小學數學知識的理解難度。但從當下少數民族地區的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來看,教學設施不完善是阻礙少數民族地區教學質量提升的主要制約因素。

  4.傳統民族觀念的束縛

  從歷史走到今天,邊遠地區即少數民族的聚集地區一直都處於相對閉塞的狀態,為了更好地保護自己,他們不願與外界進行交流,思想觀念陳舊,特別是在能夠滿足自給自足的情況下,溫飽問題的解決讓他們變得樂觀、知足,不願意去接受知識的改變,甚至認為知識會讓他們變得很陌生。很多少數民族地區的家長對於學生的求學都保持謹慎態度,甚至還存在一些牴觸孩子們上學的情緒,在這種情緒的影響下,學生很難用功學習小學數學知識。

  二、少數民族地區小學數學教育質量的提高建議

  1.編訂針對性的教學教材

  科學的編訂教材需要以充分的調查、實踐為基礎,只有適合學生理解方式、學習方式的教材才是最有助於教學活動開展的教材。要想提高少數民族地區的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就必須首先編訂一本適合少數民族地區學生理解方式和學習方式的教材。要編定這樣的一本教材,地方教育部門必須做好充足的調查研究工作,重點對學生的理解方式、學習方式、學習習慣、學習環境、生活環境等做出細緻研究工作。

  2.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一方面,要加大對於偏遠少數民族地區教育政策的扶持力度。比如加大對於偏遠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扶貧力度,與政府機關、各大高校結合,制定少數民族教師幫扶制度,每年為各大高校分配一定比例的支教名額,讓剛畢業的大學生走向少數民族地區,在幫助那裡發展教育事業的同時,也提高高校畢業生的社會閱歷。另一方面,要加大對於少數民族地區教師隊伍的教育培訓工作。教師隊伍的素質要想提高,必須做好教師隊伍的進修工作,少數民族地區更應如此。

  3.加強教學基礎設施建設

  少數民族地區學校必須充分認識到現代教育技術在現代教育中的重要性,與地方財政部門協商,從預算做起,加大對於少數民族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幫扶力度,不斷加大財政資金的投入,積極引進先進的教學裝置,如多媒體裝置、資訊網路裝置等。

  4.轉變人民教育觀念

  加大對於少數民族地區人民的教育觀念的培養,切實轉變少數民族地區的傳統教育思維,讓他們認識到知識就是力量的真理。總之,少數民族地區的小學數學教育工作任重而道遠,問題不少、挑戰不少,我們必須迎面而上,用現代教學思維、現代教學技術武裝教育事業,切實提高少數民族地區的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有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