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資訊科技教育論文

  小學資訊科技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全體小學生能夠了解一些基礎的計算機知識,初步掌握計算機的使用方法,並培養小學生形成創新意識和團結協作的能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小學資訊科技素質養成教育 》

  摘要:隨著資訊時代的到來,培養小學生資訊科技素養成為學校教育者的一項重要內容,本文淺談一些自己六年來從事資訊科技教育教學,針對小學生資訊科技素質養成教育的一些淺顯的看法。

  關鍵詞:小學資訊科技 資訊素質

  從小培養學生掌握和應用現代資訊科技,既是教育新課程改革的需要,也是資訊社會對人才的需要。如何針對小學生和計算機教學的特點,開展小學資訊科技課,是每一位小學資訊科技教師必須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為讓學生愛學、好學資訊科技課,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讓資訊科技課堂充滿生命力,培養學生運用資訊科技進行學習的能力,為學生終身學習打好基礎,就需要我們運用新的教學理念,不斷進行小學資訊科技教學方法方面的探索和研究。

  一、小學生的特點

  不同年齡階段的小學生,他們的心理特點和個性特點,都各不相同,作為教師的我們,要抓住小學生的特點,讓我們的資訊科技教學有序的進行。

  1、小學生的心理特點

  1小學階段是學生長身體、長知識、長智慧的時期,也是其道德品質與世界觀逐步形成的時期。在這一時期,學生面臨著許多問題,家庭的教育,加上緊張的學習和陌生的環境,使得學生間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差異。

  2小學生的注意力是不穩定、不持久的,且常與興趣密切相關,他們的記憶最初以無意識記、具體形象識記和機械識記為主,但是,他們對一些有趣的事情能很好的記住。他們的想象都是從生活上所接觸到的事物出發,想象的範圍小,也是有限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過度,需要大人在旁引導。他們的意志力自覺性和永續性都比較差。隨著小學生年齡的增長,他們的自我評價能力也不斷增長,個性也不斷增強。因而,小學階段的有效教育,對於學生良好的性格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2、個性特點

  個性是一個人整體的精神面貌,是一個人生活經歷的積澱和反映。個性雖有遺傳因素,也受環境影響,尤其是小學階段,正處於個性形成的關鍵時期。隨著孩子年級的升高,其個性特質越來越堅固,個性傾向性也越來越鮮明。家庭因素、學業的成敗、社交的能力、師長的態度、同伴的評價對兒童的心理有極為重要的影響。

  二、小學資訊科技素質養成

  教育部在《義務教育資訊科技課程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小學資訊科技教育的根本任務是“讓學生了解和掌握資訊科技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激發學生學習資訊科技的興趣。培養學生收集、處理和應用資訊科技的能力以及利用計算機進行自主學習、探討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與技術相關的倫理、文化和社會問題,負責任地使用資訊科技。”因此,培養小學生的資訊素質成為我們教師的一項重要內容,培養小學生的資訊素質以成為時代發展對小學教育的現實要求。

  時代要求我們必須提高全體國民在資訊社會中生存和發展所必備的資訊素養――資訊意識和資訊能力。培養小學生的資訊意識和能力,應注意一下幾點:

  1、小學生資訊意識

  培養小學生對資訊的敏銳的感受力,能夠從他們身邊所接觸的事物中發現自己感興趣的資訊,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並實現這些資訊的價值。讓小學生意識到重視資訊資源在解決各種問題的作用,訓練小學生在面臨困難情景時,不僅可以從自己已有的知識中尋求解決辦法,還能主動地尋求各種資訊資源,發現解決問題的辦法,最終養成積極獲取資訊、利用資訊的習慣。培養小學生養成對資訊價值的判斷力和洞察力,並能夠做到“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把握資訊的核心,對資訊進行創新,應用到自己的學習中。

  2、小學生資訊能力培養

  資訊能力即是讓小學生有效利用資訊裝置和資訊資源使用資訊工具、確定資訊、獲取資訊、加工資訊、表達資訊及評價資訊的能力。在小學生的生活和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疑惑,教師要引導他們培養資訊能力。

  3、小學生資訊能力培養的必要性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指出:“要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意識,重視培養學生收集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因此,21世紀已成為人才的競爭,即資訊能力的競爭。我們要從小培養學生的這種能力。

  4、激發小學生興趣是培養學生資訊素質的重要手段

  小學生進行學習的主要動機來源於他們強烈的求知慾和對所學內容的興趣,學生只有對所學的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才會愛學、樂學。所以,就要求我們教師要認真挖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利用小學生的求知慾和愛好等特點,激發小學生的興趣,為教學創設良好的學習的氣氛,促進學生用資訊意識應用於學習。

  三、一直以來,資訊科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中的運用不是一蹴而就的。教育部的一項調查表明,目前各學校用於購買現代教學裝置的投入逐年增加,但將其應用於教學的教師卻遠未達到理想的數目。形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很多,而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意識、知識和能力上的欠缺常常是其制約因素。因此,它對教育技術工作者提出了新課題:教育技術工作者應當承擔起傳播教育技術和培養教師提高現代教育技術素質的雙重責任。

  據我所瞭解,目前,有的學校還是不重視資訊科技課,部分學校的資訊科技課,不是由專業的教育技術專業的教師任教,不重視資訊科技課的教學。甚至,學校也不很重視教師的教育技術的學習和應用,這就要求我們資訊科技教師,更加重視對小學生資訊素質培養。

  四、我的研究方向

  1、進一步加強學校硬體環境和軟體資源的建設,讓學校所有的教師都意識到資訊科技的重要性和學習應用的必要性,為小學生的資訊素質培養打下良好的基礎。

  2、進一步強化師資培訓,提高教師教育技術的水平和計算機操作技能及各種軟體應用能力

  3、資訊科技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激勵學生的思維:不僅要灌輸式什麼、為什麼,而且要啟發學生怎麼思考,怎麼應用,在什麼情況下應用,布魯納說過:“學習是一個主動的過程,使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的最好途徑就是使學習者主動捲入學習,並從中體現到自己有能力來應付外部世界。”所以,我們教師,要多給學生一些思考的餘地,多一些表現的機會,多一些創造的能力,挖掘小學生的潛力,培養小學生的資訊素質。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資訊科技課程指導綱要

  [2]資訊科技教育課程標準2001年[S]

  [3]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

  [4]張倩葦.資訊素養與資訊素養教育[J].電化教育研究,20012

  [5]張景升.現代教育中的教師資訊素養[J].電化教育研究,20013

  篇二

  《 小學資訊科技教育中素質教育的體現 》

  摘 要:在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形勢下,本文從小學資訊科技教育的基礎性,實用性、擴充套件性和自主性四個方面來體現素質教育。在基礎性方面:小學階段是基礎教育階段,資訊科技教育,同樣是要讓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計算機學科知識和最基本的技能。實用性方面:儘可能的讓學生學到一些實際的技能,為學生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發展創造條件,為他們掌握現代化學習工具提供一切可能的條件。

  關鍵詞:資訊科技教育;基礎;實用;擴充套件;自主

  為了迎接世界資訊科技迅猛發展的挑戰,世界各國都把發展資訊科技作為新世紀社會和經濟發展的一項重大戰略目標。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大力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資訊化,這是覆蓋現代化建設全域性的戰略舉措。要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發揮後發優勢,實現社會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可見資訊科技教育的重要性。

  當前在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形勢下,如何在資訊科技教育中進行素質教育,是計算機教育的重要課題。筆者認為,可以從基礎性,實用性、擴充套件性和自主性四個方面進行考慮。也就是在課堂教學中做到: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主動性,體現創新精神;有機會在不同的情境下去應用他們所學的知識;能根據自身行動的反饋資訊,來形成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案。

  一課堂教學的基礎性

  小學階段是基礎教育階段,資訊科技教育,是要讓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計算機學科知識和最基本的技能。目前計算機在城市裡有了一定範圍的普及,但是小學生真正有接觸過的,畢竟還是少數,所以不能一上來就讓學生看那些生硬的名詞術語,這會讓學生敬而遠之,也就談不上教學效果了。如在學習運用“畫圖”程式繪畫時,需要設定前景色和背景色,這兩個詞學生不容易聽懂,我是這樣來說的:“我們畫圖時要用到筆和紙,用電腦畫圖時也一樣,要選好筆前景和紙背景的顏色……。”又如在介紹檔名時,學生經常分不清什麼是基本名什麼是副檔名,我用一個很簡單的比喻就可以解決了,“檔案的名字就像我們的人名,是由姓氏和名字組成的,檔案的基本名就像人的名字,副檔名就像人的姓,用以區分各類的檔案。”這樣,適當地應用一些形象生動的比喻,對學生計算機知識的學習尤為重要。不僅可以提高他們興趣,而且能達到幫助記憶和理解的目的,達到了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

  又如在認識電腦時,我讓學生學會辨別計算機的四大件主機、顯示器、鍵盤、滑鼠,並學會開啟和關閉電腦的步驟,隨後讓學生進入Windows,讓學生操作滑鼠,讓他們開啟畫圖工具,寫字板工具,甚至進入電腦自帶的遊戲等,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當然要建立在安全的系統保護下,通過這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低年級的學生對於畫圖都具有濃厚的興趣,在教授完“畫圖”的基本操作後,為了讓學生髮揮自己的創造裡和想象力,我並不是讓學生按照書上的圖片進行繪畫,而是給學生一個題目或是一樣事物讓學生自己創作、發揮。比如,我讓學生在“畫圖”程式中畫上自己的姓名。因為漢字是象形文字,每個文字的組成都有一定的含義,每個文字都可以完成一幅漂亮的圖畫。例如:“林”字,是由兩個木字組成的,有的學生把一豎畫成樹幹,一橫畫做彎彎樹枝,然後在下面加上兩片樹葉,就成了一個“木”字,複製一下就成了一個“林”字。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也可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從教學實踐中,我們意識到,資訊科技教育中也包含了其他學科的知識,這要求任課教師除了掌握本科知識外,還要掌握一定的相關學科知識,綜合運用,才能在教學實踐中把深奧的計算機知識轉化為小學生所能接受的內容。

  二課堂教學的實用性

  大家知道計算機更新的速度是非常驚人的,我校的裝置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從最初的中華學習機到現在的Pentium3處理器;從無盤工作站到現在的可以單機執行Windows軟體。晶片技術是按每18個月就進步一倍的速度向前發展的,因此,學校要每三四年更新一次機器。然而並不是每所學校都可以承受如此重負。即使可以,教學內容要保證學生進入社會後仍適應社會需要,也是極其困難的。所以我們要儘可能的讓學生學到一些實際的技能,為他們掌握現代化學習工具提供一切可能的條件。

  文字編輯軟體的應用在小學教學中還佔有很大的比重,但是也存在很多的缺陷。例如漢字的錄入,漢字不像西方文字,不能直接的用鍵盤輸入,而是把漢字轉換成字母或者數字表示的程式碼,在將程式碼送入計算機識別,是一種間接輸入的方法。現在要求小學生背誦某種與小學語文教學規範相悖的漢字編碼規則,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在小學進行漢字輸入的教學,其目的不在學習某種漢字編碼方案,而是學習打字技能,輔助和促進語文教學。所以“智慧ABC輸入法”和“全拼輸入法”應是小學生首選的基本輸入法,它可以幫助小學生學習和鞏固漢語拼音,提高識字率。由於拼音輸入法存在不認識的字就無法輸入這一缺陷,所以應該輔助以其他的輸入方法,例如“微軟拼音輸入法”中就帶有手寫輸入的功能,可以幫助小學生對不認識的字進行輸入。而其他對小學生語文學習可能產生誤導的編碼都應該堅決屏棄。

  鼓舞、指導學生大膽、靈活地運用已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的有效方法,為了使學生更好的運用工具體現自我價值,我還結合一些節日進行電腦賀卡的設計。在圖文混合排版技術、豐富多彩的電腦繪圖、強大的功能和簡單的操作下,優秀的、富有想象力的作品層出不窮。把優秀的作品列印給學生本人,還有利於提高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他們的興趣。有的學生還利用課餘時間製作小報,更多的同學則學會了運用電腦作為寫作、閱讀、認識世界的工具,為自己快速、高效的學習增添一個新的途徑。

  在Windows環境下大多數軟體的介面和使用方法都相近,例如“記事本”和“畫圖”程式的區別在於“畫圖”程式多一個工具箱和一個顏料盒,當把這工具箱和顏料盒隱藏起來後,就和“記事本”一模一樣了。當學生看到這樣的演示後,不但可以容易地掌握“畫圖”,還可以舉一反三,達到知識的遷移,為以後學習其他軟體打下基礎,提高學習的能力,這也正是資訊科技教育追求的目標。

  因此,我認為,在資訊科技教育中注重解決實際問題的教學,為學生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發展創造條件。也是素質教育的一種體現。因此實用性應擺在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

  三課堂教學的擴充套件性

  小學資訊科技教育中還要注意知識的擴充套件性,雖然主體是基礎教育,但是計算機也是一門活動課程。一些對計算機知識具有濃厚興趣的同學,非常渴望真正的去控制電腦。而簡單的程式設計語言是小學生初步認識計算機世界奧祕的重要途徑。

  Logo語言的設計者之一的基爾代爾教授,在開發程式的想法是:希望Logo語言能帶給小朋友們嚴密的計算思維和有趣的學習體驗。Logo語言既是一種程式,也是一種玩具,它能用直觀的運動來體現程式設計的結果,讓我們在遊戲中進行思考,在趣味中學習。在歐美等國家Logo語言在小學計算機教育中佔有一定的地位。因為,Logo語言可以讓學生掌握一些抽象的數學概念。這對於一些喜歡數學的同學來說,Logo語言對其綜合的思維能力的發展是非常有益的。從程式設計的角度看,學習簡單的程式設計語言可以為學生今後學習其他高階程式鋪設道路。因此,我們在教學Logo語言時要從素質教育的角度出發,以學習一種“玩具”為出發點,讓學生髮揮自己的個性和特長。我校的電腦興趣小組,在完成基礎教育的前提下,根據自願的原則,吸收部分對電腦有濃厚興趣的同學,進行Logo語言教學的試驗,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計算機的發展是沒有止境的,資訊科技教育的要求也是在不斷提高的。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將眼光僅僅侷限於課本,而要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法,認真實踐,及時總結,發揮計算機教學的基礎性、實用性、擴充套件性、自主性作用,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造能力,為21世紀培養出實用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礎。

  篇三

  《 淺談小學資訊科技教育中的德育教育 》

  【摘 要】《中小學資訊科技課程指導綱要》明確指出要在資訊科技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古人說:“欲立其業,先樹其德。”如果能在傳授學科知識的同時滲透德育教育,會有相得益彰的效果。本文主要論述了在資訊科技教育中如何進行德育教育,資訊道德教育既是時代與社會提出的要求,也是小學生自我發展的內在需要。

  【關鍵詞】資訊科技;德育教育;精神文明教育;網路道德

  學校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作為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性工程,在新世紀的今天,應該具有何種態勢,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須思考的一個重要任務。資訊道德教育既是時代與社會提出的要求,又是小學生自我發展的內在需要。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對如何在小學資訊科技教育課中給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一、作為一名資訊科技教師應該身正為範

  在教學中保證自己傳授的是符合人類道德規範的、促進人類文化發展的資訊知識,而不是有害於人類文化發展的東西。例如:不應該傳播那些不科學、不正確的無稽之談的東西,不應該傳播計算機病毒,不傳播不利於學生身心健康的等。

  二、深挖教材,利用教材上的知識點,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精神文明教育

  通過資訊科技,可以讓學生更廣泛、更生動地瞭解我們的國家、社會以及我們的生活和學習情況,使學生樹立為集體、國家、人類社會不懈奮鬥的崇高理想。

  1.利用教材上的相關知識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資訊科技教材中的計算機基礎知識一節介紹了我國的巨型計算機――銀河系列。我在講這一節時,讓學生明白我們國家在計算機領域中也有部分技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是少數幾個能夠製造巨型計算機的國家,再將學生引向我國的部分尖端科學上,如“神舟五號、神舟六號”“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的成功、嫦娥一號衛星的成功發射,讓學生更加熱愛科學和熱愛祖國,更加努力學習。

  2.通過正確引導,激勵學生努力學習

  當學完一部分教材時,就讓學生仔細想想,看書中哪一部分涉及的軟硬體技術是由我們中國人自己開發的,結果沒有。教材中的全部內容幾乎都是一些國外的公司所開發的軟體等,而很多國產優秀軟體例如WPS卻沒有被寫進教材。因此,在我的教學計劃中,總有幾節課講解WPS和其他國產優秀軟體的操作。同時,以此鼓勵同學努力學習,讓學生相信總有一天中國會有資訊科技領域裡的核心技術。中國聯想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中國最大的電腦供應商聯想Lenovo宣佈以17.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美國國際商用機器IBM的個人電腦部門。這一交易是中國技術公司最大的一筆海外收購。這些說明我們國家在IT行業中的強大實力。

  3.利用資訊科技,深入宣傳我國各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增強學生的民族意識

  用多媒體技術,以形象、生動的方式介紹我國的優秀文化故事和悠久歷史,可以讓學生深入的瞭解我們國家悠久的歷史、豐富的民族文化及正確的道德行為;以形象的方式指出各種不道德的行為對國家、民族的危害,從而提高學生的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質。

  三、應該利用網路優勢,加強學生的德育管理

  1.優化網路環境,加強德育管理

  利用網路開展德育工作,具有傳統德育工作不可比擬的優勢。今天的學校德育與網路共處一個時空,時刻面臨著網路的衝擊與挑戰,學校圍牆也無法阻隔網路的滲透。當學生坐在電腦螢幕前,輕點滑鼠,往來於網路空間時,最終決定其道德言行的就是他們自己的道德選擇。面對網路的挑戰,學校應當從實際出發,修訂學校德育目標和計劃,使之反映網路道德的內容,有計劃地把網路教育作為日常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普及網路道德知識,加強網路安全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道德價值觀、道德評判力以及道德自制力,使他們在光怪陸離的網路世界裡健康遨遊,免於成為迷途的羔羊。

  2.利用網路優勢,拓展德育途徑

  對待網路,學校要變堵為導,主動佔領網路陣地,要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網路設施,在課餘時間對學生開放空閒網路教室,多為學生創造在學校上網的機會,這樣可以把學生從不適宜的上網環境中爭取過來。學生在校內自由上網,可以及時獲取大量的知識資訊,老師也可以有效地監控學生的上網行為,實現對學生的道德教育。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網路的特點,最大限度地保證網路交流的自由、開放和民主,鼓勵學生把自己關心和感興趣的話題、存在的情緒與困擾,通過網路直接反映、直率表達。這樣,才有利於教師瞭解學生的真實思想,制定有針對性的教育對策,使學校德育貼近學生、貼近實際、貼近現實,最終達到入情、入理、入腦、入心的德育績效。

  3.在網路交流中加強網路道德

  資訊高速公路的開通,使知識的傳播速度更加快捷,但是也給尚沒有形成正確世界觀的青少年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主要表現為:某些站點消極的思想和黃色圖片、黃色小說大肆傳播,不負責任的言論、言過其實的話語、聳人聽聞的“新聞”比比皆是,鋪天蓋地的電腦廣告使人昏頭轉向,形形色色的網路陷阱讓人防不勝防,電腦黑客技術的教唆極易產生高科技犯罪,網上聊天室內魚龍混雜,某些人語言下流,行為骯髒……這些都對青少年的思想品德產生巨大的危害,嚴重影響其健康成長。教師在教授網路知識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提高學生對有害資訊的識別能力、抗干擾能力和免疫力,注意提高中小學生的思想素質,增強其敏銳的鑑別力和政治責任感。教育學生遵守網路規則、網路道德,做遵紀守法的好網民。學校要重視和加強校園網路的管理與建設,加強對網路教室和電子閱覽室的管理,成立教師和學生兩支網管隊伍,對學生的網路活動進行引導、監控規範學生的上網行為。同時,還要提高教師的網路素養,充分發揮教師的作用。作為傳統教育的主要實施者,教師大多數具有較強的道德水準和較高的個人素質,在數量上與質量上都具備大規模實施青少年網路道德教育的條件。因此,提高教師的網路素養,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把自己和學生擺在平等的位置,引起更多的思想共鳴,可以最終使更多的老師成為學生生活中的良師、網路上的益友。

  四、採用分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

  在教學中,我把學生編成幾個小組,先給小組一個任務,讓他們共同學習,共同完成,只對小組進行評價,不對個人進行評價,從而培養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人際交往能力,建立與別人合作共事、共同發展、尊重別人勞動的觀念。

  五、結合我國相關的法律知識,對學生加強法律和倫理意識的教育

  在教學中,經常對學生進行有關資訊科技法律知識的講座,如《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資訊網路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等,讓學生認識到違反國家有關規定的行為是違法行為,國家將對其追究相應責任。還有,必須對學生進行正確的資訊道德素質的培養,提高學生抵制不良資訊、不道德資訊的能力,學習《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全國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等,使學生能夠遵守資訊應用人員的道德規範,不從事非法活動,不損害他人的利益,不隨意釋出資訊。

  總之,小學資訊科技道德教育又是一個新的課題。如何順應時代的要求,抓住歷史機遇,迎接未來挑戰,是每一個資訊科技教育工作者必須思考的課題。

  【參考文獻】

  [1]陳潔.《新課程學習・上旬》,2013第4期4:160-161

有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