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發表學術論文格式

  論文是描述科研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論文格式就是論文達到可公之於眾的標準樣式和內容要求。小編整理了,歡迎閱讀!

  

  論文格式字型要求:

  1.頁面設定:頁邊距上2.8cm,下2.5cm,左3.0cm***裝訂線0.5cm***,右2.5cm,,頁尾1.5cm。

  2.封面格式設定:字型:四號宋體,居中,指導教師簽名必須手寫。

  3.題目:中文,三號黑體加粗居中;英文,三號Time New Roman字型, 加粗居中。題目和摘要之間空一行***小四號***。 4.摘要:

  ***1***中文摘要和關鍵詞***行間距單倍*** 摘要***黑體五號加粗,左起空兩格***: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五號楷體***

  關鍵詞***黑體五號加粗,左起空兩格***:XXXX,XXXXX,XXXXX,XXXX***五號楷體***

  ***2***英文摘要和關鍵詞***行間距單倍******置於參考文獻後。參考文獻與英文摘要之間空一行,小四號***

  Abstract***Time New Roman字型,五號,加粗,頂格***: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Time New Roman字型,五號*** Keywords***Time New Roman字型,五號,加粗,頂格***: XXXX,XXXXX,XXXXX,XXXX***Time New Roman字型,五號*** 5.正文層次格式***關鍵詞和正文之間空一行,小四號*** 1.***四號黑體加粗,左起空兩格***

  正文左起空兩格,使用小四號宋體***行間距1.5倍***

  1.1 XXXX ***小四號宋體加粗,左起空兩格,行間距1.5倍*** 正文左起空兩格,使用小四號宋體***行間距1.5倍*** 第三級標題與第二級標題相同

  6.致謝***正文和致謝之間空一行,小四號***

  致謝***居中,黑體,加粗,小四號***

  ***************************************************************************************中文小四號宋體,英文小四號Time New Roman字型,行間距單倍***

  7.參考文獻***致謝和參考文獻之間空一行,小四號***:

  參考文獻***居中,黑體,加粗,小四號***

  [1]********************中文五號宋體,英文五號Time New Roman字型,行間距單倍*** 參考文獻格式設定:

  期刊:[序號]作者.題名[J].期刊名稱,出版年份,卷號***期號***:起止頁碼.

  書籍:[序號]著者.書名[M].版次.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頁碼.

  論文集:[序號]著者.題名[C].編者.論文集名.出版地 學位論文:[序號]作者.題名[D].儲存地:儲存單位,年份. 專利文獻:[序號]專利所有者.專利題名[P].專利國別:專利號,釋出日期.

  國家、國際標準:[序號]標準代號,標準名稱[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

  電子文獻:[序號]作者.電子文獻題名[EB/OL].電子文獻的出版或可獲得地址,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選*** 8.頁碼規範: 位於頁面底端右側 9.圖片格式設定:

  字型:黑體,五號 行間距1.5倍 10.表格格式設定: 表格內容格式設定:

  字型:五號,宋體 行間距1.5倍 表頭格式設定:

  字型:黑體,五號 行間距1.5倍

  11.引文標註:***作者姓名,年份***,多個姓名中間用分號分隔。注意引文標註與註釋的區別,引文標註是註明文獻出處,註釋是對文中概念、觀點等的進一步補充或解釋說明。

  12.腳註:用腳註方式標註,腳註格式設定如下:引用腳註格式,頁面底端,五號字型。

  關於物理的學術論文

  淺談物理概念教學

  摘要經過六年的教育教學,我想談談物理概念教學方面問題。我在教學時發現,有的同學不能區分概念的本質和定義。沒有認識到概念的本質是事物所固有的,定義僅僅是反映本質,但不能以定義代替本質,例如,速度的概念的本質是反映物體運動的快慢程度和運動方向,要給速度下定義,還要考查速度與位移和時間的關係,只有當我們明確了時間一定時,物體運動快慢程度位移成正比;位移的大小一定時,運動快慢程度和時間成反比,我們才能把兩都結合起來,從已經建立的位移和時間的概念出發,定義速度為位移與通過這段位移所需的時間之比,在教學中,學生往往把變速運動的即時速度理解為單位時間內通過的位移,有對對即時速度用米/秒感到不理解,這些都是忽視了速度的本質,而以定義來代替本質所引起的,所以在教學時應反覆強調速度的本質是反映物體運動的快慢程度,例即時速度V=1米/秒只不過說明,請時刻物體運動的快慢程度與每秒通過1米的勻速直線運動的快慢程度相同罷了。並不表示物體在1秒鐘通過位移為1米。

  內容物理概念教學是物理教學的一個難點,也是一個重點,那麼,怎樣才算搞好物理概念教學呢?我認為在物理概念教學時應注意以下四點。

  一、明確概念的物理意義:

  在教學中,對於物理概念,要求學生搞清它的“來龍去脈”,弄懂三個問題:“為什麼?”“是什麼?”和“幹什麼?”,第一問題是指明確引入概念的必要性和目的性,它包括:為什麼要引入某個物理概念?引入物理概念的物理事實是什麼?第二個問題是明確概念的意義,它包括:概念的定義是什麼?物理量的定義式是什麼?決定它大小的條件是什麼?單位是什麼?是否為向量?第三個問題是指弄清概念的應用。例如:對於“參照物”的概念,要弄清:①引入參照物的物理事實,即一個物體處於某一狀態,可以說它是靜止的,也可以說是運動的,為了解決這個矛盾,引入參照物的概念。②參照物的定義是:為了研究物體的運動而假定為不動的那個物體。參照物具有隨意性、方便性。③參照物的引入是用來確定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的,所以在研究物體的運動時必須選擇參照物,明確物理概念的物理意義是掌握概念的主要方向,它是教好、學好物理知識的關鍵,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在搞清概念的物理意義上多下功夫。

  二、能夠運用概念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

  學生明確了所學概念的物理意義,它只是學習過程的一半,還要通過實驗、解題、討論、等方法,應用所學的有關概念規律解釋自然界、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解答有關的物理問題和習題,將所學的物理概念運用到實踐中去。

  例如:對“即時速度”的概念,學生常常能背誦定義、能夠區分,即時速度和平均速度概念,但是能否由此而斷定學生掌握了即時速度的概念呢?不能,還得讓學生運用概念去分析一定的實際問題,這時就會暴露學生掌握知識的不足之處,例如,我們可以提出這樣一道題目:甲同學在前面跑,乙同學在後面追,甲、乙同學在什麼時候的即時速度相等呢?很多同學都會回答:當乙同學追上甲同學時,甲乙兩同學即時速度相等,這就是沒有把握好“即時速度”的概念,而把運動物體的位移相等與即時度相等看作是一回事了。

  三、領略物理學的研究方法

  在物理學中用到了各種不同的方法,如:觀察、實驗、理想化、數學等方法,在這裡,我想說說實驗法,數學法。驗方法是一種特殊的觀察方法,所不同的是人為控制自然現象,排除一切次要因素干擾,而突出所要觀察的因素。例如:在引入“變速直線運動”的概念時,我設定了一個實驗,讓一小車沿斜面下滑,用節拍器計時,用粉筆記下小車在相等時間內的位置,在這個實驗中,人為地控制小車的速度,讓學生能一回瞭然地觀察出粉筆記下的位置間的位移是不相等的。

  四、提高興趣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對於枯燥的概念教學來說,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很重要的。我認為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主要的是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我們可以用各種直觀材料、演示實驗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分析,然後上升到理性認識,形成概念,例如:由經常觀察到人在地上行走,汽車在馬路上行駛,船在水中前進,木塊沿斜面滑下,雨點下落等等,這些直觀材料,經過比較、分析後,讓學生認識到它們的表面形式雖然不同,但卻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一個物體相對於另一個我們認為不動的物體的位置發生了變化,然後,把這些共同特抽象出來,予以概括,就形成了?“機械運動”,的概念,並用:“一個物體對於其它物體的位置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這個定義,把它固定下來。

  [1] 張大均主編:教學心理學研究。西南師大出版社,1998年。

  [2] 張慶林主編:元認知的發展與主體教育。西南師大出版社,1997年。

  [3] Bruer J. T. Schools for thought: A science of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Cambridg: The MIP Press, 1993: 36-56. [4] Zimmerman B. J. & Martinez-paris M. ***1988***. Construct validation of a strategy model of student self-regulated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0: 284-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