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
自然科學的發展對知識確定性觀念的影響是科學技術哲學領域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小編整理的,希望你能從中得到感悟!
篇一
科學理解與控制自然
摘要:大多數現代科學,為了符合“唯物主義戰略”,採取限制理論構建的種類,選擇與其有關的經驗資料。我認為,採用唯物主義戰略,不是因為需要獲得客觀性的理解以顯示極高的價值認識,而是由於在唯物主義戰略與控制自然的特定觀念之間的“選擇性姻緣關係”。因此,社會價值是接受唯物主義戰略的根據。然而這並不損害這一觀點:正確的理論接受是以“公正的”思考為基礎,只要社會價值的作用同認知價值的作用保持恰當地區別。
關鍵詞:科學理解 唯物主義戰略 自然控制 價值中立
中圖分類號:B0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1569***2012***02-0011-15
在習慣用語裡,片語“科學技術”代表一個整體,在公眾當中,科學往往根據它對技術的貢獻進行評價。相反,現代科學傳統通常把技術僅僅看做是附產品,並且主要根據對科學構造的世界的理解來評估科學。它把科學看作是為了把握世界因果結構並陳述***encapsulating***其可能性,不是為了技術這個附產品***雖然我們一直依賴它們***。科學理解的可說明性、理論表達的形式和證據,理論在科學實踐中形成、構建和接受的特徵,都可以被清楚地闡述,而傳統觀念認為理論無需假設任何與技術實踐具有本質的聯絡。對實用目的的成功接受也許是一種正確接受理論並增加其有效論據的一個表徵,但它不是一個理論的構成部分。
在這篇論文裡,我提出重新思考科學與技術的關係,並將概括出一個推測性的恰當論題,即經典的科學理論、它們的普遍形式及其與經驗現象之間關係的一般特徵。這些特徵是不能根據把握世界因果結構並陳述可能性的一般觀點來理解,而是根據現代科學理解,是一種很大程度上來自於體現我所稱之為現代控制價值體系的實踐前景的理解形式。正是這種理解形式在基本秩序中解釋著那些形成於基本結構、過程和規律的各種現象;並且它能夠陳述事物的“物質可能性”,這些可能性是通過參照這種基本秩序才能被理解的。
一、理解現象的什麼?
什麼是自然物件和現象,以及要理解它們什麼?理解總是取決於上下文。隨著背景、興趣點、參與的實踐、知識背景和參與的話語體系不同,理解的內容也會不同。然而,不管什麼背景,理解的內容***事件、事物狀態、現象***都包括下述相互作用的部分:1.它們是什麼的描述――它們的種類、屬性、行為、關係以及隨時間的變化。2.它們為什麼是這樣的解釋――它們為什麼具有這些屬性、行為和關係;它們為什麼以它們具有的方式發生了變化;它們本源的解釋。3.根據它們自己的發展能力以及它們與其他事物的相互作用,描述它們允許的可能性***包括至今尚未實現的可能性***。
理解實際上包括把握事物“是什麼”、“為什麼”、“可能性是什麼”***萊西,1986;1991***。
上述三部分的任何一個都對一系列的解釋開放。關於“是什麼”,物件可能被看作是:經驗物件;人類實踐的物件――在實際生活中,為了個人、社會或機構的目標,要遵循和與之相互作用的東西;以及顯現與其他物件具有因果關係的物件――無論是根據物件參與其中的現象與其他現象之間的規律聯絡,還是根據它在某結構或系統中的位置***如生態、社會甚至宇宙系統***,還是***以人類為例子***根據意向性的和交往的關係。
顯然,根據物件被看作是什麼的不同,關於“為什麼”和“可能性是什麼”的回答,將會採用不同的形式或反映不同的興趣。為了說明這點,我們思考***例如小麥***種子,哪些可能性對它是開放?種子可以看作是很多東西,我選出兩種:第一種是通過耕作生產可計算作物產量的物件;第二種是社會程序之內在一部分的物件。按照第一種思路,種子會是雜交和基因工程的產物,這樣在特定條件下耕作,作物產量顯著提高。按照第二種思路,種子成為高產量生產者的同時成為一種商品――某種在資本密集企業中生產和耕作,並在市場中買賣的物件――而不是農作物每年生產的一個常規物件,因此成為人類實踐的一個物件與成為社會秩序是不同的。種子被看作在數量上增加的某物件時,與種子被看作其他物件時的根本社會改變是一致的。
因此,理解所採取的不同形式,並且通過這麼做,是對不同實踐之不同興趣的反映。
二、科學理解
在現代科學實踐裡,現象――作為科學研究的物件――被看作是符合規律的。我們以任何一種展現它們規律的方式將它們分為不同種類。為了展現規律性,構成現象的結構和成分及程序需要被確定,因為現象的規律性來自於基本結構、程序和相互作用的規律性。我們可以說現象形成於基本結構、過程和規律***我把這些簡稱為基本秩序***,並且現象是依照其如此形成所顯現的而被解釋。所有從屬於基本秩序的物件都能夠用定量的術語描述其特徵;所有的相互作用是有規律的;並且規律***未必是決定性的***可以用數學方程式說明。
以這種方式描述,物件並非被解釋為價值物件。作為基本秩序的物件,它們沒有自然的目的、無發展的潛能、同人類生活和實踐沒有本質的聯絡。構成基本秩序的結構、過程和規律,在存在論意義上,是獨立於人類研究、感知和行為;它們不會隨著觀察者的理論、觀念、興趣或價值觀而改變。基本秩序容許一系列可能性對現象開放;據此,不同條件可以形成不同現象。我將稱這一階段的可能性為事物的物質可能性。它們並不包括所有可能性,那些被看作人類經驗和實踐物件的可能性,以種子的例子說明,物質的可能性包括增加作為產量,但不包括種子成為一種商品。
因而,科學理解是理論的呈現***或在理論幫助下呈現的***,包括其形成於基本結構、過程和規律的描述現象;並因此也包括從作為經驗、價值和實踐的物件中抽象出的現象。我們以這種抽象的方式去獲得科學理解。但是在獲得理解的過程中,現象必須被看作經驗的和實踐的物件。科學理解通過現象的觀察和積極介入其中這兩種實踐而獲得。而實踐是在我稱之為唯物主義限制/選擇戰略下實施的。為了忠於物件特徵的研究,我們不能持有任何理論,哪怕是暫時性地持有,除非理論能夠很好地對恰當描述特殊型別的基本秩序所使用範疇進行約束,並因此也對使用唯物主義範疇進行約束,而不是像目的論的、意向性的或感覺的範疇。
理論根據它們與經驗材料之間的關係而被接受、否定或進一步檢驗。由於對使用範疇的限制,那些可被他們接受的材料是根據主體間性、***經驗現象的***可重複性而被選擇,並且用只包含唯物主義術語的描述語言來表達,通常定量的和數學的術語,其價值來源於測量、儀器介入和實驗操作。這種方式的材料選擇與唯物主義限制下形成的理論之間形成恰當型別的互補性,它促使被選擇的材料在與理論相聯絡中起到證據的作用,因為用這種材料所描述的現象能被看作來源於基本秩序的表現。
為了確保理論的可靠,關於理論與經驗材料之間必須存在的相互關係,這長期存在著爭議。就當前的目的而言,我粗淺地設定,認為這種關係最好依據可靠材料形成的理論,並由這種理論高度建構的認識價值體系來分析。在唯物主義戰略下,我們的目的是為了建立經驗充分的理論,具有展示解釋力、統一力和預測力的理論,內部一致的理論,不包含“特定”假設來源的理論,具有與其他公認
理論以及某些事物的解釋關係的理論。我沒有對認知價值做更充分的闡述,是因為想要集中說明與科學理解有關的社會價值的作用***參考第五部分***,社會價值並沒有跨越也沒有取代認知價值在對理論的接受性上所做出的很好判斷。
為什麼遵循唯物主義限制/選擇戰略?為什麼要遵循唯物主義限制/選擇戰略進行研究?或者,為什麼在唯物主義戰略下實施的研究被認為是典範?或者,為什麼旨在陳述事物的物質可能性的研究被認為是典範?我通過把科學看作對這些問題進行回答的機構和共同體。讓我們思考以下幾個現成的答案:
第一種回答訴諸於唯物主義形而上學:世界確實所有現象都來源於基本秩序。因此充分描述某現象領域的基本結構、程序和規律的理論,將會如其所是貼切地描述其因果結構,並且有能力陳述它的可能性,因為基本秩序通過該領域的物質可能性被詳細闡述。
第二種回答,它為培根派功利主義利益服務:當遵循唯物主義戰略獲得的理解是為了增強人類對自然實施控制的能力。與此相反,科學應該提供一種需要掌握現代實際生活和生活經驗的主要物件和主要實踐的理解方式,並因此讓我們有效地生活在現代社會。
第三種回答,對描述基本秩序的純粹知識興趣的理論,這種理論常常伴隨著我們根據這種理論而成功構建的事實。依照這些戰略下獲得的理論,常常是遵從一系列經驗材料、實際應用的成功資料以及一些自然現象而建構起的認知價值。在這裡也許有人會說,知識的總量在增加,並且有很好的理由認為,遵循同樣的戰略會促使知識總量繼續增加;而且在目前,如果我們希望增加知識總量,特別是如果我們希望繼續研究特定型別的現象***比如天文現象***,那麼並不存在似乎合理的可供選擇的戰略用以探索。
我認為最好的回答是在適當提煉第二個培根派答案基礎上,加入第三個答案的重要內容。我在這裡無法“證明”這點。相反,我將通過探究遵循唯物主義戰略與控制自然的鮮明現代態度之間的關係,提出自己的回答。我把這種關係稱之為“選擇性姻緣關係”,希望引起人們對韋伯經常用於描述資本主義和新教主義關係之術語涵義的關注。
三、控制自然
我將試圖闡明控制自然的概念,以及對它***和它與自然物件相互作用***的特殊的現代態度。從重要意義上說,控制自然是人類本性的一部分。現代性中,控制的特殊之處在於控制的程度,它在我們生活中具有卓越的與核心的地位、我們賦予它極高的幾乎非從屬地位的價值,以及我們試圖努力地擴充套件和實現我們的控制能力。
就本性而言,人類是“在世界中體現和活動的”***泰勒1982***,也是社會的和文化的存在者***萊西1985***。人類是與物質物件相互作用的行動者,是與其他人類需要彼此解釋的行動者。在這種解釋中行為被描述為遵循行動者的信仰和目標,因而是可以理解的。當我們有意識地、成功地使物件服從於我們的力量,並把他們作為實現我們目的的一種手段來使用時,我們就在對物件實施控制。並不是每一個與世界有效的和有意識的相互作用都是控制的事例,但在某種條件下,所有文化中的控制就是操作和評價。例如互惠、親密和尊重這些價值,就不是控制。在這裡,與物件相互作用的價值――在行動背景裡――被理解為有一種統一的標準,而不是降低為行動者的工具價值。
實踐的理解,我們對事物的效用作用與事物對我們反作用的理解,顯然就是控制的活動。所有文化都存在著以經驗為基礎的實踐理解,同時具有在物質物件與實踐理解之間的持續相互作用。成功的相互作用為這種理解提供決定性嘗試,實踐理解的形式也許恰好反映了相互作用的不同方式,在這些方式裡,我們同物質物件的相互作用與我們同他人相互作用也許是相關的。
從屬於社會價值的控制
人類與自然的相互作用,受制於它與社會的、生態的或宇宙規律的相適應情況,以及與特定的人類繁榮的觀念相適應情況。因此,實踐的理解形式,將反映出人類與自然相互作用如何積極或消極地作用於我們所希望的秩序;同時它也將說明這種秩序所允許的自然可能性。實踐理解對事物的把握,被限制在一定的範疇,即那些同社會、生態和宇宙秩序有關的、以及為特定人類繁榮的概念有關的範疇。在這些概念和實踐出現的地方,人類對待自然的特殊態度,可以通過諸如協調、適應、和諧、參與和辯證統一這些概念,很好地說明。控制從屬於這些關係,而且範圍有限,只有在一定程度上,即它對我們渴望的社會秩序和人類繁榮的理想所指向的目標有貢獻時,才有價值。探討超出這些限制範圍之外的可能性是沒有道德***或合理***的可理解性。
現代控制價值體系
控制自然的現代特殊態度***雖然並非沒有爭議***普遍拒絕其從屬於其他對待自然的態度,從屬於特定的社會價值及人類繁榮的理想。它需要通過實際生活***我們在其中生產、投資、分配和消費***有序地擴充套件其範圍,而實際生活,主要通過技術進步的方式實施新的和影響深遠的控制可能性來塑造。控制自然的成果開始統治生活經驗,而且社會結構因為適合和容納生活經驗和實際生活形成的權力、慾望和利益而改變。
在現代性裡,對自然的控制活動已經顯著地擴充套件。雖然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事實***包括當思考未來的合理需求的可能性時***,但這並不是必然的。獲得對自然的控制已經成為高層次的社會價值,雖然不被認為優越於其他價值,但也不從屬於其他價值。當控制的利益與其他主要社會利益發生衝突時,不存在系統的擇優或折衷方案。控制自然似乎因其自身緣故而成為價值,這顯然不是一條清醒的捷徑。而且它通過技術實施和進步,被看作能夠服務於所有可見的社會價值和人類繁榮的理想,服務於增進人類普遍和長遠的幸福。
於是,控制就從其他價值中被抽離出來,並伴隨著相對獨立意志而不斷拓展其程序。在這種方式中,可生存的事物、渴望的社會秩序,以及富有意義的宇宙秩序,都成為從屬於控制自然的價值。並非每一個實施控制的活動都是有價值的,因為人類的幸福具有相對的評價標準。某些行為應該被否定或指責,例如因為他們明顯地帶來大量無端的痛苦,這樣的觀點已被廣泛地認同。或者說,對那些反映不同群體擁有不同人類繁榮理念的其他行為,存在著爭議。與上述一致,控制自然仍被看做是增進人類幸福的關鍵。它是現代社會的一種核心組織原則,一個解決問題的主要方式,並伴隨著這樣一種信心:即進一步發展我們控制自然的能力將能夠有效應對任何新問題和我們在控制中產生的不期望的負面影響,同時應對將繼續改變地球面貌而造成的迄今為止還未想到的可能性。
在現代觀念中,增進人類幸福很大程度上依賴技術進步。這部分地解釋了社會關係瓦解的事實,以及伴隨技術的發展與應用構建新的社會秩序的必要。控制自然已經被看作是不從屬於其他社會價值的價值。然而更為重要的是,典型的現代控制價值似乎不斷地擴張人類對自然實施控制的能力。
價值是通過我稱之為體系***或綜合體***的方式被持有,價值體系被解釋為有排列秩序,而且,在具體活動和實踐中所顯現的價值往往相互促進***詳細內容參考萊西和施瓦茨,1996***。在現代控制價值體系裡,擴充套件人類控制自然的能力排 在最高的位置。其中實施控制尤其是實施新形式的控制也同樣有價值,由於這些價值的具體顯現,體現其他競爭性價值的專案和機構必須在很大程度上被推延和調整***思考一下在本文中種子的例子***。而且技術物件和它們的產品往往被認為是價值物件――至少它們中的一些,在大部分時間。在現代性的動力中,其他社會價值***如自由企業和私有財產***,往往在相同的控制機構中表現,在這種相互聯絡中得到進一步的增強。
現代控制價值體系的利益顯然被一種理解形式所增強,這種理解形式能使我們更完美地表達出控制的可能性,並把這些可能性從與他們相互聯絡的生活經驗、實際生活、社會安排及生態和宇宙結構中剝離出來。為了更好地表達,我們實施控制的可能性最終必須被徹底地表述為變數函式,這些變數函式能夠被人類行為所直接操作,而這種操作應該在這種條件下進行,即我們的力量所能給予或維持的範圍之內,或者依據世界***或社會***內在的、我們已經接受的方式表現和維持的樣式。控制可能性的限制將不同於這種理解的限制――這些理解限制,雖然來源於人類獨出心裁的研究及與世界的相互作用,但不可能超越這個世界***或社會***的設定。雖然世界已順從我們在現時代不斷擴張的控制活動,但是對於世界是否還未對這種擴張予以限制,以及在怎樣的社會環境下這樣的擴張會發生或不會發生這樣的問題仍懸而未決。同樣,在當前主流歷史條件下,對自然實施不斷擴張的控制能力***和與之相伴隨的理解形式***是否是全面實現人類繁榮的關鍵,也同樣懸而未決。
四、唯物主義戰略與現代控制價值體系之間的“選擇性姻緣關係”
我現在探討唯物主義限制/選擇戰略和現代控制價值體系之間的關係。它們在17世紀早期一起在歷史上突顯,都反映了經院哲學和文藝復興時代科學的衰退,以及當時主流社會、經濟、宗教、文化和知識這些方面的混亂。然而它們早期的期望有所不同。而且在17世紀,培根,現代控制價值觀早期最主要的代言人,強烈主張歸納法的應用而不是自然主義戰略;而笛卡爾,唯物主義戰略早期的系統闡述者,並沒有將認識的價值和控制事物相聯絡。
很明顯,作為理念,唯物主義戰略和現代控制價值體系是不同的,它們的歷史動力學具有一定程度的獨立性。因此,例如,並不是所有在唯物主義戰略下被完全接受的理論都能夠指導我們擴張控制自然的能力――有很多不行;而且深層的理論提供了對那些既不屬於技術領域也不屬於實驗領域之現象的理解,這個領域是我們實施控制自然物件的代表。同時,相反的,並不是每一次技術創新都反映了科學理解的加深。
雖然唯物主義戰略和控制觀是不同的,但是在現代背景下,它們常常是很難分開的。正如我們將看到的,在研究中遵循這些戰略同樣有助於進一步顯現現代控制價值體系;而採用控制價值體系則意味著在這些戰略下推進研究――這兩種作用,雖然並不是出現在每一個案例裡,但是卻作為一種穩定的、持續的和重複發生的模式,而又不總是以被預見和先行計劃的方式,同時進行。戰略和控制觀如此有效地相互作用,以致於它們的利益在很大程度上變得完全相同。
讓我們考察一下它們之間“選擇性姻緣關係”的幾個方面:
唯物主義的研究物件和控制的可能物件
價值體系不可能在實踐和機構中有任何程度的展現,除非世界以確定的方式存在。現代控制價值體系不可能得到顯現,除非世界肯順從人類行為的控制。
如果事物成為我們可能的控制物件,它們必須是什麼樣?為了這種目的,我們應該如何思考它們?我們應該以何種方式理解它們?假如為了引發事物某狀態***s***,我們想要對某物件***x***施加影響,在這裡,事物某狀態***s***的描述是從它的生活經驗和實際生活的領域中抽離出來的。於是我們需要確定它們現存的條件:1***事物某狀態***s***的出現可以被看做為某物件***x***獲得某屬性***P***的功能;2***我們能夠通過直接行為促使某物件***x***獲得某屬性***P***;3***每種條件或者i***發生和維持在人類直接能力的範圍內,或者ii***通過相似而獨立的程式被控制在已掌握的某狀態***s***範圍內,或者iii***我們有足夠的理由接受它在這個環境中會保持現狀;4***事物某狀態***s***具有某物件***x***所發生的作用能反映出某事物狀態***S***與某物件***x***的某屬性***P***之間的某種規律性聯絡,也許受幾種規律性聯絡調節,或者某物件***x***生成的某屬性***P***引起了一個會最終導致事物某狀態***s***的過程。如果存在著我們能夠根據這樣的計劃***我稱之控制計劃***操縱的物件,那麼事物某狀態***s***的發生就是在我們的控制能力內。一種促使我們獲得控制圖式的理解方式掩蓋著在我們控制之下的事物的可能性。它通過描述如何使它們呈現來掩蓋可能性。
事物如果並只有被徹底接受的控制圖式所描述,它們才在我們的控制能力之內。傳統知識體系包含人們在熟悉場所參與實踐和技術活動過程中歸納而來的各種控制圖式,其特徵、規律和複雜關係已經通過重複觀察被描述,並通過一代代人被延續,這些圖式往往體現在數字、關注點和普遍性上***正如我早先所陳述的***。
唯物主義戰略下獲得的理解不斷產生一系列具有新奇關注點的圖式,這種理解來自於有關基本秩序的假定,以及特定條件下用於解釋某物件***x***生成某屬性***P***和事物某狀態***s***之間關係的假定,特別是這麼做描繪了其規律性。***有時圖式可以直接從實驗研究中獲得,從實驗領域中觀察現象和使用歸納法獲得;有時候事實上只能通過這種方法。***因此,唯物主義所探討的特定物件經常與控制的可能物件相一致,並且它們在實驗和技術領域裡成為最有效的物件,在這個領域裡,我們在避免其他干預介入的範圍條件下引發事件,以致於所有被引發的事件的後果,可以說,都超越了基本秩序。
因此,如果事物是或者能夠成為它們在唯物主義戰略下被描述的方式,它們就能成為控制物件――只要我們能夠直接操作相關的引發事件,並確保有關範圍條件保持在恰當的位置***或通過我們的直接控制或因為它們作為固定的自然條件而成為對主流理論的證明***,並且規律越普遍***主流理論的範圍越廣***,我們期望獲得的控制圖式就越多、範圍越廣。我不知道是否所有傳統知識的控制圖式都能在唯物主義理解範圍內被重新闡釋。無論情況會怎麼樣,唯物主義理解使我們通向超越傳統限制的圖式,如此的超越程度使得在現代實際生活中,控制的可能物件被看做是唯物主義理解的物件,這一事實已毫無爭議。唯物主義理解所把握的物件,是以它們為了成為控制物件的方式而被把握的。
而且,因為唯物主義理解將物件從生活經驗和社會秩序***及任何提出的宇宙秩序***的作用中抽離出來,所以它以不從屬於其他社會價值而非常恰當地擴充套件我們的控制能力的方式陳述著這種可能性。它能夠***並且確實***指導著其他社會價值的實踐,但只能依靠已經蘊含在那些實踐中特定的控制事例***如經濟或軍事實踐***。從唯物主義理解的視角看,物件是根據內在秩序來解釋的,無論在物件裡展示怎樣的價值意圖***或我們使之成為什麼型別的價值物件***,物件仍保持著相同的特徵。因此,這種視角使得物件沒有任何道德障礙地成為控制對 象。***再一次思考種子的例子***
總結:當依據唯物主義戰略所獲得的理論應用於超越人類實踐界限的大量現象領域***並且規律蘊含在他們對自然趨勢的陳述中***時,對唯物主義理解之物件領域的尊重實質就是對該物件的控制,並且唯物主義理解是最有效的促進我們增強實施控制自然的能力。
理論發展與技術發展的辯證關係
理論發展與技術發展是一種辯證關係,它們相互促進。一方面已經描述過,唯物主義戰略下的技術進步有利於擴充套件人類的控制能力。另一方面,通常理論的發展依賴於技術的發展所提供必需的儀器和裝置以實施相關的經驗***實驗***研究。特定的技術設計***越來越多的最先進和最低劣的技術產品***的效益是表現在唯物主義戰略下對社會和物質之必要條件所進行的更多研究。而且有時技術進步為至今尚不知道、尚未構建或還不能接近的現象提供機會,或者提供模型,沒有模型,特定現象可能仍然難以被探索;並因此為界定新的技術問題提供了機會。在這些情況下,技術成果成為研究的內在一部分;它們存在於研究物件中。所以,與技術的關係是內在於科學實踐中的,而不僅僅是為了獲得資金和支援的外在因素。
有時這種辯證關係的具體表現非常明顯,反映出在很多研究機構中,科學和技術的利益實質上是一致的。有時技術發展引發了進一步的科學研究,因此只要通過努力研究特定理論問題是能夠容易地帶來技術產品;另外,這個技術產品也能夠通過研究中所獲得的理論及其應用之後而獲得。相反的,有時理論研究是為了探索關於某種特定型別的技術轉變成有用性的那種技術可能性。
控制價值體系,理論和技術發展
我強調,理論和技術發展之間辯證關係的展開,需要特定的社會和物質條件存在。它只能在主流經濟和政治機構高度贊同和顯現現代控制價值體系的社會中展開。這說明,這種辯證關係的展開與那些反映商品生產和分配的價值的實踐和機構緊密聯絡。當前,隨著新自由主義***或經濟理性主義***的興盛,有關的價值包括私人財產至上、自由市場和減少政府範圍;顯然,它們通常反映了人類繁榮的個人主義理想。
現代控制在社會機構中越是充分地顯現,我們實際的生活和生活的經驗就越是被物件所統治,這些物件是技術的產物,並在唯物主義理解的作品中得到說明。這種辯證關係的展開改變了實際生活世界,當這種改變不斷地增強,就會成功地促使這個世界越來越需要唯物主義理解來引導;因為這個世界已經使控制成為高水平表現。科學在帶來一個需要解釋的生活經驗世界方面扮演著某種角色。
唯物主義理解:從控制實踐中獲得
主流理論與一系列相關經驗材料的高度聯絡而表現出認識價值。通常,在唯物主義戰略研究中,這些材料通過在實驗活動過程中觀察現象而獲得,實驗活動正是典型的控制實踐。因為我們期望在實驗活動中產生有關控制能力的理解,因此我們期望能夠從實驗中獲得總結從而進一步實施控制***如技術控制***。
由於實驗現象是在控制實踐裡發生,我理所當然地把實驗現象看做是人類有意識行為的結果,而且作為具有人為因素的結果。然而,在實驗活動中,我們唯物主義地描述實驗現象,就像描述這些現象發生的領域範圍條件。有意識的行為阻礙了我們對固定實驗範圍條件的弱化***它可能包含建立一個高度複雜和虛構的領域***並干預了我們走向初始條件。這促使人們感興趣的現象最終用唯物主義術語來描述,並根據基本秩序來充分地解釋。再者,我們希望通過唯物主義地概括能夠在這樣的領域中從這樣的現象裡獲得總結,即在那些不是或不可能成為人類控制物件的類似現象和領域中,在類似於自然現象和領域中獲得總結。
在唯物主義戰略下,這種概括是充分獲得自然領域現象知識的關鍵。我並不否定這些現象最開始可以***和必須***通過觀察來獲得,一定的秩序可以通過歸納推理來取得。但是,要以具有很強解釋力的理論來特別地闡述這些現象,它們就需要通過範疇來闡述,而這些範疇是在實驗***和儀器***活動的過程中形成,並對它們所遇到的現象給予理論上的澄清。語言和理論論斷,即便在宇宙論上,也是來自於實驗***和儀器***活動的。
我贊同那些強調現代科學的核心是實驗的人。如其所是,實驗是處在技術和自然領域之間,它為二者,即事物存在方式的模式和重要測試的內容提供了概括的基礎。和技術一樣,實驗是一種人類的控制實踐。正如某些自然領域的現象一樣,實驗現象也能夠根據其基本結構、程式和規律而完美地描述,在實驗中,我們能夠識別和確定自然的力量,並因此能夠籌劃超越事物界限的控制活動。
因此,雖然唯物主義理解很好地延伸到控制領域之外,並且許多科學家因為這個原因而非常重視它,但是從控制的視角來理解它是更為恰當的。當世界物件通過控制實踐的視角而獲得時,在此範圍內的世界物件就是可以理解的。於是,這種理解為我們提供了對與人類活動無關領域中的大量現象之因果結構的解釋,並且這種理解能夠拓展多廣是一個廣泛的經驗問題。控制實踐,在很多層面上,為唯物主義理解的追求提供手段。
唯物主義形而上學的相關性
當唯物主義戰略和現代控制價值系統之間的選擇性姻緣關係是以對唯物主義形而上學的認可為基礎時,這就進一步深化了這種關係。這種形而上學堅持聲稱世界“確實是”這樣,其中所有物件***包括人類***都可以通過唯物主義***也許最終是物理主義***的屬性和關係來充分闡述;所有現象按照基本結構、程序和規律形成;並且事物的所有可能性都被它們的物質可能性所包含。於是原則上,遵循唯物主義戰略能夠給予我們對世界的完整解釋;原則上,沒有可能性被遺漏。我之前闡述過能夠獲得事物物質可能性有助於擴充套件我們對自然實施控制的能力,實際上,如果不存在著其他可能性,那麼獲得對世界的理解本身就有助於擴充套件這種能力。按照這種觀點,似乎正是世界的本質成為控制態度的重要基礎;如果其他條件不變,獲得對它的理解就強化這種態度,因為事物進入了人類可及的範圍內,它們就能夠成為控制物件。如果它們事實就是這樣,那麼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行動中如此對待物件的原因所在,正如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所暗示的。原則上,所有其他選擇似乎都被排除了,因為唯物主義形而上學暗示著我們與世界的相互作用不能通過其他任何方式來理解。它同樣認為,在控制實踐不渴望或不期望帶來的副作用的地方,原則上它們能夠通過進一步的控制干預得到解決。
無疑,上述情況存在著張力。上述情況是通過有意圖的敘述方式,而不是唯物主義敘述方式。我們對獲得和應用唯物主義***包括物理主義***理解的認識,是通過有意圖的範疇來闡述的,就像我們通常對人類行為的認識一樣。這種理解模式與人類不能被當做控制物件的價值相聯絡。行動者***人類***就其本質而言不是控制物件,雖然***通過削弱他們的行動***可以使他們近似於控制物件***萊西和施瓦茨,1986;1987***。但是行動者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如果期望通過善於表達行動的範疇來系統描述一般的自然觀,特別是當行動既是生活經驗和實際生活的一個現象,又是科學實踐的一個前提時,這個期望就是恰當的。
唯物主義形而上學的內涵來自於對世界上所有現象和事物狀態在唯物主義 戰略下完美理論範疇的推斷。但是卻沒有讓人信服的理由去主張這樣一種觀點,即產生理論的行為首先就要在理論自身的範疇內被充分地描述***無論這些理論範疇是如何被歸納和抽象的***。也許它能夠,但是現在還不行。同時,我認為,我們很容易把有意圖的理解看作是實際上獨立自主的。我說過,現行的唯物主義形而上學強化了唯物主義戰略與現代控制價值體系之間的選擇性姻緣關係。現代科學傳統的早期意圖是把唯物主義形而上學當為一個前提基礎。大多數人認為這種意圖失敗了,代替它的前提基礎是以推斷與現代科學的成功預設之間的辯證關係。
但是唯物主義形而上學,在遵循唯物主義戰略過程中建立的主流理論,並不是現代科學顯著成功的先決條件。只要存在著有待發現的基本秩序和一系列廣泛的領域――大多數這些領域都由於人類實驗干預和技術干預而形成的――在這些領域裡的現象能夠很好地被看作由基本秩序所造成的,這就足夠了。如果我們要去接受我們必須接受的理論,世界的某些部分或方面就必然是這個樣子。無需更多的預設;當然不是說不需要這樣的理論預設,在這些領域裡人類行為能夠根據現象所展示的相同原則來理解這就需要預設。
我們能從科學的成功中推斷出什麼?當然,更多領域中的現象將會陷入唯物主義的理解之中,以廣泛的理論所描述的規律代表著自然的普遍傾向***雖然這些規律一般不是非常重要的解釋要素***。我們同樣能夠推出,越來越多事物的物質可能性將得到說明,因此越來越多事物將變成可能控制的物件。但是我們卻不能從能夠成為有效的推斷出已經是或不可能成為其他。唯物主義形而上學的內含能夠從最普遍認可的、涵蓋內容最廣泛的理論那裡來推斷,但是這不能夠成為我們贊同這種形而上學的論據。
那麼,如何解釋唯物主義形而上學的吸引力?也許這是一元世界觀的理解。也許是這樣一種觀念,除非世界能夠在唯物主義戰略下被理解,否則我們不可能獲得一種與確定符合經驗資料相符合的“明確性和特定性”型別的理論,並因此成為真正的知識。同樣的,也許這是對兩難選擇不可最終說明的意識,雖然意向性很難對唯物主義施加影響,但是仍在進行的計劃在處理這些難題上取得了進步。也許是緣於唯物主義戰略與現代控制價值體系之間的選擇性姻緣關係,這種關係所反映的理解方式已經開始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如此地統治著我們的意識,以致於在理解能力上,或甚至在智力上或期望能力上似乎沒有任何其他的理解模式可與之相比。
無論哪種解釋都很難提供接受唯物主義形而上學的充足論據。我傾向於這種最後一個解釋。因此唯物主義形而上學並沒有為我們接受唯物主義戰略提供論據,它與控制價值體系有選擇性姻緣關係的唯物主義戰略具有鮮明的不同。
五、認知價值和社會價值的不同作用
我的解釋把唯物主義理解與現代控制價值體系內在地聯絡在一起。這如何與我們廣泛持有的價值中立觀相一致?
科學作為價值中立***公正性、中立性、自主性***
為了闡述,我簡單斷言科學價值中立觀是由三個部分組成:公正性、中立性和自主性。
公正性是指理論只有根據高度顯現的認知價值,依據最嚴格的評價標準,遵循一系列充分的經驗材料,才能被完全接受。在這裡我不對公正性內涵做精確的闡述,但是它暗示了理論是否服務於特定價值系統或與特定價值系統的預設相符合,與理論是否被完全接受無關。中立性是指理論在邏輯上不暗示任何價值陳述,並且原則上它們可以在實踐中被任何價值體系所採納;以及不因為任何現有的基本價值體系而接受某種理論。自主性是強調科學探索程式的形成和制度化,是依據體現公正性和中立性的理論興趣,而發現新現象能夠增強這種興趣。
我描述的科學理解否定了公正性嗎?它是否陷入這樣一種誘惑,幾個世紀前培根清晰斷言過的誘惑***1620/1960,格言第49條***,即試圖從我們希望世界是什麼樣的方式裡得出世界是什麼。
科學是公正的但不是中立的
我已經闡述過,符合唯物主義戰略所形成的理論,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據人們所持有的特定社會價值體系而具有可說明性。然而,唯物主義戰略和理論的這種符合遠遠不能成為理論接受的根據。事實上,它們最終是不相關的。當某個理論被完全接受時***或被包含於知識體系裡***,它是對特定現象領域和特定層次之可能性的接受。這種特定領域和層次被徹底地接受,只有當它符合最高評價標準,遵循該領域中一系列恰當的經驗材料,並高度體現認知價值的時候。
調查表明,在唯物主義戰略下形成的很多現象領域和可能性層次的理論,都是以這種方式被徹底持有的。在很多領域裡***我們可以明確闡述這些領域的範圍條件***,現象是能夠被充分把握的――通過認知價值的評價――這些現象是根據基本規律而產生,並且它們的可能性是通過它們的物質可能性而被完全展現。世界就是這種存在方式;我們還沒有把它看做這種存在方式是因為我們期望控制它。之所以世界是這種存在方式,是因為***在某些部分和方面***它可以通過唯物主義戰略的指導來認識,這種期望能夠被更加廣泛地實現。從長遠來看,仍然遵循唯物主義戰略的部分原因是遵循這種戰略所獲得的經驗性成功,一種符合公正性的可接受理論的成功***闡明這一點就能理解某種被接受的理論是關於某種特定現象領域和特定層次的可能性***。
我們可以這麼表述,接受唯物主義戰略事實上是――以最普遍的術語――設計我們選擇要研究的現象和可能性的種類。社會價值強烈地影響這種選擇,這在邏輯上沒有任何不恰當。於是,以描述這些現象因果結構和闡述它們之可能性為目的的理論,其可接受性是通過事實材料和認知價值來判斷的。重要的是保持社會價值和認知價值的作用按照我們所描述的方式相區別。它們在不同的***邏輯***時期發揮著作用。要回答“為什麼接受該理論”,如果答案除了認知價值和資料,還訴諸於社會價值***或要求與價值體系的預設相一致***,或者前者答案被後者答案所代替,那麼該理論就仍沒有被徹底接受。伽利略和李森科***Ly-senko***著名的典型案例就發生過這種情況,當權力也用以支援未被徹底接受的理論時,這就成為了悲劇。而另一方面,對於“為什麼科學共同體要研究符合一定限制/選擇戰略的理論”的答案,通常都包含相關的社會價值,這點雖然沒錯,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答案本身並不充分,需要有遵循這些戰略而成功的證據來支援。
因此,非常重要的是保持社會價值和認知價值的作用相區別,並把社會價值限制在適當的位置上。但是在社會價值發揮根本作用之處,理論就有可能不再中立,至少在面向現實擁有的價值而不是任何持有的價值的意義上說,有可能不再中立。對於某種理論闡述的可能性,它們在那些表達促使理論形成的研究戰略並與戰略緊密聯絡的價值的實踐中,具有很大利益,而在不是表達這些價值的實踐中,則很容易沒有任何利益可言;正如人類行為控制的可能性,在純粹的話語實踐中沒有任何利益***萊西和施瓦茨,1986***,同時包含把作物變成商品增加作物產量的可能性,在現行社會價值強調提高當地福祉、機構、團體的地方,幾乎沒有任何利益。因此在唯物主義戰略的限制下,對某些理論解釋的可能性,在體 現與現代控制價值體系相互作用的價值體系之外,幾乎沒有利益。
讓我重新回到人類繁榮的問題上,我認為,它仍是所有實踐和研究的檢驗標準。現代觀點中,控制價值體系被認為是提高人類繁榮,但是該觀點受到例如很多女權主義和環境觀點的衝擊,尤其受到所有貧困世界的大多數民眾和草根觀點的衝擊。後面我集中闡述。
這種衝擊是非常複雜。它挑戰主流機構“發展”的社會價值和與之相伴隨的極端個人主義理念,把它們更多地看作是他們經歷大量遭遇和痛苦的原因,而不是補救方法。那些持有這些觀點的人並不認為擴充套件我們控制自然的能力是恰當解決他們所面對的現實的關鍵;或相關的理解形式能夠確實可能有助於社會轉型的可能性,這種社會轉型將服務於人類繁榮的共同理想和價值***這些理想和價值經常在草根運動裡,根據廣泛和公平的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而實施,正如公民和政治的權利一樣***。它們的計劃通過理解來執行一通過訓練、系統的、以經驗主義為基礎的理解形式。
種子
讓我們再一次思考種子。討論中所有的爭議在這裡都能集中談及。記得我***在第一部分***介紹過,把種子看作是什麼有兩種方式。假設我們問:在“最優”物質條件下我們如何使小麥的產量最大化?這個問題從活生生的經驗條件和主流實踐活動中抽離出來,並在***展現出基本物理、化學和生物知識***唯物主義戰略下被當作研究的一部分,在這裡產量作為變數函式***相對於定量研究***如化肥、殺蟲劑、水、機械應用和種子種類等的結果而被觀察。這種研究就是典型的“綠色革命”,這些生物技術的後繼者們,他們的實踐活動也是在現代控制價值體系最主要的持有者之間進行的。在實踐中接受來自於這種研究所獲得的知識需要這樣的社會條件,即改變當地社會秩序並使種子變成一種商品。雖然,至少從短期來看,綠色革命實踐增加作物產量***和國家出口***,但是同時也帶來其他後果,最著名的一個例子,就是如下概括的:
代替了富裕,旁庶普***Punjab***只剩下敗壞的土壤、害蟲成群滋擾的作物、泥濘的不毛之地以及負債而不滿的農民――戰爭和暴力――生態崩潰和種族破裂腎密相連,併成為中央管理系統中要求有計劃地消除自然和文化多樣性以創造統一性之政策的一個內在部分。***Shiva,19991,pp.12,24***
在某種程度上看,這些宣稱沒有誇大其詞,那些堅持現代控制價值體系的人仰仗進一步的技術進步***如生物技術***改變或阻止更多的損害,並把社會改組看做是“發展”的要求,這需要進一步實施控制。
另一方面,那些高度關注提高當地福祉、機構和團體價值的人則質疑這些實踐,並認為在指導他們的知識裡,這些實踐幾乎沒有什麼積極利益。這不是說他們懷疑綠色革命是受知識指導的,而是對知識的利益提出疑問,因為知識不能解釋與他們價值體系現實化有關的可能性。當提出這樣的問題:在完善地方機構和維持環境的前提下,我們應該如何生產小麥,以便使既定區域的所有人都能均衡地獲得必要的飲食?研究也許對他們是有益的。它不是從活生生的經驗條件和主流實踐活動中抽離出來,也沒有假定社會秩序問題是從屬於新控制的實施。它不是孤立地看待生物學、生態學和社會學***或生產與分配***。它把作物產量問題鎖定在以下各種問題中:農業生產的社會經濟條件和社會作用是什麼?誰控制著產品?它有哪些應用?它是如何被分配的?產品生產的社會經濟條件如何影響其分配?對健康的和生態的影響是什麼?因此,考察作物產量不僅僅作為唯物主義變數函式的功能,而且作為社會和其他變數函式的功能,而唯物主義變數函式本身只是其中的一個功能。這種方法把注意力轉移到了當地和個別之上:當地土壤狀況、種子類別、生態的合理方法、“天然”害蟲控制的有效性、傳統實踐;以及當地社會一經濟關係、需求、渴望和歷史。一些與草根運動有聯絡的研究者提出,通過改善***以經驗研究為基礎的***傳統實踐和研究的理解方式――遵循特定/選擇戰略的研究,而這種戰略並不是從他們存在的生態和社會關係中抽象出的現象而得到,那麼這種相關理解是能夠部分地獲得。
我無法判斷這些努力的前景。但是我要得出兩個結論:第一,比較我對唯物主義戰略的討論,選擇性戰略與社會價值的密切相關,還不足以促使對該戰略下“理論”發展的接受。認識價值的作用才是根本的。也許這個世界並不服從於選擇性計劃!***但是計劃總是與它面臨的困難是什麼這樣的探尋相聯絡,無論這些困難是來自於自然界存在的方式,還是來自反對社會力量的活動。***第二,選擇性戰略以特定社會價值的密切關係為基礎,這本身並不是反對在這些戰略下開展研究,只要我們保持認識價值和社會價值的作用是分離的。
六、科學教育的相關性
我已經陳述過有關科學理解的特徵和形式的觀點。它表明根據不同的社會價值和人類繁榮的概念,科學能夠應對不同層次的可能性。因此它對科學教育具有直接的意義。科學教育的任務,我歸納為,不僅僅是在知識、理論、技巧、方法論和實踐中培養學生正確的研究和應用,不僅僅是教他們能夠很好地判斷哪些現象領域的理論能夠被很好地接受,並掌握科學必須告訴我們有關的一般世界,而且要發展關於科學活動的特徵及其應用,以及作為有責任的參與者個人所面對選擇的批判的自我意識。
為了增強這種自我意識,必須:***1***研究科學在人類社會和當代生活中的地位;***2***研究影響科學追求、研究方向選擇以及科學共同體和機構的形式和構成的因素;***3***研究科學***它的追求、它所獲得的知識及其應用***與人類幸福的關係,並在與其他重要的社會和個人價值的關係中評價科學的價值;***4***批判地審視科學探求中認知因素和社會因素的相互作用,特別是警惕對在做出理論判斷的過程中社會因素會默默地***和不恰當***潛入認知因素的機制;***5***獲得一種有關什麼能夠和不能夠從科學探索中獲得的判斷力,以及在體現不同價值的社會條件下科學是否有不同形式;***6***嘗試批判性地評價這些有爭議的觀點。
我的論述直接指向這些爭議的內容。為增強這種批判性自我意識的培養機制,也許或應該不在本篇論文的討論範圍。
七、總結
科學尋求對世界的理解。它也提供能夠指導實踐活動的理解。沒有任何優先的理由去主張與實踐有關的所有可能性都能夠在一套有限/選擇戰略下得到解釋。我認為在唯物主義戰略下的某些現行理論也絕不是中立的;不顧現有的社會價值體系,這些理論也就不能在實踐中得到運用。如果科學只是在唯物主義戰略下完成它的研究,那麼作為一個整體的科學原則將不可能是中立的。當科學從與它相關聯的人類繁榮的概念中分離出來時,它也就失去了中立性。增強有關這些問題的意識將豐富科學教育的內涵。
篇二
自然科學地方文獻論析
[摘要]論述自然科學地方文獻是地區建設的核心基礎資料,是地方文獻的重要一翼,但理論界和實踐界對其關注嚴重缺失。在總結前人關於“自然科學”和“地方文獻”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首次提出自然科學地方文獻概念,指出自然科學地方文獻是記錄有某一地域自然科學知識的一切載體,並從特徵、範圍等方面對其內涵和外延作了進一步的界定。
[關鍵詞]地方文獻 自然科學地方文獻概念
[分類號]G255.9
地方文獻是關於某一地域自然現象、社會現象以及人類群體活動的歷史記錄,是一個地區長期的文化和歷史積澱。作為人類社會文獻資源體系和國家戰略資源重要組成部分的地方文獻資源,記錄和反映的內容非常廣泛,縱涉古今、橫跨百科,天文、地理無所不包,體現了很強的綜合性;但作為個體地方文獻而言,按其論述的學科內容,則分別屬於政治、經濟、天文、地理、生物、醫學等各學科,如果將這些文獻按學科門類劃分,至少可分為社會科學地方文獻、自然科學地方文獻和綜合性地方文獻三大類。
幾十年來,我國關於地方文獻的巨集觀研究一直停留在“整體地方文獻”的層面上,在地方文獻的實際工作方面也主要集中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按學科進行地方文獻的巨集觀分類研究至今無人涉足,特別是自然科學地方文獻的重要性還沒有引起人們的普遍重視,自然科學地方文獻的蒐集、整理、挖掘、利用等工作開展得也十分有限。加強地方文獻的學科分類研究,客觀、正確地認識自然科學地方文獻的特殊價值與社會功能,對於促進地區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推動地方文獻工作的縱深發展以及完善地方文獻學的學科體系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1 自然科學地方文獻的概念
1.1 自然科學概述
自然科學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質形態、結構、性質和運動規律的科學”…。自然科學的起源同人類歷史一樣悠久,從古代人類開始使用工具起,自然科學便隨著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實踐的不斷深入而逐步發展成熟。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自然科學的發展進入到現代時期,其主要標誌是,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不僅在巨集觀、低速領域更加全面和深刻,而且深入到微觀、高速和宙觀領域,在更深、更廣的範圍內揭示自然界的本來面目及其規律性。認識自然規律是自然科學的直接目的,而促使自然規律實際應用於人類的利益,是自然科學的終極目的。
現代自然科學一般分為基礎理論科學、技術科學和應用科學三個層次,三者各有分工又相互促進。基礎科學是研究自然界中物質的結構和物質運動的科學,擔負著探索新領域、發現新元素、創造新化合物、發展新原理等重大任務。基礎科學是理論層次,包括數學、力學、生物學等。技術科學是將基礎科學知識向實踐應用的中間環節,是研究技術理論的科學,它的目的是把認識自然的理論轉化為改造自然的能力。大部分綜合科學都屬於技術科學範疇,如按基礎科學的應用劃分有應用數學、應用生物學等,按工程技術的通用理論劃分有材料科學、農業科學等。應用科學研究的足基礎科學和技術科學的理論在生產過程中的具體運用,提供改造自然的方法和手段,其目的是直接用於改造自然。應用科學的研究物件是具體技術原理、結構、工藝等,如生物工程學、土壤改良學等。
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縱深發展,現代科學既不斷分化又廣泛綜合,各門學科之間相互滲透、融合,聯結成一個統一的發展著的整體。一方面是自然科學內部各學科的融合交叉;另一方面是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的綜合互補,表現為橫斷學科、綜合學科和交叉學科的大量湧現與蓬勃發展,使得自然科學學科領域不斷擴張,而且與人們的日常生活關係日益密切。
1.2 地方文獻概述
地力。文獻的產生源遠流長、歷史悠久。有文獻認為,“地方文獻古而有之,在文獻出現之始即有地方文獻產生……地方文獻應該是人類社會所有文獻的濫觴”。幾千年來,地方文獻在促進地區社會經濟建設,繁榮科學文化事業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957年,我國著名圖書館學家杜定友先生在《地方文獻的蒐集整理與使用》中,第一次對地方文獻的基本理論及工作內容作了全面論述。杜定友先生關於地方文獻的定義不但揭示了地方文獻空間“區域性”的本質特徵,而日,還表述了地方文獻載體“多樣性”和價值“史料性”的基本特點。按照杜定友先生當時的認識,地方文獻包括的範圍主要有地方史料、地方人物與著述、地方出版物三個部分。
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地方文獻研究引起國內學者的廣泛關注,地方文獻概念更成為人們關注的一大焦點。其中以駱偉、鄒華享為代表的學者將文獻內容是否具有地方特徵作為地方文獻劃分的唯一標準,即地方文獻是指內容上具有地方特徵的區域性文獻,這就將地方人士著述、地方出版物中主要內容與本地方無涉者排斥在地方文獻的範圍之外,於是,這種“內容上具有地方特徵”的限定,就形成後來人們稱之為地方文獻的“狹義概念”,與之相對應,先前杜定友先生的理論則被稱為地方文獻的“廣義概念”。換言之,狹義的地方文獻專指內容與該地區有關的文獻;廣義的地方文獻泛指與地方有關的一切文獻,其中包括所有本地區的地方人物著述和地方出版物。
目前,地方文獻領域“廣義”和“狹義”兩大學派雖然尚未形成統一認識,但隨著討論的深入,業界大部分學者認為,如果將全部地方人物著述和地方出版物都作為地方文獻,地方文獻的範圍就太過龐雜了。因為任何文獻都是由作者撰寫或出版機構出版的,而作者和出版機構都是有地域歸屬的,勢必造成所有文獻***不管其內容如何***都是非此地即彼地的地方文獻,從而增加了地方文獻的收集整理難度,弱化了地方文獻的應有作用,客觀上降低了地方文獻在地區建設中的地位和功能。因此,“狹義”學派已明顯佔據主導地位並愈來愈被業界所認同和接受。
1999年,黃俊貴先生在總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根據國家標準《文獻著錄總則》對“文獻”概念的界定加以延伸,把地方文獻定義為“記錄有某一地域知識的一切載體”。這一定義,既與國家標準關於“文獻”的定義相協調,言簡意賅、容易理解、便於記憶,又將地方文獻內容的地域性和載體的多樣性涵蓋無遺,較為準確地揭示了地方文獻的基本特徵。應該說,黃俊貴先生關於地方文獻概念的描述,是目前較好的一個有關地方文獻的定義。
1.3 自然科學地方文獻的概念
根據黃俊貴先生關於地方文獻的定義,結合自然科學的學科界定,筆者給自然科學地方文獻下這樣的定義:自然科學地方文獻是記錄有某一地域自然科學知識的一切載體。其中,“記錄有某一地域知識”是自然科學地方文獻的地域屬性,指文獻內容上帶有地方特徵;“自然科學”是自然科學地方文獻的學科範圍限定,指文獻記錄的內容屬自然科學知識;“一切載體”是對自然科學地方文獻記錄和傳播介質的概括,泛指文獻載體的多樣性。換言之,凡以各種載體形態記錄
和反映自然科學領域裡內容與地域有關的所有文獻資訊均屬於自然科學地方文獻的範疇。
為了準確把握自然科學地方文獻的涵義,我們有必要對其主要特徵作進一步分析。自然科學地方文獻屬地方文獻範疇,同樣具有地方文獻的空間區域性、價值史料性、載體多樣性和內容廣泛性等基本特徵,除此之外,自然科學地方文獻還具有如下主要特徵:①自然科學屬性,自然科學地方文獻記載的內容僅限於自然科學知識,它與空間區域性共同構成自然科學地方文獻的最本質特徵;②客觀真實性,自然科學以自然界的物質運動形式為研究物件,更加註重能夠真實地反映自然界的客觀實在,所記錄的事實、資料一般是實地觀察紀實或科學實驗結果,是最原始的第一手資料,具有很強的客觀真實性;③實用性,自然科學地方文獻大都真實地反映了當地的生態條件、土特產品、特有工藝和傳統產業,記錄了當地人民在認識自然、改造自然漫長曆程中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這些文獻以其特有的客觀真實性和很強的實踐性,對本地區的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可起到直接的借鑑及參考作用,甚至有些成功的事例和經驗可以拿來即用,立竿見影,實用價值很高。
2 自然科學地方文獻的範圍
杜定友先生在談及地方文獻的範圍時指出,地方文獻由“史料、人物、出版”三個部分組成。時隔30年後,駱偉教授再度論述地方文獻的範圍時,認為地方文獻“應包括下列三個方面:區域事物,區域人物,區域出版物”。兩者字面表現上頗為相近,由此,業界有不少人認為駱偉教授和杜定友先生的觀點一致,均為“廣義”論者。其實,兩位先生的觀點有著根本的區別。其一,杜的“史料:關於本地方的一切情況的記載”,駱的“區域事物,主要指在特定區域內所存在、發生的自然現象與社會現象”,兩位所指基本同義,這也是“廣義”和“狹義”論者沒有爭議的部分。其二,杜的“人物:關於本地方知名人士、勞模、烈士以及對於本地方建設有關的各地方重要人士***寓賢***,他們的照片、著作、手跡、傳記、紀念文字等都在收藏之列”,駱的“區域人物……對錶述他們一生的事蹟的傳記、傳略、評傳、年譜等,無疑是研究一個地區歷史發展的重要文獻。因此,有關一個地區的歷史與現代的重要人物,包括社會活動等,都屬於地方文獻……至於地區人物的著述,是否可收入地方文獻?我認為應以是否反映該地區的事物作為劃分的標準”,顯然,兩者有明顯的區別,一方包括地方人物的全部著述;另一方僅限於反映該地區事物的地方人物著述,這正是“廣義”和“狹義”淪者論爭的焦點之一。其三,杜的“出版:從本地方出版物可以看到本地方的出版情況、思想內容、製作方向,對本地方刻的古書,更應注意收藏,版片也要整理”,駱的“區域出版物……一切出版物相對地可分為三類:①內容完全涉及這個或那個地區的出版物;②內容部分涉及一個地區的出版物;③內容僅是一般性問題或科學理論的出版物。我認為地方文獻只能包括第一類和部分第二類的出版物……把所有地方出版物都作為地方文獻,顯然是不恰當的”。不難看出,兩者的含義截然不同,一方指本地區的所有出版物;另一方則僅指內容涉及該地區的地方出版物,這又是“廣義”和“狹義”論者爭議的第二個焦點。以上分析可知,駱偉教授和杜定友先生關於地方文獻的範圍有著很大的分歧,如果將杜定友先生看成是“廣義”學派的倡導者的話,那麼駱偉教授則應是“狹義”學派的傑出代表和先驅。認為駱偉教授和杜定友先生一樣,同為“廣義”論者,是對駱偉教授關於地方文獻學術思想的莫大誤解。
至於自然科學地方文獻的範圍,顯然要比地方文獻的範圍小。首先,記錄和論述的內容僅限於自然科學知識,不包括人文社會科學文獻在內;其次,上義述及的地方文獻的三個組成部分中的“人物”***或“區域人物”***和“出版”***或“區域出版物”***兩部分內容也不必單列出來分析。因為:“地方人物評介”屬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地方人物著述”和“地方出版物”僅指“內容涉及該地區”的部分,這也正是“地方史料”所論及的內容,因此,自然科學地方文獻只有自然科學的“地方史料”一項內容。那麼自然科學地方文獻的範圍該如何認識呢?拙文擬從下列幾個角度多方位進行分析。
2.1 從學科內容看
自然科學含基礎理論科學、技術科學和應用科學三個部分。基礎理論科學一般是通用理論,含各種原理、定理、定義、公式、自然規律等,它不具有地域特徵,因此,其文獻不屬於地方文獻;技術科學和應用科學的基礎理論與通用技術部分也同樣不屬於地方文獻討論的範疇,只有那些與地區密切相關的特有技術、特有工藝、特有自然現象和事件以及反映地區科技發展狀況的研究成果、改造自然的具體實踐等的記錄是自然科學地方文獻的範圍,包括:關於本地區的自然資源、自然生態、水文氣象、地質地貌等自然環境的原始記錄,關於本地區的旱澇災害、冰雪災害、地震災害及其人們抗災減災的經驗教訓以及改造自然的各項活動等自然事件的真實記錄,關於本地區的工農業生產變化、醫藥衛生髮展、科學技術進步、人民生活改善等自然變遷的動態記錄等。總之,凡內容上具有地方特徵,忠實地記錄了本地區社會發展和時代變遷歷程,對後人有借鑑、啟迪作用的科技文獻均為自然科學地方文獻。
2.2 從文獻型別看
自然科學地方文獻有科技圖書***含科技類方誌、年鑑、手冊、百科全書、學術專著等***、科技期刊和報紙、科技報告、科技會議文獻、專利文獻、技術標準與規範、政府科技出版物、自然科學學位論文、產品樣本和說明書、技術檔案、自然資源和自然地理圖譜、文物科技資料、科研手稿、筆記、信札等內容。其中,各類文獻中既有公開出版發行的“白色文獻”,也有大量非正式出版的“灰色文獻”,如內部書刊、政府出版物、會議資料、技術檔案、手稿、筆記、信札等,這部分文獻專指性、地域性強,動態性、時效性好,資訊含量大、使用價值高,倍受學術界青睞,理應成為自然科學地方文獻的收藏重點。
2.3 從載體形態看
自然科學地方文獻既包括傳統的原始材料載體,如甲骨、皮革、金石、簡牘等,紙質材料載體,如印刷品、手抄本、影印件等,也包括現代的磁性材料、影視傳媒、網路媒體等載體;既有各種靜態性實體文獻如:實物型、印刷型、機讀型、聲像型等,也有通過現代網路傳播的動態性虛擬文獻如:網上資料庫、網路科技資訊、多媒體資料等。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絕大多數文獻機構由於多少年來習慣於紙質文獻的收集、整理工作,而對新興的影視傳媒及網路媒體文獻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在現代資訊科技和計算機網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影視和網路傳媒以其資訊含量大、社會影響力廣、傳播超越時空等優勢,已成為自然科學地方文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引起社會的普遍關注。
2.4 從出版年代看
自然科學地方文獻依年代可分為古代、近代、現代和當代文獻。各時代文獻的時代界限並不十分明顯,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地方文獻工作的不斷髮展演進,其關係處於一種互動變化的狀態。今日的古、近代文獻是昔日的當代文獻,今日的現、當代文獻又是未來的古代文獻,是未來研究今天的寶貴資料。歷史的經驗證明,即時性地收集現、當代地方文獻的力度愈大,未來地方文獻的體系就愈強,其作用與價值也就愈大。自然科學地方文獻的“史料性”特徵,不單單體現在古代文獻上,更重要的是體現在能全面反映歷史發展變遷的、包括現、當代文獻在內的整體文獻集合之中。
3 自然科學地方文獻的重要價值
地方文獻歷來就有“存史、資政、勵志”的重要作用,也有文獻將其歸納為“服務政治建設、提供決策參考、振興地方經濟、深化科學研究、弘揚地方文化、提高教育水平、保護文化遺產、增進民族團結、加強國防建設、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等十大社會功能。自然科學地方文獻以其內容豐富、數量龐大、分佈廣泛、資料客觀精確、科技含量高、實用性強等特點,對地區生產、科研、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起到重大推動作用。
3.1 自然科學地方文獻是地方建設的重要基礎資料
一個地區的建設和發展,必然受到該地區特定的自然條件與科技發展水平的制約和影響。自然科學地方文獻全面記錄了有關本地區自然資源、自然生態、水文氣象、地質環境、科研成果以及工農業生產發展變化等自然科學領域中的大量基礎資料和統計資料,凝結了幾千年勞動人民的智慧與才華,是區域性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的系統史料來源和決策依據,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例如,在青藏鐵路的建設中,科學家利用大量自然科學地方文獻,在綜合研究多年氣候、生態、地質、地理環境等資料後,制定出凍土挖方段、風沙地段、長江源頭區的不同施工方法,合理佈設施工便道,並在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設定動物通道與動物資訊系統中轉站等方案,使得青藏鐵路建設沿線的環境得到有效保護,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均取得了巨大成功。山東棗莊市齊村區北慶鄉過去生長一種能“咬人”的怪樹,被視為“不祥之物”,砍伐殆盡,1981年,當地政府從地方文獻中得知這是當地自古就有的一種優質漆樹,經過精心培育,現已發展到20多萬株,成為當地發展的重要經濟來源。大量事實證明,領導機關在借鑑自然科學地方文獻提供的基礎資料和經驗教訓規劃本地區總體建設與經濟發展時,能夠提高決策的科學性,造福鄉里;廣大人民群眾利用這些原始資料,可以脫貧致富,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3.2 自然科學地方文獻是地方文獻學的重要研究內容
“地方文獻學是研究地方文獻產生和發展、徵集、整序和開發利用的一門科學”。由於不同學科的地方文獻其產生、發展、徵集、整序和開發利用有著各自不同的特點,因此,按學科進行的地方文獻分類研究,必將成為地方文獻學的重要研究內容,任何忽視地方文獻的學科分類研究,都將嚴重製約地方文獻學學科體系的完善和學科建設的縱深發展。作為地方文獻學主要研究物件之一的自然科學地方文獻,與人文社會科學地方文獻和綜合性地方文獻共同構成地方文獻學的研究物件和分支學科,加強自然科學地方文獻研究,不僅能夠提高人們對自然科學地方文獻重要性的認識,規範自然科學地方文獻的各項業務工作,而且可以進一步豐富地方文獻學的研究內容,推動地方文獻學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的不斷深化。可以設想,隨著地方文獻學研究的進一步深入,自然科學地方文獻必將成為未來學術界關注的重點。
3.3 自然科學地方文獻是地方文獻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自然科學地方文獻從地方文獻產生以來就一直是其天然的“半壁江山”,與人文社會科學地方文獻同屬於地方文獻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由於其記錄事實、資料客觀精確,提供方法、措施科學適用,使用價值更高。
從數量來看,自然科學地方文獻在地方文獻總量中也佔有較大比例。據有關調查統計顯示,非歷史文獻、非文史資料和非正式出版物已經佔到每年徵集地方文獻總量的60%-70%以上,並且還會隨著地方各項事業的蓬勃發展所佔比例不斷增加。一些地方文獻工作開展得好的圖書館也收藏相當比例的自然科學地方文獻。如甘肅省圖書館所藏14 265種西北地方文獻中有圖書12 513種,其中哲學、社會科學類圖155 329種,佔42.58%,自然科學和應用科學類圖書7 11 8種,佔56.88%,所佔比例明顯高於社會科學文獻。
地方文獻資源是地方文獻資訊服務的基礎。建設系統、完整的地方文獻資源體系,是開展高質量、深層次的地方文獻資訊服務和當代地方文獻事業發展的現實要求。實踐證明,只有將具有區域性特徵的自然科學地方文獻和社會科學地方文獻同等對待、同時收集,才能使館藏地方文獻形成完整體系,為讀者提供良好的地方文獻資訊服務,真正發揮地方文獻“存史、資政、勵志”的強大社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