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學生下學期學習計劃

  高三的同學只剩下一個學期了,那麼在這個緊張的時刻,除了好好複習,同學們更應該做好詳盡的有效的學習計劃。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篇一

  我知道許多人沒有做學習計劃的習慣,他們認為這很浪費時間。我是在高三才真正有了這個習慣,並認為這可以最切實地提高學習效率。我高一高二是隨心所欲過的,沒資格告訴你高一高二怎樣安排最合理。只能把高三時的學習計劃和時間安排列出來,僅供參考。

  我是走讀生,每天6:30起床。梳洗吃飯後,馬上騎自行車去學校。學校7:20開始早讀,我到的時間一般是7:10,有時候會更早。那時教室裡的人還少,不出5個人。我靜坐下來,複習前一天的筆記、英語短語、英語作文。

  7:20,早讀開始。因為已經學習一小段時間了,所以會比慢到的同學更快進入狀態,讀的效率就比較高。早讀7:50結束。

  上午有4節課,下午3節課。

  上課我從來不打瞌睡。這和我的作息安排有關。認真聽講,作好筆記。

  每一節課下課後,我通常會去找老師,請教前一天做練習遇到的問題或是上課時不明白的地方。有時老師有事,走得比較急,我就去請教同學。不管他能不能把問題講明,我都會道聲謝。有時實在沒有什麼問題,就先溫習下一節課的內容。同學有時也會趁機問他們遇到的問題,我就盡力幫著解決,實在沒辦法就一起找老師。有時上廁所還討論問題。這樣反覆發現問題,請教、解決,才不會使問題越積越多。有人說從來沒有問老師問題習慣,這是不好的。有人覺得錯太多,問老師問題很沒面子,其實是自己想得太多了。錯的多說明問題大,更應該問了。並且從一開學就應該養成請教老師問題的習慣,不要待到最後想問都不好意思。課間有人選擇踢毽子,我認為流一堆汗再平靜需要過渡。有人選擇睡覺,那會在上課時還暈暈的。兩種都會影響聽課效率。如果你實在需要休息,我建議到廁所洗個臉、在座位上喝杯水或者出去走廊看看校園風景。

  中午放學回到家是12點左右。先回房間整理書包,等齊家人一起吃飯。我把早上各科的作業列出來,挑一些適合中午做的。吃完午飯再繼續學習一會,然後午睡,大概躺下眯20分鐘就起床。老師說午睡最好是30分鐘,不可以超過一小時,超過一小時會越睡越累。我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但對於我來說,沒必要睡30分鐘,20分鐘就足夠了,但我會保證一定有午睡。我認為功課再緊也必須午睡眯一下,下午的課才有精神聽。

  午睡起床後先喝一杯水,再去學校。下午上課,我一般提前到,先看看書。有的人提前到,卻趴在書桌上睡,我認為那不好,跟在課間睡覺是一個道理,另外在教室睡覺還有毀形象。

  下午17:00放學,放學後要考試或統練。回到家大概18點,先去陽臺養魚。

  然後寫晚上的學習計劃,把早上、下午各科的作業列出來。預計用的時間也標上,以督促自己提高效率。

  一般我會把晚上學習時間控制在5小時左右,列出任務的好處就是你該做多少事一目瞭然。你會在15分鐘後要去吃晚飯時,很清楚現在還可以讀單詞,而不是在那裡空想今天還有多少事要做,會不會做不完。就不會把你該做的最重要的事落下。心中有數,只要自己按照計劃,一步一步走,就能從容地完成學習任務。而且,你能選出完成任務的最佳時間,比如在20點到21點完成數學或英語,而不是在23點才想起數學沒有寫。等到學習任務都完成了,再去做你喜歡做的事情,看看作文集什麼的。

  8點半到9點會喝一杯咖啡。然後洗澡。這樣接下來的學習,精神狀態就有保障。

  我一般在晚上12點就熄燈,有時會再學習15分鐘。這15分鐘用來整理一下晚上覆習的科目中有問題的地方,把第二天的功課表看一看,看看美文,或者把當晚背誦的內容再背一遍。然後,安然入睡。

  我只在寒假、二輪複習和三輪複習時列過長期計劃。

  寒假有12天,我買了一本英語練習《5年高考3年模擬》,厚厚的一本,每天做兩章。買了一冊數學的預測卷,共13卷。買了一冊綜合預測卷,共9卷。每天下午的3:00到5:00,我就拿起來做,一天做數學,一天做綜合。每天做《語文月刊》的合訂本裡的3套文言文閱讀和1套專項練習。每天起床後和睡覺前的15分鐘用來專攻我最薄弱的化學。當然,還不止這些,那時我寒假每天學習14小時。那時用8開白紙列了一張表。縱為日期,橫為科目的細目及備註,要在哪一天做、需要多少時間做寫在格里,完成時就用其他顏色的筆做記號,遇到問題在備註裡寫。

  拿到練習時,你就可以想一下自己需要怎樣安排時間才能充分好利用它。你沒有必要買太多練習,老師推薦的就去買。不要把時間浪費在書店,買太多又寫不完。也不能憑著自己的喜好去寫,高中沒有所謂的揚長避短,有的只是查缺補漏。看準一本練習,地毯式地掃雷過關,是你最好的選擇。

  毫無疑問,我是一個資質平庸的普通人。我沒有那些高考狀元的非凡的能力。從另一方面講,我所想出來的這種方法是一個適合大多數人的方法。學會合理安排時間,做好學習計劃,可以使我們學習生活程式化。每天像時鐘一樣滴答滴答地擺動,成功的喜悅就會慢慢浸潤我們的生命。

  篇二

  一:不要被老師牽著

  走高三有其特殊性,學生要時刻抱有“因人而異”的觀念,密切結合自身情況學習。然而不可避免,老師佈置學習任務往往得顧及整體,這使一些基礎較好的同學不得不做“無用功”。所以高三需要學會的第一點就是:不要被老師牽著走。譬如抄寫,如果你覺得不用抄寫你也能背出單詞,那就別抄;譬如整理文言文課文中的詞法、句法,如果你覺得這些內容很簡單,已經掌握了,那就別整理了??時間寶貴,得把它用在更需提高、更見成效的地方! 二:別忙著查詞典

  做英語試卷時常會碰到不認識的詞,不要立刻查!陌生的詞多碰到幾遍,反覆記憶後,它就成了你詞彙量中的“庫存”了。查生詞時,注的解釋最好是英文的,一方面英語的點滴閱讀能培養良好的語感,另一方面英語解釋常有中文解釋無法比擬的貼切性。

  三:老老實實地背誦

  高三要背誦的東西相當多,而人的遺忘率是呈先快後慢的走勢的。因此,背誦時應背誦***看、背結合***——一小時後再背一遍——第二天再背一遍——七天後再背一遍??相信很多人對繁重的背誦很是頭疼,但如果高考中因為這種“死”的東西造成失分,不會覺得不甘心嗎?所以,老老實實地背吧!

  四:精選講座、補課班

  在高三後期,各類講座、競賽會接踵而至。對於講座,要選擇針對自己水平的去聽,詢問有經驗的老師,一定要把某時某地舉行的權威講座給“挖”出來!補課也是同樣道理。花些時間去聽個“經典”的補課班,一旦參加就要認真去學。但補課得保證自己是學有餘力的,先基礎後提高。

  五:通過“玩”進行“學”

  毫無休歇地學估計沒人撐得住,即使身體不垮,心理上也會受不了。但這個理由並不能成為高三“玩”的藉口,在高三,“玩”中亦應有“學”。看看簡化版的英文偵探小說,不知不覺中提高英語閱讀能力;聽聽美妙的英文詩文朗誦,我保證那決不會比流行音樂差;看看能為作文提供人文底蘊的書籍??在緊張枯燥的高三學習中,這些已是足夠有趣的消遣了。常被人問起:“有沒有什麼學習捷徑?”我想說的是:學習沒有捷徑,只有技巧和方法。懷一顆“天道酬勤”的心,以技巧結合切實的努力,成功便有可能為你所得。

  篇三

  轉眼間,寒假已經過去了,馬上又回到緊張的備考生活了,在這裡建議童鞋們運用思維去解決問題,保持思維的活躍才能夠獲得更高的備考效率,無論做任何難度的題,能夠做出來一定要回憶一下自己是怎麼想的,如果能夠有志同道合的同學能夠在一起探討平時的作業,前提是大家基本都能做出來,找一下大家做這道題的思維共性,看看能否應用到其他題去,將會覺得學習快樂的多。

  有人說現在離高考只有100天了,來得及來不及?其實到了這個時候,經過幾輪的轟炸,大家對課本知識的記、背程度都差不多,只是由於思維上的不同,造成知識點理解的偏差,這時候可以看看我們管老師的課程,也可以和同學們互相交流,拿著做過的題,本著理解的角度去翻課本,將能有所作為。記住不是做題經驗不足,而是思維角度暫時沒有到位,平時多揣測出題用意,多交換做題思路,多挖掘解題過程的共性,就能形成一定的模式方法,。 高考始終體現為兩大塊,第一就是能力,大約包括基礎知識認知能力、初步應用能力、知識點轉換轉移能力、綜合應用能力。第二就是思維,包括理解、分析、想象、推測、推導等理性思維。之間是有交叉的,我們不管他,大家基礎知識都掌握了,做不了題,就必須加大思維的比例點,也就是下學期要注重訓練解題思路和抓分點。

  高三下學期開始階段要乾的幾件事:

  第一,檢視。

  因為裡面規定了高考考試能力對應需求,可以評估自己到達什麼程度,尤其是各科的大綱,老老實實的對照課本,找出各科考綱中要求中哪些自己能夠拿下、哪些暫時還不行,這樣就較為容易形成在做題過程中聯絡到自身能力鍛鍊的目的。

  如語文大綱,裡面給出了文言文必考的虛詞、閱讀必須掌握的幾種能力等,那麼我們做題時就能夠參照,自己達到了什麼水平,對高考的能力要有有了解,才能在最後階段走直線備考。

  第二,切忌冒進,的策略去提分。

  自己會的一定要鞏固,平時會考試經常出錯的是最主要攻克的,然後再將大家***同程度學生***都可能會的題想辦法一一拿下,如果自身水平不高,那麼不要刻意去做拔高題***也就是自己聽不懂、看不懂的題***,老師上課有講就記下,消化不了的暫時放一邊,一定要按照自身水平去檢索、建設,圈出自己認為可以掌握的,劃出有能力攻克但是常錯的,暫時剔出看不懂聽不明白的,抓大頭,不讓能夠掌握的分數跑掉才是硬道理。

  第三,加大思維訓練比例點,形成思考習慣。

  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平時做作業時多花費一點時間思考題目為什麼這麼出,有什麼隱含條件?自己做出來的哪一步是可以當作隱含條件的?迷惑資訊在哪?有用的資訊是什麼?這麼去考慮剛開始做題會辛苦些,經過一兩個星期就可以明顯加快,並且能夠做更多題。後期做題時就以限時作套題訓練為主。

  第四,

  有些人還是擔憂自己的知識點掌握的不牢靠,那麼每次做題都對照題目翻課本,就能達到課本知識應用、遷移轉換的目的。

  很多中等程度的學生還不知道重點抓分點在哪,也就是容易獲的,分數比例極大的部分在哪,那麼現在給大家歸納下各科必須掌握的首要部分。

  各科必須掌握的首要部分

  語文:

  考綱規定的、平時老師上課強調的課本內必須記、背的部分,多出在選擇填空。現代文閱讀部分:文章大意提煉、中心思想、段落表述。文言文部分:虛詞、文章大意***大概的翻譯***。詞句部分:成語理解、句型變換。作文部分:一開始不要追求詞藻,要能初步表達出自己對命題內容的看法即可,既形成文章要有自己的思想和內容,不必強行堆詞。這樣基本上能夠穩在120分上下數學:根據自己的水平,拿下基礎題,學會分析理解題目,掌握式子變形,確保達到100~120分,因為這些分數屬於基礎分+中難分。

  英語:

  不要太花時間注重語法、句型、片語。先去理解介詞,注重於以往做過的試卷、試題中的一些用法,如大部分語法考察不同時態時的動詞形式,那麼我們直接拋開語法,抓住句子所描述的時態做題;如大部分被動語態強調的是物件,我們就根據考題中句子所側重物件來答題,而不是第一時間去判斷這個句子屬於過去式、被動式、倒裝句等,如近義詞辨析,我們可通過介詞或者詞性的不同去做題,通過題目的形式來鞏固自己,而不是再花時間去強記、強背。我們必須通過句子意思表達的重點去做題,如句子重點放在時間、強調動作物件、強調過程,加上對介詞的理解後,就能拿下絕大多數題,記住,英語考擦的多是理解和選項間的對比。作文部分以能順利表達為第一前提,後期再花時間修補語句或作適當的修飾。這樣加上一些單詞量的話,英語基本能夠達到130左右。

  理綜:

  物理學會分步分析現象,能夠羅列表達式基本能做題,因此重點放在題目分析上;化學按照考綱掌握官能團***有機***、元素週期表***有機、無機***,記住試驗過程中的一些特殊現象如氣體、沉澱等;生物部分學會理解各專署名詞的意思、各種變化過程的要點***起、終、突變點***、試驗特殊現象。

  文綜:

  記背的知識全拿下,學會分析綜合性題目、圖表等。政治部分聯絡時事。地理須掌握不同地形地貌特性、各種現象***如天氣***成因等,著重進行歸類總結。歷史在記憶的同時要多思考某些事件的意義,如農民起義、工業革命等有著專署名詞的解釋的部分即可。

  總而言之,第二學期初的首要任務是參照考綱進行定位,穩固能夠全部拿下的分數,包括平時會,考試不會的題型,那不是馬虎、不是緊張,而是思維瞬間障礙,可以通過平時限定更少的時間做套題來克服。

  各科題型的解題思路

  語文:

  選擇題部分多進行比較,本著客觀性原則做題,因為語文是非常容易形成主觀臆斷的,因此在主觀想象的同時,加大客觀事實的求證,特別是閱讀鑑賞部分,容易誤導。這些多以選擇題形式考察,大家記住,選擇題答案是不能有爭議的,因此如果代入主觀臆斷,那麼將形成多個答案,是違背出題意圖的,因此做題時,題目要我們發揮想象力的時候才發揮,其他的審清題意,看清楚問什麼,千萬不要以為問了什麼,這樣才能在現有能力上少丟分。 英語:

  本著客觀性的原則做題,字面表達了什麼意思才是所要的,千萬不要揣測。另外如果水平較低的同學,可以本著不充分的原則做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