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工程水利向資源水利轉變探討

  論文關鍵詞:工程水利 資源水利 轉變
  論文摘 要:論述了工程水利向資源水利轉變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 
  由工程水利轉向資源水利是演化經濟體制改革,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需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水資源及水環境的開發利用已日益社會化,城鄉間、部門間、地區間相互衝突的競爭性和利用日益加劇,傳統計劃經濟的水資源管理體制及其以工程措施為主導的水利戰略的侷限性已日益顯露。 
  實施資源水利是各級水利部門轉變職能的需要,在傳統工程水利的內涵裡,水的問題只是技術可行性和投資可行性(效益和費用)的問題,並且隨著工程技術能力的提高,國家的投入問題更是成為解決水問題的關鍵。而政企不分體制所形成的自己評價工程並由自己負責建設的利益驅動機制,更加劇了各級水利部門“重工程建設,輕資源管理”的傾向,爭取國家投資,加快水工程建設成為各級水利部門的主要目標,忽略了面向社會履行資源管理職能。 
  水是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不可缺少的物質條件,沒有水就沒有人類社會。當人類進入20世紀以來,工程水利的情況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口的急劇增長,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的高速發展等因素對水資源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和壓力:一是生產、生活用水量急劇增加,人們對水質要求的提高;二是城市集中供水量驟增,迅速超過地域供水能力的限度,城市缺水嚴重;三是生活廢水、工業汙水迅速增長,特別是城市附近水域汙染嚴重,使能夠有效利用的水資源量在不斷減少,生態環境也進一步遭到惡化。但是每一區域水資源總量是有限的,水資源短缺問題愈來愈突出。在這種情況下,光靠修建水利工程已經不能解決問題,修好的水庫可能無水來;打了井、開了渠,有可能提引不到水。這時,人們開始轉向水資源,開始重視和研究水資源問題;認識到必須從資源的開發、調配等方面來滿足人類社會發展進步對水資源的需求,所以,資源水利逐漸產生和發展起來。資源水利將逐漸取代工程水利,並逐漸在水利事業中佔據主導地位,這是社會發展的規律。 
  由工程水利向資源水利的轉變是不是說不再加強水工程科學技術的研究和教育了,將不再需要大規模興修水利工程,將不再需要注重水利工程的管理,而只去抓水資源,事實不是這樣的。水旱災害將始終存在。人們要控制水就要開發水利,就需要通過水利工程這一手段來實現水利的開發和綜合利用。自建國以來,我國工程水利建設取得了許多令世界矚目的成就,但是,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高速發展,我國各項水利工程除害興利的能力還不強,標準也不高,水利工程建設還必須繼續加大投入,快速發展。因此,怎樣利用科學技術的新成果,不斷改善、提高對水利工程的建設和管理水平,是我們始終要走的路。 
  1 工程水利與資源水利的特點 
  工程水利向資源水利轉變是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工程水利階段有三個突出特點:一是水資源的量與質能充分滿足人們生活和生產的需要;供給大於需求量很多,造成水資源的嚴重浪費;二是人們要除水害就要興建水利,只要修建水利工程,即可達到目的。三是水利科研、教育和政府行政管理;都完全是為如何修好工程、管好工程而服務的。而資源水利階段的特點也很明顯:一是水資源供不應求,不能無限制取用,要有計劃的合理使用;二是必須站在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高度來研究水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等項工作,確保社會經濟的發展需要;三是政府部門、水利科研與教育單位,不僅要重視水利工程的興修與管理,更要加強對水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等方面的研究、教育和發展,並將資源水利與工程水利緊密結合起來,使水利事業的發展科學持久。
  2 當前的水利工作要注意以下四點 
  (1)水利要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緊密聯絡起來。 
  (2)解決我們面臨的洪澇災害、乾旱缺水、水環境惡化三大問題,要注意綜合治理、統一管理,實現水利的可持續發展。 
  (3)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治理、配置、節約和保護六個方面,當前要特別重視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節約、保護問題。 
  (4)水利一定要認真研究經濟問題,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 
  水利工作思路的這種戰略性調整,形象直觀的提法,就是實現由工程水利向資源水利的轉變;理論科學的提法,就是實現由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可持續發展水利的轉變。 
  21世紀,科學治理我國洪澇災害、乾旱缺水、水壞境惡化三大水資源問題,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是水利建設的歷史性任務。資源水利的理論內涵就是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當前要特別重視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節約、保護問題。要重點抓好七個工作領域:防洪、節約用水、防治水汙染、水土整治、流域水資源統一管理、城市化程序、跨流域調水。 
  所以,工程水利向資源水利轉變是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實現由工程水利到資源水利的轉變,是一個生產力發展的過程,是自然和社會發展規律的結果,是水利事業由一個階段發展到一個更高、更全面的階段。因此,工程水利向資源水利轉變是水利事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馮尚友.水資源持續利用與管理導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 
  [2]?任樹梅,楊培嶺.水資源保護[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3. 
  [3]?阮本清,沈大軍.面向可持續發展的水價理論與實踐[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