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攝影作品中的虛空間技巧

  在西方繪畫體系中,不同形象之間的空餘空間被稱之為“虛空間”***相對於“實空間”而言***,在藝術表現中多數是以實體存在的附屬部分而存在的。在西方美術體系中關於繪畫造型藝術的論述著作不勝列舉,對於構成“實空間”的光影、透視、解剖、色彩學等學科研究的極具系統性,但對於畫面“虛空間”研究的重視程度卻遠不及實空間。小編給大家整理了有關如何,分享給你們!

  攝影創作中虛實空間的處理,是提高畫面的視覺衝擊力、強化視覺中心、增強視覺記憶,使作品更具藝術感染力的重要手法之一。欣賞一幅攝影作品,如果“密中有疏、疏中有密、虛實相生”,再加上淨空間運用***留白***得當,實虛之間既有秩序性又有藝術性,那麼作品就顯得通透、明朗、跳躍、清新,給觀者在視覺上就會帶來輕鬆、愉悅的藝術享受。

  :虛空間的審美要素

  中國繪畫構圖在疏簡繁密中講究虛實得當,才能使作品靈動深遠,意境在虛實間自有妙得。而攝影作品更要講究虛實相宜,要求作者在創作時,不僅要安排好畫面的實空間,同時還要利用虛空間來調節視覺強度。是否會運用虛空間,是決定攝影作品成敗的主要因素。

  虛空間如同國畫中的留白,是作品中一個不可勿視的重要構成元素。要想虛空間處理得當,就必須尊循“主次分明、流暢舒適、層次豐富、虛實相生”的空間原則。虛實關係運用得巧妙,能起到哄託主題、強化形式、營造意境的效果,使畫面更具有空間感和層次感,從而給觀者帶來豐富的幻想力,並刺激大腦蒐集記憶影像來填充虛空間,參與且完善了整個賞析過程。

  :虛空間的象徵性

  往往虛空間都是以一種無形和虛形的情況下出現,但它仍能通過主體物象而誘發出一些實際的象徵意義。

  :主要象徵意義包括

  開闊:遙遠、無限、面積、戶外的;

  平靜:寧靜、未受干擾、不活動;

  乾淨:漂白、洗過的;

  純潔:無暇的、無雜質、未修建的;

  自然:天空、山谷、雪、牛奶、牆壁、河流、大地、黑夜、霧、煙、風等;

  意象:虛懷、深邃、縹緲、恬淡、空虛、拋棄、寂寞等等,

  :如何運用虛空間

  大量使觀者眼力疲勞,不堪卒讀的作品其主要原因就是虛空間安排失序。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原因呢,是因為很多影友在攝影創作過程中,過多的關注實空間,而勿視虛空間,為了節約畫面資源,把虛空間趕出畫外,使作品密不透風,無法呼吸。

  :如何有效的運用虛空間

  1、虛空間不對稱化

  虛空間要富於表現力,需要用不對稱的構成來經營。把一個實物安排在中間,會扼殺虛空間的表現力,如果把主體偏離一點,可啟用虛空間。如果整個畫面被實體佔滿,沒有虛空間,觀者的目力沒有休息點,眼睛是很容易疲勞的,他們會找一些能讓眼睛舒適的作品來補剛才的不悅。

  2、虛空間形狀化

  虛空間有意識、有秩序地安排,使其形成一個明晰的形狀,且能連線貫通,這樣觀者的目力就能通過形狀順暢遊動的觀賞整個作品,並能心領神會的感知創作者的苦心和智慧。如果虛空間毫無形狀和節奏可言的話,那麼造成的印象將是偶然、隨意的作品。

  3、虛空間節奏化

  為使虛空間變為積極空間,重複的使用具有相似形狀的虛空間,產生節奏而使畫面充滿動態。這是使虛空間最具有啟用意義的手法。

  4、虛空間延綿化

  很多攝友會遇到這樣的景象,前景、中景、遠景的很多物象都有特點,都想入畫,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注意各景之間要有良好的虛空間貫穿其中,讓虛空間形成一個呼吸帶,使觀者的目光隨著虛空間進行流動,而不要分割它。這一原則使用好了,就能減輕觀者在欣賞時造成的視覺壓力和心理壓力,從而獲得更好的傳播效果。從生理學的角度來講,眼球只有停止時才能聚焦,從一處到另一處, 運動時看不見圖片,在近距離觀看作品時,每次停止時只能看見五公分,眼球跳動次數越多越疲勞。所以畫面流暢是一幅優秀作品的必要前提。

  5、虛空間的“以白當黑”化

  “以白當黑”就是以虛空間為主,主體只佔畫面很小一部分,而達到“以形寫意,以意達神”的目的,這種處理方式為畫面注入了活躍生機,大膽使用大面積虛化,能傳達拍攝者的審美趣味和品境,同時也是現在意識流的體現。這種形式,使畫面通透、開闊、跳躍、清新、達意。

  版式中的空白處也稱為 虛空間 或者 空白處 ,是視覺傳達中構成整體設計的一部分。它是相對於實空間之外的想象空間,是人本身特有的心理需求與視覺補充。在人們的感知經驗中虛空間經常被忽視,但它對於實體要素的整體組織與意義表達卻有著重要的作用。通過對視覺傳達設計中虛空間的論述,挖掘視覺傳達設計中的虛空間更深層價值。